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琴 || 奶奶,我們想念您

2021-02-28 衛輝慢生活

關注衛輝慢生活,美好人生從慢生活開始

■  讀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

懷念奶奶

□張慧琴

奶奶名叫侯貴榮,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延津縣豐莊鄉慄莊村,屬雞。卒於2018年11月12日(公曆12月18日),享年97歲。

奶奶實際不是我的親奶奶,是我族家張其桌(小名新堂)爺爺之妻。我父母都叫她新堂大大,我們叫她奶奶。我們相鄰而居,和我母親關係特好,對我們比親奶奶還親,小時侯我們一直把她當親奶奶。奶奶幼年喪母,還夠不著鍋臺時就站在谷墩上做飯。當時新堂爺爺的父親張好賢老爺賣棉花時結識了奶奶的父親,倆人很投緣,好賢老爺有兒子,侯家有閨女,想結親家。好賢老爺問:你家閨女多大了?侯父答「會貼鍋餅了」。好賢老爺以為是會做飯了,心想得有10多歲吧,當時新堂爺爺16歲,倆人就決定結為兒女親家。誰知說的會貼鍋餅指的是會瀕牆根,還不會走路,才剛1歲。就這樣陰差陽錯,奶奶嫁給了比她大15歲的新堂爺爺。奶奶一生生育了8個孩子,夭折2個,成活5子1女:長子張本勳,次子張本文,三子張本藝,四子張本貞,五子張本程,女兒張本枝。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生養8個孩子的辛苦是現在人想像不到的。那時條件差,農村婦女生孩子都是在家找個收生婆。有時正幹活孩子要出生了,連收生婆都來不及找。奶奶的幾個孩子都是自己收生的,弄點開水把剪子消消毒,臍帶一剪,就妥了。奶奶在月子裡啥活兒都幹,袖口一綰,褲腿一綁,洗衣、做飯、紡花、織布,無所不幹。也真奇怪,她也沒落下啥毛病,一輩子不吃藥。一直到去世前97歲,還身體健康,獨立生活。子女們勸她跟他們一起住,她說「我哪兒都不去,自己由便。」人們都說:這老婆兒修好了。由於她生孩子都是自己收生,村裡其他婦女生孩子也找她接生,不管嚴寒酷暑、白天黑夜,隨叫隨到,而且從不收一分錢。白河街經她手接生的孩子不計其數,從沒出過差錯。人們都說她是白河街的恩人。

奶奶的一生是辛苦、勤勞的一生。1963年新堂爺爺因病去逝,撇下她和六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19歲、小兒子年僅6歲,那年她才42歲。在那個年代帶著6個孩子熬寡,那艱難和困苦是不可思議的。幸虧孩子們都懂事、爭氣,個個都盡力幫助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尤其是大兒子,勇敢地挑起了父親的重擔,和母親一起把弟弟、妹妹帶大,並張羅著給他們都成了家。一次蓋起兩進院七間房,五年娶了四個兒媳婦。定親、結婚、生子,每年都要辦幾樁事,轟轟烈烈五年,子女都成家,孫子、孫女也相繼出生,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外人看著也羨慕不已,可這其中的愁滋味能有幾人知曉?

兒女相繼成家,孫子女次第出生,奶奶的工作重心轉為看孩子。往往同時帶幾個孩子,哄哄這個,抱抱那個,家裡就像個小託兒所。奶奶有10個孫子,6個孫女,1個外孫、1個外孫女。14個重孫,7個重孫女。奶奶真是子孫滿堂,功德圓滿啊。

奶奶是教子有方的好家長。她在艱難困苦中熬寡不僅養大6個孩子,還讓6個孩子都成才、成家。愛之深則責之嚴,她對孩子要求嚴格,從不嬌慣、護短,誰在外邊和人家格氣,不管是否有理,回家肯定受訓挨揍,還得作自我檢討,保證以後不再重犯,否則不得吃飯。哪怕餓上三天,也不心軟遷就。所以她的孩子個個嚴格自律,做事不敢有絲毫差錯。6個孩子5個共產黨員,3個軍人,三兒子還曾是正團級軍隊幹部;兩個兒子曾任村幹部,五兒子從部隊轉業後曾任前白河村委會副主任,女兒是衛輝市某小學正式教師。後代孫子女也個個優秀,有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有一個博士後,有從事個體經濟的、還有從事科學研究的,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各顯身手,努力奮鬥著。子女都成為社會有用人才,與奶奶教子有方是不可分的。

