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秋季的中點,是合家團圓的節日。在我國不同地區中秋有不同叫法,比如女兒節和團圓節等。
在中秋節的時候各地有不同的習俗,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賞月猜謎,一些地區會舉辦有趣的賞月和猜燈謎的活動;二是吃餅賞桂花,吃月餅是中秋保留的重要習俗,中秋前後是桂花盛開的時節,香氣十足。除以上幾種外,人們有些時候還會舉辦祭月、觀潮等活動。
古代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了俗語,「年驚中秋,人驚四九」就是勞動人民智慧和經驗的體現。看似是不著邊際,實際卻體現著人生的大智慧。
年驚中秋,驚的是一年將過
中秋是秋季的中點,同樣意味著一年有大半時間基本過去。時間是無情的,每當到了中秋,人們總會陷入一年中的反思,反思自己小半年的得失。
回到家中後,看到家裡人,才覺察到自己一年沒有太大收穫。能力上沒有增長,物質財富沒有變化,甚至還處在負債狀態,就會對自己能力懷疑和自責。不過好在下半年尚有時間,努力奮鬥,依然是能夠取得一定收穫的。
對人們的啟示是:在年初的時候要做好整年規劃,按照時間節點開展工作,定期復盤成果,不要等到中秋的時候,再怨恨自己沒有努力。
人驚四九,驚的是一生碌碌無為
四十九對人來說已走過大半,成功或者失敗基本不重要。日月如梭,等到意識到四十九的時候會發出一聲驚嘆。曾經覺得時間很長遠,四十九就會覺得光陰似箭。
到了四十九驚的有三點:一是時光易逝,人沒法留住過往的時光;二是人生遺憾,一生中總會有遺憾的事情,到了四十九就會有怨恨和懊悔;三是人生迷茫,四十九對未來充滿疑惑、迷茫和恐懼。四十九就如同一個分水嶺一樣,前面的時光按年過,後面的時光按天過。
對人的啟示是:做好人生規劃,抓住每一次成功機會,不要等到四十九再抱怨沒有抓住機會。同時,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迎接人生新變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年紀不是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
中秋過後有兩個明顯變化:一是溫度下降會很明顯,晝夜溫差會繼續加大,人們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受到溫度下降影響;二是晝夜長短會繼續拉大,白晝越來越短,夜晚會越來越長,要調節好休息和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今天人們將迎來小長假第一天,有出行規劃的要做好保暖工作,秋季的溫差會很大。
最後回到俗語中告訴大家幾句話:不管是中秋,還是四十九,都不過是時間而已,人生很長的。只要想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晚,怕的是沒有努力的勇氣和力量,相信自己,終究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