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偉 曹操的獨白

2021-02-10 人物

于和偉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裡扮演了曹操,有影評人用「令人瞠乎其技」來形容他的演技。關於曹操一角,他說受到認可很高興,但也很清醒。

他說自己狡猾、冷酷、不夠勇敢、自我中心,也說自己幽默、善良、有正義感、性情中人,「人性豐富而複雜,每個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曹操身上的東西,我有,你也有。」 

張月

編輯張薇

鏡頭面前,穿著藍色毛衣、卡其色褲子的于和偉有點緊張。7月下旬,接受一家時尚雜誌採訪時,攝影師要求他擺出時尚又憂鬱的造型,他說不會,攝影師想了半天,問:「小時候你媽削過你沒?」于和偉想了想,找了找感覺,拍攝順利多了。

之後,于和偉就拍寫真向宣傳團隊提了兩點要求,一是要給他一個規定情景,讓他知道演什麼,二是得給他整雙合適的鞋。  

作為一個從業快20年的演員,在不清楚演什麼時,于和偉似乎並不太擅長和鏡頭相處。他說:「一直是這樣,演戲不害怕,採訪害怕。」

演戲的時候,他和鏡頭的關係更自在。剛剛過去的6月,他和吳秀波、李晨共同出演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上線。這部劇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古裝劇,目前的網絡播放量已經超過60億。于和偉在劇裡扮演了曹操,有影評人用「令人瞠乎其技」來形容他的演技。

他14歲的女兒看完後說:「爸爸,你終於開始接近我的偶像了。」女兒的偶像是圈裡人氣很高的小鮮肉,他跟女兒開玩笑:「你知道嗎?我花了多大的精力,就是為了追趕你的偶像。」

和于和偉的採訪約在了北京朝陽區的一個工作室。他遲到了一點,穿得很休閒,黑色T恤加牛仔褲,利落的寸頭,眼神溫和,比實際年齡看起來要年輕很多。團隊專門給他找了形象設計,可他還是喜歡穿自己的衣服,常常穿著破洞牛仔褲就上節目,宣傳阿蒙說,「於老師說自己穿西服話都不會說了。」

採訪開始,他的第一句話是,「我能抽菸嗎?」近4個小時的採訪裡,他抽了大約六七根,菸頭鋪滿了菸灰缸,他說:「自制力不夠,明知它不好,就是戒不掉……我就安慰自己,人無癖不可深交。」

關於曹操一角,他說受到認可很高興,但也很清醒。他苦惱於很多事情變得不自由了,「我很喜歡去超市,這是我生活常態的一部分。但因為別人都會認出你來,好多圍觀者,這就會給我的生活帶來一些不自由,也許最初的階段,會享受(成名)這些東西,但是你的生活還是(喜歡)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個狀態。」

在他看來,一個演員如果不能去菜市場買菜,不能在人堆裡走走,最終會影響創作。「因為你已經不接地氣了。你觀察和體驗的生活(只)是你的,是假的,不是更多人的。」

前兩天給一家雜誌拍照片的間隙,他坐院子裡抽菸,一邊抽一邊看街道,一會兒就聽見滿院子的知了在叫。他發了個朋友圈,寫了句「知了聲聲地叫著夏天」。「知了一直在叫,而現在我們採訪的時候,就聽不到,對吧?你只有放到生活中才會知道,(知了)叫得這麼響。我們採訪的時候,只會把自己的聲音提高。」

在團隊眼裡,于和偉是個特別較真兒的人。阿蒙有一次半夜4點收到他的郵件,是給史航的一個讀信節目錄的音頻。前幾天已經錄好了兩個版本,但他琢磨來琢磨去,還是又錄了一版。

這種較真兒也體現在採訪過程中。對待每一個問題,他不著急作答,吸一口煙,思考兩秒,似乎在腦子裡組織語言。捋順之後,眼神確定,給出的答案清晰具體,不擰巴。

遇到拿捏不好的,他會側頭問一下助理,「這個能聊嗎?」助理說不聊了吧,他笑笑說:「聊一下也沒事兒。」

他說自己是悲觀的樂觀主義者,也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每個人的)生活都會出問題,但難道那不是我們應該經歷的嗎?只有經歷,沒有對錯。」

