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一部所有家長都該看的電影

2021-02-08 南爵視界

「老師,我的女兒特別讓人省心,她特別聽話,別人都誇我女兒乖巧。但她太懂事了,不像個小孩子,看起來也不快樂。孩子太聽話是不是不太好?」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別人羨慕聽話懂事的孩子,卻沒有那個年齡段的天氣,淘氣?是不是我們要求的太多了?是不是我們期望的太高,每天要求孩子朝著自己規劃好的方向長大卻失去了該有的快樂。

孩子太聽話,太懂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那我們不妨一起去看看2019年臺灣金馬獎電影《陽光普照》所講述的故事。


過去我有個兒子

現在我也只有一個兒子

「教練,你結婚了嗎?」

「結婚啦。」

「你有幾個孩子啊?」

「一個。

「工作了嗎?」

「還沒,明年上醫學院。」


外人聽著這段對話是在普通不過的對話,而這個教練老陳提到這個要上醫學院的兒子時滿眼的自豪,原本也沒什麼,但是這老陳卻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就像是南極和北極。

大兒子阿豪高大英俊,學習優異,乖巧懂事,溫柔體貼,簡直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應該每個家長都會更喜歡這個品學兼優的阿豪吧。


小兒子阿和與哥哥完全相反。佝僂矮小,學習差,打架鬥毆,是個「問題少年」。

某天阿和被欺負,叫上兄弟菜頭嚇唬對方,卻沒想到菜頭一揮菜刀,把對方的手砍了下來。

就這樣少年的一時衝動,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就這樣二人被告上法庭,將要送到少年輔育院。但是法官念及都是未成年,就想聽聽父母的意見,這個時候母親心急如焚,想讓老陳跟法官求情,但是這個父親回答得卻是無比冷漠與厭惡:我們管教不了,我希望你們把他關到老,關到死。


阿和就這樣被關了起來,而老陳卻一點兒也沒有在乎,還把省吃儉用的錢給大兒子阿豪交學費,還讓他好好學習,就這樣阿豪成了一家人的希望「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是父親的人生信條,為了鼓舞阿豪,他將印著重要信條的筆記本送給兒子。


被人羨慕,被人關注,被家裡人當作希望,完美無缺的阿豪。卻在某個平常的夜晚,洗好澡,疊好衣服,刪掉手機的簡訊後,從高樓一躍而起,離開了滿懷期待的父母,離開了這個讓他喘不過氣來的世界。


就這樣,老陳一語成讖,那個心心念念,滿懷希望的兒子離他而去,失去阿豪的老陳,現在真的就只有一個兒子了。

看似陽光普照的他,

卻奢望躲進陰影,不想被人關注

像阿豪這樣的事件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他們平時很優秀,待人禮貌,品學兼優,是人人都稱讚的好孩子。這些孩子都帶著令人羨慕的光環,好像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在他身邊,總是陽關普照。

但就是我們口中的好孩子,有一天卻失控了,他們性情大變有的像阿豪一樣做「傻」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走極端去傷害別人,即使是最親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孩子們只是按照大人覺得好的樣子長大,有的時候我們過渡的愛和那些優秀的標籤,硬生生把孩子逼到死胡同。

弟弟阿和曾經也說過:「哥哥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什麼事情都替大家設想,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阿豪曾經給一個女同學講過另一版本的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和其他孩子們玩捉迷藏,他當鬼,找到了所有的孩子。

但他卻說,還差一個。

尋找最後一個孩子的過程中,他們看到一個水缸。司馬光拿起石頭,砸向水缸。缸破了,水卻沒有流出來。裡面躲著一個孩子,望著缸外。

望向缸內的司馬光愣住了,因為躲在缸裡的孩子就是司馬光。


聽著阿豪講這個版本的司馬光砸缸,就像是在映射自己的內心,那個司馬光就像他自己:人前陽光,懂事的他,內心卻渴望能夠躲在陰暗的缸裡保護自己。

別人可以有陰影,但是他不行,他只能是陽光的,是優秀的,只能是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他身上,老師對他的期望也很高,現在復讀的他心裡有多孤獨,有多累。

周圍人的期望和這些所謂的光環把阿豪壓的喘不過氣了。慢慢地他就像逃離這一切。


阿豪在自殺前,傳給女同學的簡訊中,寫過這樣的話。

「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他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陽光溫暖,『陽光普照』。」

