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潮商黃子明家族:膽大天下無難事

2021-03-02 潮商

提示:點擊上方"潮商"關注我們


泰國首富黃子明家族,是現代經濟浪潮下華人家族企業的「資深演員」,他們逐潮而興,在適應和吸收現代經濟成分中不斷演化壯大。而開創者黃子明的事業成功經驗,就是審時度勢,認定機會就不惜一搏。

第一次「搬遷:廣東到曼谷

黃子明,1919年出生,祖籍廣東普寧縣馬柵村,8歲隨父親前去泰國。

父親黃邦賢原在村裡開個小布鋪,一年春節前,家裡被賊搶劫一空,父親就帶著妻兒離鄉背井到泰國謀生,這就是黃子明人生中第一次「搬遷」。 由於黃子明自小在泰國長大和經營生意,當他後來給家鄉普寧捐建醫院、體育館、公園時,村民在夾道歡迎時,才親眼看到這位傳聞中的泰國首富。

12歲開始,黃子明就在父親開在泰國首都曼谷唐人街「黃賢記」 鐘錶、眼鏡鋪裡當學徒,學磨光、驗光等。1946年,也就是26歲那年,父親去世不久後,他和陳有榮、羅多福等幾個朋友合資37.5銖(那時,一兩黃金大約值200至300泰銖),創辦了經營鐘錶的「通城有限公司」, 大股東黃子明佔股40%,這是他創業的開端。

後來,他又獲得泰國海島燕窩採摘權(持股20%),增加了一項盈利豐厚的業務,為他今後的經濟起飛和事業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這期間,黃子明就很有先見之明,預見土地儲蓄的升值空間,於是,就像集郵一樣,把做鐘錶賺來的錢,一小片一小片地積攢土地。當時的泰國,很多人對土地價值都看不上眼,可按今天低價計算,這些地產投資起碼增值400倍,成為日後黃子明家族一項巨大的收益。

第二次「搬遷:移師香港

在1960年黃子明舉家從泰國遷到香港創辦公司之前,創業初始的他,遵循著父輩「不熟不做」的經營規則,每一著棋都是中規中矩,攢土地也是海外華人一個傳統,還算不上什麼戰略出擊。

黃子明在商界走出一條成功之路,憑藉的是敢於冒險一搏的精神。想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遨遊,不膽大一點不行。生意場上,本來就是一種戰勝他人的過程,險中有景,危中有機。想做什麼光靠嘴巴說說,那就完了!

真正能體現黃子明戰略眼光和決策力的,就是他大膽地執行第二次「搬遷」—— 移師香港。

因為經營鐘錶和燕窩的關係,每年總要到香港幾趟的黃子明逐漸意識到,與自由港、國際商埠香港相比,曼谷就是個「內港」, 要開闊視野,和那些跨國公司接觸,非去香港不可。

移師香港這次大搬遷,事實上是黃子明對現代經濟已有清楚的認識基礎上,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的決心,但這是經過權衡後的一個大膽決斷。要知道,香港地價貴,消費水平高,市場秩序相比曼谷來說,很多以前通過關係賺錢的方法,在這裡就行不通。香港是藏龍臥虎之地,競爭十分激烈,做生意就不如曼谷熟門熟路,不用說發展,立足都非易事。

1962年,轉戰香港的黃子明抓住了一個機遇,獲得了日本「精工表」在東南亞的獨家代理權。那時日本產品的信譽,可不像現在,很多人視為「低劣仿造品」,但黃子明認定精工表有質量保證,不惜工本大力廣告,後來,精工表成了東南亞響噹噹的名牌,黃子明也從中賺了很多錢。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黃子明家族「第二代」興起,大兒子黃創保主導的寶光實業在港上市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收購、股權置換等擴張活動,該集團不僅成為家族企業的香港「主力艦」,還成就了香港「鐘錶大王」美譽,變成全球主要的鐘表製造商之一。