演藝圈沉浮不定,特別艱難的時候,他總會想到20多年前還在遼寧撫順話劇團的時候。他剛考進去,什麼也不會,每天拿個小板凳,坐旁邊看演員在臺上演戲,就那麼看了100多場,心裡想著,自己什麼時候能演個角色就好了。

「我經常回到那個場景下,想,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我現在還在拍戲,還在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這是命運給我多大的眷顧。」

于和偉不喜歡被表演以外的東西消費,曾拒絕綜藝節目,因為「笨得慌,覺得玩不了」。他還害怕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我渴望未知,從來不去設定。你問我現在這麼熱愛,10年之後會不會還在演戲,我不知道。如果一直沒有別的東西來吸引我,我可能會一直做下去,但誰知道呢,前面都是未知的。」

他說自己狡猾、冷酷、不夠勇敢、自我中心,也說自己幽默、善良、有正義感、性情中人,「人性豐富而複雜,每個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曹操身上的東西,我有,你也有。」 

這些年,他越來越「不著急了」。「我是一個倔強的人,幾年前看人家拿獎,回來我想我要努力,要慢慢怎麼樣怎麼樣,就著急,想急功近利嘛,這幾年不是,我特別特別不在乎,不在乎除了表演之外的很多東西。」

他希望被觀眾記住的方式是,「于和偉是個好演員。如果再過分一點,就是(這個演員)太好啦。」像是覺得自己講了個還不錯的笑話,他大聲笑了起來。

以下是于和偉口述。

那一瞬間的「不演」

曹操這個角色被大家認可,我很高興。(微博)粉絲,好像,哎喲,好像漲了100多萬還是多少,我也沒統計過。很多人過來,包括一個小孩,年輕的,又是90後的在那兒留言的,在網絡上更是直接,他說曹霸霸,我愛你,我說,我過兩天我領盒飯了,他們就說我是盒飯,我是盒飯,就各種這種狀態,我覺得挺好的,我挺享受這個狀態的。

但也很清醒,非常非常清醒。因為太不算什麼了。我見得太多了,突然被大家認可,有熱度什麼的……這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說你下一部作品是不是還好,是不是能夠保持良好的創作力,是不是還保持那份初心。

我的初心是,我是一個好演員,我要去塑造好的角色。我不假裝清高,之前也有媒體採訪我,我說(劇紅了)很開心的啊,真的很開心。別人會看我(的劇),我說謝謝,別人這麼誇我,我心裡美滋滋的。會享受這個,但是我覺得心裡清楚就可以。

都說曹操橫槊賦詩那場戲,我也很喜歡,拍的時候就很喜歡,對自己的這個完成度也很滿意。那場戲只拍了一條。  

這個劇曹操的部分有一點順拍,就是按照他的出場順序來拍,實際上我是順著曹操這個人物的人生在劇裡走了一趟,到最後橫槊賦詩那場,也是我拍攝的尾聲,情緒也到那兒了。曹操往那個臺上一站,看著那些這麼多年的徵伐,一瞬間的那個東西,在表演上叫潛臺詞,內心的獨白,對吧。我往那兒一站,說實話,要把內心獨白寫出來,可以寫10頁紙,但是那一瞬間,表演只有一秒。

你站在這一秒當中,(腦子裡)要過很多東西,它是抽象的,每個人不一樣。我可以告訴你,我當時什麼都沒過。我就是站在那兒,覺得,啊,人生就是這樣……

那個瞬間,是當演員以來很珍貴的。真的,別吹牛逼,真的有那麼幾秒鐘就已經很好了。在那幾秒鐘表演的時候,人物和角色是完全合二為一的,你成了那個人,那就是很幸福的,你甚至忘了(自己)。那場戲有,所以我特別特別幸福。拍完之後我眼淚噴薄而出,就站那兒,導演那邊對講機喊,好,過。後來我才知道,監視器前的人已經全部哭了。