父親給阿豪那印著自己珍視信條的筆記本,這麼多年積存下來足足有一摞,但阿豪從未用過。

這似乎也能說明父母這樣的愛和期待,阿豪不願意承受的。



很多父母打著愛的旗號,讓孩子做著做那,讓他按著自己期望了的樣子長大,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這樣的愛,孩子能不能承受。

電影中的父親如果能夠早一點兒發現自己過分的期待和愛讓那個優秀的兒子慢慢覺得窒息,慢慢的厭棄了這個看似充滿陽光卻讓人灼傷的世界。也許阿豪就不會這麼默默的離開世界。

如果父親能把對阿豪的愛分給阿和一點餓,那麼結局就不會是這樣。

為人父母的我們其實都應該學會跟孩子一起長大,不要把自己作為成人的經驗來強加給孩子。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陽光需要普照,黑夜也是
    在《陽光普照》裡,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在開始我以為是不成器,叛逆入獄的小兒子阿和,但在看完電影後,我則覺得其 實這是一部並沒有絕對主角的群像電影,電影中每個人物的戲份雖然有多有少,但以阿和夥同菜頭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 院為引的展開,電影引出了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故事和宿命,而這些故事又都被電影合理的鑲嵌在了一起,他們共同組成 了電影「陽光普照」的命題。
  • 陽光普照,陽光普照
    鍾孟宏的首部劇情長片《停車》的豆瓣短評中有這樣一條(@大宸  侵刪):「其實鍾孟宏有他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只不過缺少一部讓我們愛他愛到不行的電影,看完後會反過來包容他電影中的所有不足,相信這樣一部作品會出現的」。 在我心中,這樣的一部作品已經出現了——《陽光普照》。
  • 育兒角度解析《陽光普照》:太過懂事的孩子,一生都在自我治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陽光普照》是一部以臺灣普通家庭為背景的劇情電影,講述了家庭因為小兒子要被送去少年看護所,所以變得分崩離析的故事。從片名看來,《陽光普照》似乎是一部能夠溫暖人心的情感電影,而實際上,《陽光普照》照出的是家庭教育背後的種種問題,將父母和孩子心中的悲傷展現得淋漓盡致。
  • 推薦一下《陽光普照》這部電影!
    最近為了排解無聊看了一部電影《陽光普照》,是2019年度獲獎最多的華語片之一,也是春節期間最值得一看的電影之一。《陽光普照》入選第四十四屆多倫多國際影展「當代電影世界單元」,還獲得了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該片的開頭是讓人措不及防的血腥場面,在這場鬥毆中一位少年被砍掉了手,血噴湧而出。
  • 小月影評|2019年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願陽光早日普照
    《陽光普照》我也願意稱為一個家庭的史詩,同時它又有點《江湖兒女》那種小人物的掙扎,所以這三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有許多交匯的地方。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資優生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一部對人物感情關係探討的家庭倫理片。芸芸眾生,即使再溫馨的家庭,但家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有著不願言說的矛盾。
  • 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也有照不到的陰影
    《陽光普照》以阿和與菜頭傷人入獄為引子,講述了由此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當今世界對好與壞的定義,反映了在父母忽略下造成的悲劇,告訴了人們陽光普照並不能長久,陽光下有陰影的地方才能睜開眼。當他從獄中出來後,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麻煩,朋友阿和逃避他,阿和爸爸殺了他,可他只是一個需要被愛的孩子,偏偏沒有人愛他。他出來後真的想找阿和麻煩嗎?他只是一個怕煙味弄髒車的孩子啊!他要的只不過是一點點的關注,可世界終將他拋棄。與此同時,阿和與其哥哥阿豪也是一對悲劇人物,阿和雖是么子卻與哥哥被父母區別對待。
  • 《陽光普照》:願你心中常有陽光照耀
    年初大火的懸疑偶像劇《想見你》吸引了不少劇粉,其中主演之一許光漢成功出圈,收穫了不少「許太太」。
  • 臺灣史詩級電影 《陽光普照》 免費奉上
    今天我要吹爆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驚心動魄又回味無窮的華語電影,它鋒利入骨的用手術刀來剖開家庭教育的重大意義,將一個普通中國家庭裡深藏著的悲劇因素勾勒得淋漓盡致
  • 致鬱系——陽光普照
