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給你打電話的是騙子,千萬別點連結,別轉帳!」近日不少青島市民發現,一旦接聽了騙子打來的詐騙電話,即使迅速掛斷,很快又能接到一個「96110」的號碼來電。有些人會接聽,有些人會掛斷。「『96110』是公安機關的反電詐專線,大家一定要接聽!」10月14日,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告訴記者,「96110」是公安部門的反電信網絡詐騙的專用號碼,背後是一群爭分奪秒的年輕人,目的就是勸阻市民不要落入騙子的圈套。
96110是個全國統一反詐電話
「96110」是公安機關今年開通的全國統一的預警勸阻諮詢電話。今年9月底,公安部刑偵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出過提醒,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開通。公安部門提醒,大家一旦發現有這個號碼的來電,一定要接聽。
眾所周知,電信網絡詐騙是藉助於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技術實施的詐騙,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非接觸性」——即使不幸中招,受害人也不知道騙子到底長什麼樣,甚至連在哪都不清楚。除了「非接觸性」,公安機關還歸納過電信網絡詐騙的幾個特點:作案手法變化快、社會危害較大、受害群體不特定。
由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辦難度大,蔓延迅速,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很大的損失。2019年底,國務院召開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部際聯席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加強反制和預防措施。今年年初,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儘快開通「96110」反詐騙專線,建立全國統一的反詐信息發布平臺,針對容易受騙群體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不斷增強群眾防騙意識和提高防騙能力。
青島的「96110」是如何運轉的呢?10月14日,記者展開了探訪。
大數據助力警方保護市民錢袋子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在青島市反詐中心的一間辦公室內記者看見,工位上的值班人員正在不斷打電話。「你是XXX吧?我們是青島市公安局的,打電話提醒一下你,剛才給你打電話的是騙子,千萬別相信!」「你剛才是不是接了個騙子的電話?可別上當啊!」記者探訪時,幾乎每隔1分鐘,值班人員就要撥出去一個勸阻電話,叮囑電話那頭的市民別「中招」。
公安機關是如何獲知市民遭遇了詐騙的?記者了解到,通過相關大數據研判和分析,公安機關能及時發現騙子正在實施詐騙的電話號碼,從而確定受害人的電話號碼,及時聯繫上對方並勸阻。
通過打電話、出警等形式的勸阻工作,青島警方早已開始。2014年5月,家住甘肅路的於先生接到謊稱是上海市公安局的騙子來電稱,他持有的一張銀行借記卡因為涉嫌洗錢,如果不將卡中的資金轉移到指定的帳戶內,將派人來青抓捕。由於對方將姓名、住址、電話和借記卡等情況一一道出,信以為真的於先生不顧妻子阻攔,衝出家門去銀行要將14萬元養老錢匯出,被市北公安分局即墨路派出所110民警及時攔下;2017年5月,家住重慶中路的宮女士接到騙子電話稱說她涉嫌犯罪,要把全部帳戶給凍結。在市反電詐中心的組織指揮下,電信、銀行公安緊急聯動多方查找,在受害人即將把80多萬元匯到詐騙分子指定帳戶時,李滄公安分局反電信詐騙隊和永清路派出所民警及時出現實施勸阻。根據青島市公安局去年公布的數據,僅在2018年,反電詐中心就勸阻了被侵害對象2.3萬人次,止付了涉案資金6284.57萬元。
今年6月開通已勸阻4.5萬人次
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大隊六中隊中隊長祝小楠告訴記者,2020年開始,公安機關已經通過打電話的方式讓11.1萬人次避免受騙。「之前,我們是使用專門的手機和固定電話打勸阻,效果也不錯。」祝小楠稱,由於不少電詐案件中騙子冒充「公檢法」,難免有些群眾會把真警察誤以為是騙子冒充的警察,有時不接電話,甚至有指責謾罵;除此之外,有些手機用戶在過濾軟體上把這些手機和固定電話惡意標註為騷擾電話。這些,都影響了公安機關的勸阻工作。正因為如此,擁有一個像「110」一樣辨識度高、能深入人心的電話號碼,成了迫切的需要。
