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人性悲涼且複雜

2020-09-24 辰海商業觀察

出品 | 娛樂八卦陣

作者 | LilyG

編輯 | 小扒

李誕出軌的視頻上熱搜被曝光後,網友紛紛圍觀,到處都是一片熱議,極其熱鬧。

很有意思的是,李誕參加《十三邀》時,許知遠說自己相信那些壯麗的、崇高的東西,李誕直言自己不相信。

他說,我看到這類人,就想把他從高處拉下來,我不是站在那個高臺上的人,我是臺下扔雞蛋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且喪且現實的人,仍然會被看客推到對立面,進行審視。

李誕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他確實很清醒。

在《十三邀》中,他問許知遠,有沒有想過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許知遠說,死在女人身上吧。

李誕說,我不會在節目中說女人,我只會說女孩。而且就算我是這麼想的,我也不會這麼說。因為這會讓我少賺很多錢。

我是個藝人。

他在節目中說表達了自己的喪,說自己不看書。

然後會在微博裡解釋一句,「我是說著玩的,讀書還是很重要的」。

管中窺豹,他整個的成名之路都充斥著這種對世界運行規則瞭然於心的清醒感。

他明白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我們內心深處都喜歡解構人性,相比於聽郭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們更多人內心更喜歡韋小寶。他就把這個說透了給觀眾看。

他說生活充滿虛無感,喝著酒說著「人間不值得」,他的喪成了很多人的「精神鴉片」,360°無死角解構自己,和所有人打成一片,比普通青年生長的更加野生。

潛臺詞就是: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你們想說的話,我也想說,你們內心想說的話,我替你們說出來。

比如說參加《嚮往的生活》,成功扮演著一個四肢不勤的「廢物」。不好好幹活,挖筍沒力氣,調侃道「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的一切」。

摸準市場痛點,解決需求,獲得流量,理所當然的成名之路。「流量泡沫」帶給李誕的是賺錢的願望達成,但是這是份附帶代價的禮物。

在《奇遇人生》中,李誕和導演談到出名這件事,說,「暴得大名是什麼好事嗎?你硬整這些自己配不上的榮譽虛榮,這些東西最後都會害死你的。」

此時的他,仍然清醒,帶著對生活更加複雜的認識吧。

他說過,網上很多人跟我說,你要做自己。我說我做自己你們就看不見我了,我不可能做自己的。

面對成名,他能做的就是謹慎。這中表現起初讓我很疑惑的,娛樂圈裡風起雲湧,太多當紅炸子雞,紅極一時,放浪形骸,像個壞孩子一樣做各種離經叛道的事情。而李誕的保守更像是小時候作弊得了第一的小孩兒,面對老師當眾的誇獎和周遭掌聲時,顯露的那種沉默。

李誕火了之後參加過一檔節目《奇葩說》,被網友多次吐槽,打斷辯手發言,無故插話,沒有完整的觀點表達,在蔡康永和高曉松等大神面前,顯得格外露怯。

好吧,李誕說過的「德不配位的成名」的話映襯著,顯得他格外無力。

但在節目中,他也仍然在發揮自己的專長,極盡所能的調和氣氛,讓現場變得好玩,插科打諢。他在使用讓他成名的拿手好戲,討好著視頻前的觀眾。

在聽到《奇葩說》辯手說到我痛苦促進創造時,李誕也會暖心的提醒觀眾,不要沉迷在痛苦中,更不要享受痛苦,創作沒必要一定選擇痛苦。

池子作為搗蛋大魔王來了《奇葩說》,為了避免冷場,他從中調和,給了大家臺階下,在池子明顯說不過龐博的時候,站起來說,「池子,你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啊」。

你看配方是一樣的啊,《吐槽大會》上受歡迎的李誕不就是這樣的麼,但是到了這裡,觀眾就不喜歡了,觀眾的視角就變了。

喜歡是真的,討厭也是真的。

時機的翻滾如風一樣,讓人成名,帶來飛翔的快感,但是也帶來怕風停的惶恐。我之前聽過一句話,我們不能改變世界,只能描述世界。

李誕順應遊戲規則描述著世界,成名是真的,無力感是真的。

可這場成名,發展至今,多少讓人覺得悲涼,風來時,我們都沒辦法讓它停,風停了,誰都不能阻止它的結束。

禮物是命運遞到手邊的,選擇拆開的人是我們自己。

李誕成名後的壓力是外界給的,但是成名也是自己要的。他和蔣方舟相約,立志在文學界留名,有一個「恆星計劃」,後來轉型做脫口秀,在自己的書《宇宙超度指南》時,他送了蔣方舟一本,「你加油,我不了」。

