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漸進,家家戶戶團圓席間,酒水自然是不可或缺,而在酒水消費趨勢年輕化、時尚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葡萄酒也越來越受到年輕小資群體的青睞。
但葡萄酒行業魚龍混雜,要從琳琅滿目的葡萄酒中選到自己心儀的酒款還是頗具難度的一件事。
138批次葡萄酒不合格
2019年8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收錄的自2014年1月~2019年7月對葡萄酒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近5年來共檢出120批次不合格的葡萄酒,涉及酒精度、甜味劑、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劑、品質指標以及標籤等問題。
其中,甜味劑成為不合格葡萄酒的重災區。120批次不合格產品中,共有34批次檢出甜味劑,含量範圍從0.2mg/kg~1100mg/kg,包括皇家路邑士、百利威、芭娜娜、蟠桃宴、駝龍、金葡莊園、阿爾金、琴露、園林、民賀、999、雪蘭山、雙喜等品牌。
據悉,葡萄酒中恰到好處的甜味來自飽滿多汁的葡萄原料。但為了改善口感,一些不法生產者開始往葡萄酒中添加某些甜味劑,以掩蓋過於明顯且不夠協調的酸、澀、苦味,而國家明確規定葡萄酒中不得添加人工合成的甜味劑。
值得關注的是,攝入過量的甜蜜素、糖精鈉等容易在體內蓄積,對人體的肝臟、腎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小孩、孕婦、老人的危害更明顯。
此次梳理還發現10批次葡萄酒違規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
據了解,葡萄酒的色素主要來自葡萄皮,屬於天然色素。然而,抽檢中卻發現了摻水染色的「紅葡萄酒」。這種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的操作一般是廠家為降低成本,從而減少葡萄汁的使用量。
雖然人工合成色素有著色澤鮮豔、著色力強、色調多樣等優點,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可能有毒。
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如何輕鬆鑑別葡萄酒真假呢?
生命時報曾做過一個關於「檢驗小蘇打是否能鑑別葡萄酒品質」的實驗。
結果發現,遇小蘇打不變色的一定是假酒(色素勾兌的酒)。
但遺憾的是,小蘇打不能鑑別摻假酒。假酒中,完全不變色的勾兌酒較少,半真半假的摻假酒更為常見。摻假酒中,如果添加了天然果汁或者花青素,遇小蘇打也會變藍。
小蘇打也不能鑑別葡萄酒品質好壞。遇小蘇打後變色的程度,是由花青素濃度決定的。但花青素含量由品種和釀造工藝決定的,不作為鑑別葡萄酒品質的依據。
此外,抽檢中發現有11批次葡萄酒涉嫌假冒,被假冒的葡萄酒以消費者熟知的品牌為主,包括池之王(3次)、長城(3次)、宏力紅(2次)、茅臺(1次)、張裕(1次)、王朝(1次),不合格原因多為違規添加甜味劑和人工合成色素,以及防腐劑超標。
此外,多數消費者比較傾向購買進口品牌的葡萄酒,但值得警惕的是,進口品牌並非意味著就是安全。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19年1-10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本刊統計發現,共有18批次進口啤酒不合格被拒絕入境,其中,法國產的問題紅酒最多,共計8批次。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繫本刊。
消費提示
1.如何選購安全有保障的葡萄酒
年份與灌裝日期有區別
大部分的葡萄酒的正標上會標註一個年份,例如1982年的拉菲,這個年份代表著釀酒葡萄生長採摘的年份,消費者可根據葡萄採摘年份推斷葡萄酒的質量價格。
除了葡萄酒年份,在葡萄酒背標上還有一個灌裝日期(即裝瓶日期)。
葡萄酒的生產需要經過採摘、發酵、陳年等一系列過程,所以葡萄酒的灌裝日期與年份會有一定時間差異,大家也可通過此時間差異大致推算出葡萄酒的陳年時間。
閱讀標籤信息
進口葡萄酒需貼中文背標。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葡萄酒的中文背標須涵蓋以下內容:
條形碼很重要
通常進口葡萄酒條形碼需看前面的2-3位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國家,如若條形碼數字與瓶身標示的國家不相符,那麼請勿購買。
2.葡萄酒越「陳」越好?
在葡萄酒儲存期間,酒中的風味物質在瓶子裡不斷發生氧化還原變化,其狀態隨時間的變化類似拋物線,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漸漸變好——達到最佳——不斷衰敗。
在「漸漸變好」階段,酒通常香氣簡單濃鬱,缺乏複雜性,紅葡萄酒單寧酸澀,白葡萄酒酸味尖銳,平衡性較差。
達到「最佳飲用」期時,酒體的果香、木桶香和陳釀香能夠融為一體,實現香氣的平衡,單寧變得柔和,同時結構飽滿、立體。
進入「不斷衰敗」期時,酒體往往由於過度氧化而變得十分薄弱,顏色變成棕紅色,果香幾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醬香,甚至醋味、醬油味,單寧的澀度已經非常柔和,而酸味明顯,口感的平衡再次被打破,接下來的走向會越來越差。
3.過期的葡萄酒能不能喝?
其實,不同酒的「最佳飲用期」不同。對於大部分低價酒來說,最佳飲用期一般在1~2年內;對於少部分中等價位的酒來說,最佳飲用期可能在三五年之後,10年之內;僅極少量優質年份的名莊酒,最佳飲用期可能超過10年甚至更久,而這需要釀酒師有深厚的經驗和極強的預判能力。
決定酒適飲期長短的另一個關鍵因素還有保存條件。葡萄酒對存放環境要求十分嚴格,但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買回家的酒可以平躺放置於小型恆溫恆溼櫥櫃中,或短期保存在冰箱冷藏室內,避免日曬、高溫等。
那麼葡萄酒過期了還能不能喝呢?判斷方法其實很簡單,開瓶後,如果出現明顯的醋味、醬油味或黴味,沒有果香,顏色暗沉失光,有大量沉澱,表明已經失去飲用價值;反之,如果保存條件良好,酒體沒有出現過度氧化,還可以喝。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酒已開瓶沒有一次性喝完,剩餘的酒必須密封后橫臥放置於冰箱冷藏室,最好一周內喝完。
最後還需提醒大家的是,美酒雖好,也切勿貪杯。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性飲用葡萄酒每天不要超過250ml,成年女性每天不要超過150ml,孕婦、酒精過敏人群、病患人群、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應避免飲酒。
(來源:消費者報導綜合生命時報、深圳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