跟很多演員合作的時候也在說,別演,別演,別演,為什麼叫別演呢?演就會累了,其實大家每個人都在演,包括我也在演,但追求的就是那一瞬間的「不演」。

那一瞬間不演,哪怕只是有一瞬間成為他,那個是特別特別舒服的。你有了那個瞬間,你拿這個瞬間作為一個基點,去輻射,會影響你整個角色。只是一瞬間。你相信了,你相信了你是那個人,這就是表演的信念。就像小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他會特別特別相信,會真哭,所以才說孩子是最好的演員,對吧,那就是信念,演員也要給自己信念。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

突然有一天你會說,哎,我怎麼這麼狡猾

曹操真是千古人物當中的人物性格一個矛盾的大集合,他的豁達大氣有,狹隘也有,對吧,他的文藝情懷,他的冷酷也有,這個不多說了,他是一個矛盾體。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人才會對嘛,每個人的人物性格都是矛盾體,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就覺得曹操身上有的東西你也有,我也有,它屬於是人性的一部分。首先我覺得曹操是個豐富的人,我覺得我也是個豐富的人,人沒有那麼高大,也沒有那麼猥瑣,他就是個人。具體說到每一個性格方面,他有的我也會有。

比方說狡猾。如果我活到40多歲還沒有狡猾,豈不是很可怕嗎,對不對?當有利害關係我要去維護我的時候,或者是維護我們這個團隊的時候,我當然要去有這個能力。在這個層面上所做出來的一些策略,它一定也包含了狡猾,對吧。還有比方說冷酷,也會有。我必須得承認,我本身是一個內心很豐富的人,這些體會都應該能夠感受得到,你才能真正去理解曹操這樣一個人物。我就把他當成我,反覆地把自己去咀嚼一下,然後把自己再放回到800年前的那個亂局,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我是這樣做功課的。

還是那句話,有些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別說是這樣的採訪,就算是好朋友,你們天天在一塊,可能只會偶得一次,醉酒以後,你才能了解他內心的想法。你就告訴他,你們是30年的朋友,我現在特別特別想知道你心裡的想法,他都不見得會說,他也不見得會表達清楚,所以我用了「偶得」這個詞兒。

人性是最複雜、最豐富的。也許甚至有一天你自己不知道,我怎麼還會這麼狡猾,因為當你給自己下了定義,你問我,於老師,你是一個狡猾的人嗎,我跟你回答說,哎,我不是,我一點都不狡猾,我覺得這個答案沒有問題,但可能突然有一天你會說,哎,我怎麼這麼狡猾,這是人性的複雜性。因為你碰到那個情況了,所以它都是相通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媒體對我的報導,我只能說大概都對,也大概都不對。前段時間,我特別喜歡一篇對布拉德·皮特的採訪,他在講離婚的事情,一篇口述。它讓我感覺到:這個人是一個演員,是一個藝術家,他有缺點,也有自己的懺悔,有自己的問題,包括酗酒,包括他真實的狀態,包括他說話的顛三倒四。我通過這篇報導,可能才會了解到他的一點點,一點點。

(我)性格裡特別想改變的地方也有啊,比方說不夠勇敢,這個勇敢是對生活的改變,當然(改變)有好有壞,辯證地看,好的方面說就是比較穩重,有些東西堅持下來了,還有些東西呢,當這個事業帶給你一些煩惱的時候,走也是一種勇氣,我挺嚮往的,就是離開,雖然有些不理性吧,但也是自由的一種表達。我時常有一種被囚禁在牢籠裡的感覺,生活本身就像牢籠,當出現這個狀態的時候,我就想放飛自我,但不夠有勇氣。

