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2021-02-12 學佛導航

☞ 「佛教」微信公共平臺【ID: fjdhcom 】

點上方藍字「佛教」,然後點擊最下方「關注」,佛教微信陪伴您走在覺悟的路上,智慧長,菩提生!

  本文摘自星雲大師《以智慧來代替金錢》。

  

  我做事的原則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錢去堆砌一切。因為智慧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凡事不一定要用金錢去莊嚴一切,但要用智慧去莊嚴世間。

  過去有一句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說明了一般人對金錢的看法,其實一個人不論富有到什麼程度,有時錢財不是萬能的,佛經上說:「財物為五家所共有。」所謂的五家,就是指大火、大水、盜賊、貪官汙吏及不肖子孫,這五者足以使我們的錢財銷毀殆盡。更何況金錢也不是萬能的,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是買不到人緣;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是買不到人心;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是買不到食慾;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大廈,但是買不到自在;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華衣美服,但是買不到氣質;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是買不到心滿意足;再多的金錢可以買得到床鋪,但是買不到睡眠。最重要的是,再多的金錢買得到世間的物質,甚至書籍,但是買不到智慧,因此「智慧」才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

  兩千六百年前,佛教對智慧的修行就極為重視,並且稱最上乘的智慧為「般若」,一般的智慧有善有惡,但是「般若智慧」是純善無染的。經典中說「般若智慧」如目,能引導其他五度到達圓滿的彼岸,又說「般若智慧」是諸佛之母,因為十方諸佛皆由「般若智慧」而誕生。像文殊菩薩之所以位於菩薩之首,而且是七佛之師,就是因為他長於「般若智慧」;舍利弗之所以成為佛陀的首座弟子,而且被任命為第一位沙彌羅羅的剃度師父,也是因為他擁有「般若智慧」;妙慧童女能受到諸大菩薩的禮敬,乃因為其「智慧」超凡,能言人所未能言,道人所未能道;龍樹之所以被尊為佛教八宗的共主,也是因為他「智慧」過人,著書立說,破邪顯正。

  我從小生長在農村貧苦的家庭裡,經常衣食不周,索性就想到要用「智慧來代替金錢」,例如夏天的時候,稀飯到隔日就有餿味,鄉人大都是用韭菜和在裡面,再煮一次,就可以消除怪味;剩下的菜餚,也知道要放在清涼的地方,可以維持不壞,第二天還能再吃;即使是燒一根木柴,我總想到如何讓火維持久一點;寫一封信也是將用過的舊信封套反過來再用一次。及至出家學佛,由於正處於兵連禍結的時代,民生睏乏,寺院經濟更是拮据,僧侶們大都過著清貧的生活,襪子、鞋子的底破了,就拿厚紙板墊補;衣服破了一個洞,就將報紙糊成硬紙,代替布料縫成補丁。我就在那種環境之下,學會「廢物利用」的智慧。我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曾經自己動手用樹枝木板釘成一個克難的籃球架,也經常將剩飯、剩菜煮成一鍋美味的炒飯,和同學們共享。因此,我經常很自豪地說:「即使是殘兵敗卒,我也要像韓信一樣,能調御成為勝利之師。」

  如今我看到現代的人,也許是經濟發達,購物方便,需要什麼東西,總是一想到需要,就買現成的,我常想:如果有「代替」品,為什麼非要花錢呢?如同撰寫文章重在表情達意、通順流暢,我不太計較文字的工整對仗,所以我批改文稿的時候,如果有意義相同,可以代替的字,即使文詞再美,我也不輕易為人更動。物品也是如此,重在實用大方,我不一定要用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像佛光山的佛像並非金、銀、木、石的雕刻品,而是用水泥打造而成,但外相莊嚴肅穆,一樣能引發信徒的信心道念,因此每年來此朝拜的善男信女超過數千萬人以上。

  我記得多年前走訪印度時,曾經看到一對雕工精美的大理石燈籠,價值十多萬臺幣,當時在佛光山擔任都監院院長的慈惠十分中意,建議我將它們買回去裝飾佛殿,我問她:「你是怕佛光山沒有東西可以給小偷覬覦嗎?你當家當了那麼久,難道沒有感覺到全佛光山雖然殿堂那麼多,但是我從來都不掛念有人會興起歹念,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原因呢?」慈惠恍然大悟,多年之後,她談及此事,向大家說道:她從這裡學會了善用因緣的「智慧」。一個善知因果的人,不但自己不種惡因,而且也會設想周到,不讓別人種下惡因,所以不會產生惡的果報。我做事的原則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錢去堆砌一切。

