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衛輝慢生活,美好人生從慢生活開始
■ 讀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
懷念奶奶
□張慧琴
奶奶名叫侯貴榮,1921年12月18日出生於延津縣豐莊鄉慄莊村,屬雞。卒於2018年11月12日(公曆12月18日),享年97歲。
奶奶實際不是我的親奶奶,是我族家張其桌(小名新堂)爺爺之妻。我父母都叫她新堂大大,我們叫她奶奶。我們相鄰而居,和我母親關係特好,對我們比親奶奶還親,小時侯我們一直把她當親奶奶。奶奶幼年喪母,還夠不著鍋臺時就站在谷墩上做飯。當時新堂爺爺的父親張好賢老爺賣棉花時結識了奶奶的父親,倆人很投緣,好賢老爺有兒子,侯家有閨女,想結親家。好賢老爺問:你家閨女多大了?侯父答「會貼鍋餅了」。好賢老爺以為是會做飯了,心想得有10多歲吧,當時新堂爺爺16歲,倆人就決定結為兒女親家。誰知說的會貼鍋餅指的是會瀕牆根,還不會走路,才剛1歲。就這樣陰差陽錯,奶奶嫁給了比她大15歲的新堂爺爺。奶奶一生生育了8個孩子,夭折2個,成活5子1女:長子張本勳,次子張本文,三子張本藝,四子張本貞,五子張本程,女兒張本枝。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生養8個孩子的辛苦是現在人想像不到的。那時條件差,農村婦女生孩子都是在家找個收生婆。有時正幹活孩子要出生了,連收生婆都來不及找。奶奶的幾個孩子都是自己收生的,弄點開水把剪子消消毒,臍帶一剪,就妥了。奶奶在月子裡啥活兒都幹,袖口一綰,褲腿一綁,洗衣、做飯、紡花、織布,無所不幹。也真奇怪,她也沒落下啥毛病,一輩子不吃藥。一直到去世前97歲,還身體健康,獨立生活。子女們勸她跟他們一起住,她說「我哪兒都不去,自己由便。」人們都說:這老婆兒修好了。由於她生孩子都是自己收生,村裡其他婦女生孩子也找她接生,不管嚴寒酷暑、白天黑夜,隨叫隨到,而且從不收一分錢。白河街經她手接生的孩子不計其數,從沒出過差錯。人們都說她是白河街的恩人。
奶奶的一生是辛苦、勤勞的一生。1963年新堂爺爺因病去逝,撇下她和六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19歲、小兒子年僅6歲,那年她才42歲。在那個年代帶著6個孩子熬寡,那艱難和困苦是不可思議的。幸虧孩子們都懂事、爭氣,個個都盡力幫助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尤其是大兒子,勇敢地挑起了父親的重擔,和母親一起把弟弟、妹妹帶大,並張羅著給他們都成了家。一次蓋起兩進院七間房,五年娶了四個兒媳婦。定親、結婚、生子,每年都要辦幾樁事,轟轟烈烈五年,子女都成家,孫子、孫女也相繼出生,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外人看著也羨慕不已,可這其中的愁滋味能有幾人知曉?
兒女相繼成家,孫子女次第出生,奶奶的工作重心轉為看孩子。往往同時帶幾個孩子,哄哄這個,抱抱那個,家裡就像個小託兒所。奶奶有10個孫子,6個孫女,1個外孫、1個外孫女。14個重孫,7個重孫女。奶奶真是子孫滿堂,功德圓滿啊。
奶奶是教子有方的好家長。她在艱難困苦中熬寡不僅養大6個孩子,還讓6個孩子都成才、成家。愛之深則責之嚴,她對孩子要求嚴格,從不嬌慣、護短,誰在外邊和人家格氣,不管是否有理,回家肯定受訓挨揍,還得作自我檢討,保證以後不再重犯,否則不得吃飯。哪怕餓上三天,也不心軟遷就。所以她的孩子個個嚴格自律,做事不敢有絲毫差錯。6個孩子5個共產黨員,3個軍人,三兒子還曾是正團級軍隊幹部;兩個兒子曾任村幹部,五兒子從部隊轉業後曾任前白河村委會副主任,女兒是衛輝市某小學正式教師。後代孫子女也個個優秀,有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有一個博士後,有從事個體經濟的、還有從事科學研究的,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各顯身手,努力奮鬥著。子女都成為社會有用人才,與奶奶教子有方是不可分的。
奶奶忠厚善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雖然她大字不識一個,但她有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則。她常說:看見人家的孩子拉一把,自己的孩子長一乍;嘴是過道,吃也過,不吃也過;世上只有餓死的人,沒有使(累)死的人。這就是她最樸素的人生哲學。她一生儘自己所能幫助別人,拼命幹活,不講吃穿。在自己生活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她也盡力幫助街坊鄰居,把別人的孩子視若己出。我父親幼年喪母,奶奶的第一個兒子夭折了,奶奶就經常給我父親餵奶。我們姐弟五個都是奶奶接生的,她把我們當親孫子女對待,有一口好吃的都不忘給我們分點兒,串親戚,參加大隊慰問軍屬的瓜果招待會,也要帶著我弟弟。奶奶從小對我們親,我們也把她當作自己的親奶奶。
奶奶辛苦一輩子,熬寡把子女養大成人成家,子女、兒媳個個孝順,按說晚年她應該好好享享清福,可她清心寡欲,與世無求,與人無爭,不想給別人添一點兒麻煩,包括自己的子女。她就願意粗茶淡飯、自由自在、平平靜靜過生活。她從不抱怨,從不嫌虧,在她眼裡、心裡都是別人的好。我想,這或許就是她的長壽秘訣。
奶奶一生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喪夫、老年喪子,90多歲的她兩年痛失三個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牽腸掛肚、撕心裂肺的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她的心在流血。可是就這樣,她還自己勸慰自己:「各自的壽限,走就讓他們走吧。我要好好的,不能給這倆兒添麻煩。」直到奶奶走的最後一天,她還是自己做飯吃,夜裡她安靜地睡過去了,四叔陪在身邊也沒聽見她哼一聲,她就這樣悄悄地走了。
這就是奶奶平凡的一生。我想如果世人都象她,世上將沒有爾虞我詐、坑蒙拐騙,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勾心鬥角,社會將更和諧,人間將更美好。她是我們張氏族人的楷模,是張氏家族的驕傲。
奶奶,我們想念您。
衛輝慢生活聯繫郵箱:22620905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