脫口秀不是他最喜歡幹的事情,但是還是花很多精力去做。

《吐槽大會》的製片人程璐就說過,即便在忙再趕,李誕依舊能夠把稿子寫好,別人寫的稿子基本上要被斃掉一大半,但李誕一般都能保留80%的內容。

他帶著團隊去美國專門學習成熟的脫口秀工作是怎樣操作的,如何使其變得更加完善和適應市場。

在女朋友黑尾醬的微博裡,可以看到很多李誕讀書的圖片。

這其實也是一個讓我覺得好玩的點,很多青年依靠李誕的「人間不值得」躲過很多生活的刁難,成了認真在混喪文化的人,而李誕又現實又努力的混著人間。

呵,人性多複雜。

李誕作為已婚男在酒店與一女性朋友親密的摟在一起,這件事情引起的反響應該是李誕團隊沒想到的,觀眾迅速的站到了對立面,對李誕進行了從頭到腳的審判。

事情本身沒有什麼可說的,到底是怎樣的過程和結局,一目了然,不必多說。值得玩味的是這件事背後人性對「破碎感」的追捧。

李誕儘可能解構自己,坦露自己,暴露自己身上的槽點,欣然接受別人的調侃。就像明星們常常玩的自黑的小把戲一樣,異曲同工。他想儘可能的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所以保持虛無。

在《十三邀》中說,自己相信虛無,相信佛祖。

佛祖庇佑你,人性不會放過你。

那個曾經和群眾站在一起,質疑「崇高」的人,現在被大家放到了對岸,接受質疑。源於我們不相信完美無瑕。

你怎麼可能完美?

你講段子好笑吧?但你打斷別人說話,你沒教養啊。

你寫文章有文化吧?但我怎麼覺得都是扯呢。

明明還在秀恩愛,這就出軌了。

《吐槽大會》上,李誕解構別的明星,調侃著別人,因為李誕發現這種調侃是人性深處說不出來的隱秘渴望。

而現在一出楚門的世界,在現實生活中,被解構的是李誕。無限放大醜聞的動力,不就是這股人性深處說不出來的隱秘渴望嗎?

所以你看,人性多複雜。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這是王安石的詩,風吹落一片瓦,砸到了我的頭上,我不怪這片瓦,因為它也不自由。

