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於品詩論著!更多精彩文章更新期待您的關注,感謝支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幾千年的滄桑歷史,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拼搏努力,在中國這塊神奇的土地之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近乎完備而又龐大的文化體系!這其中囊括了無數文化名流的卓越智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以及百姓生活的經驗積累。中國文化種類繁多,豐富多彩,它們雖為古人所創造,卻隨著時代的變更而被不斷的沉澱和積累,時至今日,很多傳統文化仍能與社會緊密相連,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像這自古傳承已久的俗語。
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瑰寶,一直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它是創作於勞動者之手,並被廣泛應用於民間。它不同於那些束縛於條條框框之中的高雅文化,老祖宗在創作俗語時,都會用接近於白話的形式來體現,言語簡練,通俗易懂,用簡短的幾個字就能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透徹又鮮明,讓世人在日常聊天時就可將其引入其中,不但不會覺得彆扭還為聊天內容添加了生動有趣元素。俗語,可謂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傳於後世的珍貴財富!
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雖深受世人喜愛,卻並不能成為它廣泛流傳於民間的根本,它最受人們喜愛的地方還在於它的說理性。俗語本是為了總結生活經驗而被創作而出的,因此它貼近生活,所述內容也是至真至理,雖歷經千百年的時間推移,很多真理依然還很實用,就像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它不僅體現了老祖宗的智慧,更是為我們展示了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小細節,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句經典俗語吧!
面不仰臥,腿不張胯
這句俗語,是我們的老祖宗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總結而出的,乃是為了糾正睡姿與坐姿的,那麼「面不仰臥,腿不張胯」的講究到底為何?我們分開來看!
「面不仰臥」,這前半句針對的是我們的睡姿,所謂「面不仰臥」顧名思義,就是說在睡覺時最好不要仰頭平臥而睡。然而,我們大家都有一種深切的體會,那就是在一天的勞累回家後,仰躺於床上,四肢舒展開時,是最放鬆、最舒服的姿勢,一天的累乏都會在此時煙消雲散,而我們的老祖宗卻說最好不要仰躺而臥,這豈不是和我們理解中的舒服姿勢背道而馳了嗎?
其實,老祖宗說的,與我們這時做得並不是一回事,我們在勞累時仰躺於床上只是為了放鬆身體,但意識還是清醒的,身體可以任由自己擺布。而古人所說乃是睡姿,是針對於睡覺方面的細節。人在睡覺時,都有一種習慣就是雙手環胸,這不論是平躺而臥還是側臥,人們大多抖習慣於這樣做。然而,雙手環胸的睡覺對於側臥來講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仰臥就很影響我們的睡眠了!
人在睡著時,身體是整個放鬆下來的,任何肢體都是以最輕鬆的形式自然放下,不受身體的支配,而如果在睡著之前的睡姿是雙手環胸仰臥而眠的話,那麼在睡著以後雙手不受身體支配兩隻手臂的重量便全都壓於胸上了,而胸腔之內是心臟,心臟受到壓迫便會使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那麼睡眠質量可想而知!
還有一點,心臟受到擠壓而導致的低質睡眠會誘發人們做噩夢,甚者還會出現睡眠癱瘓症,也就是迷信說法中所謂的「鬼壓床」,現象,這就使得低質的睡眠更加低質。所以說,聽老祖宗的忠告,睡覺時儘量還是側臥為好,這種睡姿不僅最為符合人體形態,也能是人的精神得到最全面的放鬆,讓那一天勞累而疲憊不堪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最佳狀態迎接新的一天!
「腿不張胯」,這是老祖宗針對於坐姿而總結的話語,所謂「腿不張胯」,其實是說人在端坐時,雙腿不要張開。而這樣的坐姿在當今社會,只有在神聖的軍人身上和一些靦腆的女人身上還有所體現。其實,古人都非常注重禮節禮儀,而這樣的坐姿,在古時也是出自禮節的產物!一般人們在相聚而坐時,都會以端正的坐姿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而如果一個人張胯而坐,他便在眾人面前失了禮數,不禁會讓人覺得此人輕浮沒有教養,所以人們不會輕易張胯而坐的。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致使古人如此端正坐姿,那便是出自對神明的敬重。大家細細觀察便會發現,廟宇或祭臺所供奉的神名塑像都是以張胯而坐來示人的,而在封建社會,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禁錮,認為只有神名才可有此坐姿,世人若是效仿,便是對神明的大不敬,是要受到人們譴責的。所以,封建社會的人們是絕對不會去觸犯神靈威名的,雙腿併攏而坐便是出於對神經的敬畏!
至此,這句「面不仰臥,腿不張胯」的俗語我們就了解完了,老祖宗用短短的八個字,卻將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總結得淋漓盡致如此透徹,字字都是真理對於坐姿,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可能過於死板,覺得不好接受,但是老祖宗所講的睡姿卻是百益而無一害的經典經驗,我們不妨聽從老祖宗的遺訓,從此改變我們的睡眠質量!不知大家對於這句俗語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共討,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由「小於品詩論著」撰寫整理!更多好文,每日更新,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動動手指點擊關注、讚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