  我曾經有一天上午站在佛光山的門口,觀察到徒眾們一部車子、一部車子接二連三地開到城裡去辦事,我當時很訝異:為什麼大家不坐一部車子下山,如此一來,不是既可以辦事,又能夠節省能源嗎?雖然「佛佛道同,光光無礙」,但「千年暗室,一燈自明」,如果一燈能抵無盡燈,也未嘗不好?我常常告示徒眾:節省是「智慧」,忍耐是「智慧」,善於處理是「智慧」,能將世間萬物提綱挈領,化繁為簡,運用自如,能為大眾所用,就是一種「智慧」。

  現代人什麼物品不用了,即使出於愛惜的心態,將它們放在倉庫裡,我覺得也是一種浪費,因為一放進倉庫就不再聞問,再好的東西也等同廢物,所以我主張不設置倉庫,因為只要你會運用,破銅爛鐵都能派上用場,所以基本上世間上沒有廢物。如果自己不用,能讓他人使用,就是一種「智慧」的考驗了。

  記得三、四十年前,我希望把靜態的佛教帶動起來,常常舉辦一些社教活動。有人批評我:「沒有錢,還辦什麼活動?」其實我辦活動,一切從簡,不但沒有花什麼錢,而且還有結餘,因為辦活動可以陶鑄思想,凝聚力量,這些價值都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所以我力排眾議,一次一次地辦下來,不但吸收了許多青年人學佛,而且培訓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幹部,我們同心協力,將佛教從宜蘭發展到臺灣各個角落,從國內發展到世界各個城市。近十年來,我們所辦的一些大型活動,如「回歸佛陀的時代」、「禪淨密三修法會」、「慈悲愛心列車活動」、「恭迎佛牙祈福法會」、「籌募佛光大學基金園遊會」,乃至每年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的大型佛學講座等等,動輒數以萬計的人前來參加,大家看到臺上臺下飛天躍舞、莊嚴堂皇,實際上除了很多義工前來幫忙外,許多道具都是我們自己製作,用碎布拼湊而成,甚至自己穿袍搭衣,莊嚴場面,無形中發揮了淨化人心的力量,更肯定金錢不是萬能的,唯有散播佛法的「智慧」,用慈悲融和大眾,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和樂利。

  在佛經中記載:一位善生長者得到了世間上最稀有的栴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他立即向大眾宣布:「我要將這稀有的寶貝贈送給世間上最貧窮的人。」許多貧窮的人都來向善生長者索討這個金盒子,但是善生長者卻說:「你不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大家認為他根本沒有誠意要將這個金盒子送出去,因此要他說出世間上最窮的人是誰?善生長者於是召告大眾:「他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的國王。」國王聽說此事,心裡很生氣,派人把善生長者抓了起來,將他帶到收藏珍寶的庫房,那裡金銀財寶,多得不可勝數,但是善生長者還是認為國王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因為國王雖然有錢,卻不知道做福利人群的事情。

  其實世間上像國王這樣「最貧窮的富人」多得不勝枚舉,我有幸能在佛法的薰陶下,認識到「智慧」才是人生真正的寶藏。雖然我沒有錢,但是我很會用錢,像過去的寺廟有了錢,就增設佛殿,但我卻用來建設講堂及會堂,因為我覺得身為出家人應該運用自己的「智慧」走向社會,弘法利生,不一定把興隆佛教的責任交給大雄寶殿的佛祖。過去的寺廟有了錢,就擴建寮房,但我卻用來建設教室及圖書館,因為我認為佛子們應該讓眾生都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過去的寺廟有了錢,就添置莊嚴器具,但我卻用來建設會議室及談話室,因為我要讓寺院道場成為智慧的殿堂;過去的寺廟有了錢,就購買房地田產,但我卻用來興學校、辦雜誌,因為我要將佛陀的智慧傳播十方;甚至過去的寺廟一有餘錢就儲存起來,但我卻將錢用在文化、教育、弘法、慈善等事業,甚至將明年、後年的預算都在今年用光了,但是我從來沒有因此而煩惱,因為我對於錢的看法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況且沒有錢,就沒有紛爭,就不會為子孫留下禍端。七十多年來,我從來不曾為自己存一點錢,我覺得這是一種最有「智慧」的作法。

  我不但在支出上秉持「以智慧來代替金錢」的作風,在收入上面我也從大眾「智慧」上著眼,而非用金錢來計算盈虧。像《佛光大辭典》一套成本要新臺幣七千元,但我以每套四千元出售,結果前來購買者趨之若鶩;《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一套成本要新臺幣一萬一千元,我半價出售,立刻增加五千套的銷路,既減少了倉儲費用,也讓更多的人共享佛教的「智慧」。我只是為了弘道,豈是圖利者?但是當初我提出這個建議時,多少徒眾都不以為然哩!