三兒子黃創山,在香港事業也是發展十分迅速,1981年,拿到了世界著名運動用品——德國Puma(美洲獅、彪馬)代理權,還讓另一個家族企業支柱「華基泰集團」成功上市。20世紀80年代,黃子明家族已是香港百名之內的大財團。

第三次「搬遷」:打一個回馬槍 

正當黃子明家族企業在香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策:打一個回馬槍,重返泰國。

膽大天下無難事,這是黃子明的商業成功之道。老話云:「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從商業角度來說,膽小,沒有風險,也意味著沒有收益。膽大,有風險,或是找死,但可能死中求活,收益可觀。黃子明的「膽大」,並不是妄為,而是能抓住機遇,善於駕馭時勢。這種「膽大」,更在於他不拘一時一地一業,通過調整戰略格局,在抓住契機中大展拳腳,讓家族財富像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將家族事業重心從香港移回泰國,打這個回馬槍,事後證明黃子明確實有先見之明。

打泰國回馬槍,黃子明拼的是「地產仗」。此時,黃子明早年像集郵一樣積攢的土地,就發揮了重大作用。 

大兒子黃創保,用曼谷廊曼機場鄰近的土地儲備,規劃開發了一個「通城新都」地產項目。

「通城新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私營衛星城計劃,其開發模式,有點類似後來的中國首富王健林房地產開發的「萬達模式」。 在「通城新都」裡,既有高層住宅大廈、辦公大樓,還有購物中心和娛樂設施,中間還配套密度不高的住宅區。也就是在這座衛星城裡,不光衣食住行,以至工作和看病,一咕嚕都有。

黃創保和他的經營團隊,又將香港樓市的營銷手法移到泰國,這項整整花費12年完成的地產項目,一時間成為泰國最為熱門的房地產項目。由於這是早期低價的土地儲備,加上運用香港時新的開發理念,黃子明家族賺得「盆滿缽滿」外,還將泰國地產市場推向新的層次,並將泰國地產帶熱。

除老大黃創保外,老三黃創山主宰的家族老公司「泰華榮」系列地產項目,也是非常成功,兄弟倆在泰國的事業遙相呼應。

凡事無風不起浪,促使黃子明打回馬槍重返泰國,這一重大決策之前,一方面是黃子明眼光遠大,敢於開拓;另一方面也有一個商業大背景。首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正處於一波地產低潮,當年家族企業寶光出售美國寶路華、香港京華銀行、英漢置業和瑞士兩家獨資公司,籌資10億港元開發的房地產業務,已是虧損嚴重,儘管未傷及筋骨,但香港的房地產也是一時難以作為。

香港樓市,自70年代中後期起大幅攀升,到1981年中達巔峰狀態,地價、樓價、租金相繼創歷史紀錄,投機熾熱。那時,香港「賣樓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繳付5%至10%的訂金,就可以炒「樓花」,即使後來港英政府推出轉讓加重抽稅也無濟於事,最熱時,從普通住宅變成「炒大廈」、「炒酒店」,大量地產單位,都滯留在大小炒家手中。

當全球經濟衰退時,香港經濟變得不景氣,在一系列因素的衝擊下,徘徊不前的樓市終於掉頭下跌,終於釀成了80年代初期的香港地產崩潰。大家很熟悉的九龍倉控制權大戰、老牌地產公司嘉年倒閉、曾經名噪一時的佳寧、益大集團覆滅,都是發生此間的大事件。

除了香港地產不興外,黃子明打回馬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早期在泰國的土地集郵並沒有好好地利用起來。與香港相比,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泰國經濟,正處於上升期,有繼「亞洲四小龍」之後起飛的跡象,在很多商界巨頭眼中,可是房地產開發的一塊「大肥肉」,豈能不先下手為強!

最後,從泰國轉戰香港後,黃子明家族在香港市場歷練中接觸到很多先進商業理念和新商業模式,學到了不少本領,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正好為重返泰國市場這一戰略重心再轉移,打下很好的運營基礎,黃子明的第三次「搬遷」,又成功了!

