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結束了在陝西師大4天的國培學習,雖然時間很短,但收穫頗深。返校後的第一節語文課,剛走進教室,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當時我很震驚,不知怎麼回事。隨後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老師,我們很想你」「老師,幾天都沒上語文課了,後邊兩天能不能都上語文」……同學們都很激動,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後邊的試卷講解同學們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發言積極。通過這節課讓我對自己的觀念、認識、態度有了更深的思考。
一、豐富教師知識儲備是勝任本職工作的先決條件。
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對教師的觀念轉變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值得探討和研究的新課題,迫在眉睫,時不我待。作為教師知識的更新和儲備顯得尤為重要,過去表象的為教書而教書,為考好成績而教書的「花架子」教學形式已遠遠不能適應新需求,轉變觀念、理論創新、開拓視野、提升技能、創新方法已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常態、新模式、主潮流。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是促進學生成長進步的基礎。
在學生思維日益活躍的今天,老師們總感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這是為什麼?在這一群頑童面前,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了。作為老師不應該高高在上地訓斥學生,而是應該成為他們心靈上的朋友,多和學生交流,用慈愛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用寬廣的心胸包容學生,走進他們的七彩生活,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少一分抱怨,多一分欣賞,為他們點讚成功的喝彩 ,從他們點滴的愉悅中感受快樂,使他們樂於接受你的規勸。此時,抓住這一契機,牢牢把握好這融洽的師生情誼,讓學生感覺沒有學好、沒有考好就對不起老師,促使其嚴格要求自己,愛上學習。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好的學習習慣總是和成績優秀的同學相伴,而存在小懶蟲、小馬虎現象的學生成績總是在中下遊徘徊。可見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影響之大。首先,在課堂中我們要培養好學生課前準備的好習慣,包括知識準備和物質準備,知識準備就是要做好課前預習,物質準備就是把上課前的所用東西準備好。其次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習慣。師生關係要能真正做到和諧、平等,學生才不會怕老師。學生才敢質疑、學會提問,一方面說明學生對學習的資料有著清楚地認識,另一方面,也能把疑難問題放在課堂中解決,不會日積月累,越積越多。最後,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都是精華,都是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學生獲得各門知識都要通過課堂這一形式,老師的講課不僅依據教材,還參考了許多資料,有自己的見解,也結合了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老師講的課針對性和實效性較強,而且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會超出現有教材。因此,課堂認真聽講對於學習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