還有就是很多方面自制力不夠,比方說戒菸,明知道它不好,可是戒不掉。我就安慰自己,人無癖不可深交(笑)。

優點也有,我覺得自己比較善良,比較性情,有正義感。再多的話,就太多了。缺點呢,會有一些自我,自我中心。這個採訪特別像一個懺悔(笑)。人性的很多東西我都有,突出的東西就是比較自我,說好聽點叫自我,不好聽叫自私,但是我一直在改。優點有好多,缺點可能就這一個(笑)。


電視劇《警花與警犬之再上徵程》劇照

我一定是個有天分的演員

我不看重角色紅不紅,我看重接下來還有沒有可能。要有榮譽感,但不會讓榮譽感成為一個包袱。不要用這種角色來綁架自己,那樣就不自由了。就是有一些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要用這個東西綁架自己。我這麼多年一直秉著一個原則就是我找我喜歡的角色來演。

(以前)我不缺戲過來找我,但是呢,從一個規律上講的話,它一定就是在優良資產組合,一定是好劇本先去跟秀波來聊,跟佳譯來聊,然後到我這兒來就要遜一等級的,那你不能不拍啊,在這裡面我怎樣去找我喜歡的,我去把它完成好。

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實話實說,鍛鍊了我的能力。我覺得每一步都不白走,就人生不白走。我的出發點是要對作品負責任,對塑造的人物負責任。劇本的水平肯定參差不齊的,但我還是儘可能去挑那個喜歡的角色,喜歡的故事,在跟導演和編劇磨合過程中,把它變成一個好的作品。我熱愛的東西在這兒呢,我就熱愛這一行,就希望有好故事呈現給大家,好的角色呈現給大家,這一直都是我的初衷。 

我一定是個有天分的(演員)。因為我自己知道,我小時候不太願意說話,但是如果熟了之後,我跟你講一個故事,你肯定喜歡聽。這就是天賦一部分的代表嘛,但是天賦不代表一切,天賦可能是老天爺賞飯吃,但不努力沒有用,後天的努力是開發天賦的,就是開竅的問題。

有多少所謂的大器晚成的人,他前邊一直努力一直努力,他突然開竅了,開完竅之後,我覺得他可以真的進入那個自如狀態,他一下全部打開了。你能說他沒有天分嗎,只是還沒有開發到。我覺得後天的努力和天分是這麼一個關係。

反正我是這樣的,很多時候都會有(開竅的時刻)。就是你不斷地在印證,不斷地在尋找,什麼是表演、表演和生活的區別、什麼是表現力。其實在這過程當中,可能尋找一個好的角色,需要一個好的時機,需要一個好的一幫合作者,好的故事,好的心緒,好的心勁兒,可能那一瞬間,哎呀,這無比舒暢,哎喲,原來表演是這樣的。

這個頓悟可能我挺早的。我應該是在南京軍區演話劇的時候,可能我就覺得就已經開始有一點開竅了,逐漸就是會覺得,啊,每一個生命階段都不同,在30歲你演戲的時候一定是這樣,在40歲演戲的時候一定是那樣。

會感謝很多人,具體到第一部戲《歷史的天空》,3個編劇是原來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編劇,我演過他們的話劇,他們對我信任,然後把我推薦給製片人,推薦給高希希導演,就是要感謝這樣的知遇之恩,包括李雪健老師在劇中合作上的學習,這都是要感謝的。小到每一個人,每一個群眾演員,我在他身上都能看到他這點很好,學習。

這是一種習慣,我覺得作為演員觀察生活應該是一種習慣,當你在做訓練,成為專業演員的這個過程當中,這種習慣形成得特別好,他敏感,他知道在生活當中觀察之後他會記下來,他會思考,他會總結,他會歸納,啊,這是一種人物類型。所以基本上現場的時候,現場工作狀態,是火力全開的,就是會在心裏面有思考。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劇照

經常會往回看,就覺得現在挺好

從開始有自覺意識以來,演員這個職業就是我的夢想。我說的自覺意識是開始覺得自己長大成人,拿什麼為立身之本,這樣考慮的時候,就覺得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事,願意做的事,熱愛的事。