奶奶忠厚善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雖然她大字不識一個,但她有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則。她常說:看見人家的孩子拉一把,自己的孩子長一乍;嘴是過道,吃也過,不吃也過;世上只有餓死的人,沒有使(累)死的人。這就是她最樸素的人生哲學。她一生儘自己所能幫助別人,拼命幹活,不講吃穿。在自己生活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她也盡力幫助街坊鄰居,把別人的孩子視若己出。我父親幼年喪母,奶奶的第一個兒子夭折了,奶奶就經常給我父親餵奶。我們姐弟五個都是奶奶接生的,她把我們當親孫子女對待,有一口好吃的都不忘給我們分點兒,串親戚,參加大隊慰問軍屬的瓜果招待會,也要帶著我弟弟。奶奶從小對我們親,我們也把她當作自己的親奶奶。

奶奶辛苦一輩子,熬寡把子女養大成人成家,子女、兒媳個個孝順,按說晚年她應該好好享享清福,可她清心寡欲,與世無求,與人無爭,不想給別人添一點兒麻煩,包括自己的子女。她就願意粗茶淡飯、自由自在、平平靜靜過生活。她從不抱怨,從不嫌虧,在她眼裡、心裡都是別人的好。我想,這或許就是她的長壽秘訣。

奶奶一生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喪夫、老年喪子,90多歲的她兩年痛失三個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牽腸掛肚、撕心裂肺的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她的心在流血。可是就這樣,她還自己勸慰自己:「各自的壽限,走就讓他們走吧。我要好好的,不能給這倆兒添麻煩。」直到奶奶走的最後一天,她還是自己做飯吃,夜裡她安靜地睡過去了,四叔陪在身邊也沒聽見她哼一聲,她就這樣悄悄地走了。

這就是奶奶平凡的一生。我想如果世人都象她,世上將沒有爾虞我詐、坑蒙拐騙,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勾心鬥角,社會將更和諧,人間將更美好。她是我們張氏族人的楷模,是張氏家族的驕傲。

