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2020-12-23 上遊新聞

在希臘神話中,克羅託、拉克西斯、阿特洛波斯三姐妹依靠編織生死時序,成了命運女神。當神話回歸凡間,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三大宗教相互交織,孕育出耶路撒冷。這座城市擔負著「聖城」的使命,其中的秘辛既有榮耀,也有血淚。

「聖城」之名

耶路撒冷坐落於西亞猶大山地南部,海拔790米,面積126平方公裡,人口80萬。在歷史上,整座城市東瀕死海,西臨地中海,北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南俯古埃及文明。耶路撒冷沐浴著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滋養,是聯通亞、歐、非三大洲的重要樞紐。

上圖_ 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

從布局上看,耶路撒冷分為老城和新區兩部分,其中僅有1平方公裡的老城是耶路撒冷的核心區域。5公裡長、12米高的老城城垣,分布著8座城門、34個城堡。城內有穆斯林區、基督區、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等四大區,各區有著深厚的宗教氛圍,極富人文氣息。

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意為「城市」,「撒冷」代表「和平」,「耶路撒冷」合起來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在阿拉伯語,耶路撒冷稱為「古德爾」,有「聖城」之意。《聖經·創世紀》中,首次出現了「耶路撒冷」的名稱。

上圖_ 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

猶太教傳說中,上帝開創天地後,第一道陽光從耶路撒冷的錫安山射向了全世界,同時用耶路撒冷的泥土創造了第一個人「亞當」,上帝和猶太先祖亞伯拉罕約定,將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流蜜和奶」的迦南地許給猶太人,其後裔在這裡「永遠為王」,猶太人則是一直侍奉上帝的子民。

基督教的《新約》中,耶酥預感到耶路撒冷遭受的苦難,在橄欖山上哭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同樣也曾由衷讚嘆:「啊,耶路撒冷,真主在他所有土地中的選擇,世界從這裡展開,並將如同一幅捲軸從這裡收起,降落在耶路撒冷的露珠可以醫治百病,因為它是來自天國的花園。」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使「聖城」實至名歸,廣為人知。

上圖_ 穆罕默德(Muḥammad,約570年-632年6月8日)

「聖城」之實

三大宗教在耶路撒冷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印跡。

公元前11世紀,大衛王統一以色列各部,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約公元前965年,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

沒想到所羅門聖殿三次被毀,兩次重建。這座聖殿最後一次被毀後,只留了聖殿西面的一段長50米、高20米的護牆。猶太人散布各地,無力重建,只能在這段聖殿殘牆邊哭泣哀悼,因而得名「哭牆」。哭牆中有5塊巨型基石,其中有一塊巨石長約13.6米、寬4.6米、高3.5米、重達570噸,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工巨石。

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同樣留下了聖跡。相傳公元621年7月,先知穆罕默德受天使長吉布利裡的召喚,騎一匹銀灰色牝馬,夜馳群山,直驅耶路撒冷,他腳踏一塊巨巖,登臨「七重天」,見到「真主」,接受「天啟」。

上圖_ 哭牆又稱西牆,是以色列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

公元705年,倭馬亞王朝哈裡發阿卜杜·馬立克建立了「阿克薩清真寺」。伊斯蘭教勃興之初,阿克薩清真寺一度成為穆斯林禮拜的朝向。穆斯林認為在阿克薩清真寺朝拜1次,相當於在其他清真寺朝拜500次,地位僅次於麥加的禁寺和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

就基督教而言,耶路撒冷也神聖高尚。眾所周知,公元1世紀時,耶酥出生在耶路撒冷南郊的伯利恆。公元30年時,他三次進入耶路撒冷收徒、傳教、布道,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3天後,耶酥復活,40天後,他飛升天堂。

上圖_ 聖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耶穌墳墓所在地

公元33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巡遊至耶路撒冷,在耶酥墓地建立了聖墓教堂。如今,步入耶路撒冷的獅子門,遍布著當年耶酥被捕、受審、跌倒、受難、安葬和復活的14處遺蹟,基督徒將這條路稱之為「苦路」。

