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部分95、96開頭的電話已成為騷擾、詐騙電話「重災區」,以致於大家看到亂七八糟的來電號碼就想直接按掉。
最近,有市民接到號碼顯示為「96110」的來電,以為是詐騙電話,接都不接就直接掛掉了。殊不知,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因為,您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而不自知,卻又掐掉了來自警方的提醒。
真警察才會通過96110來電
據公安部刑偵局消息,國家反詐中心提醒「96110」 來電一定要接聽,「96110」是全國統一的預警勸阻諮詢電話,真警察才會通過 「96110」 來電。這個電話目前有三大主要服務功能:
一是勸阻,接到「961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說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又或者屬於易受騙高危人群。
二是諮詢,市民如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致電諮詢。
三是舉報,市民如果發現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可通過該專線舉報。
警方透露,為了及時勸阻群眾,避免其上當受騙,反詐民警經常會一遍又一遍地撥打事主電話,然而,部分市民落入了騙子的圈套,非但不聽勸阻,還把民警當成騙子,執意匯款,直到發現受騙,才幡然醒悟。
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開通,其他地區正在逐步開通之中。「96110」反詐專線威力初顯。2019年共向各地推送預警線索170萬條,勸阻受害人101.6萬人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6.1億元。隨著今年以來,更多地方開通96110反詐專線,無疑會發揮更大作用。
95、96是什麼電話?
「地鐵口不限購不限貸的新房你考慮嗎?」、「你有資金需求嗎?」、「最近股票做得怎麼樣?」……無孔無入的騷擾或詐騙電話已成為日常標配,這些電話主要分三種:一是推銷房地產的;二是推銷銀行貸款的;三是推銷股票的。
這類電話,以「95」、「96」開頭居多,和以往「400」、 「800」的騷擾電話不同,「95」開頭的號碼混淆在銀行、快遞等號段之中,讓人不敢不接,防不勝防。
那麼,95或96開頭的究竟都是什麼電話呢?據記者了解,95開頭的電話號碼屬於全國型的呼叫中心號碼,96開頭的號碼則屬於省級呼叫中心號碼,均屬於特服號碼。
既然是特服號碼,門檻高,費用不菲,為何會成為騷擾或電信詐騙電話的重災區呢?都是擴位惹的禍。
比如「95」號段,本來規劃用於跨省或全國範圍內統一使用的客戶服務短號碼、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等,因此一般情況下企業申請下來的「95」號段號碼是5位或6位數。後來,為提升使用效率,用於電信業務接入的「95」短號碼可以申請擴展位長至8位,如確有需求,可擴展至13位。如此一來,企業申請一個號碼後,實際使用的號碼能夠成百上千拓展。如果個別企業將其中一部分號碼轉賣,就有可能最終流入違法者手中。
95號碼按用途可以分為三類:服務型企事業單位客戶服務號碼、公益服務號碼和其他業務接入號碼。
如何區分是否為推銷業務?工信部列出了一個小口訣:356,放心接;110,認真聽;其他號,要辨別。
也就是說,953、955、956打頭的號碼,號碼長度為5位或6位,它們是銀行、證券、保險、航空、物流(快遞)、石油、鐵路、電力行業裡具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使用的客戶服務號碼,可以放心接聽。110,指的是目前投入使用的海警95110公益服務號碼,可一定要注意接聽。其他號,指的是950、951、952、954和957打頭的號碼,它們是呼叫中心等增值電信企業開展業務使用的號碼,號碼長度一般為8位(有一些為5位或6位,也有一些老號碼長度超過8位),這裡可能有正常企業(如快遞公司)來電,也可能有不良企業來電,需要你自行判斷了。
96號碼則屬於地區性號碼,每個地區分別放號,外地撥打需要加區號,這個由省通信管理局審批,對於公司的註冊資金要求也比較低,每年繳納號碼佔用費即可。
工信部作為主管部門曾多次發文強化對騷擾電話的整治。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關於加強呼叫中心業務管理的通知》,明確對呼叫中心企業將強化信用約束,因騷擾電話問題被有關政府部門通報、約談、行政處罰等,將依法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和失信名單。
電信詐騙多發 套路推陳出新
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電信網絡犯罪數量已佔犯罪總數的三分之一,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增加,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2019年,全國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人,同比分別上升52.7%、123.3%。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是最努力的一群人,他們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著如何將套路翻出花樣。以下是廣東網警巡查執法最新總結的幾種主要電信詐騙手法,以及應對措施。
1. 冒充客服詐騙慣用伎倆。
通過非法獲得事主的電話和購物信息,致電事主,通過說出事主個人信息等內容獲取信任。謊稱事主購買的貨物有問題,需要申請退款,讓事主添加偽仿的「官方客服」微信。用事主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帳等藉口,一步步誘使事主轉帳或者從網際網路借貸產品中貸款給對方。
見招拆招:對於主動聯繫自己的各類客服,一定要先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對方的身份,尤其是當對方提出退差價、高額賠付或者獎勵的時候,一定要謹防貓膩,千萬不要貪圖便宜,特別是手機驗證碼絕對不可透露給他人。
2. 代辦信用卡、貸款慣用伎倆
通過網絡等途徑散布可以辦理高額度信用卡的廣告,一旦有使用資金需要的人與其聯繫,詐騙分子就會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見招拆招:勿聽信網絡上可以快速辦理信用卡、低擔保或免擔保辦理貸款的消息;辦理信用卡、貸款一定要到正規銀行和金融機構辦理。
3. 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詐騙慣用伎倆
通過微信、QQ、抖音、陌陌、百合網、珍愛網等網絡社交平臺添加事主為好友,冒充「高富帥」、「白富美」、「同性戀」、「投資專家」、「境外賭博網站高管」等身份拉攏事主進微信、QQ群,推薦炒股、博彩、投資虛擬貨幣等。
再以「了解投資平臺漏洞」、「平臺內部工作人員可以操作」等理由引誘事主下載「投資APP」、轉帳投資。在投資初期給予小額回報獲取信任,事主進行大額投資後會被拉黑,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見招拆招:網絡博彩是違法犯罪。「網站漏洞」、「微投入高收入」都是設計好的騙局,「炒股群」、「虛擬貨幣投資群」都不靠譜,群內除了被害人,其他全部是詐騙分子。
4. 購物交易詐騙慣用伎倆
利用「更低價格、直接線下交易」、「拒絕使用網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如支付寶等)」、「預交訂金或保證金」等方式誘騙事主進行線下直接交易,從而逃避網上交易安全系統的監控,待事主付款後就銷聲匿跡。
見招拆招:要謹慎選擇交易對象,核實網站是否合法,認真閱讀交易規則,注意保存有關單據、必要時要截圖保存有關證據。
5. 刷單兼職詐騙慣用伎倆
以招聘人「刷信譽」、「刷等級」為名讓事主通過網絡支付為網店「刷單」,並承諾退還本金並支付一定數額的好處費。當事主轉帳以後,詐騙分子就會失聯,或以「保證金」、「手續費」等名義繼續對事主實施詐騙。
見招拆招:刷單本來就是違法行為,不參與刷單,更不要為所謂的網店轉帳墊付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