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補禮」,什麼意思?背後有啥講究呢

2021-01-12 小新說鄉村

在閱讀之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我們作為禮儀之邦,在規矩和禮數上一直都非常的講究,在婚喪嫁娶方面更是特別的講究,這一點在農村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即便同是農村,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且不說南北兩地之間的區別,就是不同的縣城不同的村之間的習俗都有一些區別,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便是這個意思。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在去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外地參加紅白事的時候一定要對當地的習俗有一定的了解,否則非常容易鬧出笑話,嚴重的話可能產生矛盾,破壞兩家的情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壽不送煙,喪不補禮」這樣一則農村俗語呢?到底是啥意思?背後有什麼講究呢?

「壽不送煙」說的就是在別人的壽宴上送禮不能送煙。我們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帶著一些禮品走親訪友,如果對方家裡有人抽菸的話,一般都會送上一條好煙,這禮也送得正符合對方的興趣愛好,為何壽宴上就送不得呢?這其中有兩種說法:其一煙和「怨」相近,壽宴本是大喜事,送煙的話有點不吉利,平時送送倒是沒什麼,壽宴上就最好是不要送了,寓意不好。其二健康長壽是大多數人的美好祝願,而抽菸有害於身體健康,即便是好煙,在這個時候也不要去送。

「喪不補禮」說的就是喪事上的份子錢和禮品是不可以補的。在我們農村擺酒席都會有一本禮簿,用來登記各個來賓送的份子錢和禮品,以便於後期的人情往來,而禮簿登記都一定的時間,一般是在酒席當天的中午吃飯之前節俗,而如果是喪禮的話在蓋棺之前結束,如果你去的時間比較晚,最好是先問一下是否蓋棺,如果蓋棺了,就不能在送禮了,本人去了心意到了就可以。

如果蓋棺之後還去送禮的話,反而會被別人指責,畢竟喪事送禮基本都是紙錢和花圈之類的,本身送禮是好意,但這類東西寓意不好,平時大家都是比較忌諱的,而蓋棺之後在送的話就有點咒對方家人的意思了,所以就有了喪不補禮這一說法,你們村有這樣的習俗嗎?

《小新說鄉村》,傳遞三農價值,分享鄉村生活。歡迎點擊文章右上方的「關注」,如果您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的話請點個讚,評論並轉發一下,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雖說禮物是為了表達心意,可是如果不懂送禮的規矩,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首先說這「喜不送傘」,聽村裡的老人說,早年間農村的條件比較落後,如果有哪家辦喜事,糧食、白酒、豬肉之類的物品都可以當作祝賀的禮物。不過農村有一個規矩是,新人結婚,親朋好友和鄰居們是不能送傘的,原因是聽起來不吉利。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在農村算得上大事的就是紅白喜事了。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有啥忌諱,常去農村的人不妨看看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有啥忌諱,常去農村的人不妨看看在農村,一般情況下,紅白事都是大事,很多事情都值得專門宴請一下,比如婚嫁、祝壽、滿月、喬遷等等。這對於農村的人來說,可都是大事情。一般都比較講究,這次小編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農村關於祝壽的講究了,還因此衍生了一句俗語,叫做「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讓小編慢慢給你道來。壽不送煙的意思就是,在農村,只有整數的年限才被稱為過壽,而且要在六十歲之後才行。就像是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等,而不是整數的年限,那只能算是過一個普通的生日,不能算作是大壽。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是一句體現我國傳統習俗的俗語,社會在發展變遷,甚至有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下面我們來聊聊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一、喜不送傘在我國最大的喜事莫過於結婚了,結婚作為我國的四大喜事之一,這裡的喜指的就是結婚的意思。
  • 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意思是說:結婚喜事的時候不能送傘;為老人賀壽的時候不能送煙;如果有人家死了人,你錯過了幫忙、隨禮,過後就不要再補上禮金了。如果不是這樣,自己出了錢主家還不高興,落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經常農村老人教我們很多人生道理,比如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喜不送傘這個意思就是在農村當中舉辦各種喜事的時候不適宜送雨傘。這裡的送雨傘是親朋好友前來所送的禮物,當然作為女兒出嫁時候所撐的雨傘不是一個意思。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
  • 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農村喪葬的講究
    雖然喪葬習俗大多數,都與封建迷信有關係,並且很多禮儀或流程都比較消極,所以才會隨著時代發展逐漸被遺棄。 但是在古人的心目中,如果喪葬禮儀不到位,就會被人們在背後指指點點,認為這家的子女不孝順。
  • 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到底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的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古時我們的祖先們也基本都沒有什麼科學文化,而把這些道理往往都是通過簡單幾個字,但又通俗易懂的「俗語」形式,一直廣泛流傳在農村。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以前在農村,人們交流時經常會用到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是人們從生活經歷中所得的經驗,包括一些風俗講究也會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其中有一句叫做:「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有著什麼風俗,有著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笑破不笑補,笑髒不笑土」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像浩瀚的海洋,說不完道不盡。由於地域關係、民族關係、方言關係等等因素,各地方言各有非常大的區別,因此造成農村俗語多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特殊性。這些都是各地不同的民俗而產生不同的俗語,有的淵源流長,長期傳承,有的曇花一現,時過境遷。
  •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
    「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這確實是很多農村的陋習形成的,也是農村人心中不得不說的痛點,並且呈現出越是窮、越是偏遠的地區越嚴重的現象。 1、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是有根裡的原因的。
  • 農村俗語:「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寓意?
    在農村有很多道理,都是通過寓言故事和俗語表達出來的,小時候父母總是以「狼來了」為故事,對孩子進行誠實的教育。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段俗語,就是教育人們不要異想天開,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其實最精練有趣的還是俗語。因為許多俗語能折射出精闢的道理,足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
  •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文丨蟈蟈說事兒俗話說好事成雙,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平常所接觸的一些事物,都感覺雙數為吉利數。比如說我們送給別人的結婚禮物,都是送雙份兒。過去貧窮的年代,送的結婚禮物一般都是暖瓶,臉盆或者別的什麼東西。
  • 農村俗語「冷棺入村敗到底」,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故鄉的山,故鄉的水,雖然多年未見,卻在他們的記憶中,猶如昨日重現!記得小時候,常依偎在爺爺的懷中,聽他講故事,說俗語,如「出不露白,露白要丟財」,讓我記憶猶新!其實,俗語廣泛的在農村流傳,在於其通俗性,以及趣味性,今天我整理了幾則農村不常見到的俗語,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納悶了好一陣子,因為我不知道送禮為什麼不能夠送扶桑花,更不知道回禮為什麼不能夠回萬壽瓜,所以,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裡的「說處」是這樣的:一、送禮不送扶桑花扶桑花別名朱槿、佛槿,由於其花色大多數為紅色,因此,在民間也被稱為大紅花。扶桑花為常綠灌木,株高約有1-3米;小枝呈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
  • 農村俗語:「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的類型是非常之多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很多世情類、氣象類、蓋房子之類的俗語,也聽過許多缺乏科學依據的禁忌俗語,趣味之中又包含著敬畏。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打水井的俗語,也是非常古老,非常有趣的一則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