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國友人什麼茶?估計八成的人都會脫口而出——紅茶。
沒錯,甜柔的紅茶最容易奪得好感,確實是目前最有世界性基礎的一個茶類。
不過隨著國內外的交流越來越多,你們眼中不懂喝茶的「傻老外」們,其實也對茶越來越有研究了。
* * *
綠茶、烏龍茶,這兩大茶類撐起日本茶飲市場半邊天
——「這麼說吧,三臺自動售貨機,兩臺半賣的烏龍茶綠茶。」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如是回答。此言雖略有誇張,也基本描述出了日本人的喝茶口感偏好。▲ 2015年,日本可口可樂公司還推出了完全100%日本國產的烏龍茶飲料,據說銷量很不錯。
▲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裡,主人公井之頭五郎每飯必點烏龍茶。
▲ 劇迷說,他喝掉的烏龍茶應該可以環地球一周。
據今年已經公布的2017年1~7月份我國茶葉出口海關統計,我國烏龍茶出口的第一大國家依舊是日本。當然,紅茶、普洱、花茶在日本也有一定的品飲基礎,甚至日本本土也有小產區,在嘗試生產製作後發酵茶和他們所謂的「和紅茶」。不過就主流而言,綠茶和烏龍茶,依然是這個國度最具大眾性的口感選擇。韓國本土產茶,也是以綠茶為主。比如被稱為「韓國茶故鄉」的寶城茶園,就佔了韓國茶葉總產量的40%左右。這裡也因為風光極美,成為了備受韓劇和遊客歡迎的觀光農園。而80年代,韓國很多茶客也從綠茶開始轉喝烏龍茶,但從2000年後,直到今天,韓國最為風靡的茶飲,卻是——普洱茶。▲ 今年備受年輕群體關注的韓國真人秀節目《孝利家民宿》中,李孝利就最愛瑜伽後喝普洱茶。
而除了品飲人群越來越多,經營普洱茶的韓國茶人也越來越多。
經常去雲南上茶山的人,應該多少都遇到過去雲南做普洱茶生意的韓國人——他們有些人還自創堂號、紮根頗深,有穩定的原料供應商和工藝製作方。咱們的茶人現在在雲南茶山玩的那套,他們玩得也很溜。
而且韓國來中國學茶學的留學生也不在少數。
▲ 某品牌推出的韓國特供款
而隨著韓國收藏普洱茶的風氣日盛,大量普洱茶流往韓國,現在也有了「韓國倉」的說法。(有人認為韓國四季分明,存放得當的話,韓國倉很接近於昆明倉的風格。)不同於多數歐洲人對紅茶的死心塌地,追求情調的法國人,沒有固定口味,喜歡嘗試各種茶類。▲ 法國茶葉品牌Mariage Freres網頁上的純飲茶,他們管烏龍茶叫「Blue Tea」。
與此同時,他們似乎也把法國人在香水、香氛領域的專長發揮在了茶中——比如比起清飲,他們更喜歡在各種茶類裡面添加薄荷、巧克力、檸檬汁、杜松子酒、威士忌、各種花香……等各種腦洞大開的飲品和香料,並稱之為「加味茶」,或者「香料茶」。▲ 法國茶葉品牌Mariage Freres網頁上的香料茶,一片奼紫嫣紅。
比如已經成立163年的法國茶葉巨頭Mariage Freres(瑪利阿奇兄弟),賣茶的種類多達500多種,最大的特色就是自行調配的各種秘方,白茶、黑茶、普洱、紅茶、綠茶……到了他們手中,都被調配出了各種奇特的口感。所以如果要給法國人送茶禮,我們調配花茶几百年,最終才在市場上大比例勝出的花茶之冠——茉莉花茶,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來自Mariage Freres官方網頁的一張店面圖,圖中的下關沱亮了。
而除此以外,沱茶和普洱類產品也在法國很有市場基礎。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一位精明的法國猶太人費瑞德•甘普爾把由雲南下關茶廠生產的雲南沱茶(熟茶)引入法國之後,這個人稱「銷法沱」的「鳥窩狀」熟茶,也因為對身體很好的保健作用,備受法國中老年消費者的青睞,甚至早期都是到藥店或者保健品專櫃才能購買。不過,法國人實在太愛調飲了,後來的銷法沱也未能免俗,也推出了人參沱茶、金桔沱茶袋泡、蓮蕊沱茶袋泡、玫瑰茉莉沱茶袋泡、茴香沱茶……等等。德國人不但喝茶,還是個很有特色的茶出口國,只不過他們出口的大都是——花果茶。▲ 某寶上搜關鍵詞「德國 茶」,出來的清一色都是花果茶
這當然得益於德國人淵源已久的摘食漿果、以及當地藥草衝泡飲用的習慣。不過這些帶有洛神花、藍莓、覆盆子、山楂、櫻桃、洋甘菊、玫瑰花的「茶」裡,往往一片茶葉也沒有。▲ 德國某品牌花果茶
而在真正的茶葉類的消費上,德國人飲用的絕大部分綠茶來自中國。這並不代表德國人更愛綠茶,事實上,紅茶在德國也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佔絕對主導地位,只不過,中國紅茶在印度、斯裡蘭卡紅茶的有力競爭下,一直有點無法打開局面。而德國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是非常之苛刻的,這也是近年來,我國茶葉出口德國及歐洲一直存在的挑戰。不用多說了,直接向他們丟一罐祁紅、金駿眉、正山小種、滇紅、英紅、川紅……撰文:茶語網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 *
茶小白研習所(ID:chayucxb),為初級學茶者打造的趣味乾貨知識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