奶奶,我們想念您。

衛輝慢生活聯繫郵箱:2262090586@qq.com

相關焦點

  • 天堂信箱|奶奶 清明又至 特別想念您
    我曾經設想的未來,和你住在一個大大的房子裡,你有著一塊比你生前要大得多的菜地,你在裡面擺弄著你的豆角、紅薯葉,我每天下班回來拎著一袋水果甜甜地朝你喊:「奶奶,我回來了。」你艱難地抬起佝僂的背,用手胡亂地抹了抹臉上的汗滴,和藹又綿綿地回應我「哎……」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那就請你還像之前一樣,在夢裡陪著我。
  • 《左手親情右手愛》張佳寧憶"奶奶"柏青:很想念
    張佳寧憶"奶奶"柏青:很想念網易娛樂5月6日報導  由張佳寧、黃明主演的都市情感大劇《左手親情右手愛》已於日前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開播三日收視率便一路飄紅,位於全國同時段收視率排行榜第六名在劇中,資深戲骨柏青飾演「小丫頭」張佳寧的奶奶。不久前,柏青因癌症去世,提及這位剛合作過不久的「奶奶」,張佳寧依然十分難過,並表示「十分想念」。奶奶對羅家寶呵護備至    盡顯溫馨祖孫情在《左手親情右手愛》中,張佳寧飾演的羅家寶不幸被「調包」,讓原本應該生在富裕家庭的她反而在家境貧窮的羅家長大。
  • 義大利孫子想念英國奶奶,花93天步行2800公裡
    合作:Xiaofu_Lu 疫情影響全球多個月,國際航班幾乎停飛,但義大利11歲男童考克斯,因太想念獨居英國的奶奶,在父親陪同下花93天,從西西里島的巴勒莫(Palermo),步行近2800公裡到英國,途經4個國家,最終在本月初與奶奶團聚,感動大批網友
  • 當我們想念加耶戈,我們是在想念什麼?
    當一支球隊運轉不暢時,我們總會「想念」不在場上,或已經離開球隊的球員。比如對陣希洪競技的中場休息時,兩天前還批評過武磊的當地球迷,已經開始期待他能儘快替補出場。坐在客隊的教練席,加耶戈也是中國球迷這一年經常「想念」的人。
  • 小S奶奶凌晨去世享年98歲 忍痛告別:奶奶您辛苦了
    1905電影網訊10月26日,徐熙娣(小S)通過個人社交帳號發文,PO出爺爺奶奶年輕時的合照,透露奶奶凌晨過世的消息:「奶奶,我們會永遠思念您,您辛苦了~」。小S發文表示奶奶凌晨1點多過世,而這輩子奶奶心中最大的痛只有2個,分別是爺爺和爸爸的早逝,如今奶奶和爺爺、爸爸相聚,一定很開心。她強忍悲痛表示:「我們能做奶奶的孫女是莫大的幸福!
  • 【最美愛情】「牽手奶奶」和老伴相濡以沫,我們又相信愛情了
    丈夫馮爺爺因為心臟出問題,住進了寧波鄞州人民醫院ICU病房,而馮爺爺的老伴張奶奶此前股骨骨折,雖是住進同一家醫院,但一個在3樓,一個在14樓,都無法行動。馮爺爺和張奶奶的結婚照。馮爺爺生前寫給張奶奶的最後一封情詩。然而前不久,老奶奶也繼續追隨老爺爺的腳步走了。
  • 我不想念那座小城,但我想念你
    家人們都說奶奶可能挺不過去了,我也明明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或許是我的自欺欺人,我相信奶奶肯定會好起來。034月19號那天,疫情有所好轉我們可以開學了,早上起床五點多的時候,爸爸打電話說奶奶離開了我們,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種被雷劈了一樣的感覺,眼淚也流不出來,整個人就是發蒙的狀態,前兩天姑姑告訴我奶奶可以正常呼吸了。在我心裡,我始終覺得她沒有老去,行動遲緩,記憶衰退,萎靡不振這些詞都沒有在她的身上出現過。
  • 【家教小故事】奶奶,不信您嘗嘗
    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母親腸胃不是太好,我們給她訂了一份酸奶。長期勞作的母親從沒喝過牛奶,總是以「喝不習慣」為由不喝,雖然我也經常勸說母親喝酸奶有利於消化、有助於睡眠等,但母親依然堅持己見。我知道,母親是因為節儉、怕開銷大增加我們的負擔而捨不得喝。
  • 濟寧又下起了紛紛細雨,親愛的奶奶,您在天堂還好嗎?
    「人間萬事陰陽隔,但能前知不會痴」,我們在這個暮春的日子裡祭奠已逝的親人。一座墓碑,一抔黃土,無論生命多麼壯麗,終將歸結於這一枚孤單的符號;而在多年以後,歲月又將徹底抹去我們曾經活著的全部證據。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又是一年清明時,窗外飄落著濛濛細雨,一幀慈祥的面容浮上我的心頭。親愛的奶奶,您在天堂還好嗎?
  • 四年級作文:奶奶我想對你說
    奶奶,我非常想念您,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也好想讓您來鄂州繼續陪伴我,但一想如果您來了,爺爺獨自一人在家很孤單,我就又不想您來了。何況爺爺又得了糖尿病,需要您精心照顧。奶奶,記得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您天天陪伴著我,寸步不離。上學要您送、放學要您接、吃飯要您陪、睡覺要您摟著。您把我捧在手心裡,生怕摔著,含在口裡生怕化了。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您總是會弄一些好吃的給我吃,買一些好玩的玩具給我玩,什麼事情都愛依著我,即使爸爸媽媽說您慣壞了我,您也不改初心地繼續疼愛我。但在為人處事上,您從沒慣我。