映襯在李誕整個這件事情上,我覺得讀來莫名悲涼。

我們都是時代的產物,網友是,李誕們是,角色不同,大家只是盡力表演自己的劇情。

看吧,人性盡頭多麼悲涼,看吧,人性本身多麼複雜。

「開心點吧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娛樂圈猛料不婚女神們

虐童案反思嘉行造星鏈

相關焦點

  • 活出真實的自己,底色悲涼卻活得精彩,脫口秀演員李誕
    李誕,新生代脫口秀演員,憑藉《吐槽大會》和《奇葩說》一舉成名,全網都說李誕這個人活的真實,過的明白,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但是其實當我們去仔細的探查李誕這個人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李誕的人生底色是悲涼的。
  • 能在《奇葩說》辯贏李誕的只有馬雲老師
    的底色是悲涼的。在這短短幾分鐘裡,李誕解構了藝術,解構了人性,解構了崇高,用他慣有的似笑非笑的表情,用非常脫口秀的方式,把黃執中的「遠方的哭聲」踩在地上,贏得了一眾知識分子的掌聲,包括黃執中。犀利是一重悲傷,是不相信世界,不相信人性
  • 李誕,理智還是荒誕?
    三年的時間,李誕就從籍籍無名走向了爆紅。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人間不值得,李誕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被反覆提起和討論的話題。有人覺得他活得通透,才華十足;也有人覺得他消極怠惰,活得悲涼。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一個人火了,必然就有一些人十分欣賞,也有一些人十分不屑。
  • 《冷場》:人間不值得,李誕筆下的人間百態
    第一次知道李誕是在《今晚八零後脫口秀》,當時總能從王自健口中聽到「蛋蛋」這個名字。隨著脫口秀的發展,《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出現在熒幕上,給很多講線下的藝人一個上臺的機會。李誕的微博置頂最後一句:人間不值得,有五十五萬人點讚,大家的評論裡也都寫著釋懷。在我看來,人間確實不值得,我們都是這樣,經歷著風雨,也擁抱過鮮花。沒有什麼值得難過,我們可以活的肆意大膽。我相信,他只是看起來不努力,這是他獨特的氣質。
  • 許知遠,你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李誕
    而原以為過得很輕鬆的李誕,卻把本心護在高塔裡,為免自己徹底淪陷,需對它重兵把守、不停地與肉身角力,活得並不輕鬆。 所以這人生與人性啊,深究下去,有意思得很。 話說,我之前對李誕並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吐槽大會》的總策劃,也被人稱為段子手。他在網上被廣為傳播的一句名言是:人間不值得。
  • 李誕和池子,從來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他覺得這些人十分幼稚,包括自己的好兄弟李誕。現在人們提起李誕,大家更多能想到的就是這個人很有趣,但這個有趣並不局限於讓他成名的脫口秀,這就是池子和李誕最大的不同。不過李誕和一般的藝術家不同,他的作品並不&34;,還略顯&34;。這種&34;並不是否定李誕的才華,而是他說的其實更多的是普通人的平凡事。只是他的角度更加獨特,也更能為大眾所接受。這種務實的藝術很難複製,正如李誕的成功也是人們從未預想到的。雖然李誕曾稱自己為詩人,但是他很懂生活,他知道這個社會的險惡,明白工作的艱難與不易。
  • 偉人李誕?偽人李誕
    我第一次知道李誕,是在一檔名為《吐槽大會》的節目。那個時候的李誕,不紅,且慫。用張紹剛老師一句玩笑話,裝孫子的那一種。一頭小紅毛,見誰都點頭哈腰。因為很快,李誕工作室就做出了聲明,表示視頻中的男子並非李誕。有模有樣,有理有據。儼然一副當紅明星的做派。
  • 鄭爽天然出圈、雪琴天生王者、龐博天選大王、李誕天賦操盤手
    這周的《脫口秀大會3》漸入高潮,有槽點、有爆笑、有感動,正如李誕說的:感覺要做成了。每個行業最理性的那個人,也就是底色最悲涼的那個人。天賦操盤手 李誕當年《吐槽大會》爆紅網絡的時候,李誕染著紅頭髮,池子剃著小平頭(現在反過來了),二者都如同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時難分伯仲。但我看節目的時候,總覺得李誕的尺度感要比池子強上一些。
  • 鄭爽天然出圈、李雪琴天生王者、李誕天賦操盤手、龐博天選是大王
    每個行業最理性的那個人,也就是底色最悲涼的那個人。天賦操盤手 李誕當年《吐槽大會》爆紅網絡的時候,李誕染著紅頭髮,池子剃著小平頭(現在反過來了),二者都如同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時難分伯仲。但我看節目的時候,總覺得李誕的尺度感要比池子強上一些。
  • 「新人」吳青峰——底色悲涼的歌頌者