在耶路撒冷,很多遺蹟對應著《聖經》中提及的人名、事件和地點,令基督徒心潮澎湃。在過去的2000多年中,苦路是基督徒朝聖的首選目標。每年有不少基督徒身背十字架,重走苦路,體驗耶酥傳遞福音的苦心。眾多聖跡的出現,使「聖城」的形象更加真實和形象,對三大宗教的傳播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圖_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

「聖城」之戰

猶太教經典《塔木德》讚頌:「在上帝賜予的十份美麗中,有九份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給了世界其他地方。」其實,耶路撒冷有美麗,還有苦難。據文獻統計,縱觀耶路撒冷的建城史,遭遇圍城50多次,被徵服36次,被夷為平地18次,戰爭成為這座城市的主旋律。

公元前6世紀至20世紀初,迦南人、埃及人、亞述人、迦勒底人、猶太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馬穆魯克人、奧斯曼人和英國人等軍隊,先後佔領過耶路撒冷。公元1096年,正值中國北宋時期,來自歐洲的十字軍歷時近200年,發動九次東徵,建立了耶路撒冷王朝。該城進入了戰爭、焚毀,重建、復甦的惡性循環。

上圖_ 二戰 受迫害的猶太人

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上,坐落著大屠殺紀念館。整個建築呈三角形,嵌入山中。「名館」是紀念館的核心部分。二戰中,有600萬名猶太人遭德國納粹屠殺,這些遇難者的姓名鐫刻在椎形屋頂,有些姓名還配有照片和檔案。館內幽暗壓抑,氣氛凝重,透露出猶太人在二戰中遭受的深重苦難。

1947年11月,在英國的提議下,聯合國作出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兩個國家的181號決議,耶路撒冷由聯合國託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敵視下成立。從立國之初到1973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進行了五次戰爭,都笑到了最後。198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國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也不甘示弱,於1988年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國家。經過千年紛爭,「聖城」的特殊價值,使它依然籠罩戰爭的陰雲之下。

上圖_ 標註處為 耶路撒冷 位置所在

耶路撒冷在命運女神的手中,織了一個難分難解的結。三大宗教均視其為聖物,拒絕他人染指,這樣助長了各方的覬覦之心。有政治評論家指出:「當今世界政治的中心在中東,中東問題的核心在阿以,而阿以衝突的焦點則是這座城市——耶路撒冷。」這番話道出了「聖城」的糾結和悲歌。

參考資料:

【1】王秀緞 《聖城耶路撒冷》

【2】謝讓志 《聖城耶路撒冷》

【3】李 琴 《美麗憂傷的聖城——耶路撒冷》

【4】秦海波 《為何而戰?——聖城風雨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啥被人稱為「聖城」,貧窮限制你的想像!
    耶路撒冷(阿拉伯語,英語,希伯來語,拉丁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位於近東的黎凡特地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地理位置位於猶大山區,地中海和死海之間,被譽為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1980年,以色列立法承認耶路撒冷為該國「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大多數國家都在特拉維夫設有大使館。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
  • 既熟悉又陌生的「聖城」耶路撒冷
    大家對耶路撒冷的熟悉,多是來自新聞裡的中東戰爭,陌生是因為我們對他的歷史卻知道得很少。為什麼這裡總是戰爭不斷?為什麼這裡會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地?下面始末君就帶您看三個景點,為什麼呢?不是歷史課嗎?因為這三個景點串聯了耶路撒冷的整個歷史。
  • 《天國王朝》聖城耶路撒冷的救贖之路!
    戈弗雷沒有強求,只是在離開時告訴巴利安,聖城耶路撒冷能夠洗去一切罪孽,包括他妻子自殺的罪孽。其實巴利安在這裡過的並不如意,他的哥哥一心想要奪取他的財產,所以希望他能夠跟隨十字軍離開,巴利安並不為所動,直到他看到自己妻子的佩戴的十字架在哥哥脖子上,就再也無法忍耐,提劍殺死了哥哥,騎馬連夜去追趕離去的十字軍。
  • 耶路撒冷如何成為猶太人的聖城
    猶太人獲得許可返回巴勒斯坦,在那裡他們重建了耶路撒冷還有其中的聖殿。這次重建之後,耶路撒冷又存在了五百多年。延續到了古羅馬時期,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已經徵服了大片的領土。把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位於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自然也是羅馬的囊中之物。當時的巴勒斯坦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但羅馬人還是扶持了一個猶太人的國王。作為他們的盟友。這個人就是大希律王。
  • 耶路撒冷:致這座悲傷的、處於分裂之中的聖城的一封情書
    耶路撒冷究竟是什麼樣子?是什麼使得所有人都認為這座聖城以其延續數個世紀的蹂躪徵伐著稱?在舊城蜿蜒的露天市場和古羅馬街道中,那種神秘的魅力又是什麼,是否那永恆的神秘感可以在遊客的衝擊與粗製濫造中保存下來?去聖地朝聖並非適用所有人。一些高尚的基督徒並不希望他們腦海中關於聖地的形象被現實所攪擾。一些人是出於安全問題的考慮。
  • 重走耶穌受難路:「聖城耶路撒冷實拍」+「耶穌受難記的故事」
    耶路撒冷,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之地。被稱為聖城的耶路撒冷,同時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三教聖地。為了這次旅行,小甜鴨可是狠狠惡補了不少知識才出發的,連大部頭的《聖經》都讀完啦!以下不僅有古老聖城的實拍美照,小甜鴨還要走在耶穌受難之路上,實地聊聊耶穌背負十字架的故事。懶得讀《聖經》?
  • 被稱為「東方聖城」的地方,你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曲阜屬於山東省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它在古代是魯的都城和孔子的故鄉,被稱為「東方聖城」和「東方耶路撒冷」,東接泗水,西接兗州,南接鄒城,北接泰山全市總面積895.93平方公裡,是山東省最小的縣級市。
  • 耶路撒冷哭牆太多悽美傳說!
    為什麼它會被為「哭牆「?是不是每一個走近它的人都要或者都會情不自禁地」哭「起來呢?其實,哭牆只是耶路撒冷舊城裡古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遺址僅存的一段,長度不過52米,高約19米,均由大石塊築成。千百年來,所有回到聖城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都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既哭訴流亡生活之苦,也哀悼被毀的聖殿,所以它被稱為」哭牆「,猶太教(Judaism)把它看作第一聖地。
  • 《天國王朝》影評:耶路撒冷的大同理想
    多多指教,謝謝~《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講述了基督教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約一百年後,薩拉丁率領穆斯林大軍重新搶奪耶路撒冷的故事。電影場面極大,史詩感爆棚,而且中世紀代入感很強(就是髒兮兮的那種感覺)。
  • 「受難聖周」默想一:榮進聖城
    耶穌在世受難前的最後一周時間,從他的腳邁進耶路撒冷開始的這一周,傳統上被稱之為「受難周」,也叫「聖周」。聖經記載在《馬太福音》21-28章,《馬可福音》11-16章,《路加福音》21-24章和《約翰福音》12-20章。
  • 《耶路撒冷三千年》
