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甄嬛傳》,發現看上去最笨的敬妃,卻用了最聰明的生存方法

2021-01-18 希希碎情感小事

甄嬛傳中,後宮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殃及魚池,誰也逃不掉。

但是唯獨有這樣的人,不露山不露水,清清楚楚,與眾不同。

這位女子,便是敬妃。

假如將後宮的生存比作叢林法則,這裡面弱肉強食,人人都爭得頭破血流,去求寵。

貴妃反其道而行之,最終卻能將朧月養大,在宮裡安享晚年。

對後宮裡的女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幸福的結局。

王妃的宮鬥法則究竟是什麼?

角色其實遠不像我們看起來那麼簡單,值得深入探討。

敬妃的名字叫馮若昭,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暗自發光

,如昭陽。

人物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溫暖、親密,甚至還有幾分相熟。

到了後宮,她並不是最漂亮的,可是往那裡一站,便讓人感覺很美;到了後宮,她也不是最聰明的,但到了後宮,便感覺很可靠;到了後宮,她也不是最有力量,但為人處世,卻讓人覺得特別安詳。

後宮的妃嬪們就像知心的大姐姐,既不諂媚,也不諂媚。

這種人,放在這個年代也是很討人喜歡的,男女都可以。

想要談到王妃的缺點,那必須談到她自身的一個特點:軟弱。

皇太后要剝奪華妃的封號時,華妃偷走了溫實初醫治時疫的方劑,得到了協理六宮的權力。

為平衡後宮各方勢力,晉封馮若昭為皇后。

此時華妃在眾人面前誇獎自己:若是有福之人,自然不怕等待。假如運氣不好,差那麼一刻鐘終究還是不成。

公主抿著嘴唇,一言不發。

其實華妃一直在打壓敬妃,而且不是一天兩天。

原書中,敬妃和華妃是同一批入皇帝的「後宮」,敬妃作為華妃宮的格格,受過不少屈辱。

華妃的性格,想來大家都有些了解:潑辣,任性,自私。

至於敬妃的性格,我們可以參看皇后的一句話。

在眉莊進宮時,皇后曾說:眉莊身上有貴嬪年少的影子。

將眉莊對比一下,我們就知道,敬妃年輕時必定也是大家閨秀,溫文爾雅,大方得體。

這種人註定不會被黑,敬妃雖恨華妃,但這麼多年來,她卻從未真正謀害華妃,原因如下:

第一,華妃背後有年羹堯。

貴妃不太會用計謀,但並不代表她就是無腦的白蓮花。

宮廷中的事情,只要有一點頭腦,就能了解到年羹堯和皇帝的關係,這才是華妃能夠承寵的根本。

王妃自然清明,她到處討好華妃,並非「不敢」與華妃爭鬥,而是因為她明白,癥結不在華妃,而在年羹堯。

其次,敬妃的道德底線非常高。

我們可以看到,在後宮裡,皇后帶頭打胎,華妃一句話就殺了夏冬春,而擁有後宮協理之權的王妃,卻從來沒有真正謀害過人的生命。

就算甄嬛從甘露寺回來,敬妃想要留住朧月,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揭發蘇培盛與崔槿汐二人之間的「曖昧」。

說敬妃怕華妃「狠毒」並不誇張,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將自己變成「狠毒」之人。

在後宮裡,敬妃是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善」的標尺。

如果有誰能幫忙,公主會盡一切努力。

所以,即使是在華妃身上受了再多的委屈,她也不願以同樣的方式去傷害別人。

或許正因為如此,甄嬛才會毫不猶豫地把朧月交給她。

貴妃性情善良,處事冷靜克制,處處有尺度,從不挑釁。

這種人身上,必定自帶一股力量,能沐浴春風,沐浴風流。

每個人都退後一步,向後退後一步,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後宮女子,五月天也不例外。對於公主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

與端妃相比,皇妃與皇帝之間的感情極為複雜。

端妃雖然骨瘦如柴,但在許多微節裡,我們都可以讀到她對皇帝的愛。

和敬妃在上半時,幾乎沒有人翻牌。

這就是敬妃很少「侍奉」皇帝。

雨露分布均勻的後宮,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在假孕後的眉莊,他對皇帝的臉色總是很冷淡。