黃子明第三個兒子,黃創山


黃創山,男,祖籍廣東普寧,1950年生於泰國,著名華商黃子明第三子,現任BTS控股集團主席。他出資打造了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足球隊——精工足球隊,並一手策劃取得曼谷架空電氣化鐵路(BTS)專營權。BTS是曼谷最賺錢的軌道交通運營商。

說到三兒子黃創山,如果你不認識他,證明你還很年輕!在香港四十來歲的人,一說到這個名字,馬上會脫口而出——精工足球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號稱香港足球班霸的精工足球隊,開創了香港足壇最輝煌的年代,而班主就是一代泰國首富黃子明的三公子黃創山。

綽號「大頭仔」的香港著名球員胡國雄,曾連續四屆被選為香港足球先生,他效力精工的球季,14年間為球隊奪得超過40個錦標,精工隊一度成為亞洲最強的球隊之一。而這位「橫掃千軍」足壇大將的伯樂,就是當時香港商界巨子黃創山。

黃創山說:「每場比賽都要死拼到底,觀眾給錢入場,要看真正的足球、真正的球技。」

讓香港人記住黃創山,還有與譚詠麟、曾志偉等明星開設的大型海鮮酒樓——天天漁港。當時的天天漁港,有著香港餐飲界最先進的管理方式,走在競爭者前頭。

譚詠麟與黃創山

1994年,黃創山身價高達300億,比李嘉誠還多。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許多神話落幕,黃創山也是「鳳凰變雞一地毛」,上市公司股價從頂上直直墜落,尤其是泰國曼谷空中鐵路(BTS)這一條在建項目,更是讓他背上千億泰銖的龐大債務。

1992年,黃創山投得全世界唯一一條私營鐵路——泰國BTS。開建之初,項目進展還很順利,97金融風暴來襲後,泰銖大幅貶值,一夜之間,讓舉債建設的黃創山,背上千億巨債。

黃創山說,BTS建設債是用美金借,泰銖大貶,原本還一蚊,一夜之間變成要還三蚊。公司債、擔保加上還人情債,超過了一千億泰銖。」(按當時匯率,約二百億港元)

很多人苦勸黃創山,乾脆撂挑子放棄吧!可黃創山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時,他堅定地認為,沒有地鐵,香港很多事就搞不成,有路軌去到的地方,地產就會升值。泰國BTS,就像那香港地鐵一樣,一定有PLASYER(銀行和投資者)會玩。

夢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本來一向很樂觀的黃創山,再也不見他嘻嘻哈哈侃大山,整天愁眉苦臉,最落魄的時候,一臉鬍子拉碴。

黃創山的兒子黃瑞耀說,他的父親是一個就算僅有1%的機會,都不想輕易放棄的人。黃創山沒錢,他的自信卻從來不缺。事後證明他沒有看錯BTS,最後,他還是說服了外國基金充當「白武士」,入股BTS。這些「白武士」當中,有韓國的三星集團,還有香港新世界集團。

黃創山在掙扎中翻身,由落難少爺搖身一變成為泰國鐵路大王,還得靠一位貴人出手相助,他就是另一位香港大富豪鄭裕彤。

1999年,應黃創山邀請,鄭裕彤親率香港新世界集團的高管到曼谷,參加BTS項目合作的洽談。

彤叔與黃創山的父親黃子明是老朋友,以前常在一起打麻雀(麻將),可他會不會投資BTS,黃創山心裡也沒底。

當時,BTS已經快通車了,鄭裕彤就讓「肥仔」(彤叔叫黃創山「肥仔」)陪他試乘一下。一路上,彤叔邊看邊問;黃創山後來回憶說,彤叔的口算,像腦袋裡有部計算機一樣,什麼載客量、營運收入一大堆數據,都是「一口清」。後來,鄭裕彤斥資13億港元,高過當時市價入股。

「球員意志堅,永遠都向著前,不怕艱辛不怕險,有充足的信心,常常如此永莫變。」譚詠麟這支歌,經常在香港足壇勁旅精工體育會上唱響,也像是為他的老朋友黃創山而唱。身為首富之子、曾在香港商界、足壇風光一時的黃創山,97後窮得只剩下一條負債纍纍的鐵路,他的自信與堅持,讓他終於有機會東山再起,連他自己也直呼:這是「miracle」(奇蹟)!


