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到底有啥道理呢?

2021-01-14 三個老頭

導語: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到底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的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古時我們的祖先們也基本都沒有什麼科學文化,而把這些道理往往都是通過簡單幾個字,但又通俗易懂的「俗語」形式,一直廣泛流傳在農村。有很多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還在農村一直廣泛流傳著,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祖先們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因為這些俗語裡面所包含的道理,都是我們祖先們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上一句「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這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那麼這句俗語裡所說的到底又是啥意思呢?又有啥道理呢?下面我們就一一闡述一遍給大家聽!

其實這句話小編感覺也是說給那些正處在人生低谷或迷茫的人,卻又對社會現實現象又不知所措,無法走出社會人情世故怪圈的人。那麼如果你也正像這類人一樣迷茫的話,那麼下面這句話也許會為你解開心結。

第一句「錢有3不借」,每個人的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借錢也要謹記有這3不借:

1、認識不久的人不借。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戒備心理,而對於才剛認識沒幾天的人,就開口向你借錢,往往這樣的人最好還是要保持自己的戒備心理。因為你跟對方還不是很熟悉,也不是很熟。就算不借,也不存在害怕得罪他這麼一說。

2、不守信用的人不借。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而有些人你把錢借給他了,說好的到某約定時間就會還給你。可這些人往往是先把錢借到手再說,至於約定的時間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對於這樣的人,錢借出去了。多半也會是「熱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3、承諾高利息的不借。一般這樣的人跟你不是特別熟,跟你借錢甚至還承諾會付你利息的人。往往也是用高利息為誘惑來解除你對他的戒心。借完後你就會知道本錢有多難收回來。這一借也可能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每次收錢時他還得理,而只付你一點利息。所以別因利息高而借給他。

第二句「禮有3不隨」,農村人情世故關係複雜,但記住這幾個禮不隨:

1。有失道德的禮不隨。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情關係複雜,而現在農村又流行一點小事就大操大辦。有些人家裡老母親飯都不給吃,過大壽的時候卻大操大辦一番。更有甚者,考個駕照也要大操大辦,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收份子錢。所以這樣的禮不隨也罷,還不如直接把這些禮直接送給老人手裡。

2、非請的禮也可不隨。在農村雖然人情關係深厚,但是也是很有講究的。比如,別人也沒有請過你,你卻自己主動給別人隨禮。這樣別人也往往會給你標籤,甚至也看不起你,其實心裡也並不歡迎你的到來,怕惹麻煩上身。這點尤其是在你落魄的時候,記住要有骨氣,別做不請自來的事。

3、不回請的禮不隨。這也和上面那句話的意思差不多。在農村不光是親朋好友之間、甚至親戚之間。逢年過節辦喜事都會有相互隨禮拜訪的風俗。別人無論大小喜事,你都有上門隨禮。可你卻從來不見別人回禮。其實這也是一種看不起你的表現,所以只要有一次來而不往的,以後都別去了。

第三句「路有3不走」雖然路條千百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記得這三條路不要走:

1、不走沒人走過的路。現在雖然也有很多出了名的人都會告訴大家「要勇於走沒人走過的路,才有出路」。可他們手卻有大把的資源卻試錯,而對於農村人來說,走沒人走過的路風險很大,一步走錯將可能再也翻不了身。

2、不走不熟悉的路。雖說條條大道都能通羅馬,可是有些路並不是什麼人都能走,或者能走的。而且有些路是萬萬不能走的。現在社會世態炎涼,處處是陷阱,人心墮落無常。如果不熟悉一旦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而走向人生的深淵。

3、不走起點太高的路

現在社會人都以物質為嚮導,追求利益賺快錢、賺輕鬆錢。而這些路起點很高,誘惑也高,要求也高,風險陷阱也多。你想走,那自己也一定要量力三思而行。有些能賺快錢的路,卻是在考驗人的貪婪,讓別有用心的人而利用。最終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其實「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這句農村俗語,光從字面上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來。而且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道理。都是一些特別簡單的道理,可往往很多人卻經常會為這些事而煩惱、吃虧、受挫。尤其在人低谷或者迷茫的時候,為人處世要多參悟參悟這句話。

