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灰樂隊推出新MV《第十四天》 致敬為疫情默默付出的你

2021-01-09 和訊網

「窗外冬日的暖陽,只能隔著玻璃眺望,頭頂是十五的月亮,可是河邊不再有燈光……」3月26日,江蘇高院微信公眾號推出MV《第十四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這首MV的詞曲作者是江蘇高院的法官趙俊和朱嶸,兩人組成的「奶奶灰樂隊」已被不少網友熟知。《第十四天》是他們繼《寧海路75號》和《給你》之後,推出的新作。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記者顧元森

《第十四天》打動網友

好評如潮

「街角的小巷,有人戴著口罩歌唱,他唱著愛與信仰,讓人輕易溼了眼眶……其實英雄未必有鎧甲和翅膀,逆流而上也是一種力量,就像四季總會有烈日和冰霜,冬天過去櫻花開滿山崗……」MV《第十四天》的歌詞通俗易懂,旋律琅琅上口,溫暖中蘊含著力量。

江蘇高院微信公眾號中如此寫道:《第十四天》這首歌,獻給一直默默付出的你。無論是聽從號召居家隔離不添亂,還是在各自崗位堅守奔忙,那些感人的瞬間,永駐心田。我們終將摘下口罩,迎來最明媚的春天。

這首MV推出後,引起不少網友關注,「MV創意真棒」「娓娓道來,直達心扉」「歌詞很美」……好評如潮。

網友「@飛天喵」評論道,「第一時間轉發,為系統裡的偶像樂隊點讚」。顯然他是法院系統的工作人員;還有網友說,「這首是疫情期間最讓人感動的一首歌」「厲害了奶奶灰樂隊,法院人的驕傲,不僅能辦案,還能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網友「@木其月」稱,自己從《寧海路75號》一路追來,成為奶奶灰樂隊的忠實擁躉。「淡淡的歌詞,淡淡的旋律,總能絲絲撥動心弦。」還有不少網友笑稱:「建議出道」「辦演唱會吧」。

兩名法官談創作初衷

致敬為抗疫默默付出的人們

「《第十四天》是我們樂隊推出的第三首MV,第一首是《寧海路75號》,第二首是《給你》。」曲作者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去年5月份推出的《整卷少女》,作詞是趙俊,但作曲不是朱嶸,所以不能算是「奶奶灰樂隊」的作品。「《第十四天》是我們樂隊的第三首作品,也是我們省高院的第四首音樂作品。」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前年推出的《寧海路75號》是以法官視角創作的,去年推出的《整卷少女》和《給你》分別是寫法院書記員、執行幹警的。與這三首作品不同,《第十四天》並沒有局限在法院系統,而是以普通人的視角,寫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寫普普通通的人。不管是白衣戰士,還是防疫志願者……疫情之下的每個普通人,應該都能在這首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至於歌名為什麼叫《第十四天》,是疫情期間隔離14天的意思,『第十四天』預示著希望,表達出這樣一種希望。」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首MV有了創意以後,很快就創作完成。不過受疫情影響,一直沒到錄音棚錄製。最近錄製完成,經製作後發布。

詞作者趙俊在個人微信中稱,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將永遠被銘記。「我們看見,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不尋常的數十天裡,被填進了太多焦慮和淚水,慌亂與等待,感動和憤怒,失去與祝福……有人組織捐款、捐獻物資;有人用文字和畫面忠實記錄;有人當起了志願者,為抗疫醫護人員提供各種便利;也有很多專業或非專業的音樂人,寫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曲,鼓舞著我們,給我們力量。在疫情最嚴峻的那段時間裡,奶奶灰樂隊也寫了首小歌。」

趙俊說,這首歌的名字叫《第十四天》,一是因為歌詞寫於今年元宵節前夕,是武漢封城的第十四天;二是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的隔離期是十四天,所以對於惶惶不安的疑似病例來講,安然度過第十四天,就意味著解脫和希望。「我們寫下這首歌,致敬所有為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人們,同時也想讓它帶來一些溫暖和希望。」

●●●揭秘奶奶灰樂隊

「另類」法官創造「機關民謠」

不少網友對《寧海路75號》記憶猶新,這首MV在兩年前推出,作品中有大家熟悉的寧海路、江蘇高院大樓,還有法庭等場景,旋律優美、歌詞動人。《寧海路75號》發布後,一時在網上引起轟動,很多網友稱其為「機關民謠」。不少網友從那時起,便知道了江蘇高院有兩名有才的法官——趙俊和朱嶸,他們一個作詞,一個作曲,兩人組成的奶奶灰樂隊一舉成名。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趙俊生於1983年,朱嶸生於1977年。趙俊滿頭黑髮,而朱嶸的頭髮已經灰白。趙俊特別喜歡朱嶸的灰發,覺得很時尚,於是買來一瓶灰色髮蠟,周末時抹上,把黑髮「染」成灰發。趙俊喜歡狗,養了一隻雪納瑞,雪納瑞的毛也是灰色的。有一次,兩人半開玩笑地商量,組的樂隊名字就叫「奶奶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法官是嚴肅、理性、不苟言笑的,趙俊和朱嶸仿佛是另類。他們創作的作品清新自然,讓人耳目一新。正因為如此,每次他們推出新作品,都會引起廣大網友關注。

