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7日,農曆2020年臘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是從冬至開始的第28天到36天。因為冬至的時間比較固定,在每年的12月21日到23日交節,所以四九的時間也相對固定。今年冬至的時間是12月21日,四九的時間是從1月17日開始,到1月25日結束。四九通常在小寒到大寒兩個節氣之間,所以四九和三九是全年最冷的時間段。
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的意思是,如果在四九到來時沒有出現下雪的天氣,那麼便意味著明年的農作物長勢會很不好,很多長工會因為沒有農活可幹只能休息。那麼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中流傳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四九應該是全年最冷的一段時間,冬季天氣冷、氣溫低,主要是受冷空氣頻繁活躍導致,在冷空氣的影響下,降雪天氣也時常發生。按道理來說,四九時天氣應該依然寒冷,所以應該會出現降雪天氣,但是如果在四九時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便說明在四九時,冷空氣已經變得沒有那麼活躍,氣溫已經開始出現回升。對於大多數人們來說,氣溫回升讓我們生活和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是對於農作物來說,冬季氣溫太高,對農作物的生長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在我們華北平原,農民種植的最多的農作物便是冬小麥,冬小麥在冬季會進入到休眠狀態,等到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後便會開始生長,如果四九時氣溫已經開始回升,那麼冬小麥返青的時間就會提前,但是按照冬小麥的生長規律,四九時小麥開始返青會將冬小麥的生長規律打破,對小麥後期的生長將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從而導致冬小麥減產嚴重,所以四九不下雪或者是氣溫過高,對農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是四九的第一天,受到新一波強冷空氣的影響,今天我國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溫天氣,雖然並沒有出現降雪,但是氣溫並沒有出現回溫的跡象,所以明年的農作物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以上便是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的意思,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