  • BBC新劇醜化中國奶奶,華人集體拍影片反擊:這才是我們真實的奶奶!
    一封由英國劇院及電影東亞人協會50餘位英國的東亞導演、作家和演員撰寫的給CBBC老大Cheryl Taylor的公開信中,強烈建議取消這部劇:「嚴重不實」 「像是在刻意討好白人作家」!而這份信不僅有超200人籤名,很多明星藝人也參與其中,比如《權力的遊戲》演員Jessica Henwick。
  • 奶奶,陌上花已開,何日君再來?
    我們流著口水等她拿起一個個試試生熟後再分到我們手裡。孩童時期的快樂總是如此單純美好。無論在兒媳們的眼裡,婆婆對孫輩是怎樣的忽略不理。在我們這幫小孩眼裡,奶奶都是最搶手的親密關係者。我們經常為了搶跟她一起睡覺的機會而爭吵得面紅口赤。等大一些的時候,我們開始看懂了奶奶在家裡的局勢。
  • 《尋親的路》| 您把我們養大,我們陪您變老
    魏世兵和女兒合影我們全家五口人,我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從我很小時候起,爸爸就生病了,雖然家裡人一直給他治病,但他的精神狀況始終未見好轉。由於這個病,爸爸很少主動關心我們,但我們依然很愛他。全家發了瘋似的到處找他,還請鄰居朋友幫忙一起尋找,期間我們也得到一些有關爸爸的線索,可最終還是沒能找到。記得有一次,一位環衛工阿姨跟我們說,見過一個跟爸爸長得很像的人,「當時那個人正在吃雪」。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心痛極了,這個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裡閃現,好多個夜晚我都久久無法入睡。
  • 旦增尼瑪:101歲奶奶離世,祖孫倆感情很深是自己的音樂啟蒙人
    他在中國好聲音上不止一次地提到過自己的奶奶,因為奶奶是自己的音樂啟蒙老師,在好聲音總決賽唱的《念親恩》就是旦增尼瑪為感恩親人,感謝自己奶奶而唱的。丹增尼瑪擁有天然、純淨的嗓音,又有歌唱天賦,但是他今天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奶奶對自己的培養和教育。丹增尼瑪的奶奶是他的音樂啟蒙人。奶奶很會唱歌,也喜歡唱歌,是當地有名的好嗓子。
  • SHINee鍾鉉離世三周年,Key貼合照感性發文:非常想念您!
    而鍾鉉離世後,無論是在他生日還是團體出道紀念等日子都不忘紀念這位好兄弟的隊友KEY,也在IG分享2人的合照,發文寫著:「非常想念您,我愛您!」18日凌晨SM娛樂在SHINee的的官方社交網站上準時發文,分享一張舞臺照片,鍾鉉站在舞臺上拿著立咪閉眼抬頭,頭上有著舞臺的燈光和煙霧效果,甚具意境。
  • 生日和「頭七」同一天 爸爸媽媽奶奶都來了
    奶奶帶來孫子最愛吃的零食,爸爸為兒子點燃生日蠟燭……吃不到了,看不見了,「航航,你要是想我們了,記得給我們託個夢吧。」媽媽的這句呼喊,甄宇航,你聽到了嗎!  「航航,奶奶給你過生日來了」  天津網訊  每日新報記者 朱丹 徐燕 王曾 文字編輯 任博  昨天上午9時30分,來自河北省安國市的甄宇航的父母、奶奶等10多個親屬,帶著蛋糕、水果和宇航生前愛吃的方便麵、零食和可樂來到了大港殯儀館門口,在現場排放好的花圈前,宇航的親屬們再也抑制不住對孩子的想念,大聲痛哭,「孩子,媽媽想你啊。」
  • 想念一個人久了,一定會重逢.
    小時候,會為了一顆掉在地上的棒棒糖而大哭;上學後,那個答應要永遠做同桌的人,說轉學就轉學了;長大了,我們漸漸失去光陰,失去童心,失去一個又一個最愛的人於是我們在想念中悲傷,在懊悔中痛苦。可是你知道嗎?約翰·肖爾斯曾在《許願樹》中說過: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 自由美術帶您欣賞——日本91歲木村奶奶靠撕報紙作畫
    當心愛的人離開自己,想念TA的時候,你們會做些什麼呢?
  • 七夕節,你最應該想念的是誰?
    不知道在你的回憶裡是否有一座老式灶臺和燒著一手好菜的奶奶。關於奶奶或者外婆,我們有著太多的回憶,這段回憶是屬於外人無法抵達的只屬於我們自己的成長和時光,那些熟悉的味道你還記得麼?▲來自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蘇珊·索裡森,81歲,駝鹿肉牛排當有一天我想念你,我會親手做一次你為我做過的菜,品嘗一次那熟悉的味道,哪怕相隔萬裡,哪怕難以見面,這些味道會將我們永遠相連。
  • 張睿曬舊合照悼念奶奶去世:來世還做您的孫兒
    張睿曬舊合照悼念奶奶去世:來世還做您的孫兒 時間:2020.10.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