商場如戰場,泰國首富黃子明能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一靠膽大,看準了目標,就大膽行動。二靠嗅覺,他就像一條獵狗,嗅覺靈敏,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審時度勢,善於抓住有利時機。

來源 | 一波說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點擊題目即可查看

▲從歷史長河跋涉而來的潮汕人

▲東興匯路生命線:拯救上百萬災難中的潮汕僑眷

▲央視專題報導畫家彭大意《老驥伏櫪志千裡》

▲央視專題片《潮湧邕州》隆重報導第七屆潮商大會

▲向天再借五百年, 500年長青不敗的潮商傳奇

文化的境界  ·  財富的智慧


相關焦點

  • 泰國首富黃子明 膽大天下無難事
    泰國首富黃子明家族,是現代經濟浪潮下華人家族企業的「資深演員」,他們逐潮而興,在適應和吸收現代經濟成分中不斷演化壯大。而開創者黃子明的事業成功經驗,就是審時度勢,認定機會就不惜一搏。 三兒子黃創山,在香港事業也是發展十分迅速,1981年,拿到了世界著名運動用品——德國Puma(美洲獅、彪馬)代理權,還讓另一個家族企業支柱「華基泰集團」成功上市。20世紀80年代,黃子明家族已是香港百名之內的大財團。 正當黃子明家族企業在香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策:打一個回馬槍,重返泰國。
  • 泰國國王加冕大典,這個掌握曼谷交通命脈的潮商家族特派列車慶祝,富過三代基業不衰,為何這麼牛?
    泰國富豪黃子明家族,是現代經濟浪潮下華人家族企業的資深「搬遷戶」,他們逐潮而興,在適應和吸收現代經濟成分中不斷演化壯大。這個富過三代的潮商家族事業成功的經驗,就是審時度勢,認定機會就不惜一搏。這期間,黃子明就很有先見之明,預見土地儲蓄的升值空間,於是,就像集郵一樣,把做鐘錶賺來的錢,一小片一小片地積攢土地。當時的泰國,很多人對土地價值都看不上眼,可按今天低價計算,這些地產投資起碼增值400倍,成為日後黃子明家族一項巨大的收益。
  • 掌握曼谷交通命脈的潮商家族,富過三代基業不衰,為何這麼牛?
    最近,一場泰國版「甄嬛傳」引起網友們對泰國王室的關注。哇集拉隆功在2016年即位成為泰國第十代君主並在2019年5月接受加冕。為慶祝加冕,BTS(曼谷大眾運輸機構)還特別運行了4輛附有「國王萬歲」的黃色裝飾列車。而BTS作為曼谷最賺錢的軌道交通公司,其背後卻是一個來自潮汕的華人豪門——黃子明家族。
  • 這位潮商經營著曼谷最賺錢的軌道交通公司,曾在金融風暴中欠下巨債,靠著一條輕軌東山再起!
    ▲泰國BTS控股集團主席黃創山黃創山,1950年生於泰國曼谷,祖籍廣東普寧,是著名潮商黃子明的第三子8歲時黃子明便隨父親前往泰國,後在泰國工作,六十年代到香港創業,成立寶光實業。黃創山有11個兄弟姐妹,在老爸的眼裡他是最頑劣的一個,但也是最善創造的一個。1967年,黃創山在父親安排下進了家族企業寶光公司做倉庫管理員,後升為採購部主管。當時,黃家的事業正以多元化的方式快速發展,而香港是他們重點發展的市場。為了把家族獨家代理的日本精工表推廣到香港,黃創山被派赴香港負責品牌推廣工作。
  • 泰國潮商黃創保病逝,其家族資產曾高於李嘉誠,三弟是白龍王徒弟
    據港媒4月16日報導,泰國巨富黃創保因血癌於上周去世,享年83歲。黃創保和三弟黃創山對中國香港足壇、演藝圈產生深遠影響,其父黃子明生於中國廣東省,後到泰國工作,六十年代到香港創業,成立寶光實業。九十年代初,黃氏家族憑藉35億美元的身家登頂《福布斯》中國香港榜首,比李嘉誠家族的33億美元高出一籌,可惜金融風暴令黃氏身家大縮水,逐漸轉移香港市場,返回泰國創業。黃氏家族多年捐資興建公益事業,被泰國僑胞譽為「三大富豪之首」,先後為家鄉普寧市捐贈2650萬善款。