    我的妻子吉吉是忠實的「打粉」(蘇打綠的粉絲)。 2017年,馬東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訪談時說:「我是因為底色悲涼,所以才覺得,至少新鮮的邊界會讓你有一些幸福感。」一時間,「底色悲涼」四個字在網上引發熱議。豆瓣網友寫到:「我理解的馬東的底色悲涼,是在最深處對一切不抱希望。」還有人將這句話與李誕「人間不值得」並提,問到:「馬東和李誕看起來都很快樂,為什麼這麼說?」
  • 1997年白龍馬慘死馬廄,楊潔悲痛:悲涼的結局背後是人性的冷漠
    白龍馬的悲涼處境讓楊潔悲痛在見到白龍馬後,楊潔心疼的眼含淚花,她看到已經蒼老的白龍馬被基地工作人員關到了一間剛挖好的狹小陰潮洞窟中,瘦弱無力的咀嚼著稻草。為了能改善白龍馬的悲涼生活處境,楊潔在離開基地時請求基地工作人員善待對《西遊記》拍攝有大功的白龍馬。雖然口頭得到了應允,但是白龍馬的悲涼生活處境沒有任何改善。之後它又被基地工作人員同一群馬關在了馬廄中。因為年老體弱,被關在在馬廄中的白龍馬搶不過那些正值壯年的馬,只能躲在一邊餓著。1997年,白龍馬慘死在馬廄中後,被基地的工作人員草草埋葬。
  • 是那複雜的人性
    而娛評君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更多的展現出了人性的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金基澤一家的複雜在影片中,金基澤一家通過各種詭譎的手段,將樸社長一家原來的司機、幫傭都給擠走,然後自己一家人順利上位,早已經將他們人性中的惡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最後,金基澤竟然因為自尊心刺殺了樸社長,更是將這種人性之惡渲染得更上一層樓。
  • 馬東:有什麼可以讓你覆蓋悲涼這個底色?
    然而是怎能樣的一個人,能夠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中,睿智的發現這條商業道路呢?可是後面,他又說:「我是因為底色悲涼,所以才覺得至少新鮮的邊界會讓你有一些幸福感。」起初我會覺得,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但當你反覆推敲,你會發現,他有種「一語道破天機」的感覺。
  • 李誕,挺住
    他突然意識到「讀書很土」,但他對於傳統體制的不屑,對知識的抗爭卻皆來自於讀書。只不過不是讀課本這種書。他讀哲學、讀日本頹喪小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這些書讓他擁有超越同齡人的認知,同時也讓他走火入魔——第一次高考,他連一個專科都沒有考上。「分數一出,發現自己只能去放羊」。
  • 李誕,挺住
    從籍籍無名到爆紅,李誕用了3年。從爆紅到適應爆紅,甚至到不紅,他需要更久……2020年疫情之後,李誕變了。從前那個愛笑,說著「人間不值得」的李誕,變得越加謹小慎微,越加焦慮。儘管不富裕的脫口秀行業雪上加霜,李誕還是告訴自己,要挺住。
  • 李誕,挺住.
    從籍籍無名到爆紅,李誕用了3年。從爆紅到適應爆紅,甚至到不紅,他需要更久……2020年疫情之後,李誕變了。從前那個愛笑,說著「人間不值得」的李誕,變得越加謹小慎微,越加焦慮。儘管不富裕的脫口秀行業雪上加霜,李誕還是告訴自己,要挺住。李誕長嘆一口氣,「唉,怎麼辦呢?生活還是要繼續的」。這是《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李誕的開場表演。
  • 李誕,挺住!
    所有線下演出停滯,外加公司、藝人頻頻出事,李誕太難了。從籍籍無名到爆紅,李誕用了3年。從爆紅到適應爆紅,甚至到不紅,他需要更久……2020年疫情之後,李誕變了。從前那個愛笑,說著「人間不值得」的李誕,變得越加謹小慎微,越加焦慮。
  • 帶著偏見的許知遠和透著豁達的馬東之間至少差一個李誕的距離
    第一感覺是,馬東是懂許知遠的,可是,許知遠卻是完全無法懂馬東,因為許知遠有著知識分子的清高和率直,卻欠缺足夠的理性來平衡和制約那份習氣,既不通透也不豁達,感覺許知遠離馬東至少還有一個李誕的距離。《十三邀——許知遠對話馬東》中許知遠問:感覺大眾文化在明顯的粗鄙化?馬東吃驚地回答:粗鄙化?我想問你的是,我們曾經精緻化過嗎?
  • 《吐槽大會》第三季開播,李誕怎麼變了……
    但我唯一不滿的是,李誕說得小心翼翼,沒有了過去的犀利。要知道,李誕可是這個節目的定海神針,他變了,節目的風格也會隨之變化。最近李誕上了很多綜藝節目,也上了奇葩說,熱度越來越高,和女朋友的一舉一動也備受關注,經常被新聞推送過來,簡直是娛樂紅星的待遇。
  • 李誕,你找女朋友太現實了!
    男女平權呼聲很高的當下,性別歧視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在一檔面向年輕人的思辯節目裡,有隆胸暗示的對話很容易被公眾解讀為性別歧視,甚至性騷擾,李誕的解圍,把槽點變成了笑點。在李誕身上,有一種渾不吝的氣質,好像什麼都不在乎,但其實算計得特別清楚。這也是我在身邊的年輕人身上,經常看到的。算計不是一個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