我在遼寧撫順幼兒師範學校念完中專,當時學音樂,學得不好,怕誤人子弟,就去考了撫順話劇團。剛考上那會兒,什麼都不會,說話一股大茬子味兒,就搬一小板凳,看我們話劇團演話劇,(看了)100多場。那個時候,偶爾上場串一下,從裡面走出來,到舞臺前面的長椅上和另外一個人假裝談戀愛,後面人在演戲,(我)是群眾角色。每一場都會緊張。當時就想,既然幹了這行,怎麼才能成為一個專業的演員呢?就去考了上海戲劇學院。先考的中戲,三試也過了,但那年(中戲)沒有本科班,又考了上戲。

我覺得這叫自覺意識,認識到自己喜歡什麼,想為之付出努力和熱愛。

演員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成為那個人。我會感受到那個人的生活,如果他的生活在紙上並不是很完美、很準確,我會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準備的功課來完成這樣一段人生,這個是最幸福的。每一個用心的角色,演完之後,我都覺得過了一段這個人的生活。

當然現實生活也可以天馬行空,去換幾種人生活法,但是可能第一我不夠勇敢,第二也沒有那樣的基礎。內向的人其實有時候往往是內心豐富的,舞臺或者攝影機前的表演對我來說是內心的一個出口。我喜歡這種狀態,可以進入到別人的生活,也許它是個虛擬的,但是我可以嘗試地去活一次。

我也有過演技不受認可的階段。大學上表演課的時候,一年級、二年級的時候,真的,那個時候會覺得,哎呀,我是不是走錯行了,吃不了這碗飯?

那時候,小品老師會批評,覺得不好,你演完了,沒有效果,你就會質疑自己啊,是對自己自信心的動搖。但是很快,到二年級、三年級的時候就好了。你會有一個好的小品得到認可和鼓勵,然後你就會覺得哎呀,我可以,順著這個自信心一路下去,最後畢業的時候,(我)算是我們班優等生。

帶著這份自信走到今天,我可以說,坎坷也好,在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沒有戲拍也好,在覺得自己可以演戲這一塊,我是沒有質疑的。

有一個階段,是對這個行業的質疑。1996年上戲畢業後我進了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耍大旗、跑龍套跑了一年,演了6年舞臺劇,也沒演到一個重要角色,那個時候就覺得學的這些表演的東西沒用了,沒用了。我背井離鄉,離開東北,這麼遠,難道我要的就是這麼一個結果嗎?畢業的時候,我演的畢業大戲很多人會鼓掌,會起立,會獻花,說這一屆畢業大戲真棒!帶著這樣的自信和優越感,我到了地方話劇團,就變成這樣了。理想和現實的那個差距,在那個時候是有過質疑的。

不是對我專業的質疑,是覺得,哎呀,外面跟學校的體系不同啊。外面這個體系下,我覺得我好像無路可走了,就想自己是不是不幹這行,幹點別的。

後來好起來是因為接了《歷史的天空》,那個戲全國熱播以後,在表演上我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算是呼出了一口氣。那時候感覺特別好,就是我沒有那麼出名,但是它一下改變了我生活的一大塊。至少別人開始找你拍戲了,被動的情況下開始有些主動性了,這個是特別特別重要的。

我想說的就是,世界不會為你改變,你只有改變自己,你把自己改變了,你才會覺得世界跟你融合了,沒有離你那麼遠,這是我的生命體驗,沒有辦法,你只能改變自己。你總是覺得,嗬,我這懷才不遇啊什麼這那,實際情況是那樣嗎,你要真的比較深刻地來客觀地看一下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一個心態的調整之後,你改變了,之後,你才能改變別人。

