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話定律,是偽科學還是好文明?

2021-03-03 菠蘿包輕小說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世間本沒有梗,玩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梗。」

2011年,《魔法少女小圓》震撼宅圈。這部作品如果不看製作人員的話,就初始展開而言只是一部再正常不過的魔法少女向動畫,在11區可謂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題材,換句話說,也就是爛大街。

然而當動畫第三集播出時,劇情卻突然神展開,人氣配角巴麻美學姐毫無預兆地掉頭領便當,只是幾秒鐘,治癒變致鬱,讓眾多追番觀眾目瞪口呆。前後反差之大,箇中滋味只有當時親身經歷的人最能體會,之後小圓臉便引起了業內外強烈的反響,作品也因此一戰成名。

(當年GIF動圖都快傳瘋了)

劇本負責是虛淵玄,這個自稱「愛的戰士」的男人,經常創造措手不及意料不到的死亡,帶給人強大的衝擊力與震撼力,於是便有好事者對老虛過往作品進行了一番數據統計調查,結果表明其絕大多數動畫作品都存在三集高能的現象,至此ACG界繼「主角靠窗定律」「轉校生定律」「摔倒福利定律」之外又多了一個「三話定律」。

自從三話定律的概念出現之後,不僅是對觀眾產生了影響,對業界也形成了衝擊,似乎真的有不少公司認為三話定律可以創造奇蹟,以至於2011年冬季之後,新番高能神展開之聲不絕於耳,許多製作組都默契地把富含衝擊要素的畫面放在了第三集,不管是故意還是巧合,這個時候再想撇清關係也做不到了。

(這好像是第一集?)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讓人聯想起前陣子的國家隊事件,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當謊言被重複一千遍,往往就會被當成真實,即使無意攙和,但只要符合了特徵就一樣會被歸為同類,然後亂棍打死……咳咳,跑題了。

三話定律之所以有那麼多信徒,並不是因為大家喜歡盲目跟風(其實是),而是跟其它定律一樣,在無數槽點背後其實隱藏著順應天數的自然之理。主角為什麼倒數第二排靠窗?是因為那裡離老師遠而且視野開闊,方便跟外界進行交互,同時周邊人員也少,可以大幅降低作畫工程量。轉校生更不用說了,這個設定簡直好用到可怕。

(嗯,這個是第三集!)

同樣的,三話定律實際上也是有一定科學性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講究起承轉合,劇目創作更是有著三幕式理論,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平淡無奇害死人。

即便溫水可以煮死青蛙(我沒試過),但對於口味日漸刁鑽的抖M觀眾而言,只有滾燙的熱水才能激發他們內心的愉悅之魂,更何況如今時代內容爆炸,此番不喜爺,自有喜爺番,番番爺不喜,還有輕小說。如果一部作品前三集沒有展現出任何驚人之處,就基本可以被宣判死刑了,即使以後可以沉冤昭雪,也已經是遲到的正義。

而現實環境比想像的更加苛刻,近年來三話定律還在慢慢向一集定生死演變,甚至不起一個吸引眼球的長標題都成為了敗者預定。說到這,記得有一個偉大的智者曾經說過:「作死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嘆雪就很想給這次的雜談換個名字——《震驚!否認三話定律的拖稿作者竟慘遭編輯姐姐……》或者是《在輕小說論壇分析新番定律是不是搞錯了什麼?》,會不會點擊量也會暴漲一波?

(萬惡之源)

咳咳,我還是不要再繼續在扣稿費的邊緣試探了,畢竟人作死就會死。那麼回到正題,三話定律真的可以拯救世界麼?

(此處若回答可以,想必也算是神展開吧……)

在眾多勇者前赴後繼甚至付出了血的代價之後,最終得到了一個比較諷刺的結果,那就是新番生存狀況依然跟之前相差無幾,暴死的還是暴死,大賣的還是少數,只是在宅圈閒聊裡增加了幾個轉瞬即逝的的話題。

「那個誰誰開場就死了。」「噢。」「那個誰誰開場就被NTR了。」「噢」。「那個誰誰開場就不做人了。」「噢。」

「你怎麼都不驚訝一下?」「這不是常規操作麼。」

(坐下坐下,常規操作)

