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下午舉行「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已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認為,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證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科技幫扶的實踐還將證明「凡是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科技扶貧「點片面」統籌推進

徐南平介紹說,「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在江西井岡山、永新,四川屏山,陝西柞水、佳縣等5個定點扶貧縣累計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等科技項目250餘項,累計投入資金2.8億元,引進幫扶資金約8.6億元,培訓基層幹部、技術人員等8600餘人,選派15名後備幹部赴定點扶貧縣掛職,不斷提高定點扶貧縣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5個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片」上合力推進片區扶貧。科技部會同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繫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推動片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實施,推動了秦巴山片區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示範和推廣,推動秦巴山片區中藥材種植、木耳及珍稀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持續增強秦巴山片區內生發展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通過「三區」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專項計劃累計投入經費近5.2億元,支持片區五省一市選派科技人才2.75萬名,培訓5211名農村科技創業骨幹。

「面」上強力推進行業扶貧。科技部統籌推動全國科技系統紮實開展科技扶貧工作,組織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投身脫貧攻堅。聚焦扶貧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統籌科技資源,選派科技人才,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科技特派員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餘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為貧困地區轉換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能、改善群眾生活提供有力支撐、作出重要貢獻。

「五個一批」助力科技扶貧

蘭玉傑總結稱,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對定點扶貧工作加強系統謀劃、創新工作機制,主要做法是用「五個一批」統籌推進。

這「五個一批」其實是五個關鍵詞:第一是人才,選送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掛職幹部和科技人才;第二是項目,實施了一批接地氣效果好的科技項目;第三是平臺。建立了一批示範帶動性強的創新創業載體;第四是產業,做強了井岡山蔬菜、永新蠶桑、柞水木耳、佳縣小雜糧,還有屏山的茶葉等一批有特色可持續的扶貧產業;第五是民生,辦成了一批有溫度、暖人心的民生實事。

他說,科技部組織了35名定點扶貧縣的幹部,到香港參加高級公務員經濟管理研討班的培訓,還通過「櫻花計劃」項目支持60名定點扶貧縣的初高中生到日本開展研學交流。通過「五個一批」,使科技部五個扶貧定點縣成為創新驅動精準脫貧的「示範田」。

蘭玉傑強調,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科技部始終引導全國科技系統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科技支撐,統籌資源」,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要素對接、創新帶動、培養培訓等行動,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技部精準賦能扶貧產業,著力提升貧困地區產業質量效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發展專項等各級各類項目3.76萬項,推廣應用了「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粉壟耕作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5萬餘項。

同時,科技部精準統籌科技資源,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目前,已先後在貧困地區建立國家創新型縣5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83個,「星創天地」1002家,為貧困地區創新創業增加活力。科技部還積極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與貧困地區對接,累計建立科技幫扶結對7.7萬個,為貧困地區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232家,從而為貧困地區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針對扶貧地區有基層幹部對脫貧摘帽後會不會出現返貧的擔憂,蘭玉傑指出,防止返貧最重要的辦法就是依靠科技力量來激發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就是要讓他們通過參與到項目當中,通過培訓、評估、實施,讓他們有獲得感,有內生發展動力,返貧問題就能解決。

科技部在精準賦能扶貧產業過程中,讓廣大的貧困群眾參與到項目當中,從技術的培訓到技術的轉化到技術的收益,農民都能充分參與和得到實惠,不斷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

蘭玉傑表示,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證明「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我還想說一句話,就是科技幫扶的實踐還將證明,『凡是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關於如何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問題,徐南平表示,科技部對此已進行深入研究並系統部署,鄉村振興對應著現代化國家建設目標,「在鄉村振興中,我們認為科技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一定要把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工作擺在國家科技發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科技創新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他指出,在幫助農民的過程中也要通過市場化機制引來發展的機會,這裡有很多經驗需要總結,最核心的還是鄉村一定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要有產業升級的技術,更需要一種機制讓科技人才能夠下鄉,這是脫貧攻堅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也是推動鄉村振興要堅持的一個方面。(完)