這一行競爭很激烈,挫折感會考量你的堅韌,鍛鍊你的成長,逼著你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去幹這行啊,適不適合幹這行啊,我用什麼贏啊。我覺得這是好事兒,這是從小演員到大演員的過程。現在這個圈裡在變好,越來越正規化。現在這些年輕人遇到的不公平的事情,比我當時遇到的少多了。比如當時我開工,我要4點鐘化妝,然後到現場等著,先拍一些老師演員,有一次等到晚上10點,說不拍了。第二天還是4點起來化妝,等到晚上,然後導演說覺得這場戲沒必要,刪掉了。我經歷過啊,特別難受啊。我現在不是已經成了那個老師演員嗎?現在的一些年輕演員在我們的劇組裡不也是這樣嗎?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我覺得只有經歷,沒有對錯,只有靠你自己。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規矩,年輕的時候的法則一定是這樣的:第一,要清楚這個事。第二,要在這個狀態下,讓自己學習。我在那個階段的時候,兩天的等待中,在看老師演戲。人要從自己的經歷裡學到東西,了解它的法則,了解狀況。

這麼多年,碰到難事兒的時候,我的方法就是把標準降到最低。我會回到20多年前,快30年了,那個東北的小劇團,搬一個小板凳,在舞臺旁邊看別人演戲,看那麼多場,就想,什麼時候我能上去演個角色就好了。我經常會往回看,就覺得,(現在)挺好。  


修短無常

這幾年我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不著急了。

演員都渴望榮譽。六七年前我演過一個戲,獲得了某個重要獎項的提名,我去參加,穿的西裝革履,很興奮,但是去之前,我就知道自己不會得獎,別人跟我說,你要去參加,要有些曝光率,就去了。在那兒坐著,看那些場面,看到得獎的東西,被大家歡呼啊,認可啊,那種喜悅,都覺得我挺嚮往的。

我是一個倔強的人,回來之後我想我要努力,要慢慢如何如何,這個心態是有影響的,急功近利嘛,心理落差自然就大了。這幾年我不是,我特別特別不在乎除了表演本身之外的很多東西。我開始放下了,因為這些東西跟初心、表演沒有很大的關係。

有一些智者會告訴我,和偉啊,有些東西越求,越求不來,你不去在乎它的時候,它就來了。很多智者跟我說過這個話,因為他們有的時候在替我鳴不平,我其實無所謂,因為真的是不在乎(笑)。

它讓我特別自由。給我(榮譽)我固然高興,沒那麼清高,但是我真的不在乎了。我覺得這種就可以了,想那麼多幹嘛,這是我覺得這幾年最大的進步。

我曾經害怕看見自己的未來。在撫順話劇團的時候,那個未來很清晰,就是那些演員老了,有幾個好朋友,偶爾演一些團裡的戲。我覺得我的未來不應該是那樣的,也不清楚應該是什麼樣的,反正就去改變了,考了戲劇學院。

在南京前線話劇團的時候,也能看見自己的未來,肩上扛著幾顆大星,退伍的國家一級演員,頭髮掉得差不多了。我害怕這種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我渴望有未知。你問我現在這麼熱愛,10年之後會不會還在演戲,我不知道。如果一直沒有別的東西來吸引我,可能會一直做下去,讓它一直煥發我的激情,但誰知道呢,現在前面都是未知的。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我想更多地去體驗人生,會讓人生儘可能地豐富一些。不做演員的話,我會想去做一個作家,腦子裡經常會有故事,會想把看到的、想像到的、理解到的,變成故事。我特別愛看金庸的書,初三的時候,把金庸的小說讀完了,隨著不同的階段,還在讀。還看蘇童、餘華、王小波,《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幫助挺大的,可能也讓我更文藝氣一些。

我一直對人的大腦,對時間,對宇宙,是有興趣的。我覺得人的大腦是最大的謎對吧,科學家們就是解剖,開發了只有百分之多少,只是冰山一角,但那一部分就是說法不一,有人說是什麼深層記憶,我對這類就很感興趣。包括我自己,這會上升到一個哲學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關於時間的關於生命的(提問),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到哪裡去,一定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我從小就是這樣。