    光看海報和電影名稱會以為這是一部溫暖治癒的電影,然而仔細看下來會發現其實是一部真情又強悍的致鬱電影。平凡的四口之家因為家中兩個孩子先後遭遇重大變故,平靜生活由此被打破。小兒子阿和因與好友菜頭故意傷人而入獄,大兒子阿豪一直是作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存在,看似完美,卻在一個雨夜突然自殺。
  • 《陽光普照》一年間
    而稍早之前《陽光普照》已確定代表中國臺灣,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至於《綜藝》的首席影評人獎它歸為年度十佳第一,能不能提高入選奧斯卡提名的勝算?不太能。還是要看影片本身的運氣和奧斯卡評委的喜好。
  • 影評 |《陽光普照》:陽光的兩面性
    黑格爾曾說「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的他,自身中有一種無限的價值、永恆的使命」這句話以前不懂但看過了《陽光普照》又好像清晰了許多。作為2019年大熱的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可謂是實至名歸。也恰好是在2019年11月金雞獎頒獎的那天,演員王景春獲得最佳男主角感言中說道:「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愛地久天長。
  • 影評《陽光普照》 | 如若生活真有陽光普照時
    初看電影時,總以為其意義會深入到某類人,或延展到某個社會現象,直至兩個半小時堪堪過去,預想的內容都沒有出現。而看完後,只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淡卻重。情節上,從阿和入獄,到阿豪跳樓,再到阿和出獄後的父子關係,事件發生得平淡細碎,觀眾如同看著陽光下流過的小溪,無聯繫不突出,但前後貫通。
  • 電影《陽光普照》解讀
    因為從小愛看臺灣偶像劇的緣故,我對那慢悠悠小情調的臺灣電影也頗感親近,所以看到《陽光普照》的資源時,就毫不猶豫點開。兩個半小時確實有點慢悠悠,但一點也不小情調,甚至很生猛。像是在飄揚的小船上看風景,陡然幾個巨浪襲來又離去,海面復歸平靜但風景已全然不同,回味間又有種新鮮的感悟照亮心懷,所以想記錄下來。
  • 陽光普照:野草生長
    一部作品也應該是發乎內在,自然成長,雖然傷痕累累,不乏瑕疵,但仍充滿旺盛的生命活力。 《陽光普照》,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將觸角深入到了臺灣社會被遺忘的角落,呈現了陽光下普通人、小人物的善與惡,愛與恨,喜與悲,黑暗與光明。
  • 《陽光普照》:兼具新的活力與新意
    2019年,中國電影界最引人注目的翹楚是一部來自臺灣的劇情犯罪片《陽光普照》,在當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陽光普照》橫掃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主和女主、最佳剪輯等12個獎項,並攬獲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11項提名。
  • 金馬最佳,也是去年華語最佳電影,《陽光普照》真有那麼好?
    ○ 文 | 觀影君去年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後,幾乎所有影迷都在翹首以盼這部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所要表達的主題是臺灣電影一貫擅長的:透過一個破裂的家庭,來窺探整個社會。01.有陽光就會有陰影片名雖為「陽光普照」,但整部電影的基調卻並不明亮,導演鍾孟宏是這樣解釋這個片名的:「人們會說,父母的愛就像太陽,毫無保留地給了孩子。但我有時會想,世界上真有什麼東西,是再多也無害的嗎?」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不過《大佛普拉斯》之上,鍾孟宏在去年再次拿出一部讓所有人驚豔的影片——《陽光普照》。在沒有內地電影參加的金馬獎上,《陽關普照》先後拿下五座大獎,引起內地影迷的注意。雖然金馬獎不再被人重視,但是《陽光普照》的出現,使得大部分人意識到臺灣電影依舊有強勁的韌性。這部創作題材依舊落足於現實的電影,用全新的表現手法幫鍾孟宏再次贏回高質量導演的美譽。
  • 《陽光普照》藏在水缸的司馬光
    上個月宅在家裡,把終於養肥了的《想見你》追完了,之後立馬去看了許光漢出演的另外一部作品《陽光普照》。豆瓣評分毫不吝嗇的給了8.4。同時斬獲去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不過2019年的金馬獎比較特殊,所以不排除矮子裡面選將軍的情況。如果我盲猜,《陽光普照》水準應該處在中上水平。
  • 陽光普照 | 向中國式家庭教育開刀
    2019年,有一部影片好評如潮,它被譽為「2019年度最佳華語影片之一」,斬獲了最佳劇情長篇在內的6個金馬獎項。人們說,它像是一把手術刀,剖開了陽光普照下中國家庭的陰影。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電影《陽光普照》。
  • 電影推薦:《陽光普照》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