趙俊這個名字,不少人可能覺得陌生,但說起「桂公梓」這個名字,很多人耳熟能詳。「桂公梓」是趙俊的網名,他曾用這個網名出版過反映法官生存狀況的長篇小說《決不妥協》,還寫過科幻短篇小說《金陵十二區》,並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朱嶸是江蘇高院執行局法官,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年他在蘇州大學法學院讀書時組過樂隊。畢業後,忙碌的工作使他不得不遠離愛好。「當年的文藝小青年已到中年」。

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和趙俊的工作都很忙,創作音樂作品只是業餘愛好,看到大家喜歡他們的作品,真的很開心。

《第十四天》

窗外冬日的暖陽

只能隔著玻璃眺望

頭頂是十五的月亮

可是河邊不再有燈光

安靜的廣場

那遙不可及的遠方

我有點想念

奶茶店的那個姑娘

街角的小巷

有人戴著口罩歌唱

他唱著愛與信仰

讓人輕易溼了眼眶

總在風起後

懷念如水一樣的平常

人生本來就這樣

是經歷與銘記的過往

是否世上真的有靈藥與妙方

能夠治癒那些苦痛和悲傷

是否起航免不了暴雨和風浪

才令人嚮往地久天長

他戴著紅色的袖章

在小區的門口站崗

她穿著白色的衣裳

奔忙在自己的戰場

命運的無常

平凡的人無法阻擋

但是總有傻瓜

守在你身旁

其實英雄未必有鎧甲和翅膀

逆流而上也是一種力量

就像四季總會有烈日和冰霜

冬天過去櫻花開滿山崗

你說世上一定有靈藥與妙方

能夠治癒那些苦痛和悲傷

你說起航免不了暴雨和風浪

此時我們嚮往地久天長

窗外冬日的暖陽

只能隔著玻璃眺望

人生本來就這樣

是經歷與銘記的過往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戰「疫」原創】奶奶灰樂隊新作《第十四天》:致敬疫情之下默默...
    【戰「疫」原創】奶奶灰樂隊新作《第十四天》:致敬疫情之下默默付出的你 2020-03-2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奶奶灰」樂隊再推新MV獻給追夢人
    12月4日,江蘇高院上新推出搖滾風MV《相對論》,江蘇高院的「機關民謠」奶奶灰樂隊,聯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虹樂隊,獻給追夢路上的平凡人。「江湖」CP夢幻聯動,新MV濃濃搖滾味2年前,《寧海路75號》MV火了。來自江蘇高院趙俊和朱嶸,一個作詞,一個作曲,兩人組成的「奶奶灰樂隊」一舉成名,被網友稱為「機關民謠」。
  •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56周年,讓我們向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致敬!
    >一起向他們致敬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燃料而努力的人鈾礦是核工業的「下鍋米」,製造原子彈,首先要從原材料——鈾,說起。1964年1月14日,504廠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濃鈾合格產品,為原子彈爆炸提供最根本的燃料保證。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高濃鈾研製技術的國家,王承書帶領團隊交付產品的時間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113天。由於長期操勞,晚年的王承書患上眼疾,但她卻以浪費為由拒絕昂貴進口藥的治療。
  • 向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致敬!
    向那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致敬!城裡城外,市民與遊客交織一片歡騰喜悅的節日氛圍中總有一些平凡的人默默付出無私奉獻!「延延」小編這就帶你去看看他們各方志願者為「秩序」而戰,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甘心付出,他們用溫暖的行動譜寫了美麗的節日「讚歌」,向在節日中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致敬!(來源:延慶報)
  • 趙威: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幕後」女輔警
    趙威: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幕後」女輔警她是一名女輔警,她又是一名帶著9歲兒子生活的母親。他是全局輔警中難得「多面手」:在全市公安演講比賽上她激情滿滿、神採飛揚,在公安大拉練中解說時她張弛有度、如數家珍,在「掃黑除惡」工作中她作為內勤工作幹的有聲有色,在這次全局抗擊疫情阻擊戰中,她又被領導選中做綜合工作,每天忙上忙下,有時吃住在單位,成為一名善打硬仗的幕後工作者,她就是女輔警趙威。
  • 凡人歌《是你與我同行》致敬抗擊疫情中每一位默默奉獻的人
    《是你與我同行》是山東省著名詞曲作家孫建軍老師今年創作的抗疫情歌曲之一。2020年初,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出現了「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就是廣大醫務工作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 致敬四川英雄②|王曉雪:55天 堅守道孚疫情防控第一線
    人物名片姓名:王曉雪身份:道孚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簡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為救治新冠病人衝鋒在前,為醫院傳染病房改造管理絞盡腦汁,為新冠孕婦專業護理、耐心呵護。在疫情期間,她做好婦產科新生的常規醫療管理,在雪域高原守護生命健康。
  • 「冬運速遞」為「十四冬」開幕式默默付出的舞者