我曾經找過鬼。

有一次在哈爾濱拍戲,用了前蘇聯的一個大使館,那地兒已經荒廢了,也沒有燈。拍一場戲的時候,我們那個助理接電話,怕影響同期聲,就往裡走,走到那個走廊深處,有一個門開了,他進那屋打電話,一邊講電話一邊看那窗臺上坐一個人,他就覺得這是劇組的人。出來那個製片部門的人說,你幹嗎去了,他說我接一個電話,那屋窗臺上坐著一個人。製片說沒有人進去啊,助理汗都下來了,特別特別害怕。

我說這樣啊,大家別鬧啊,剛才有沒有人進去那屋,有沒有,沒有,確定沒有,好,我說誰跟我進去(笑)。和另外兩個人就進去了。他倆挺壞的,一把把我推進去,那是個紅房子,汗毛全是立著的,站那兒感受一下,然後推門出來。這個事兒之後劇組裡就在傳,上一個戲怎樣怎樣出現,什麼問題。我說這樣,今天晚上誰願意跟我在這兒住,沒有人願意,都說太冷,容易凍死。後來當然也沒去,還是害怕(笑)。

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是覺得,如果真的碰到了它,它會影響我的世界觀。我想探索,生命到底有幾個維度,我們所認為的世界觀是那樣的嗎?

前不久在看《九型人格》,書裡把人分成九個類型,有一套體系。這種歸納的好處是幫助你更好地認清自己,讓你換一種思維跳出來看。比如說我正在經歷痛苦,如果用九型人格的書來概括我,通過另外一個自我來看:哦,于和偉很痛苦。你就會放到一個人生的維度上來看,他這幾年可能在經歷不順,但又能怎麼樣呢。你會豁達超脫一些,就是會覺得在經歷,過幾天這個事兒也會過去。

生命是未知的,曹操的臺詞說「修短無常」,不知道會經歷什麼,到了40多歲的時候,難道你不要去想這些事兒嗎?你還像一個孩子一樣,當生命的常態、生老病死出現在你生活裡,你怎麼面對?生命是無常,有這個意識的話,思維可能就不一樣了。

