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爾一笑 嫣然無方
——讀王寒新作《浙江有意思》
■ 黃保才
易中天在《讀城記》中說「有著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的城市肯定是最讓人喜歡的城市,也是最讓人難忘的城市」「但準確地把握這些城市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說出它們的魅力所在,卻不容易」。我手頭這本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於8月出版的《浙江有意思》,是女作家王寒最新力作,不僅準確地讀遍了浙江11個城市的性格和魅力,還以獨有的「王氏幽默」,傳遞了一份不可多得的人文情懷,讓你在忍俊不住、會心一笑中領略江南清麗之地的風採。這是王寒妙筆生花,潛心結撰的又一本好書,一口氣輕鬆讀完,掩卷之餘,倍覺活色生香,興味雋永。
《浙江有意思》是讀者早就期待著一本書。今年5月份,王寒出版了「台州人文三部曲」——《大話台州人》《山海之間的台州女人》《台州有意思》,用美文美句美圖生動形象地展示她眼中家鄉台州的城市個性和人文特質,一時間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台州人文熱」。5月19日《浙江日報》報導「台州人文三部曲」首發消息時就透露,今年王寒新書《浙江有意思》將出版,「她會用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活的細節、幽默風趣的筆調,與讀者聊一聊浙江11個城市」。如今,可謂春華秋實,瓜熟蒂落,《浙江有意思》終於呱呱墜地了。
台州是王寒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寫台州對她來說無疑得心應手,而浙江畢竟有11個地市,如何準確生動地解讀和傳遞這些城市性格和人文魅力,不啻是一場新的挑戰和一個新的命題。好在王寒除了閱讀,還「喜歡行走,喜歡讀城,走遍中國所有省份,走過世界一百多個城市,在行走中讀城,在讀城中感悟」,幾十年間她潛心研究地域文化,總是帶著作家與媒體人的敏銳目光與審察習慣,N次涉足除了家鄉之外的所有浙江地市。這為她積澱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杭寧溫嘉紹金衢舟麗,這些地方的地理歷史、風物掌故、人情世故、市井脈相、經濟特色、方言節慶、飲食習慣乃至花花草草等等,無一不銳意窮搜,收入囊中。
台州
杭州
讀《浙江有意思》,我驚訝於作者的博聞,對這些浙江城市表情、城市細節、城市脾性的把握,堪比對家鄉的熟悉程度。我長期供職媒體,自感對這些兄弟地市並不陌生,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寧波人把姑娘稱為小娘皮,把雌的梭子蟹叫成小娘蟹」「嘉興人很文雅,他們把豬舌頭稱為『門腔』」「溫州人把臉上的汗毛稱為『苦毛』」,真是孤陋寡聞了。然而不要緊,讀一讀王寒的這本書,你會收穫多多,饒有興味地增長對浙江地市內涵的深入了解。如果帶一本書去浙江各地旅行,《浙江有意思》是最合適的讀物了。
嘉興
溫州
除了知識廣博,輕鬆悅讀是這本書的另一個特點。王寒作為一名資深女作家,其寫作已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輕鬆活潑、幽默詼諧,又不失綿裡藏針,發人深思。所謂「風格即人」「文如其人」。王寒熱愛生活,生性熱情奔放,愛好廣泛,好讀書,好碼字,好旅遊,好音樂,好園藝,好美食。她在《大話台州人》後記中寫道「我總是告誡自己,活著,就要活得更豐富些、更有趣味些,更幸福些」。唯有這般積極樂觀對待生活的態度,才能寫出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作品。她的讀城文字,出自女性視角,沒有宏大敘事,沒有學究之氣,有的是感性感悟,細節示人,生動呈現,每每在輕鬆敘述之餘,再來一句意味深長的「調侃」,唯其如此,才會引起讀者「莞爾一笑」,深覺「嫣然無方」。
譬如書中寫道,別地方的人把啤酒稱為「液體麵包」,紹興人把紹興黃酒譽為「液體蛋糕」,就這麼個紹興人的小小自喻,作者緊接著點評式地吱了一句「蛋糕總歸比麵包要高一個檔次吧」「紹興人的較勁,較得有意思」;再如寫到甬臺溫都靠海,颱風多登陸臺溫,但寧波很少被掃蕩,「寧波人神神道道地說,那是因為有普陀山的菩薩保佑著」,作者隨即反問一句「難道台州溫州的菩薩是吃乾飯的?」品讀全書,諸如此類充滿機趣的「私人式」的文字,不勝枚舉。這些文句,讓你過目不忘,餘味無窮。