  • 玩轉香港泰國地產交通,泰國首富竟是華人家族!
    一場泰國版「甄嬛傳」引起網友們對泰國王室關注。哇集拉隆功在2016年即位成為泰國第十代君主並在2019年5月接受加冕。為慶祝加冕,BTS(曼谷大眾運輸機構)還特別運行了4輛附有「國王萬歲」的黃色裝飾列車。
  • 這位潮商16歲辦廠,賣啤酒起家,如今手握泰國80%市場,身價千億稱王
    排在前五名的是正大集團謝氏兄弟、紅牛集團許書恩、泰國釀酒蘇旭明、尚泰集團Chirathivat家族以及海灣能源薩拉。該榜單有兩位富豪祖籍是廣東澄海,分別是謝國民和蘇旭明。   正大集團的謝國民29歲接手父親的集團,年銷售額超過400億美元,謝國民祖籍是廣東澄海,5次登頂泰國首富。
  • 慈黌爺起大屋,經典潮商傳奇
    潮商的歷史則要溯源到中國近代,作為粵商的一個分支,其名氣可與當時的晉商、徽商並駕齊驅。  近代潮商背井離鄉遠赴東南亞,泰國往往是首選之地。在泰國,不僅首富是潮汕人,總數超過400萬人的潮人潮裔亦組成了一個在生活和生產各方面都影響巨大的移民社會。除了泰語,他們大都會操本族群的方言;抓吃泰國菜的同時,從不忘記潮汕家鄉風味的傳統美食。
  • 楊紫瓊首任丈夫潘迪生,橫跨影視、百貨雙業的潮商「創二代」
    潘迪生出生於1956年,祖籍潮州,是香港潮商潘錦溪的獨子。父親潘錦溪因家貧,10多歲時從潮州到香港打拼。鐘錶業,成就了不少海外潮商巨子。比如,李嘉誠的嶽父也是舅舅莊靜庵,就是香港的鐘表大王,最早是在家裡製造手錶錶帶,而李嘉誠起初就是舅舅中南鐘錶公司的小夥計。
  • 香港眾潮商大咖祝賀《天下潮商》十周年 陳少斌赴港拜訪陳有慶、陳偉南、陳幼南、胡劍江等潮商大咖
    同時,陳有慶的創業經歷就是潮商創業史的一個縮影,陳有慶以他的奮鬥歷程,為我們演繹了一段潮商歷史,展示了一個潮商品牌,彰顯了一種潮商精神。現年84歲的陳有慶已經將亞洲金融集團的業務交給兩個兒子陳智文、陳智思打理。平時,陳有慶很少到公司,但是每次都會對天下潮商的拜訪格外重視,哪怕是沒有時間也會擠出時間來接見。
  • 身家數百億,輸血佳兆業,香港潮商蔡志明家族的二代接班
    與許多香港富豪一樣,蔡志明家族相當一部分財富版圖是來自地產及物業的投資,除香港等地大量的物業投資,他還大舉進軍海外市場。2017年,蔡志明出手近20億元,購入澳大利亞雪梨核心商業地段、由澳洲交易所承租的全幢商廈。老鄉幫老鄉,再難也不難,自己人相互扶持,歷來是潮商的優良傳統。郭英成最困難的時候,同是潮汕人的蔡志明果斷出手,入股佳兆業。
  • 中國三大商幫:潮商、浙商、閩商,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
    由於大多數粵商是由潮汕人組成的,因此也被稱為潮商。實際上,當晉商和徽商逐漸衰落時,福建閩商正在慢慢崛起。因此,目前潮商、浙商和閩商組成屹立不倒中國三大商幫。那這三個商幫,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呢?作為粵商最重要的力量,潮商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迅速發展壯大,湧現出大批優秀的商人富豪。儘管潮汕在廣東省只是一個小的地方,但潮汕人的商業頭腦非常好,這催生了許多傳奇企業家。連續15年成為中國首富的李嘉誠就是潮商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正是因為李嘉誠名氣太大,以至於潮汕的許多企業家被外界所忽視。
  • 國際潮商經濟合作年會舉辦 ITOE100家海外採銷中心共建啟動