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的時候在有些地方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其實想要說的意思是一樣的,比如這句「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在我們這邊,有另一種說法叫「不借三種錢,不隨三樣禮,不走三條路」。這兩句話雖然用的字不太一樣,但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想說一些生活中總結得出的經驗,告誡後人能夠規避一些麻煩事。
  • 夜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農村老人說「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都是啥意思?
    這到了年底之後,農村裡的人也多了起來,畢竟這到了年底,但是到了年底之後大家除了買東西之外嗎,就是有各種的應酬了,比如到了年底,農村喜事就多了起來,親戚走動也會變得頻繁,但是農村老人卻在這個時候告訴年輕人,一定要「禮要3不隨,路要3不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老話說:「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究竟啥意思?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發現,有些禮隨了,沒有多大意義;有的錢借出去,要回來卻非常麻煩;有的人生之路選擇錯了,後悔莫及。由此,有人就總結出「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原則,提示人們不要送無謂的禮,不要借出去有麻煩的錢,有些人生之路千萬不能走。那麼,這些具體所指啥?究竟有啥意思?一、禮有三不隨。
  • 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這些建議不妨一聽
    我們先來說一下「錢有三不借」:一不借不熟悉的朋友,想一下如果你借錢會向不熟悉的人要嗎?不會,因為自己也開不了口,所以說那些不熟的朋友向你借錢很可能是有別的目的的,並且很可能不還錢,所以這樣的人借錢果斷拒絕就好了,不熟悉的人不用考慮面子問題。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補禮」,什麼意思?背後有啥講究呢
    我們作為禮儀之邦,在規矩和禮數上一直都非常的講究,在婚喪嫁娶方面更是特別的講究,這一點在農村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即便同是農村,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且不說南北兩地之間的區別,就是不同的縣城不同的村之間的習俗都有一些區別,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便是這個意思。
  • 農村俗語: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啥意思?有道理嗎?
    也包括鄉俗、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諺語。朋友們可別小看這些俗語,既然能流傳到現在,自然有它們的魅力所在,也肯定蘊含著能經受住考驗的各種大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談談農村人常說的「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這句俗語的具體意思,看看到底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家有閒房『三不租』,家無居室『三不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有閒房『三不租』,家無居室『三不借』」。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忖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有閒房「三不租」有些家庭會有一些無人居住的空房子。這些空房子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租出去賺一些錢。然而,出租房子也是一門「科學」,遇到以下這三種人是不能夠出租的。
  • 農村人常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說的啥意思,看了才明白
    生活中,人情往來是誰也不能逃脫的,年輕的時候不懂的人情世故,或許會吃虧上當,經歷的多了,也就有了人生經驗,明白了什麼樣的人只能做面上的朋友,什麼樣的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真心實意的去幫助。農村人常說的錢有三不借,都包括什麼樣的人?
  • 農村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農村有些俗語,有時很有意思,好像是在玩數字遊戲,除了數字不同,其他的文字都差不多。「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中的「兩地」,有的說是「三地」,而「兩人」有的說成是「三人」。比如說,有錢不去三地,沒錢不求(或近)兩人,有錢不去二地,無錢不求(或近)三人等。這真讓人搞不懂是怎麼回事,有人就要問,到底是兩人呢,還是三人?到底是兩地呢,還是三地?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其實原因正是太過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都很熟悉,因為家中的老人經常會說上幾句。俗語在農村很流行,因為他語言簡單易懂,沒有那麼深奧,不想詩詞歌賦那麼辭藻華麗,讓人很難理解其中深意。俗語內容雖然簡單,大部分都是幾個字而已,但是一字千金,其中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領悟到其中的真正含義,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
  • 農村俗語:「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偏進來」,都是因果關係
    比如農村俗語:「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偏進來」,都是告訴人們每件事情都有著因果關係。「天堂」在傳說中,是人去世以後,到了一個最美好的地方;而「地獄」在傳說中,是人去世以後到了悲慘的世界。「天堂」和「地獄」是傳說中兩個相差甚遠的地方,一個人去世是走向了幸福之路,而另一個是人去世將受盡折磨。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農村的很多俗語和老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由於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也有另一種說法叫「仰頭老婆,低頭漢」,意思是:「惹不起」和「難對付」,碰在了趕快躲遠遠的,千萬別去招惹。在農村被稱為「仰頭老婆」的女人一般都比較強勢霸道,大多走路時高昂著頭顱,似乎誰也不放在眼裡。說話時嗓門很大,語速也快,特別有氣勢。屬於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的那種類型。好多這樣的女人都不守孝道,不但打罵丈夫,連公婆也敢欺負。
  • 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發財夢 因為從掙錢的本身來說,就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得動腦筋找門路,花時間費精力,下功夫出力氣,最後還得根據市場行情發展情況,才能賺到錢,而要賺大錢發大財,更是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所以,創造財富需要一定的時間,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心理狀態,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操之過急的話,還會造成財產的損失。比如大量買彩票企圖一夜暴富,盲目炒股或投資等急於發財的做法,都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