後邊我們也看到,皇帝自然對眉莊情有獨鍾。

再加上這幾位老人,皇帝對他們的態度分別是:盛寵華妃,常留宿皇后,偶爾探望端妃。

但是唯獨敬妃,皇帝很少注意。

想說的是,皇妃惹惱了皇帝,後宮不能封妃。

理由只有一個:公主並不愛皇帝。

這個故事就講到這裡,我們很難去憑空分析這位王妃是怎樣嫁給雍正的。可是在戲中,敬妃和皇帝下了一盤棋,算得上是和諧。

與情侶相比,這兩個人的關係更像紅顏知己。

被陷害的眉莊,人人都避之不及

惟有敬妃晝夜探視,並發現了飯菜中的毒物,拯救了眉莊,削弱了華妃的權勢。

在此事件中,敬妃已算是功成名就,但卻從未要求過任何懸賞。

宮廷派來了螺子黛,讓皇帝決定如何分配。

但敬妃明智地說:臣妾自信眉不畫黑。

她機智地把皇帝一步一步地,還隱藏著自己的「功」和「名」。

看了這篇文章,其實大家都不禁好奇,王妃是如何做到如此淡泊的呢?

夜深人靜,女人無寵無嗣,何其苦呢?

難道只想為自己爭權、爭寵、爭名分?

這裡也是王妃角色最真實的地方,她不屑爭,也不屑鬥。

因為皇帝並不愛她,所以每個人都退後一步,以求平安。

王后忙於生胎鞏固自己的地位,華妃則暗算其他爭寵的嬪妃,端妃也忍不住伸手向甄嬛求救,王后只是靜靜地呆在一旁,冷眼旁觀。

在明白這是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之後,她一直很小心,以避免後宮之爭。

她避開了華妃和皇后的爭鬥,也避免了淪為棋子。

對皇帝來說,即使她不喜歡,也要盡好本分,守住後宮裡的一片寧靜。

這種女人,怎麼會不值得我們讚美呢?

原書中,王妃曾這樣對甄嬛說:我的宮中共有三百二十六塊磚石,可這每一塊我都撫過無數次。

後宮中寂靜,朧月是她生命中的一道亮光。

敬妃本因歡宜香而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

在這一點上,公主是有權做母親的。

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朧月,不惜犧牲所有,即使犧牲自己的道德標杆也在所不惜。

公主對甄嬛發誓:一定要對朧月看穿一切!

這話是她的承諾,更是她的心聲。

很多朋友說,敬妃到最後,還是選擇站在甄嬛隊裡。

但是,真正的原因不在於站隊,而在於報恩。

這裡也有一部分敬妃的內容:知恩圖報。

在養育朦月的時候,敬妃對她說:熹貴妃為了你,吃了許多苦頭,你要保護熹貴妃,不要讓她受皇額娘之害。

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王妃對朧月的教導是多麼深切了。

與其把朧月當作自己的全部,她還不如把她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作為養母,敬妃也是做得很坦率。

