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一百卅七篇
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2 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3 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4 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5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6 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7 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你記念這仇!8 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9 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這是一首很悲傷的流浪者之歌。當時猶大被滅,許多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當他們走到迦巴魯河邊坐下來休息時,那些巴比倫的士兵要求他們彈唱作樂,因為猶太人善於歌唱跳舞。這些巴比倫之囚被強迫,在外邦異地做亡國奴,怎能強顏歡唱?當他們回想錫安故土,以及曾經享有的榮耀就忍不住哭了,為何會落到這樣的地步呢 ?
在〈以西結書〉裡,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神怎樣一步步被趕離聖殿。猶大人在聖殿裡拜偶像,拜太陽,汙穢聖殿,以致神無法駐留,只得遠離,成為流浪的神(結8-10章)。「耶和華的榮耀從殿的門檻那裡出去(結10:18a )」,當神在聖殿中不再有地位時,祂就走了。猶大人以為乭以倚靠所拜的偶像和假神,卻嘗到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情況。偶像和假神都不能幫助他們,結局自然是滅亡。當巴比倫來到耶路撒冷時,那個戰況十分悽慘。猶大人的嬰孩被摔在磐石上而死,太慘了,以致於詩人咒詛,希望將來巴比倫也遭到同樣的境況,他們的孩子也被敵人摔在磐石上而死。那種撕裂心腸的痛令人難以忘懷。
南唐的末代君王李煜在亡國之後,被宋太祖稱為違命侯。有一次在宴會中,宋太祖命他作詩娛眾,他說:「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宋太祖說他「好一個翰林學士」,意思是說:你不配做皇帝,做一個文人好了。在他的《破陣子》說到:「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成為宋太祖的俘虜後,「沈腰」指人瘦了,「潘鬢」指發白,整個人都老了,悽涼。李煜在亡國後想起的是,「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至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在和平時不懂得保護家國,一味享受,等到國破家亡時,就真的「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猶大人在巴比倫的河邊,想到亡國之恨,感受到亡國之痛,體會到亡國之可怕,但是有沒有想到為什麼會亡國?有沒有想到離棄了活水的泉源的後果?有很多以色列人(包括猶大人),都深深懷著復國的盼望,因為他們明白一個國家重要性。他們曾在埃及為奴,曾經被人看不起,當作機器使用,然後神使他們立國,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建立了自己的國度,還有外邦來朝貢的威儀之時。神給了他們那樣多那樣大的恩典,但是在他們把神趕走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力量,也無能保護自己。他們只能哭泣,再一次淪落為奴了。
不能忘記耶路撒冷,因為那是他們深以為傲的君城和聖殿。但是光有聖殿,沒有實質的敬拜,又算什麼?「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猶大人的經歷,是信徒的鑑戒,當我們身處平順時,不要忘記神的恩典,不要因為有一點小成就,就離棄建我們的神。因為祂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避難所,我們隨時的幫助。祂的愛使祂甘心與我們同在,但是當我們不懂得敬畏祂時,後果堪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