當暗黑成為尋常,當獵奇成為日常,當殘酷成為平常,也就是到了深刻變為平庸的時候。任何套路用得多了,都會產生耐受性,跟風從眾永遠只有第一批人得獲利,後續的沒把自己賠進去就算不錯。三話定律雖然有用,但濫用卻是可恥的,同質化既扼殺了創新,也扼殺了驚喜,更何況它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作品,有的故事就是因為慢熱才好看,一點一點積累創造出的零度沸騰往往會更讓人腦髓震撼。

當然,凡事都有另一面,去年的黃圖老師就告訴了我們媚宅賣肉永不過時,如果你賣不出去,只是因為你賣的不用心,所以即使未來出現新的符合三集定律的大熱作品也並不奇怪。

只是切記,見其皮更要見其骨。

否則,我真的只用換個標題就能獲得更多閱讀量嗎?

是的是的。

國內最大原創輕小說平臺

超過40000本優質輕小說,不怕書荒!

長按關注

給小蘿點個讚吧

請轉發支持我們

相關焦點

  • 當捕食者愛上食物——惡魔戰線、【三集定律】
    當捕食者愛上食物——惡魔戰線、【三集定律】從《羅密歐與朱麗葉》開始,人類可以戀愛的對象就被逐步拓寬了。
  • 驚現「三集定律」,《格萊普尼爾》男主掉頭,畫面堪比「魔圓」
    作品海報經過第一話的作品鋪墊和第二話的對戰刻畫之後,作品沒有逃過「三集定律」,為我們帶來了主角「掉頭」的神轉折場面。「三集定律」科普:通常是指某些動畫在平淡無奇的放了幾集之後突然迎來了神轉折。一般來說,是指第三集的時候突然出現非常吸引人的劇情,或者是三集以後才可以判斷作品的好壞,這個定律最開始來自《魔法少女小圓》巴麻美學姐掉頭的場景。
  • 日漫「三集定律」有點可怕?三集之後註定神展開,以後要注意一下
    在日漫領域中,有一個被漫迷們公認的規則,叫做「三集定律」。這個詞彙我們都應該聽說過吧,它的意思是:很多日漫在前兩集中,劇情可能還是平平淡淡規規矩矩的日常,但是到了第三集的時候,劇情就發生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劇情突然高調,詭異的神展開,劇情讓人摸不著頭腦卻意外的帶感,往著奇怪的方向發展去了。
  • 還是偽科學?
    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對微納米氣泡的神奇功效帶有遲疑與觀望態度。那麼微納米氣泡到底是真神奇,還是偽科學呢?「微納米氣泡」簡稱「微氣泡」,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是指在液體中直徑小於100微米的氣泡,是由於物理原理使水中發生氣泡時所產生的,也可以根據其直徑範圍叫作微納氣泡、微米氣泡或納米氣泡。大量微氣泡存在於水中使水呈現奶白色,俗稱「牛奶水」。
  • 熵增定律:讓無數迷途者頓悟的終極定律
    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說這句話的人是吳國盛,清華大學的科學史系主任。雖然你可能會反駁這個觀點,難道不是牛頓的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嗎?我看到這句話一開始也很迷惑,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
  • 動畫三集定律是怎麼來的?為什麼7、8集總會有泳衣福利?
    01三集定律三集定律,顧名思義就是只需要看上三集你就能知道後面大概的故事內容和走向,最早出現三集定律是來源也2015年的魔法少女小圓,因其第三話前後突變的畫風而聞名,通常三集定律是用在季度番上會獲得比較準確的預測,因為季度番是以12集為一季進行播出的,三集已經是整個要播出內容的四份之一。
  • "好孩子"推微綜藝直播,釐清育兒"偽科學"
    來源標題:"好孩子"推微綜藝直播,釐清育兒"偽科學" 因此,好孩子品牌瞄準這一痛點,以孩子的"哺育"、"洗護"、"睡眠"、"出行"四大線索展開話題,邀請嘉賓們分享真實案例,從兩代人心理學、科學育兒依據兩方面切入討論,釐清偽科學的同時引導兩代人相互理解,並及時分享推薦相關產品。
  • 皮紋測試·為什麼是偽科學?
    而「皮紋測試」就是現代的算命術的一種,雖然外表有了很多高科技的樣子,但骨子裡還是老一套。2、 算命到底能不能起作用?這個話題有點遠,但還是不得不說。算命能不能起作用?就看準不準。首先要分清什麼是算命?什麼是預測?算命就是靠荒唐的不可複製的邏輯進行的推測,比如諸葛亮看天象來判斷自己的命運,就是算命。
  • 三、七、八集動漫定律都是什麼,與三集定律意思相反的梗你知道嗎
    01三集定律這個經典定律是出自經典動漫《魔法少女小圓》,這部有著看起來很「幼稚」的動漫名字,劇情卻是高度黑深殘的動漫中,前兩集都是和奇特魔法少女的動漫一樣,講述魔法少女打到危害城市的魔女保護城市,可是到了第3集的時候劇情急轉直下,知心大姐姐魔法少女巴麻美直接被魔女啃掉了頭,給無數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就誕生了著名的「三集定律」。
  • 三大成功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成功意味著優渥的生活,高級的社交圈,事業上的平步青雲成為一放大鱷,更甚還能被載入史冊……以下便是奮鬥者必須知道的三大成功定律,且聽子曰一一道來:1、荷花定律荷花定律描繪的首先是這麼一種現象,即:一個池子裡的荷花,它每天開放的速度都會是前一天的兩倍,直到第三十天時,就能把一個池子開滿。第二步就會提出疑問:你知道荷花開了半個池子時是第幾天嗎?
