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影《少年的你》
電影《少年的你》是由中國著名導演曾國祥親情打造的一部有關青春校園的疼痛影片。該影片主要從講述了在校園欺凌下準備高考的陳念和小混混劉北山因為一場意外而相互牽連,兩個少年又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
影片當中伴隨著複雜的感情,有少年和家人的親情,學校同學之間的情感和陳念與小北兩個少年模糊不清的感情,是友情亦是親情或是愛情,這些複雜的情感交織在影片的主題當中,讓整部影片更加牽動觀眾的內心。
「該片立足真實,堅持「反欺凌、反暴力」,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也讓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
青春校園的影片是最難以捉摸不定的,青春期的少年內心敏感多變,同樣他們的內心也是脆弱的,每個人幾乎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而這樣的電影只有導演用最真誠最真實的電影才能走進並打動觀眾的內心。
就像《少年的你》監製許月珍曾說:「要做到真實感不容易,除了在造型上要求素顏,甚至不惜把演員們『粗糙化』,加入生活質感和生活印記,在劇本打磨上精益求精、拍攝手法上也強調偏向紀實風格。要讓觀眾相信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可信可觸摸的人物,是不能有任何一點不真實和不真誠的。」
電影《少年的你》很好的完成了這一點,導演不論從人物塑造,電影敘事,還是鏡頭語言都刻畫了真實。從選角來說周冬雨的演技是得到大家認可的,同樣是出演曾國祥導演的青春片《七月與安生》並獲得了金馬影后。而易烊千璽之前沒有演電影的經歷,但不論是之前大家有多少的猜疑不信任,影片一上映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而能看出導演非常準確地對角色的認知。
大人們總說,成年人的世界小孩不懂。
可當介於這兩者之間呢,少年的世界,影片中有兩次明確的指出少年和成年的界限。陳念第一次在警車裡和鄭警官的對話肯定讓觀眾深深地印在腦中,陳念說「高考後,我們就長大了,但從來沒有教我們如何成為大人」青春的校園裡高考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影片的這句話讓許多觀眾都有著共鳴,而此刻的鄭警官是那個所謂的大人,但他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無論是影片中還是現實裡,校園暴力都不可避免的展現著施暴者和被施暴者的種種,但相同的都有著深刻的原生家庭因素。」
在筆者看來,家庭,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當中包含著多種情感。而在影片《少年的你》當中導演也很好的將它運用在影片當中,陳念和母親之間的親情守護,母親即便再苦再累,身上背負著罵名,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陳念更好的學習生活,同樣陳念也是一個好女兒,懂得母親的愛,同樣也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母親。
反之,劉北山的家庭,同樣是破碎但母親卻拋棄了他,讓他的生命中少了重要的一種守護,同樣當他受傷後和陳念躺在一個小床上流淚笑著說出那一句「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讓很多觀眾流淚心疼,從而看出他也是渴望被愛的。
家庭中父母給的遠遠不止愛護和守護那麼簡單,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而在電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魏萊與被施暴者的家庭教育也更為突出。被施暴者陳念的家庭破碎,母親雖然給了她心理上足夠的愛,可並沒有讓她在生活上得到保護,同樣我們在影片中也看到追債的人找上家門,陳念害怕的躲在角落,以及母親給她的思想再忍忍,高考後一切就過去了,同樣在面對校園暴力時的第一反應是躲,是忍。
再來說施暴者魏萊,她的家庭不僅完整而且富裕,但父母並沒有給她足夠的愛,同樣沒給她正確的教育,從魏萊被警官叫去問話,她的反應及話語,讓人覺得可怕。再說她的父母,警察去問話,魏萊媽媽的話以及她爸爸的不在乎就能讓觀眾知道魏萊的思想就有跡可尋了。
電影《少年的你》是今年最好的現實題材電影,曾國祥堅持了一貫地對人物情感的細膩處理。「一直認為,能引起共鳴和反思的電影是是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重要標準,這部電影無論是在主題、劇本以及聲音、構圖和技巧上,都做到了這一點,」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扮演著其中不同的角色。
來源:景色觀察師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