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4 騰訊網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都很熟悉,因為家中的老人經常會說上幾句。俗語在農村很流行,因為他語言簡單易懂,沒有那麼深奧,不想詩詞歌賦那麼辭藻華麗,讓人很難理解其中深意。俗語內容雖然簡單,大部分都是幾個字而已,但是一字千金,其中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領悟到其中的真正含義,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

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簡單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想去嫖,就不要在那裡隨便轉轉,如果不去賭的話,就不要去湊熱鬧。去我們看看老祖宗為何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不嫖莫轉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說如果不想去幹壞事,就千萬不要到那些場合,免得耳濡目染,時間長了,也染上了壞的習慣。也可以這樣理解,不想幹壞事,就不要到幹壞事的場合兒瞎轉悠,如果讓別人看到了以後,很容易誤解你的,到那個時候,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句俗語其實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說沒事不要老是去瓜田李下,即便去了也不要摸鞋,摸頭的,不然的話,人們會以為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地裡的瓜和梨樹上的果子呢。嫖對富人兒來說,只是飯後娛樂而已,但對窮人來說,卻是掏空家底,因此我們一定需要謹記,不嫖莫轉。

不賭莫看

我們都知道,賭博能讓人傾家蕩產。就算家中再有錢,家纏萬貫,但是一旦沉迷其中,就會無法自拔,不能回頭,一個美好幸福的家庭就此結束。妻子,孩子都會遠離,這是因為人一旦參與了賭博。他就會只熱衷於賭博的,就會缺乏工作的毅力和進取心,無心生活和工作了,如果不想賭博,那就別到賭場旁觀,不然看的時間久了,可能自己的內心也會動搖。

人一旦真的坐在賭桌上,那麼以後很難及時地收手。賭博不僅讓自己的家庭家破人亡,還有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賭博就是一條不歸路,萬丈深淵,點進去以後,就會摔得粉身碎骨。有多少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就是因為賭博,最後造成妻離子散,奉勸那些賭友,遠離賭桌,早日回家和家人團聚,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吧。

不嫖莫轉,不懂莫看。這句讀起來也感覺詞句比較粗糙,但是裡面卻蘊含了修身養性的道理。任何時候都要防微杜漸,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的能力,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那些不好的惡習,我們不能因為好奇,涉足半步,這樣才能一生保得自己平安,老祖宗的勸世良言,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古人修身養性的寶貴經驗
    「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出自《增廣賢文》,正如書中開篇語所說:「昔時賢文,誨汝諄諄」,《增廣賢文》裡面的箴言,大多是讓人變得智慧、勸人向善、給人以修身養性訣竅的。該書成於明代,又經過後人完善,就成了如今大家看到的樣子。
  • 「不嫖莫轉,不賭莫看」,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古人真是大智慧!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即便是再理性的人,也很難保證自己不隨波逐流,能經受住來自各方的誘惑。那麼為防止自己泥足深陷上,在物慾之中喪失自我,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呢?古人有云:「不嫖莫轉,不賭莫看」,這句俗語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到底是什麼意思?
  • 民間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文」,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親家上門,不值半文」,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眾所周知,對於農村人而言,逢年過節都要走親訪友;親戚之間的走動,不僅能夠溝通感情,而且也能夠增進彼此情誼。然而在民間卻有這樣一句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文」,老祖宗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想必農村出生的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句俗語,字面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親家(大多數情況下指女方父母)如果經常登門拜訪,女兒在夫家就逐漸沒有地位。」乍一看這句俗語似乎過於武斷,那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以前,一些人在蓋房的時候,首先是選好一個好位置,而他們選用的位置也是經過高人指點以後才動工程。而在蓋房屋的時候也是一次成型,什么正屋啊、側屋啊、大門啊也要一次建設好。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
  • 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簡單的語言形式,顯得又非常的幽默風趣。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卻又意義深刻,有一番道理在裡面。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啥意思?有道理嗎?夏敏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也有另一種說法叫「仰頭老婆,低頭漢」,意思是:「惹不起」和「難對付」,碰在了趕快躲遠遠的,千萬別去招惹。所以這兩種人,在農村屬於不好對付的類型,大家都不願或不敢惹,更別說找另一半了。這句話有道理嗎?聽聽大家怎麼說?@清風不語為什麼不娶仰頭女做老婆?我覺得是封建禮教的意思吧,古代的女子在家從父,出嫁隨夫。
  • 俗語『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冬至』,天氣一片大好,農村幾個老年人沒事,找個有太陽曬暖的地方,又天南海北的胡扯起來,什麼過小年了,家裡也沒養雞,喝個雞湯都困難,這『冬至』在我們北方稱作『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聊著聊著來了句『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的俗語,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俗語,非常簡單的話語,但是非常的經典,仔細品讀,回味無窮,從中能夠領悟到很多生活的真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年逾四十,不欠兩債,不忘兩恩」,啥意思?有道理嗎
    您好,這裡是軍輝溫馨屋,每天為您推薦新鮮的文化小內涵,我是小編軍輝說文化,每天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風俗與農村的常識。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年逾四十,不欠兩債,不忘兩恩」,啥意思?有道理嗎?「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俗語:「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古時候,有很多相面的,他們以此為生,也算是一門手藝。過去人們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相,來推測出這個人將來的命運如何,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牛人,我們的老祖宗對此也是很有心得,總結出了很多關於面相的俗語,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 古人經驗,終生受益!現在小學生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中華文明還是幾千年來,世界上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文明。綿延悠長的燦爛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澱,給現代人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至今仍然閃耀世界。
  • 俗語「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改門是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俗語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話有什麼道理呢?這改門和遷墳,都是風水學中的大學問,這玩意兒就是玄學,你要說有啥科學道理,完全沒有。但你要說打心眼裡不信吧,真遇事兒了,又不得不慎重。古人相信風水,有「陽宅一門值千金」的說法,體現出了門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現代人有了更多的科學知識,雖然不再一味相信風水,但你看那些大型工程,施工之前都要進行一番勘測,一個小區、一個工廠,大門的方位,朝向,都是有講究的。
  • 俗語「40治人,50治財,60治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這樣的愜意的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談笑中更不乏一些精彩有句的俗語。初聽俗語感覺沒什麼特別,但是細細品味的話,卻發現它不僅形象生動,言簡意賅,更主要的是它包羅萬象,寓意深刻,發人深省,我想這就是俗語被廣泛使用的真正原因吧。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人生在世,什麼樣的人生才算完美,我們的老祖宗用一句俗語給出了我們答案。那便是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人有一個家庭,有老婆做飯,有地產糧,有棉襖遮寒就知足常樂活著,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的活著。它其實講的是男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古時候的底層勞動人民要求不高,只要解決了溫飽問題,一家人能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就覺得很幸福了,這充分反映了過去貧窮的年代,人們的理想嚮往也是非常低的,人生的目標也是非常低的,這是適合當時的社會。那麼放到現在,這句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都是老一輩的生活歷練,有的詼諧有趣,有的含沙射影,換句話說,用俗語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有些俗語看似這個,實際卻另有所指,比如俗語『六月羊滿肥腸,臘月羊跑斷腸』,啥意思呢?這句俗語單叢字面理解就是六月的羊,由於水草充足,羊吃的飽喝的足,所以羊身體健壯,腦滿腸肥,而到了臘月,百草凋零,想要吃飽肚子,就得到處跑著找,累斷它腸子也不一定能吃飽。這肯定是一個放養的長期觀察到的,其實,這句俗語是說人的命運與生辰八字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