  記得四十年前,我辦「每月印經會」,助印費每本一元,連印刷的成本都不夠,但是我能維持不輟,每個月還有盈餘去印更多的經本,因為參加印行者,並不計較數目的多寡;後來我辦《佛光小叢書》的助印會,每本助印費只收十元,每年送出去的小叢書在百萬本以上。不要看只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它不知讓多少失意的人絕處逢生,讓多少失和的夫妻破鏡重圓,這種「智慧」的力量,那裡是金錢所能比擬呢?

  三十多年前東方佛教學院開建的時候,一間教室成本十八萬元,但是捐獻一間教室的功德款只要五萬元,當時擔任會計的徒眾不時來和我說:「師父,一間教室成本十八萬,您只收五萬,這樣不行啊!我們會虧本,建不起來的。」我也知道五萬元,不夠成本,但是我以這種方式,在全世界建了十六間佛教學院,用佛法的「智慧」不知為佛教界增加多少事業,培養了多少人才。

  佛光山開山之初,每年舉行萬緣法會,凡參加者,我們為他消災祈福,每人只收一百元,連飯錢都不夠;從臺北到高雄佛光山的朝山專車,其三天二宿五餐的費用,我們也只收二百元,連來回的油費都不夠。弟子們對此都不抱樂觀態度,認為我是在作虧本的事情,但是這麼多年來,佛光山不但不因此而關門,而且前來參訪的人越來越多。我常想:如果來的一百個人當中能有一個人認識佛法的美妙,並且將妙法帶回家庭,帶到社會、國家,不但是佛教之福,也是大眾之福。所以,我們不要用金錢去衡量一切事情,尤其佛法是無價的,我們應該廣為流通,讓大家都懂得用「智慧」來莊嚴這個世界。

  現在的社會大眾開口閉口都是錢,甚至傳播媒體也常在推算誰有錢,誰沒有錢?佛光山也因此常遭受池魚之殃,像前幾年有人在算佛光山的房地產有多少,後來又有人為宗教團體的財產排名,結果佛光山瞠乎其後。其實不管佛光山有錢沒錢,佛光山的建設都不是用金錢塑造的,也不是個人的,而是萬萬千千的佛光人所共有的,是用他們的誠心、智慧、勞力建設起來的,所以我覺得:由佛光山乃至看一切的事業團體,不要看錢有多少,應該看組成的分子用他們的智慧做了多少事,成就了多少功德。試問他們的發心能算得窮盡嗎?

  目前外交界有所謂的「金錢外交」,工商界有所謂的「錢上滾錢」,社會上有所謂的「拜金主義」,國防上也主張花多少錢去購買武器。其實在「金錢外交」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智慧」去進行文教外交、宗教外交;在「錢上滾錢」之餘,我們應該想到經濟的成長只是富裕的指標之一,大眾生活素質的提升,人民智慧水準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拜金主義」已給社會帶來無窮的災害,為下一代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都具備做人處世的智慧,才是當務之急;購買武器自衛誠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衛國家的思想觀念,乃至全體的國民都應該具有臨危不亂、堅忍不拔的智慧,因為能打倒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愚蠢自私。如今,在一片經濟衰退的骨牌效應中,在戰亂四起的世局當前,希望大家都能傳播「以智慧來代替金錢」的觀念。金錢固然要緊,智慧更為重要,讓我們的民眾不因為金錢的有無而動搖志節,讓我們的社稷擁有更高的智慧去面對危難的考驗。

  「智慧!智慧!」我們要高呼:「般若智慧才是世間至寶!」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佛教微社區,與佛友交流心得。

