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5 鋤禾園

在農村,經常能見到養殖牲畜的農家,像是養點雞鴨鵝,或者貓貓狗狗之類。農民養雞,主要是為了收雞蛋,農民養狗,主要是用在看家護院。現在因為環保的要求高了,所以養豬的少了許多。

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

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分開來看,雞的壽命比較短,所以有「雞不三年」的說法,也就是說,雞沒有養過三年以上的,如果養雞養了三年以上,那也儘量別吃了,肉柴是一方面,體內毒素過多又是一碼事。不過,農村也有那種養了三年五年的老母雞,價格很貴重,這種雞不是吃肉的,是煲湯的。

而「犬不六載」,又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小狗養了6年,就屬於上了年紀了,一般的小狗活不了這麼多年,狗的壽命一般在10年左右,最長壽的也就15年。在農村,有老話說「狗不六載」,也有叫做「狗不八載」的,意思是只要活了8年以上的,那都是老狗了。

關於農村的狗俗語裡,還有句叫做「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的,啥意思呢?

以前,農村養狗最大的作用就是看門護院,只要養了狗,基本上不用鎖門就行,這養狗就相當於養了保鏢了。一般看門狗都是趴在門口,有啥動靜它第一時間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通報」主人,一般狗狗的做法就是,在門邊上稍微偏向中間一點,尾巴在左邊,人們一般都是靠右進門的。其實狗狗這樣的動作,就是攔路、擋路的意思,如果是陌生人想進門,首先就要過狗狗的這一關,不讓陌生人亂闖進去,這也就是「尾巴向左,看門不用鎖」的意思了。

要想真的選出忠於職責的好狗,也得把握一定的要領。首先就要看狗的臉部,要求頭頂部最好有突出,老話說「頭雄者性剛」,有這個特徵的土狗是適宜看家護院的。再就是看土狗的眼鏡,如果雙眼無神,這狗是不中用的,必須雙眼圓潤有神才行。

還有就是身材要求,說身材,不如說骨架,土狗的前肢和後肢要求不能過窄,也不能太寬,要有類似拱門形狀才行,還要純色最好。最後就是注意土狗的反應速度了,反應的太慢的肯定是不適宜做看門狗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一天我回到家裡,看到這一情況,就提議把這老狗給賣了,正當我說出嘴的時候,就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說是讓狗在家裡安度晚年,畢竟養了這麼多年還是有感情的。還有一件事是,家裡養雞的時候,爸爸在過年的時候總是殺當年的公雞,一些公雞也不能餵到三年以上。當問到爸爸為什麼會這麼做時,老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生靈養久了會通人氣的。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農村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事出反常必有妖?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種老話一般是大家在長時間的實踐活動中小結出去的,伴隨著時光的證實,老話更變成一種珍貴工作經驗。而在其中更為令人很感興趣的莫過一些日常生活類的老話,還記得童年,每到下午用餐時刻,農村老人就經常端著工作在大門口上閒談,總聽一句「「雞沒六載,狗不八年」這句話老話。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通常是人們在長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歲月的印證,老話更成為一種寶貴經驗。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
  • 老話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為何狗狗養的時間長反成禍害?
    前一段時間和朋友聊天,聊到最後的時候,朋友突然問道:你既然對歷史那麼熟悉,那我說一個古代人經常說的俚語俗語,你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面對朋友突然之間來的關懷或者考察,一下子撲哧樂了,不要說隨便拿出一個來,你就是拿出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我也未必能夠回答得出來。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一些動物它是通靈性的。比如說有一種燕子看到花落了之後,就會撲騰著翅膀表達自己的憂傷。鳥兒是大自然中的動物一員,動物的種類也有很多。現在受寵程度比較高的一些動物就是小狗,小貓等等。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老輩人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農村人採收養「寵物」的始祖,從古至今農民都有在家裡養家禽的愛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小動物,像在過去比較受歡迎的就有土狗、土雞、鴨子、豬、貓等等。而在飼養的過程中,老一輩農民也總結了很多和這些小動物相關的俗語,您都聽說過哪些呢?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這句老話,村裡的老人常常說起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世間萬種事物,有因必有果,有得必有失,有來必有去。周易八卦等玄學在我國已經有了悠悠上千年的歷史了。自古以來,相信易經學說的人從來就不在少數。下至普通百姓,上至達官貴人,都是易經學說的追崇者。尤其是帝王,歷代帝王中信仰周易之術的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 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
    導讀: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2020年馬上要結束了,其實2020年也是一個不錯的年景,還是一個雙春年,但是庚子鼠年給我們太深刻印象,我們都想早點到辛丑牛年來,2021年是辛丑牛年,農民們還是期望在庚子鼠年的基礎上豐收更上一層樓。
  • 農村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啥意思?老農是這樣說的
    導讀:農村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啥意思?老農是這樣說的在農村生活的人應該經常會聽村裡的老人說起各種各樣的俗語,在這些俗語中都是人們一些實際生活經驗的總結,俗語也告訴我們很多做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估計不少人都曾經聽說過四大方面的俗語,我們只知道農村四大喜,人生四大喜等等,但很少有人聽過農村四大缺德吧?而這個"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就是四大缺德中的兩個,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村裡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其實這句話並不完整,完整的說法叫做「農村四大缺德: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吃月子奶、欺殘疾人」。
  • 農村老俗話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不光留守兒童多,留守老人更多。很多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兒女長大了,結婚生娃了,外出打工掙錢,又把孫子孫女留給老人帶。饒是這樣,還有農村俗語說「人老招人嫌,死了欠三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您怎麼看?
  • 農村的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說得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說得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不僅會看家護院,陪伴你,等成精了,狗狗還會欺騙你,逗你玩吶。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
  • 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此話實在,禽獸養久了恐生禍害
    有人問獅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是嘛意思?這句話出自古典文言作品《搜神記》中,是說禽獸不可久養,養久了恐生禍害。我先說個真事兒給各位聽聽。在農村有個慣例,動物只要傷了人,就必須將其置於死地。這匹白馬最終也沒逃過這個命運,被老董的兩個兒子用鐵絲勒在電線桿上,用鐵杵和鐵棍「處決」。至於為何白馬會突然咬主人,有老人說人會得「撞克」(俗稱中邪),牲口跟人一樣,也會得「撞克」,得了「撞克」便有了「邪性」,便要害主人。真相是否這樣,我自是不知的。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古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這麼說有什麼依據?
    引言:常常會聽到一些老人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一定的實用性嗎?接下來筆者就要為大家仔細的介紹介紹這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看字面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說如果我們養一隻雞,它最多只能活六年;而我們養一隻狗,它最多只能活八年。為什麼我們的先輩們會這麼總結呢?古代有一本專門講述詭異事件的書,這本書就是《易妖》。這本書在三國兩晉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了,這本書名中的"妖",大家可能認為它指的是一些妖魔鬼怪。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農村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撿兔,正月不撿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丨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話放在以前,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過去,大多數人都很窮。搬家要耗費財力、人力,所消耗的費用,窮人是難以承受的。說白了,還是因為太窮。如今,這樣的說法就設有意義了,雖然搬家要一筆費用,但不會因搬家而至窮。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摘要: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越來越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開始了發展農村的計劃。我一遠方小爺,本來是和我爸一家都是山裡人,後來大部分都逐漸搬下來住了,小爺不想浪費大山的條件,便在老家幹起了養殖場,如今都有小兩千隻雞和鴨了,今年還打算在地裡種些荸薺賣,條件好的很。所以依靠自己本土的環境條件,選擇優質資源,好好開發利用,政策也會支持,還會提高農村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