    中共廣東省委原副書記、廣東省潮人海外聯誼會會長蔡東士,中國僑聯副主席、廣東省僑聯主席黎靜,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創會會長劉藝良,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會長吳開松,國際潮團總會主席洪江遊,中國僑聯顧問梁冠軍,中共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加拿大廣東社團總會會長林少毅,美國潮商總會主席林輝勇,第六屆潮商大會主席鄭通亮,國際潮商經合組織常務副會長、深圳市潮汕商會會長、深圳市僑商智庫理事長鄭漢明,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王再興參加僑交會
  • 三分鐘看天下潮商這一周2018.12.30
    潮南成立醫療救助促進會,潮商馬少福捐資1000萬由潮南區政協原名譽主席、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前海置富金融控股集團主席馬少福和夫人楊淑賢牽頭髮起成立的潮南區醫療救助促進會,近日在潮南區成田鎮衛生院舉行成立大會。
  • 照片背後故事感人 觀眾淚撒現場|臺灣著名紀實攝影師黃子明廈門開講
    18日晚上,臺灣著名紀實攝影師黃子明在廈門日報社19樓開展《紀實攝影的機會與挑戰》講座,本次講座既是第七屆臺賽的配套活動,也是黃子明在大陸的首個個人專場講座。黃子明是兩岸新聞攝影界赫赫有名的大家,為了兼顧專業攝影與一般攝影愛好者,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黃子明分享的內容包含當今攝影工具普及情況下,傳統紀實攝影的角色會如何演變、業餘愛好者除了糖水片還能做些什麼、從事專業攝影工作者如何因應視覺洪流、如何與業餘愛好者在內容做出區隔、專業工作者需要具備那些專業能力與修為等面向。
  • 國際潮商經濟合作組織換屆及年會成功舉辦 國際潮團總會主席洪江遊...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國際潮商經濟合作年會適時召開,團結了各地潮商具有影響力的社會資本齊聚珠海,共謀發展新機遇,為推動開放、合作、創新、共享的世界經濟,貢獻潮商的智慧和力量。國際潮團總會主席洪江遊發表講話大會採用線上-線下形式進行,以珠海為主會場,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尚比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作為視訊分會場同步進行
  • 香港潮商羅康瑞:冀商界抱團闖「一帶一路」,家族信託風波是一場悲劇
    2016年底,羅康瑞97歲的母親羅老太突然訴至法院,要求撤換滙豐為其家族信託管理人,此案已定於6月13日開庭審訊。身陷家族爭產案的羅康瑞遂與老婆逛街解憂。  羅氏家族執掌香港四大集團,羅康瑞的父親是香港鷹君集團已故創辦人羅鷹石。1971年,羅康瑞向父親藉資10萬元,創辦瑞安建築公司,如今已是瑞安集團主席,旗下子公司包括瑞安房地產及瑞安建業,市值共約147億元。
  • 【驕傲】這個潮汕人從醫學博士投身商界,是香港著名潮商富二代
    不過棄醫從商的人就比較少,然而香港潮商富豪羅嘉瑞就是其中之一。▲羅嘉瑞羅嘉瑞是香港最被低估的富豪之一。羅嘉瑞本來是醫學博士,後來回到香港接手家族的事業,把鷹君集團發展成了亞洲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羅嘉瑞的父親羅鷹石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