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1、臘不撿兔、春不撿雞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寓意著人們在一些特定地季節,有些食物吃了會危害到人們的健康。比如「臘不撿兔」這句話裡面的「臘」是指冬天的臘月。這個季節天氣寒冷光我們人類在冬天喝一些生水,對身體都不好。兔子等動物也跟我們人類一樣,喝了生水也一樣容易引起動物生病。雖然在冬天人們都有愛吃兔肉的習慣,但這代表健康的兔子。
至於「春不撿雞」大家都知道春天的天氣剛從寒冷的冬季過渡,雖然天氣有所升溫,但是時冷時熱地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我們人們在這個季節也是感冒得高發季節。而動物也是一樣,往往在這個季節家裡的雞也一樣,容易被病菌感染而引發常見的「雞瘟」而且在這個季節也會有大量的家雞死亡。而這些家禽一旦感染雞瘟,會造成大量成片地家禽死亡。而這個時候的家禽死了,體內含有大量的病菌,是絕對不能吃的,吃了的話嚴重的可能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小編小時候家裡就發生過這樣的現象,雞死後一般都會把這些雞放埋起來。
2、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
「窮不賣看家狗」也就是說家裡再窮也不賣自己的看家狗。在農村基本都會有養狗看家的習慣,而且人們早在古時候就有馴養狗來看家的習慣。狗是一種忠誠度非常高的動物,也是一種非常有習性的動物。幾千年來人們對狗都有種很深厚的感情,農村人對狗也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豬來窮、狗來富」「狗不嫌貧」,狗從來不會因為你家窮而離開你,甚至你打它也不會傷害主人。所以,同樣在農村流傳,就算家裡再貧窮也不會賣掉自己的看家狗的習慣。
而「富不殺耕地牛」也和狗一樣,牛在古時候是農民從事農耕作業的主要勞作工具。而且牛的性格相當的溫順還有狗一樣有著很高的忠誠度。所以在農村現在也有這樣的說法,就算哪天你家富有了,也不會把自己家裡耕地的牛殺掉。
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慢慢地失傳了,特別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聽過的俗語或者會引用的俗語又有幾句呢?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先人留給我們後代的寶貴經驗,如果真的失傳了,那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很大的損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2句俗語呢?到底是啥意思,歡迎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