紹興
寧波
舟山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出版《花事》一書起,王寒已陸續寫出了《城市的良知》《少見多怪王小姐》《刀子嘴豆腐心》《純屬戲說》《行走新疆》《無鮮勿落飯》和「台州人文三部曲」等十餘本著作,不可謂不多產,她的書我都大體讀過,有些還作了精讀。她的寫作涉獵頗廣,又不拘泥於文體,寫作風格早已從青澀轉向成熟,「文無定法」「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自然,「怒罵式」的文字在王寒筆下不常見,有也從「百鍊鋼」轉化為「繞指柔」,因其自在的性情、自勉的涵養使然。《浙江有意思》是繼《台州有意思》之後的又一部「段子體」作品,有話則長,長則二三百字,無話則短,短則二三十字,兼以插圖精美、裝幀別致,實在是一本「有意思」的書。
湖州
金華
一開始在我看來,王寒採用「段子體」讀城,寫台州猶可,因為太過熟悉,素材俱全;作為外人寫異地城市,是否會有捉襟見肘之憂,因為或多或少總有陌生感、疏離感。事實上,讀罷這本書,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儘管「段子體」文字要寫好,有時較長篇大論還艱難些,但王寒憑藉寬闊的視野、收放自如的行文功力和獨有的輕健文筆,將浙江11個城市人文個性演繹得淋漓盡致、境界全出,而無掛一漏萬之感。我讀過不少讀城作品,深覺易中天的《讀城記》,寫得深刻,也易懂,但失之於冗長;石映照的《中國城市的1000個細節》,寫得全面,卻失之於膚淺,缺少意味;楊東平的《城市季風》,寫得透徹,卻像博士論文,少了與世俗的聯繫。相形之下,王寒的《浙江有意思》,以短小篇幅、輕鬆筆觸取勝,又不失嚴謹認真,聊天式的敘述足以令智者一哂,博白丁一樂,容易引起書中所涉城市讀者最廣泛、最強烈的共鳴,為平凡的生活帶去一絲美好的笑意。
麗水
衢州
》》先讀為快
1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和杜甫,都為台州做過形象廣告。李白說:「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杜甫說:「台州地闊海冥冥,雲水長和島嶼青。」
在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心目中,台州的吸引力比龍樓鳳闕要大多了。
2
世界那麼大,古代的詩人們都想到台州來看看。台州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終點站。浙東唐詩之路從錢塘江出發,經蕭山到紹興,沿浙東運河到曹娥江,然後南折入剡溪,經新昌天姥山,最後至天台山而終。
除了詩人,那些僧人、道人和隱士也都喜歡跑到台州來,他們一路跋涉到台州的天台山後,就再也不願往前走了,在這裡煉丹的煉丹,養生的養生,念經的念經,寫詩的寫詩,他們覺得天台山是神山仙山,是心靈的桃花源,他們覺得這就是他們要找尋的靈魂棲息地。
3
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就在台州,道教南宗的祖庭也在台州,「佛宗道源」不是浪得虛名的,台州這個地方有佛性、靈性的。
天台宗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睥睨一切的日本人,年年都要來台州朝拜,見了台州人都是點頭哈腰的。來這裡拜祖庭,態度能不謙恭點嗎?
20世紀80年代末,日僧訪華時,提出要到天台國清寺去拜謁祖庭。外交部官員認為事關中日友誼,請國清寺方丈下山迎接。
國清寺方丈不卑不亢地說,日僧是我門下弟子,他想拜就由他來拜,不接。日本僧人於是一路叩首至國清寺。
天台山還有鼎鼎大名的佛學院道學院,學成之後,相當於拿到宗教界最高學府的研究生文憑。
4
和合文化的發祥地就在台州。舊時人家的婚禮喜慶儀式上,都掛著和合二仙的畫軸。
和合二仙是國清寺和尚寒山和拾得的化身,是主婚姻幸福美滿的和合之神,也是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福神和愛神。
主婚姻美滿幸福的神都在台州,台州人婚姻的幸福程度肯定要比別地方的人高。
節選自王寒《浙江有意思》之台州篇
好讀版編輯丨陳洪晨
投稿郵箱丨tzrbhd@163.com
刊於10月15日《台州日報》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