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古人修身養性的寶貴經驗

2020-12-26 文史掠影

「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出自《增廣賢文》,正如書中開篇語所說:「昔時賢文,誨汝諄諄」,《增廣賢文》裡面的箴言,大多是讓人變得智慧、勸人向善、給人以修身養性訣竅的。該書成於明代,又經過後人完善,就成了如今大家看到的樣子。

《增廣賢文》裡面的箴言,有一部分讀起來還是很粗糙的,但是真的是「話糙理不糙」,比如其中兩句「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就是讓人向烏龜學習,不要老是強出頭。這兩句就是話糙理不糙的典型。

「不嫖莫轉,不賭莫看」這句其實讀起來也感覺詞句比較粗糙,俗語有大道理,裡面卻蘊含了修身養性的道理。也許這箴言還是作者在當時的深刻體會,也許作者就看到過沒有遵守這八個字而吃虧的人。在解釋這八個字前,我們先聊一些背景知識。

根據我的發現,到了明清時期修身養性、養生的書籍格外多,比如《遵生八箋》《呻吟語》《小窗幽記》《菜根譚》《圍爐夜話》《螢窗小語》等等,不一而足。而這樣的書籍在明清以前是沒有這樣多的,為什麼明清人特別需要修身、養生?因為有必要!我們看看明朝時期的一大風氣。

熱播劇《大明風華》裡的明宣德帝朱瞻基,是明朝算是政績顯著的皇帝,他有一項功績,就是「滅黃」。明朝初期、中葉娼妓業發達,當時妓女滿布天下,大城市不用說,就是窮鄉僻壤,也不乏從業者。朱瞻基頒布法令裁汰官妓,嚴肅法紀。但是隨著朱瞻基駕崩,明朝上下迅速反彈,整個社會「X風大熾」,直到明亡。

這這樣的背景下,誕生明朝那部奇書就正常了,西門大官人和他的狐朋狗友,經常去的娛樂場所,就是那場合。以至於西門的老婆吳月娘,凡是看到西門外出,哪怕他是做正經事去了,她也認為西門是去那場合了。

講到這裡,「不嫖莫轉」的意思估計大家就猜到了,是說如果不幹壞事,就不要到那場合,免得耳濡目染,也染上了壞習慣。也可以這樣理解:不幹壞事,就不要到幹壞事的場合瞎轉悠,免得別人看到了,誤解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也有點像「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意思,不要老是去瓜田李下,即便去了也不要摸鞋摸頭的,免得人家以為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地裡的瓜、李樹的果子。

「不賭莫看」跟上面四個字差不多,只不過說的是賭博,在明朝初年,賭博的非常多。朱元璋就多次禁賭,他曾下詔:「凡賭博者斬斷手腕」。朱棣即位後,對賭博者也很嚴苛,對賭徒以重犯處理。據說朱元璋還曾「釣魚執法」,《金陵瑣事》中記載一故事:「明太祖造逍遙樓,見人博弈者、養禽鳥者、遊手遊食者,拘於樓上,使之逍遙,盡皆餓死。」是說朱元璋為整治賭博的、提鳥遛狗的,修建一華麗樓閣,誘這些賭徒上來,拘禁起來,餓死了他們。

所以「「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挺有道理的,賭徒弄不好會變成重犯,如果只是為了觀看,吃了掛勞,被官府拿獲治罪,豈不是還不如不去觀看溜達呢。這是古人修身養性的寶貴經驗。