    作為「十四冬」這項大型冬季綜合性賽事幕啟的重要標誌,主題為「激情冰雪 追夢中華」的開幕式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開幕式牢牢抓住內蒙古特色和冰雪特色兩個重要元素,從入場開始的博克方陣、到烏蘭牧騎演出隊的集體亮相,從古老悠揚的《牧歌》,到新創作的《守望相助》,從羊群、蒙古馬,到天鵝、馴鹿,處處都體現了內蒙古的風土人情。而第三篇章「逐夢未來」,則在民族元素中添加了現代感和科技感,從舞臺效果到演員的飾物,都充滿了夢幻和未來的感覺。
  • 國內首部疫情懸疑題材電影《十四天》製作完成,即將上線
    《十四天》,於近日製作完成。主人公曹羽田就是芸芸奮鬥者中的一員,他是一個努力賺錢供養家人的父親, 一個充滿鬥志想要開拓新業務的創業者,一個負擔家庭和公司的小老闆,他整日起早貪黑的忙碌,逐漸迷失了自我,直到一場疫情讓他生活陷入困頓,難以為繼的房貸、岌岌可危的工作、矛盾重重的人際關係......本片通過講述一個人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而不得不 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回望、取捨、進而重新出發的故事,旨在告訴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向前衝刺固然重要
  • 《回鄉之路》:鄧超用小人物傳遞大情懷,向默默付出的治沙人致敬
    《回鄉之路》:鄧超用小人物傳遞大情懷,向默默付出的治沙人致敬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於國慶檔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組成,之所以說是感人至深,因為都是集中表現中國脫貧攻堅建設新農村的當下生活。其中鄧超導演並主演的篇章《回鄉之路》取材於陝西榆林人在毛烏素治沙的真實故事,整個短片在輕鬆幽默中讓人熱淚盈眶,實在是好笑又好哭。
  • 暖心MV致敬威遠每一位平凡天使
    鮮花爛漫五月天風景旖旎正當時當前全國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我們也迎來企業復工、學校複課、英雄凱旋······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變得美好。面對數月前的嚴峻疫情,我們回顧,也是總結,更是致敬疫情中的每一位平凡天使!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致敬那些疫情阻擊戰中美麗的「她們」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致敬那些疫情阻擊戰中美麗的「她們」 2020-01-31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中你不經意的角落 總有「點燈人」在默默付出
    黑夜中的光明並非憑空而來,在你不曾注意的角落,無數人為這片光明默默奉獻,如同黑夜中的「點燈人」。張旭是歐普照明道路事業部的一員,一位名副其實的「點燈人」。保證城市路燈正常運轉,是張旭每天的主要工作,在他看來,這份工作平凡且辛苦,但看著一條條道路被照亮,也感到充實而滿足。
  • 歷下公安分局推出「抗擊疫情」主題MV——《明天會更好》
    歷下公安分局推出「抗擊疫情」主題MV——《明天會更好》 2020-02-25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眾一心,與你同行 央視綜藝重磅推出系列MV《致敬最美的她》
    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在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重磅推出系列MV《致敬最完美的她》。節目首次採用無主持無串聯的方式,用主題MV的形式向抗疫期間奮戰在各行業戰線上的優秀群體致敬。
  • 天津人藝推出抗擊疫情舞臺情景劇致敬「白衣天使」
    新華社發(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供圖)  天津人藝推出抗擊疫情舞臺情景劇致敬「白衣天使」  新華社天津4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批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奔赴抗「疫」最前線,用勇氣和擔當書寫「醫者答卷」,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最可敬的人。
  • 致敬抗「疫」犧牲英雄!詩朗誦《餘生,一起仰望星空》MV暖情推出
    今天,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推出原創詩歌朗誦MV《餘生,一起仰望星空》。作品由鄧姝琳創作、陳豔朗誦,通過一位丈夫為抗疫而犧牲的妻子的視角,來謳歌白衣天使們的家國情懷與獻身精神。「他們付出太多了,這讓我感動、感激,更心疼。」鄧姝琳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無數「逆行者」默默堅守崗位,日夜奮戰在最前線,太多細節令她感動。
  • 9省連續14天無新增疫情 | 好消息背後還有默默付出的她們
    精緻與高級的服務背後,是她們一直在默默付出。她們用堅定的信念、睿智的眼光引領酒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她們用心的服務著每一位客人。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講述著新時代女性在工作中的精彩故事。這些酒店人,妥妥就是我們的新女神啊!
  • 《最美逆行者》mv播出,事件真實感人,肖戰鏡頭預示著勝利曙光
    因為我們經歷過,所以才更能懂得其中的含義,如今的安穩生活就是這些英雄,為我們付出而來的。除了一些捨身忘己的醫護人員外,還有一些默默無名,在背後為我們付出的普通人,他們同樣也是值得稱讚的英雄,在最近播出的
  • 抗疫戰場無「編外」,致敬勇敢付出的輔警兄弟!
    抗疫戰場無「編外」,致敬勇敢付出的輔警兄弟!在喀什公安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肩章不同於警察,卻有著和警察相同的責任與擔當。無論是在大雪紛飛的寒風中,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還是在危險重重的醫學觀察點,有警察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