相關焦點

  • 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科技扶貧實踐已經證明...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部牢牢把握精準扶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著力補齊貧困地區科技和人才兩大短板,創新部際協調、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部省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四級聯動三項機制,充分展示貴在精準、重在產業、根在創新、要在合唱、恆在堅持五大特色,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
  • 讓科技星火點燃鄉村振興燎原之勢
    科技扶貧體現責任與擔當,彰顯情懷和信仰,是創新為民的具體實踐,為我國扶貧開發工作貢獻了重要力量。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踐證明,科技扶貧作為「授人以漁」的重要方式,已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新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以「黨建+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後池...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定點扶貧工作部署,不斷加強黨建促扶貧、科技強產業的工作舉措,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以下簡稱紀檢監察組)在前期與四川省馬邊縣榮丁鎮後池村開展幫扶共建基礎上,於1月16日下午,
  • 打通要素流動通道 破題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的返貧底線、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平穩轉型支持鄉村振興、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持續發展。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的脫貧縣普遍發展產業的配套能力不足,能否儘快打通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的通道、建立起吸引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聚集的體制機制,或將影響到鄉村振興進程。
  • 東莞鄉村振興 「土專家」「田秀才」把科技導入田頭
    東莞鄉村振興 「土專家」「田秀才」把科技導入田頭 原標題:   東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土專家』和『田秀才』,把科技導入田頭,利用示範項目帶動發展,為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鄉村奠定了良好基礎。」(南方日報記者 施美 見習記者 吳擒虎)  破解技術難題  村民有了靠譜「諮詢師」  葡萄是北方水果,以往東莞並不適宜種植。
  • 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羅小雲副省長參加省水利廳2020年第七期「水之韻」沙龍中指出,將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效對接意義重大。多年來,省水保院以鄉村生態環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基層農村得到廣泛應用,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琳 記者 薛保華 孫建恆)近日,為充分發揮學校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雙一流」建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成立,校長吳普特兼任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
  • 聚焦農業科技 助力鄉村振興 - 千裡眼 - 財經頻道 - 魯網
    據鄉村振興公益公開課組委會負責人鄢和平介紹,此次鄉村振興公益公開課以貫徹落實「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 中央一號文件為宗旨,聚焦「農業科技助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主題,對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現代農業園區與農業產業規劃,對接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合作,對接農副產品社區拼團新零售平合,對接鄉村產業資產證券化,挖掘農業新動能
  • 近二十九萬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把產業和技術留在農村...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積極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在江西井岡山、永新,四川屏山,陝西柞水、佳縣等5個定點扶貧縣累計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等科技項目250餘項,累計投入資金2.8億元,引進幫扶資金約8.6億元。「片」上合力推進片區扶貧。科技部會同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繫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 義和鎮:科技賦能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在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的九豐農業科技示範園,園區負責人張建朋高興地說:「我們園區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這麼好,這多虧鎮政府幫我們攀上了省農科院和山東農業大學這兩門『科技親』。」在義和鎮,以種植地瓜聞名的慧海農機合作社也嘗到了攀上「科技親」受益的甜頭。
  • 鶴山成功創建省農業科技園區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力促實現鄉村振興
    這是鶴山市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標杆,將為鶴山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平臺和軟體配套。據了解,鶴山市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充分利用高水平的產學研平臺、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建設華南地區重要的禽畜養殖基地。
  • 中山市橫欄鎮攜手華農 用科技智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8月5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與中山市橫欄鎮人民政府籤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儀式在橫欄鎮舉行,華南農業大學將從長遠發展、戰略定位、文化提升、產業發展、鄉村規劃、汙染治理等方面為橫欄鎮提供全方位的智力和技術支持
  • 把花園建成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 東陽花園村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5月13日上午,花園村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南馬鎮花園村召開。傅顯明指出,在過去四十二年的發展歷程中,花園村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有效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堅持以市場機制為引領,激活與優化資金、土地、人才等生產要素配置,全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村民在村莊發展中獲益,推動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始終堅持法治、德治和自治,強化科技支撐,實現有效治理。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018年中國綜合科技創新全球排名第17位
    有記者問,按照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現在距離目標實現還有不到兩年時間,目前中國在哪些方面已經提前達標?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繼續衝刺攻堅?對此,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給予了回答,並著重就還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進行了解讀。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按照創新型國家的標準,應該說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定性的話。具體講,應該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來看這個事情。
  • 雅觀科技與思必馳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雅觀科技與思必馳戰略合作籤約現場「思必馳和雅觀的合作,一是智能化,二是互聯互通,這兩項基礎實現之後,可以向用戶提供更多服務,這都是我們未來一起要去做的。」王盱林說。雅觀科技是中國AIoT空間智能化領域領先企業。不久前,雅觀科技在上海推出了AIoT行業首個空間智能化作業系統Akeeta,以及柔性服務技術中臺Akeeta Matrix。這兩大產品,使得設備商、地產商甚至空間智能化軟體服務商,可以任意構架出空間智能化方案,將會極大推動空間智能化行業的發展。Akeeta Matrix具備柔性化重組能力,可以快捷實現空間智能化的無限可能。
  • 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以鄉村振興為引領 做好「三農」「扶貧」結合...
    將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為「創意農業、高科技農業、特色林果產業、特色鄉村旅遊、產業融合示範」五大特色主題片區,吸引了那香山、仙果仙園、山東仙斛園農業科技等農業企業進駐,引進了威海市尚農園農耕文化體驗園項目,並沿303省道、初張路、威石路打造了太公緣農耕部落、威海植物園、欣旺生態園等特色鄉村旅遊點及神山葡萄等有規模的採摘園30餘個。
  • 全國科技報服務鄉村振興研討會在南寧召開
    研討會現場此次會議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廣西科協共同主辦,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報分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鄉村振興傳播中心、廣西科普傳播中心(南方科技報)、山西運城科普惠農服務中心等承辦。會議以「服務鄉村振興」為主題,旨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大背景下,凝聚全國科技報系統的共識和力量,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為服務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 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星際爭霸2:人族每局必點科技的科技有哪些?為什麼這麼重要?
    #2019百度APP遊戲年度盛典#人族最重要的科技樹是什麼?為什麼每局必點這項科技文接上回。前段時間,囧王者下功夫重點講解了星際爭霸中人族的一些經典戰術和推進方法。由於一些瑣事耽誤了幾天沒有更新,本周我們接著將星際爭霸中一些常見的戰術和八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