  • 說說漫威電影裡的偽科學:沒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
    可所有涉及科幻的電影都有一個無法逃脫的命運,那就是會在不同程度上成為一部「偽科學電影」,或是因為編劇導演本來就是對科學敵視的科盲,或者是為了推動情節而不得不做出讓步,也有可能是純粹是不了解而導致的無心之失。這些對於電影來說,無關緊要,因為它的藝術性,娛樂性是排在科學性之前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足夠了。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三、反木桶定律:一枝獨秀對團隊沒有任何用處所謂「木桶定律」,眾所周知,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而「反木桶定律」並非是反對木桶定律,而是通過木桶定律反推出來的一種管理思維,即一個木桶中,只是一塊木板明顯比其他木板長,那麼,它的一枝獨秀對整個木桶沒什麼用處。
  • 科普|《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提到熵增定律,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熱力學的三大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一個熱力學系統的內能增量等於外界向它傳遞的熱量與外界對它所做的功的和。(如果一個系統與環境孤立,那麼它的內能將不會發生變化。)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無獨有偶,吳軍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他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呢?吳軍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三個公式:1+1=2(代表了數學文明)E=mc²(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S=-∑ P ln P(熵的定義)
  • 育兒偽科學泛濫!
    談談有話說 | 套上白大褂就是醫生?育兒偽科學泛濫 !如今,網際網路成了很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但這樣獲取知識靠譜嗎?另外,家長們還是要通過正規渠道學習育兒知識。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也有學者說:「如果物理學只留下一條定律,我會選擇熵增定律」。可見熵增定律的重要。他就像懸在人間的一把達摩克利斯劍,指導著萬物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最終都會走向熱寂。如果有一天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華,讓其他文明知道地球文明曾經的存在?有學者回答道:我只需要寫下三個公式,1+1=2展示數學文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以及熵的定義。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虎嗅網
    筆者也很迷惑,但是吳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對與不對,都可見熵增定律的分量。無獨有偶,吳軍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讓其他文明知道我們曾有過這個文明呢?
  • 利用「偽科學」,或許也可以構建出一部好看的科幻片
    目前,工作人員已經從前期的五百多個故事中選擇了三個,也徵集了導演進行拍攝,拍攝已進入籌備階段。驚奇映像節的野心很大,他們想做孵化,想創投,想做跨界,讓不同行業的人在科幻這個話題上碰撞、產生火花。他們希望中國能出現好的科幻電影,也能有一個好的科幻電影交流平臺。他們需要資本的支持,但也小心謹慎,怕在資本洪流中被吞沒。
  • 新知丨《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如果有一天地球毀滅了,我們怎麼能在一張名片上寫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華,讓其他文明知道地球文明曾經的存在?有學者回答道:我只需要寫下三個公式,1+1=2展示數學文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以及熵的定義。熵增定律包括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的演化規律。
  • 梁文道談「水氫車」:「偽科學」流行,是因為它的聳動
    一個博士學歷的工程師,雖然在本職工作取得不俗成績,但在對另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相當薄弱的背景下,試圖以某條物理定律否定某個體系不適用情形下的地質現象,並發表正式論文,這照樣是民科,連同審稿專家和雜誌社編輯都是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