    書名:《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01 聽前思考耶路撒冷為何如此重要?耶路撒冷和三大宗教有何關係?耶路撒冷都上演過哪些衝突紛爭?耶路撒冷歷史的基本框架:一、猶太教、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教的誕生與發展二、三大宗教信徒之間的衝突三、耶路撒冷與三大宗教的關係猶太教:1、公元前1000年,大衛統一猶太民族,定都耶路撒冷,大衛的後繼者所羅門建造聖殿,安放約櫃,聖城誕生。
  • 位於中東地區的這座城,是兩個國家的首都,被譽為「聖城」
    我知道了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 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個宗教文化豐富的城市, 後來貓知道了不僅是以色列的首都也是巴勒斯坦的首都, 貓本來不知道兩個國家可以共享一個首都,但經過這次的了解,提高了貓的見識。
  • 《天國王朝》耶路撒冷的意義,以及曾經開明的伊斯蘭世界
    《天國王朝》裡面似是有三派主要勢力:以聖殿騎士團為代表的天主教歐洲,薩拉丁所代表的伊斯蘭世界,以及夾在中間的耶路撒冷國王和男主巴裡安。聖殿騎士團的狹隘、極端和排外主義都很好地體現了那個時代被教權籠罩下的歐洲的狹隘宗教極端主義和對於伊斯蘭世界的盲目敵視。他們執意要將三教聖城耶路撒冷佔領並驅逐所有穆斯林,完成絕對的基督化。
  • 耶路撒冷在耶穌誕生前都經歷了什麼?
    聖城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間,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耶路撒冷對於是猶太人來說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對於基督徒來說是耶穌傳教之路的起點,對於穆斯林這是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然而最先是誰發現了這個地方?
  • 走,去世界之心的耶路撒冷
    聖城聖城,耶路撒冷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制國家,工業化程度和總體經濟實力都相對偏高,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商業自由程度、新聞自由程度和整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此外,以色列另一重要的產業就是旅遊觀光業,大量的珍貴歷史和宗教遺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從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其他獨立教派)、伊斯蘭教、到巴哈伊教……到這裡,不得不朝拜存在了三千多年的聖城,世界之心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魅力在於她的神秘和神聖的宗教色彩,歷史上,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無數以耶路撒冷為題的著作、電影、音樂和各式作品,幾乎響遍整個人類。
  • 完美騎士和他心中的「耶路撒冷」——不可錯過的史詩《天國王朝》
    如果不得不為信仰而戰,它絕不是瘋狂了幾千年的宗教鬥爭,爭奪了幾世紀的天國聖城,和以聖經為名義進行掠奪殺戮的十字軍東徵;如果止戰能拯救一城人民的生命,一個完美的騎士毫不猶豫地向一個偉大的敵人獻出了耶路撒冷。
  • 受難周|第一天:騎驢駒進聖城
    根據聖經,從今天開始,這一周就被稱為是「受難周」。通常教會也在受難周有特別的默念主恩的聚會,勸勉、帶領弟兄姊妹分別時間親近主。我們電臺也從今天開始,有連續八天的靈修晨禱特別節目,讓我們一起在每一個清晨,從聖經中尋求明白主的心,默想祂奇妙的大愛。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錫安的民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
  • 真相和神話同樣重要—耶路撒冷歷史脈絡(上)
    正如《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奧說的「唯有耶路撒冷,真相和神話變得同等重要,甚至神話本身也構成一種真相",由於我缺乏對中東及歐洲文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沒有認真閱讀過聖經,以至於閱讀很多關於耶路撒冷的書籍充滿困惑,感覺就是不斷的戰爭和殺戮,宗教之爭更是令人找不到頭緒,但是那個神秘的地方卻總是引起我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 一文讀懂耶路撒冷
    和巴以衝突有關,那就是很關鍵的三教聖城耶路撒冷的問題。這幾天耶路撒冷發生多次襲擊事件,以色列也開始在東耶路撒冷修建隔離牆,以保護猶太人社區。恰好,近來有同學希望坐觀君(微信號:china_2049)談一談耶路撒冷還有羅馬帝國。這都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 從徵戰走向徵戰:應許之地耶路撒冷,為何反倒會成為戰火的焦點?
    整部電影都圍繞著有關耶路撒冷的爭奪展開,在這座城市裡有殺伐決斷,屍山血海,也有花香露濃和愛恨情仇,裡面戴面具的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給所有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還有浩浩蕩蕩的十字軍東徵,比騎士們更像騎士的黑衣雄主薩拉丁都曾經真實存在於歷史上。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有關耶路撒冷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