110,這個號碼在很多老百姓心中,是警察的象徵。今年6月開始,青島反電詐中心的「96110」預警勸阻諮詢電話開始運行。這部電話有三大功能:一是勸阻,接到「961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說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又或者屬於易受騙高危人群;二是接受諮詢,市民如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致電諮詢,三是受理舉報,市民如果發現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可通過這個號碼專線舉報。
據祝小楠介紹,「96110」自今年6月開通以來,公安機關已經通過這個電話勸阻了4.5萬人次。
一人最高日撥過千電話,還受過冤枉
這4.5萬個電話的背後,是4.5萬次的爭分奪秒。「我們的值班人員,一天最多打過1000多個電話。」祝小楠告訴記者,有時候遇到沒人接聽電話,一個號碼往往要反覆撥打;除此之外,有些群眾不熟悉「96110」這個號碼,這個時候,真正的考驗就來了。
今年8月,一條推送信息顯示,一名青島女子正在接聽詐騙電話。值班人員王震立刻致電,對方卻一直在通話。「我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是佔線,只能找她的家屬做工作。」王震稱,他撥通了女子丈夫的電話,亮明公安身份後詢問他的妻子是否剛才接聽了要求轉款的電話。對方一開始表示沒有,匆匆掛斷了電話,王震再次致電後對方不耐煩了,直接在電話裡開罵,隨後掛斷了電話。王震連續撥通了4次電話勸阻,對方接起來就罵。幸運的是,王震最終聯繫上了受害人本人,王震亮明身份後經過勸說,受害人恍然大悟。幾分鐘後,王震接到了受害人丈夫回撥的道歉電話:原來,他當時並未在妻子身邊,先入為主地把「真公安」當成了「假公安」。
明明是一片好心在勸別人別上當,卻被當成了騙子,當「受氣包」的滋味,王震和同事們沒少領會。「我常常提醒自己,決不能懟回去。」王震感嘆,受害人的指責和謾罵是出於對騙子的深惡痛絕,決不是針對公安機關。
反詐民警提醒:騙子的伎倆也在更新
反詐中心的民警告訴記者,為了牟取更多不義之財,騙子的伎倆也在不斷翻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騙子瞅準人與人較少見面的機會,以「網上辦理」為由實施詐騙;除此之外,有些冒充網購退款的騙子也猖獗起來。今年7月,一條推送信息顯示,一名女子正在接聽詐騙電話。值班人員發現對方一直在通話,只得聯繫女子的丈夫,可對方開始質疑警方的身份,始終不配合,最後乾脆不接電話。值班人員不得不添加了女子的微信,通過後再三解釋,勸對方不要轉帳,不要退款。好在這名女子經過勸說恍然大悟:她告訴民警,她在網上給剛出生的孩子買了一些嬰兒用品,騙子致電她,說她買的物品中有化學成分超標,可能危害孩子的健康,要給她辦理退款。一聽到和孩子有關,這位寶媽急了,正要登陸對方提供的釣魚網站時,民警及時展開了勸說。
「這是一起典型的『網購』詐騙。」反詐中心民警告訴記者,在這類詐騙中,騙子通過不法手段在網購平臺非法獲取被害人訂單等相關信息,冒充客服以網站維護、帳號訂單異常、獲取被害人銀行卡及支付寶等信息,或騙取被害人登錄釣魚網站實施詐騙,最終將錢款轉走。有些騙子還在特定商品的交易網站上發布虛假信息,待被害人撥打聯繫電話想要購買時,以交定金、保險金等理由進行詐騙。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切記「三不一要」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對於市民個人來說,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簡訊,不點擊不明來歷的連結,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簡訊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諮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不轉帳——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帳;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帳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帳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騙子的帳號和聯繫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偵辦。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劉卓毅)
市南公安,就在您身邊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原標題:《青島人注意:「96110」來電一定要接,這是青島公安開通的反電詐專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