當大喜的時候,公主這樣說:只要兩個姐妹能在一起談笑風生,這就是好的。

即使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公主,也只能用溫柔的兩個字。

在這吃人的後宮裡,她懂得進退,善良正直,心胸寬廣,從不害人,也從不怨天尤人,做到了「人人醉我獨醒」。

這些顛沛流離、勾心鬥角、反覆無常的人,都無法改變她最初的想法。

一直以來,公主都在做自己,堅持自己的選擇。

而且這樣的人,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活出自己的人生畫卷。

#

相關焦點

  • 再看《甄嬛傳》:比起敬妃,端妃對甄嬛的3次幫助,讓她穩坐後宮
    作為甄嬛迷,這部劇看了不下10幾遍,但每一次看都不厭煩,每一次回味都會有新的感受。 甄嬛從小小的常在到貴妃的一路晉升,和她交好的妃嬪在為她的升職路上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除了眉姐姐外,敬妃和端妃起的作用最大。敬妃撫養著甄嬛的女兒朧月公主,因此對甄嬛忠心耿耿。
  • 甄嬛傳:雍正分螺子黛時,敬妃為何堅持不要?聰明人才看得懂
    導語:甄嬛傳:雍正分螺子黛時,敬妃為何堅持不要?聰明人才看得懂!甄嬛傳之所以能如此大火,除了各位演員的出色發揮,還離不開劇組背後的工作者。大家認真看劇的都會知道,劇中的道具都非常精美,因為是宮廷劇,所以用到的嬪妃配飾是最多的,在劇中有一些十分貴重的物件,更是成為嬪妃爭寵推動的關鍵點,因為嬪妃們對於皇上賞賜的物件都十分珍視,這不僅是因為它貴重,更大的原因是它象徵著嬪妃的地位。
  • 甄嬛傳:二刷才看懂,敬妃對甄嬛早有異心,看她讓朧月叫甄嬛啥?
    導語:甄嬛傳:二刷才看懂,敬妃對甄嬛早有異心,看她讓朧月叫甄嬛啥?
  • 重看《甄嬛傳》:那麼聰明的她,為何下場最悽慘?!
    重看《甄嬛傳》,總能在劇裡找到一些以前沒有發現的細節。 這部戲之所以經典,除了劇情、演技、服化等因素之外,更因為這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血有肉——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他們的掙扎和不易。
  • 甄嬛傳:甄嬛和眾妃嬪給皇后請安,有誰注意到敬妃了
    《甄嬛傳》中槿汐為了幫助甄嬛能夠回宮,和蘇培盛結成對食,後來事情暴露,槿汐和蘇培盛雙雙被關入了慎刑司。等他倆出來以後,有一幕是甄嬛挺著大肚子和眾小主去給皇后請安。但她們走到皇后宮中時,剪秋卻出來說娘娘剛起,請各位小主稍後再來請安。
  • 她是《甄嬛傳》裡最聰明,沒人懷疑過她,卻給了皇后致命一擊
    《甄嬛傳》中,大家似乎只關注了妃子們的宮鬥,通常也只討論甄嬛、華妃、皇后和皇帝之間的各種制衡鬥爭,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個小朋友,她才是整部劇最聰明的人,一擊即中就抓住了皇后的七寸,給了她致命一擊,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她!她就是劇裡最可愛的小公主朧月。
  • 甄嬛傳劇情分析,這些隱藏很深的細節你看明白了嗎
    說到宮鬥劇很多人不由的會想到甄嬛傳,這部劇確實是相當有意思的宮鬥,裡面的幾大形象都相當精彩,演員演技可圈可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劇,但是大家真的看懂了這部劇嗎,裡面很多細節大家都發現了沒有下面和探秘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甄嬛傳原著:敬妃端妃欣貴人說,最智慧靠譜的投資,不是審時度勢
    《甄嬛傳》原著中不很得寵卻挨到了最後,得享天年的敬妃、端妃、欣貴人的經歷,告訴我們善良而不軟弱的人,無敵。《甄嬛傳》這部宮廷大作,主線不是波瀾壯闊的家國政事,而是後宮嬪妃的勾心鬥角,但足夠精彩。跟敬妃相比,端妃的能力更強,甚至具有攻擊性。但有一點,端妃和敬妃是一樣的,那就是善良。端妃一出場就做了一件大事:避暑圓明園時,華妃誣陷甄嬛用木薯粉戕害曹貴人的女兒。為了一舉成功,華妃做了充分的準備,物證、認證俱全。
  • 《甄嬛傳》敬妃:看似與世無爭的她,實際卻是後宮最大的贏家
    不知不覺,距離《甄嬛傳》首播,已經過去了9年。在這九年裡,各種宮鬥劇層出不窮,但是《甄嬛傳》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在這部劇中,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每個女子都有著自己單純的一面,也有著自己狠辣的一面,就像月亮,半是明亮半是暗沉。
  • 重看《甄嬛傳》第5遍:那麼聰明的她,為何下場最悽慘?