相關焦點

  • 「不嫖莫轉,不賭莫看」,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古人真是大智慧!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即便是再理性的人,也很難保證自己不隨波逐流,能經受住來自各方的誘惑。那麼為防止自己泥足深陷上,在物慾之中喪失自我,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呢?古人有云:「不嫖莫轉,不賭莫看」,這句俗語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到底是什麼意思?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簡單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想去嫖,就不要在那裡隨便轉轉,如果不去賭的話,就不要去湊熱鬧。去我們看看老祖宗為何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 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何含義?古人的經驗分享
    經驗是思想的結果,思想是行動的結果。-狄斯很累。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通過各種試行行為總結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放在今天,有參考意義。有些祖先的經驗和智慧凝聚在書中,有些凝聚在口頭傳播的俗語中。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俗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來,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俗語看上去簡單卻飽含深意,它們全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飽含著人生的真諦。俗語有很多種類,有的引導老百姓播種收割;有的勸誡世人如何為人處世;有的則是憑藉面相之術觀測人心;還有一些則是講述養生之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一句有關養生之道的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古人說的是否有道理?
    泱泱華夏白山黑水、人傑地靈,上下五千年文明流傳至今,老祖宗嘔心瀝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滿腹經綸的歷代學者先賢,將他們畢生所學凝匯成書,寫出的燦爛文化彪炳千古。而田間地頭的勞動人民,同樣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編出短小精悍的俗語,在這片古老的沃土上世代傳頌,讓我們後世之人,在心靈上給予啟迪。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古代蓋房搭屋,以及喬遷之喜的習俗講究,它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那這句話說的是否有道理?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
    古代的人們擅長觀人、識人,更擅長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他們把一些道理凝練成一句話,字裡行間通俗易懂、耐人尋味,這便是中國俗語的由來。俗語文化盛行在民間,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種傳統文化。而俗語文化蘊涵著很深刻的道理和智慧,這便是他歷經千百年而依舊被人們傳頌的原因所在。俗語文化蔚為大觀,而且包羅萬象,不僅僅有天文地理的科普常識,也有我們平時生活上的經驗總結。有人說俗語已經是過時的言論,跟不上現在發展的潮流,事實上俗語文化不全是這樣,有些俗語文化與時俱進,而且放之四海皆準,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
  • 俗語「面不仰臥,腿不張胯」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忠告字字在理!
    這其中囊括了無數文化名流的卓越智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以及百姓生活的經驗積累。中國文化種類繁多,豐富多彩,它們雖為古人所創造,卻隨著時代的變更而被不斷的沉澱和積累,時至今日,很多傳統文化仍能與社會緊密相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像這自古傳承已久的俗語。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瑰寶,一直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它是創作於勞動者之手,並被廣泛應用於民間。
  • 俗語:「百藝百窮,無藝成龍」,古人的智慧,道出現實,你知道麼
    因此古人留下了一句流芳百世的俗語供後人研究,即「百藝百窮,無藝成龍」,意思就是擁有羨煞旁人的技藝的人反而會窮困潦倒,與之相對的沒有半點技能的人卻有可能成為人中龍鳳。看完解釋後,可能絕大多數人會質疑和反駁古人的言論,覺得這是荒誕之言,但事實證明,之所以這句話能被廣為流傳,也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其實「百藝百窮,無藝成龍」這句話,我們還需要更深入的去看,並非是看它的表面。
  • 民間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更現實!來自古人的忠告
    民間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更現實!來自古人的忠告俗語文化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幾千年來,雖然我們國家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還是很多人是沒條件接受教育的。所以古人們為了指點下一代,為了將自己積累下的經驗傳遞給後人,也就總結出了這些民間俗語。
  • 俗語「屋大人少切莫住,就算皇帝不特殊」,古人對住房經驗之談
    老祖宗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教訓,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告誡人們要借鑑,在風趣的話語中,裡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生活中的「住」,也就是與房子有關的俗語。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最重要的,人們希望有個小「窩」安身立足。所以從古至今,房子都是人們考慮的首要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子對居住的環境,面積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 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都是老祖宗經驗之談
    從古至今,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各種各樣的老話,尤其是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它是古人歷經千百年來留下的生活經驗智慧,讓現在的人們學以致用。所以來說這農村俗語也教會了我們一些大道理,在前進的路上也少走彎路。這樣的男人誰會不喜歡呢?並且,古人還認為,鼻子也代表著財富,民間就有「富貴鼻」的說法,鼻子外形高大、鼻梁挺直、鼻頭豐隆圓潤的話,則象徵富貴,說明這個人是天生富貴相,命中注定他的前程很美好,有著大好前途,生活也會過得富裕。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啥意思?一生至少明白一個
    在人生這條路上,沒有重來這一說,想要規避風險,不走彎路,只能參考前人的經驗。老祖宗們經過一番磕磕碰碰之後,都會為後人積累下來寶貴的生活經驗。而這些經驗,往往就會流傳在老人的口中,再傳給我們,這就是俗語。
  • 「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古人的識人經驗有道理嗎?
    所以才會有長輩去請當地的先生,讓大師通過看面相來算家裡小孩的命運如何。"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民間俗語正是從看面相的角度總結出來的結論,那麼古人的識人經驗真的可以相信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啥意思?古人經驗的育人智慧
    民間文化中的俗語作為民間百姓的經驗之談往往讓人記憶猶新,尤其是前些年農村依舊熱鬧的時候,人們總會在農忙過後圍坐在院子聽老一輩講那些書本上沒有的傳聞和故事,他們講得聲情並茂,讓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津津有味、意猶未盡。
  • 俗語「日日添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俗語「日日添客不窮,夜夜做賊不富」,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生活當中經常能夠聽到老人講一些「老話」,比如「寧吃開眉飯,不吃皺眉粥」,說的是人要有尊嚴,千萬不要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低頭彎腰喪屍自己的尊嚴。
  • 農村俗語:「不居草木稀疏地,不看傳統教化戲」,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不居草木稀疏地,不看傳統教化戲」。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考了良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不居草木稀疏地所謂的「草木稀疏地」,是指連草都很難生長的土地。那麼,什麼樣的地方會導致草木稀疏呢?我們都知道野草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無論土地肥沃還是貧瘠,都適合野草的生長。
  • 俗語「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是哪三種?中年人需謹記!
    俗語是一種人們口口相傳的口頭語,涉及到我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而且經過上千年的沉澱更有魅力和內涵。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尤其可以聽到家中的一些老人提起,有的俗語雖有隻有寥寥幾個字,卻是可以對我們的人生起到引導的作用。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古人們憑藉著辛勤的耕耘和卓越的智慧,創造並流傳下極其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俗語」便是其中之一。作為民間傳統文化的俗語,通常言簡意賅,看似粗俗的一句話卻蘊含著人生的大道理,是祖輩先人智慧的結晶。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更受人們喜愛,於是在民眾之間流傳廣泛,雖然隨意粗俗,卻是至真至理,正應了那句話「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真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經驗之談。
  • 俗語「山管人丁水管財」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達出來,希望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迪,比如「山管人丁,水管財」。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的擇偶教訓
    比如說《孟子》中的「君子遠庖廚」,本意是說君子不忍心親眼看見走獸飛禽如何在廚師的炮製下變作人們腹中的餐食,所以要遠離這樣殘忍的所在。有些俗語聽起來有些沒頭沒腦的,但是仔細分析後會發現,還是很有道理的。男凹女凸,不寡就孤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其實就是古人擇偶上面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