————————————————————

 ☆ 佛教導航官方微信帳號:佛教【ID:fjdhcom】

 ☆ 佛教導航官方網站:www.fjdh.cn

 ☆ 回復「0」,可以進入主菜單

 ☆ 點擊標題下藍色「佛教」並加關注

 ☆ 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
    說的就是曾國藩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智慧,還有胡雪巖經商的頭腦,其實他們兩個都屬於一種類型,那便是出身普通,一開始也沒有人脈沒地位沒金錢,但最後確實是成為了名人!很多男人想要成功,想要在40歲就能有個好的生活,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不僅沒有成才,反倒是窮困潦倒。
  • 理想與金錢,真誠價最高
    他坦言自己首次登臺脫口秀就是受到了金錢的誘惑,而當時給他的開價不過是八百塊錢。在他眼裡,錢是很道德的東西,脫口秀演員在舞臺上把觀眾逗笑了,觀眾得到了快樂,演員賺一張票錢。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很難避開金錢的話題。有人會說,沾上了金錢的理想變得不夠神聖。
  • 塔木德智慧全書: 傳承千年的猶太人智慧聖經
    《聖經》、《塔木德》等,規範了猶太人的行為,成了他們生活的準則,使他們能夠沿著不斷進取和追求卓越的軌跡發展。猶太人從生到死,從零開始到億萬富翁,從經營到變革,從未停止過對《塔木德》的閱讀和膜拜。《塔木德》使人學會處世,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使勤奮的人增長學問。
  • 不夜城金錢戰爭第一篇一 遺憾的愛情
    ,然而MBC就是MBC,就在出新的浪潮中,唯有這家才能理直氣壯地說個未婚財閥相愛相殺的故事:來點兒財閥,再來點兒愛情,這才是平常的韓劇。其實,李世真與徐伊景的相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出身貧苦,頭腦聰明的李世真只是徐伊景的一面鏡子,透過李世真,讓她看到了未被開啟金錢智慧的女子對於生活對於財富的渴望,而對於當下的徐伊景來說,她急需一名可以代替她行事的人,而李世真每次在惡劣情況下的遭遇,恰好證明了她與徐伊景有著相同的特質:一樣的執著,機靈,期待財富,又亟待點撥,更重要的是,她與徐伊景一樣,有著自主觀念。
  • 雙魚論幣:炒幣投資玩的是金錢遊戲 更是智慧的博弈
    炒幣投資玩的是金錢遊戲,更是智慧的博弈。機遇和風險如影隨形,成敗只在一念間。智者,風險也是機遇;愚者,機遇也是風險。 投資,學習才是最好的捷徑。
  • 金錢能買來快樂嗎?
    據國外媒體報導,金錢能買來快樂嗎?這個永恆的問題一直被討論著,但從未有答案。有錢人說,金錢不會、也買不來快樂。
  • 關於金錢的100句名言,絕了!
    契訶夫18、唉,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啊,沒辦法,你能夠不尊重金錢,可是沒錢,就不能給山裡的鄉親們拉電線,就不能給那些犧牲戰友的家屬們改善生活,錢太偉大了,出生入死,為了什麼,就是為了錢。19、任何一個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不可代替物比可代替物更具價值。事實證明,金錢是唯一真正能夠代替的東西。
  • 中國古代最貴的暗器-金錢鏢
    銅錢與經過特殊磨製的金錢鏢中國古代暗器甚多,金錢鏢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它是以銅錢磨光邊緣而成。、飛刀或者飛鏢來清算酒錢嗎,人家還以為你是劫財的,或是想吃霸王餐。金錢鏢從手法來說,就是藉手腕之力投擲完成。
  • 陶虹女兒遭遇校園霸凌,被罵長得醜,她用反問代替安慰被贊有智慧
    陶虹女兒遭遇校園霸凌,被罵長得醜,她用反問代替安慰被贊有智慧作為星二代,一出生就備受網友關注,在聚光燈下長大的他們小小年紀要承受的東西太多太多。當然,有的明星不願意讓孩子過早的暴露在鏡頭前,便將孩子保護的很好。
  • 金錢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分享最多的微信
    男人們忙忙碌碌,爭取金錢和地位,沉溺於瑣事和俗務,讓頭銜、身份,財產充滿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沒有空白的生命,最終有幾個不是贏了別人,輸了自己。   空白是不著一字的風流,是無為而至的悠然,是一種閒適而富有的自然存在,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和哲學。
  • 牢記3條「天規」,金錢自然就來
    金錢?人脈?都不是,而是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想讓命運大反轉,首先你得有足夠的頭腦,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和思維!王陽明命運坎坷,遭遇的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一生三起三落,在不斷的遭人陷害中,還能最終活下來,並創造了王陽明心學,影響了全世界!
