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不曾辜負過
每一個擦肩而過的生命
總有一些人,明明和你毫無交集
但在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所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悄然改變著那些看似樸素的人生
這個世界在偷偷愛著你
這裡搜集了16個來自陌生人的溫暖瞬間
陌生人,謝謝你。
1
從16年起,連續四年的冬天
鄭州晚報都會發起「針心針意」愛心活動
愛心讀者們拿起棒針、毛線
織一件毛衣,一頂帽子,
一雙手套,一條圍巾……
志願者中有年過花甲的阿姨
也有第一次拿起棒針的男車長
他們用愛心,給陌生的小朋友們,
送去了冬日的溫暖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地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地
2
80多歲的老人和她60多歲的妹妹來鄭州看望百歲的老母親
她們坐過站了公交,也找不到換乘的路線
公交車長主動要求用自己的私家車把兩位老人送到正確的車站
他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侯原星
3
傍晚下班的老師,在公交車上批改起了作業
看到的車長,默默打開了車廂裡的燈
此時的燈光,不僅照亮了車廂
更溫暖的人心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劉紫瑜
4
年輕的女乘客突發疾病
鄭州阿姨團一路陪護安慰
我想,這個女孩一定感到了媽媽般的溫暖和踏實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玉娟 通訊員 申法娜
5
鄭州市西三環地鐵口,
一名老人突發腦梗倒地
一對路過的青年男女挺身而出,上前搶救
直到120趕到前,
姑娘一直跪地為老人做心肺復甦,小夥在旁協助
急救人員趕到後,兩人悄然離去
圖源:都市報導
6
安徽13歲的女孩承擔著家庭的重任
河南援皖抗洪消防員了解到這個情況
為這個小姑娘準備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派對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見習記者 劉地 實習生 逄佳曼 通訊員 餘會濤
7
六十多歲的老人邊走邊往口袋裡裝剩下的零錢
手中的混雜著紙幣和硬幣的零錢全部散落在了地上
站在旁邊的小男孩讓媽媽打開手機燈,
拿著媽媽的手機邊幫老人照著亮,
並幫老人撿起掉落在地上的硬幣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張帆
8
車道之間一水管發生爆裂,
噴出的水柱高達數米
巡防隊員發現後,一面聯繫自來水公司搶修人員,一面找來舊衣服和木棍進行塞堵,
由於水壓太大,好不容易將破管處堵住,剛一轉身又被衝開……
如此反覆經過好多次努力終於將爆管堵住,
三名巡防員渾身溼透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富盈 通訊員 郭建勇
9
兩歲幼童獨自穿越路口時被熱心的公交車長發現
民警和輔警接力尋找半個小時,
幫助這個迷途的孩子和家人團聚在了一起
10
東風路愛心粥屋,從2013年11月12日建立到如今
發起人蔣愛榮帶領志願者為每日為環衛工等群體送上了愛心早餐
愛心市民向東風路愛心粥屋捐贈了
1000斤優質山西小米和5000元人民幣
11
一名渾身布滿灰塵的男子趴在路邊環衛工具箱上睡著了
附近地面上散落著50多塊現金
熱心人喚醒了他,
提醒他注意保管財物,
還勸他幹活也得要注意身體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見習記者 劉地 通訊員 朱志偉
12
公交車長收集了近百件過冬棉服
他們將衣服統一清洗、消毒後
在調度室外設立了「愛心冬衣牆」,
將衣服無償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張帆
13
一輛經過路口的電動三輪車
不知什麼原因突然拋錨
執勤交警幫忙把車輛推到沒有積水且不影響交通安全的地方
14
調度室門口的愛心小賣鋪
車長們自發購買了一些雨具、防暑降溫用品和應急藥品
方便了有需要的市民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郭傑
15
忘記鎖車門和後備箱的車
熱心的「看車員」來守護
才使車主避免了損失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實習生 逄佳曼 通訊員 韓廣偉
16
大雨過後,快速公交站臺出入口處被積水嚴重「包圍」
防汛應急小分隊隊員捲起褲腿、赤腳蹚水
幫助乘客提行李、抱孩子
來往於站臺和路邊人行道,
充當了公交站臺的「擺渡人」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張帆
生活總會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好在這個世界
其實也沒那麼糟
人間值得
生活中 你接受過來自陌生人的幫助嗎?
你感受過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嗎?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