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夏日的天空是最能引發大家展開想像的,晴空中飄浮的雲朵多樣且美妙,每個孩子都曾把它們想像成各種有趣的東西。繪本《雲娃娃》採用常見的雲朵為題材,通過新穎的構思衍生出奇妙的故事情節,讓小朋友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發揮想像力,並實現自我的肯定。
本文主要從繪本概要、繪本現實意義、繪本講解技巧三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
一、 繪本創作者及繪本賞析
1、繪本創作者
《雲娃娃》的作者是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曾在早稻田大學教育系就讀,那時他參加了具有悠久歷史的早稻田兒童文學研究會並開始了兒童讀物創作。伊東寬的繪本作品都帶有天真的稚氣,他擅長把自己天性中的孩子氣和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東西一起融入作品中。代表作有可愛多變的《雲娃娃》、俏皮率真的《小泥人》、天真爛漫的《落葉跳舞》等等,他的很多作品都獲得過獎項,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2、繪本內容簡介
天上住著一個雲娃娃,每當他開始旅行的時候,就會發現每隻小動物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狀,可是他卻沒有。他對別人的形狀充滿了好奇和驚喜,嘗試著去模仿別人的形狀:船、大樓、公雞、長頸鹿,可往往風一吹,就把他吹散了。他的心情很低落,為自己沒有形狀而難過。但在這時,他聽到了小朋友們的讚嘆,讚嘆他可以變成許多不一樣的形狀,很了不起。一時間,他明白了自己形狀的意義:沒有形狀便是他的形狀。
3、創作特點
《雲娃娃》這本繪本描寫的,不是小朋友對雲娃娃的觀察,而是雲娃娃對自然萬物的觀察。當小朋友們打開這本繪本後,可以透過一張張美麗的畫面,觀察到雲娃娃盲目模仿他人的形狀,到明白沒有形狀就是他的形狀。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從自我懷疑到自我認同的過程,這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過程。在豐富的畫面中,小朋友們可以感受到雲娃娃為認識自己所做的各種各樣的努力嘗試,從而激勵自己努力進步。
二、 《雲娃娃》繪本的現實意義——教會孩子認識自己,接納自我
繪本主要通過雲娃娃的視角,讓幼兒通過觀察雲娃娃從自我懷疑到實現自我認同的過程,學會認識自己,接納自我。
1、 認識自己,接納自我的重要性
中國有句古話:"人貴有自知之明。"意思就是人最可貴的就是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認識自己。在了解自己之後,還要學會接納自我,對自身的一些特徵持積極的態度,欣然接受自己自身的能力水平,不因自己的優點而驕傲,也不因自己的缺點而自卑。
接納自我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前提。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肯接納,不願意正視自己,那他就不會進步,也不可能引導自己向前發展。只有接納自我,才能夠把身上更多的能量散發出來,表現自身的各種能力。
當一個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之後,他的心情會變得十分愉悅,這能夠使他的身心健康。同時,正確認識自己意味著接受了自己的優缺點,這便有利於他在做事情時揚長補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並確立合理的目標,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最後獲得成功。
繪本中的雲娃娃在一開始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慢慢的,在嘗試了更多的變化之後,它認識了自己:原來沒有形狀就是自己的形狀。也正是這種不斷嘗試探索的過程,讓他學會了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價值:能夠變換出不同的形狀是很厲害的呀。
2、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接納自我?
(1) 讓孩子感受到大家對他的喜愛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是通過別人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決定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孩子普及,這個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外貌、膚色、個性特點都是不同的,並告訴他,你就是其中的一種人,你身上有自己的優點長處,所以你要接納自己,自信一點。家長還要經常與孩子談論他的特點,強調他的優點,並告訴他,所有人都很喜歡他,讓孩子感受到大家對他的喜愛。
(2) 家長不能總是揭露孩子的短處
如果家長經常揭露孩子的短處,那麼孩子會認為你因為這些所以不喜歡他了,從而讓他變得自卑,甚至開始不喜歡自己,情緒低落,進而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家長想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優劣勢,揚長補短,就應該教會孩子如何在處理事情時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劣勢,而不是通過不斷揭露他的短處來激勵他,這往往會適得其反。
(3) 在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時候,也要教會他接納他人
只有接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接納。家長在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同時,要教會孩子接納他人。不管別人的長相、個性、學習成績是怎麼樣的,都要尊重他們,接納他們。只有大家都相互尊重,相互接納,每個人才能夠快樂的成長。
(4) 接納自我不代表盲目自大
讓孩子學會接納自我並不是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而忽略自己的缺點。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而忽略孩子的優點,同時也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優點而忽略缺點。接納自我不是讓孩子盲目自大,而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從而揚長避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 繪本的講解技巧
1、通過場景代入,讓孩子做適度的思考
通過《雲娃娃》這本繪本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家長帶領孩子閱讀繪本時,首先要和孩子一起感受雲娃娃的情緒變化,一開始他為什麼不快樂,最後他又是怎麼變得快樂的呢?孩子聽故事的時候,一般不會主動去思考,所以家長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引導孩子進行適度的思考。
例如,當家長與孩子讀到雲娃娃沒有固定的形狀不開心時,可以提問小朋友,你看到別人有的玩具,而你沒有,是不是就像雲娃娃羨慕別人都有固定的形狀一樣呀?接著再讀到雲娃娃發現沒有形狀就是自己的形狀,又開心起來時,就可以提問小朋友,當你發現自己有跟別人不一樣的玩具時,是不是就像雲娃娃一樣又變得開心起來呢?
2、 引導孩子觀察自己,認識自己
孩子最初認識自己的方式,其實跟雲娃娃一樣,是通過對自己身體外形的認知。
我們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自己,看看和別人有什麼不太一樣,當他們說出自己身上的一些特點,例如眼睛大,長得高,有長長的頭髮,有很大的力氣等等,家長就可以順勢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特點,當所有特點都集結在一起時,就有了獨一無二的你。
3、適時的誇獎讓孩子產生自我認同
雲娃娃最終之所以能夠接納自己,來源於兩個小朋友對他的誇獎。可見,誇獎對於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長要適時地肯定、誇獎孩子。
例如在孩子能夠自己的穿衣服時,家長可以表揚孩子說,哇,今天你會自己穿衣服了,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了哦。這樣的誇獎能夠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幫助孩子接納自己。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家長在誇獎孩子時,要注意不要用空洞的你真棒你真厲害這些話,這樣孩子不知道自己是做對了什麼,也起不到強化好行為的作用。誇獎的關注點要放在孩子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長和進步,比如孩子這次看圖書看得比上次久,就可以誇孩子很專注,這樣的誇獎能夠幫助孩子認同自己身上的優點,從而接納自己。
《雲娃娃》這本繪本以童趣的視角,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接納自我。認識自己,接納自我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認識自己,接納自我,孩子才能夠變得自信,積極地面對生活,找到適合自己的前進方向。
我是思思的嘉,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