    重看《甄嬛傳》,總能在劇裡找到一些以前沒有發現的細節。這部戲之所以經典,除了劇情、演技、服化等因素之外,更因為這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血有肉——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他們的掙扎和不易。眉莊的驕傲和大氣,安陵容的善妒和狠心,葉瀾依的直爽和任性,在劇裡都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 甄嬛傳:怪不得敬妃會向皇后告發,你看甄嬛為了朧月,都做了啥
    甄嬛傳:怪不得敬妃會向皇后告發,你看甄嬛為了朧月,都做了啥雖說甄嬛選擇回宮,是為了要讓肚子裡的孩子能名正言順的生下來,也是為了自己的父親,但她回宮之後,還是動了接回朧月的念頭,對於她這個想法,端妃曾經很直接地勸她打消
  • 《甄嬛傳》:為什麼敬妃要為朧月害甄嬛
    她沒有靠華妃也沒有靠皇后,一直在宮裡如履薄冰的生存,謹小慎微、唯唯諾諾。講端妃篇章時我就說過,端妃在後宮的權謀和隱忍是伺機而動。敬妃的隱忍只求一個自保,明哲保身。敬妃的相貌很普通,沒有端妃的病態圓滑,也沒有嬛嬛的俏皮可愛。她多了幾分沉靜和端莊。聰慧她有,但為了自保,從來都沒有顯眼過。
  • 甄嬛傳:「深藏不露」的敬妃:一無所有卻結局圓滿,她靠什麼
    「大智若愚」這個詞用在敬妃的身上再適合不過敬妃身上沒有一點可以爭的資本,她沒有像華妃一樣,身後有娘家的勢力靠山,她也不能生育皇嗣母憑子貴。後宮的女人想要活,就必須猜中其他女人的心思,這個「不爭」就是她生存下去的本事。甄嬛卻看破敬妃:在這宮裡,有些人是隱藏了鋒芒的,若一無是處,又怎麼能在華妃手下隱藏那麼多年。
  • 甄嬛傳:劇情分析,這些隱藏很深的細節你看明白了嗎
    ,這部劇確實是相當有意思的宮鬥,裡面的幾大形象都相當精彩,演員演技可圈可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劇,但是大家真的看懂了這部劇嗎,裡面很多細節大家都發現了沒有下面和探秘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甄嬛傳主要就是圍繞甄嬛展開的,話說皇帝在最開始的時候十分喜歡甄嬛,所以想稱之為「wanwan」,最開始皇后認為是純元的菀菀,但是實際上皇帝說的是:「莞莞」,皇后十分開心。
  • 《甄嬛傳》安陵容:為何把朧月給敬妃不給我養?甄嬛:你沒資格
    《甄嬛傳》:難怪甄嬛沒有將朧月交給眉莊撫養,原來這其中另有隱情我們都知道前些年有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叫甄嬛傳,當時可以說這部電視劇剛剛上映的時候風靡了內地,後宮劇當中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可以超越甄嬛傳,看似簡單的後宮劇,其實演繹了當時宮中女人們的勾心鬥角
  • 甄嬛傳:敬妃為人安分守己,為什麼華妃要一直跟敬妃過不去?
    說到《甄嬛傳》後宮當中的娘娘們,每一個都有鮮明的特色和個性。
  • 《甄嬛傳》皇后輸給甄嬛,厲害的人為何總是走不遠
    假期重溫了《甄嬛傳》,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宮鬥劇,更是一部體現人性的職場劇,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甄嬛如何通過團隊的力量,把皇后扳倒,最後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聰明的人再聰明,都不如一幫聰明的人聚集在一起。人人都有一己私慾,真正的高手是懂得通過成全他人,來實現自我價值,然後成為終極贏家。
  • 重看《甄嬛傳》:我發現沈眉莊,真的是很驕傲啊!
    重看《甄嬛傳》:我發現沈眉莊,真的是很驕傲啊!文 | 宛央女子《甄嬛傳》當年熱播,除了孫儷以外,劇中戲份較重的角色基本上都火了。蔡少芬因此而翻紅,一直到現在,那句「臣妾做不到啊」,也是網絡名句。蔣欣最好看我認為是在《仙劍奇俠傳1》裡,她飾演一個女妖,媚態天然,婉轉風流,讓我第一次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會把好看的女人稱作「妖精」,因為真的太勾人了。
  • 《甄嬛傳》:青櫻粗暴推開朧月時,誰注意到敬妃的眼神,難怪皇后會輸
    我們都知道,在《甄嬛傳》中,青櫻是皇后的人,也就是烏拉那拉氏族的人。而宜修皇后一直想要讓青櫻嫁給三阿哥,因為三阿哥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上。
  • 甄嬛傳,敬妃、端妃、欣嬪、貞嬪、康常在服飾賞析
    敬妃1、敬妃,馮若昭,一顰一笑皆是貞靜之態,她的聰慧和美麗都是不顯眼的。2、與生俱來的大家閨秀氣質,極其隨和與親切,內斂而淡薄,端莊而溫婉,善良而有謀略。3、作為走到最後的四大贏家之一,敬妃是最看得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