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到底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的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古時我們的祖先們也基本都沒有什麼科學文化,而把這些道理往往都是通過簡單幾個字,但又通俗易懂的「俗語」形式,一直廣泛流傳在農村。有很多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還在農村一直廣泛流傳著,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祖先們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因為這些俗語裡面所包含的道理,都是我們祖先們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上一句「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這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那麼這句俗語裡所說的到底又是啥意思呢?又有啥道理呢?下面我們就一一闡述一遍給大家聽!
其實這句話小編感覺也是說給那些正處在人生低谷或迷茫的人,卻又對社會現實現象又不知所措,無法走出社會人情世故怪圈的人。那麼如果你也正像這類人一樣迷茫的話,那麼下面這句話也許會為你解開心結。
第一句「錢有3不借」,每個人的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借錢也要謹記有這3不借:
1、認識不久的人不借。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戒備心理,而對於才剛認識沒幾天的人,就開口向你借錢,往往這樣的人最好還是要保持自己的戒備心理。因為你跟對方還不是很熟悉,也不是很熟。就算不借,也不存在害怕得罪他這麼一說。
2、不守信用的人不借。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有些人你把錢借給他了,說好的到某約定時間就會還給你。可這些人往往是先把錢借到手再說,至於約定的時間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對於這樣的人,錢借出去了。多半也會是「熱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3、承諾高利息的不借。一般這樣的人跟你不是特別熟,跟你借錢甚至還承諾會付你利息的人。往往也是用高利息為誘惑來解除你對他的戒心。借完後你就會知道本錢有多難收回來。這一借也可能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每次收錢時他還得理,而只付你一點利息。所以別因利息高而借給他。
第二句「禮有3不隨」,農村人情世故關係複雜,但記住這幾個禮不隨:
1。有失道德的禮不隨。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情關係複雜,而現在農村又流行一點小事就大操大辦。有些人家裡老母親飯都不給吃,過大壽的時候卻大操大辦一番。更有甚者,考個駕照也要大操大辦,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收份子錢。所以這樣的禮不隨也罷,還不如直接把這些禮直接送給老人手裡。
2、非請的禮也可不隨。在農村雖然人情關係深厚,但是也是很有講究的。比如,別人也沒有請過你,你卻自己主動給別人隨禮。這樣別人也往往會給你標籤,甚至也看不起你,其實心裡也並不歡迎你的到來,怕惹麻煩上身。這點尤其是在你落魄的時候,記住要有骨氣,別做不請自來的事。
3、不回請的禮不隨。這也和上面那句話的意思差不多。在農村不光是親朋好友之間、甚至親戚之間。逢年過節辦喜事都會有相互隨禮拜訪的風俗。別人無論大小喜事,你都有上門隨禮。可你卻從來不見別人回禮。其實這也是一種看不起你的表現,所以只要有一次來而不往的,以後都別去了。
第三句「路有3不走」雖然路條千百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記得這三條路不要走:
1、不走沒人走過的路。現在雖然也有很多出了名的人都會告訴大家「要勇於走沒人走過的路,才有出路」。可他們手卻有大把的資源卻試錯,而對於農村人來說,走沒人走過的路風險很大,一步走錯將可能再也翻不了身。
2、不走不熟悉的路。雖說條條大道都能通羅馬,可是有些路並不是什麼人都能走,或者能走的。而且有些路是萬萬不能走的。現在社會世態炎涼,處處是陷阱,人心墮落無常。如果不熟悉一旦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而走向人生的深淵。
3、不走起點太高的路
現在社會人都以物質為嚮導,追求利益賺快錢、賺輕鬆錢。而這些路起點很高,誘惑也高,要求也高,風險陷阱也多。你想走,那自己也一定要量力三思而行。有些能賺快錢的路,卻是在考驗人的貪婪,讓別有用心的人而利用。最終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其實「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這句農村俗語,光從字面上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來。而且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道理。都是一些特別簡單的道理,可往往很多人卻經常會為這些事而煩惱、吃虧、受挫。尤其在人低谷或者迷茫的時候,為人處世要多參悟參悟這句話。
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