  • 金錢買賣
    大家羨慕一些人很有錢,例如悔創阿里傑克馬,但實際上真的每天與錢打交道時的確人生是無聊的,如果你是專業的獨立交易員如果只跟錢打交道,賺了錢花錢,再賺很多錢再花錢~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人性逐漸湮滅,最後自己與金錢合二為一了。金錢是什麼?它是一種由權威背書,數量有限,同時人類進行價值交換的共識。
  • 人生的智慧精髓
    共工日報社-共工網訊 用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度過幸福的一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突然會覺得很迷茫,不知道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過得幸福不幸福;喜歡獨處,卻又害怕被孤立;想努力過好這一生,但現實總是不盡人意。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迷茫,很有必要來聽一下,今天觸碰一下思想。
  • 《邂逅的碼頭》而今誰來代替你保留
    我的淚又止不住地流不是說好今生一起走為何選擇還是要分手難道是我給你的不夠導致你把承諾拋腦後每當想起邂逅的碼頭你的一顰一笑隨波逐流幾番魂夢與你在渡口水流無限終究似儂愁每當路過邂逅的碼頭你的一點一滴黯然回首忘不了我曾經的擁有而今誰來代替你保留
  • 林志宏受賄案短評:莫讓金錢蒙蔽了心智
    林志宏貪腐案再次告誡我們:在這個物質時代,金錢正以一種旁若無人的姿態蠻橫地介入當下社會的方方面面,強烈地衝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金錢將人異化為物,物正坐在「馬鞍」上,駕馭某些人的靈魂。英國作家恩萊特對此進行過非常形象的描述:「現在金錢說了算。金錢原來也說話,只是它壓低了聲,有點不自在。它對自己說得多,還留心誰在聽著。它小心謹慎,生怕說漏了嘴。如今可不一樣。
  • 《金錢世界》:貧窮真正限制的是思考能力
    ——保羅·蓋蒂影片之中,保羅·蓋蒂作為這個金錢世界的創造者和掌權者,他對於金錢的態度一直都讓人感覺很不近人情。比如最愛的孫子被綁架了,他卻並沒有心焦到拿出錢去和綁匪交易,甚至那僅僅是他的財產在銀行一天的利息而已。無論是蓋爾還是媒體,甚至普通人都會認為他冷血無情吧。但我們回過頭來看蓋蒂自我對於金錢的管理態度:他是用「守江山」的態度來管理自己的金錢世界。
  • 真智慧之門
    如果,我們拿這個問題向人請教,得到的答案總離不開「品德」、「時間」、「友誼」、「金錢」、「學問」、「誠實」、「信用」、「名譽」、「生命」等等,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很少人提到「權利」、「地位」或「愛情」;或許大部分人尚無法覺察出這三者的重要性;也許因為他們在正式的課本上未曾見過這些說法,所以念頭未轉到這方面來;或許心有所覺,但羞於啟齒。
  • 《西虹市首富》,王多魚的悲喜人生,金錢與愛情的博弈
    大家盡情享受盛宴,王多魚來一句「龍蝦也能吃飽」,期間笑料多多……用餐期間,王多魚宣布成立一個投資公司王多魚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花重金買來與國內甲級足球隊恆大隊比賽的機會,帶領眾隊友,攜同教練上場,以身體和意志堅守住足球場的底線--球門,捍衛著9:0比分沒有破10的底線,最終贏得了全場球迷和評委的肯定。神秘財團負責人策劃王多魚女友被綁架,在金錢和愛情面前,王多魚最終選擇愛情,通過二爺,二奶的重重考驗,同時收穫了金錢。
  • 勇者鬥惡龍7修改金錢 無限金幣秘籍
    勇者鬥惡龍7怎麼修改金錢?無限金幣獲取方法有哪些?這些都是大家非常想知道的,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無限金幣秘籍,一起來了解下吧!  金錢無限秘籍  1.先賺到1500以上的代幣(賭場)梭哈比較好賺  2.到5元代幣的拉霸直接下最多  3.想辦法讓圈紐連發(如果手把不連發可用大搖杆或槍代替)  4.放著不管它時間越久錢越多(最好睡覺前用)  5.將賺到的代幣換1000元代幣的( 法衣...因為可以換最多錢)獎品
  • 中醫要提升素養,需要智慧。智慧從哪裡來?
    二、中醫裡有智慧中醫裡有許多智慧,這個智慧可分為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有智慧的理念。比如,「天人合一」、取類比象、形神兼顧、守中……這些都是關於生命與健康的大智慧。我的理解是:天地運行的規律即是道,這個道即是智慧。學習天地之道,既可以養生,可以治病。「道不遠人,遠人非道也」。道本來就在那裡,需要我們去體悟。我們能體悟天地之道,這即是有智慧。道是需要去實踐的。不實踐就沒有道。中醫的實踐就是臨床。沒有臨床就沒有道,沒有臨床也就沒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