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購買本期《人物》

相關焦點

  • 于和偉:我愛曹操的雙面性格
    劇中飾演曹操的于和偉展示出了他霸氣、權謀、父親的一面,還突出了曹操詩人的一面。       殺伐決斷之外亦有兒女情長,于和偉說「我愛曹操的雙面性格」。       可以說,在《軍師聯盟》上半場曹丕曹植的儲位之爭裡,這齣智鬥博弈的幕後操盤手當是權衡朝堂漢臣、又考驗自己兩子的曹操。
  • 衝著吳秀波去的 卻被于和偉的曹操徵服!
    而于和偉飾演的曹操更像是這盤棋局中穩穩噹噹的操盤手。在劇播前五集的時候,大家就看到了一個氣吞山河城府極深又囂張跋扈的千面曹操形象。曹操這個角色不好演,因為人物性格很複雜。歷史上的曹操因為經歷比較坎坷,性格上也有過幾次巨大轉變。從孤高士子,到求生立命的積極保王派士人,再到雄霸一方的霸主。
  • 于和偉:演活了曹操的野心和蒼涼
    很多人說,《軍師聯盟》的最大看點是曹操(曹孟德)——于和偉演的曹操。似乎不同以往,或多,或少,于和偉的曹操多出幾分野心和悲涼。于和偉演過梟雄劉備,宅心人厚。如今,忠奸兩端,又演亂世英雄——曹操。兩個人物,一梟一奸,于和偉對演技的把控能力,耐人尋味。而這,亦是《軍師聯盟》的一大看點。縱觀《軍師聯盟》中的曹操,委實多了幾分真性情。
  • 于和偉演的曹操黃渤「看得起雞皮疙瘩」(圖)
    這兩個不論是性格,還是身世都大相逕庭的歷史人物,皆被于和偉詮釋得入木三分,完全不會跳戲。從弘毅寬厚的劉備,到專制霸氣的秦始皇,再到陰險多疑的曹操,于和偉在各個角色的切換中來去自如。于和偉的演技,連「影帝」黃渤都發微博稱看得起雞皮疙瘩。對於別人的褒獎,于和偉表示,「我覺得對於演員來說,演性格迥異的人物很過癮,這是對演技的挑戰!」
  • 于和偉版曹操,好看!
    巧合的是,他曾在《三國》中演過劉備,此番飾演曹操,難怪網友調侃:「天下英雄唯于和偉一人耳」。調侃歸調侃,于和偉的這版曹操還是很有觀眾緣的。#于和偉一個人的三國# 、#曹霸霸別走# 等話題大熱,網友評價:
  • 鮑國安、于和偉、陳建斌三人,誰飾演的曹操更好?
    迄今為止,演過曹操的演員,有許多,譬如:鮑國安、陳建斌、張豐毅、于和偉、周潤發、姜文、劉松仁等等,我個人認為,只有鮑國安、陳建斌、于和偉三人可以拎出來相比校。其實這三位都是實力派演員,演技都沒得說!但對於飾演曹操這一角色誰更勝一籌,個人還是更傾向於鮑國安老師。
  • 《軍師聯盟》于和偉憑曹操演技封神
    雖然整部《軍師聯盟》是以司馬懿的成長抱負為線索所展開,但從第一集追到了23集,會發現,于和偉扮演的曹操才是這部劇的最大「主謀」,不僅以曹操的身份,壓制著國君與群臣,而且憑于和偉的演技,也在慘烈的「碾壓」著眾多角色,劇中劇外,不怒自威,勢力強大。
  • 同樣是飾演曹操,陳建斌50分,于和偉70分,他把自己演成曹操
    我相信在每個觀眾和讀者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而我們所了解的曹操也只是在熒幕中的形象,那麼同樣是演曹操,誰最符合你心中的曹操呢?同樣是飾演曹操,陳建斌50分,于和偉70分,他把自己演成曹操。很多觀眾都認為陳建斌飾演的曹操已經完全失去了曹操的本性,就連說話的聲音都是一路被觀眾朋友們成為「公鴨嗓門」他扮演的曹操,真的是太個性了,簡直就是把曹操這個歷史是人物活生生的演成了陳建斌自己。所以這個版本的曹操也只能給50分。
  • 朋友圈竟被曹操刷屏,于和偉可以實現「一個人的三國」!
    巧合的是,他曾在《三國》中演過劉備,此番飾演曹操,難怪網友調侃:「天下英雄唯于和偉一人耳」。這是想承包《三國》的節奏啊:調侃歸調侃,于和偉的這版曹操還是很有觀眾緣的。#于和偉一個人的三國# 、#曹霸霸別走# 等話題大熱,網友評價:沒想到,劉皇叔終究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 于和偉飾演的劉備和曹操,你更喜歡哪個呢?
    于和偉飾演了關於三國時代熱播電視劇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三國》中的劉備,一個是《軍事聯盟》中的曹操,兩者都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
  • 演得了警察,扮得了劉備,hold住曹操,于和偉厲害了~
    有粉絲對此評論說:「(于和偉)演過劉備演過曹操,是不是下一部演孫權啊?這樣你自己就三國鼎立了!這次在即將開播的電視劇《軍師聯盟》中,于和偉飾演曹操。對於曹操這種經歷豐富、性格層次感十足的角色,如果不是個演技派還真hold不住。讓卦主倍覺欣慰的是,于和偉沒讓大家失望。
  • 于和偉:既演「劉備」又演「曹操」,氣質拿捏勝過主角「司馬懿」
    導讀:于和偉:既演「劉備」又演「曹操」,氣質拿捏勝過主角「司馬懿」。 很多人都不知道,曹操其實很有仁愛之心,當時策馬走過麥地,因為踩壞了莊稼,當即滾下馬來,甘願以死謝罪。不論善惡,曹操終為一代梟雄,在亂世之中,他能夠為魏國謀出一片天地,其中的智慧與謀略不容小覷。
  • 于和偉蹦迪火了,但你一定不知道,劉皇叔最經典的角色是曹操
    熱心的網友把劉備和于和偉飾演的其他角色無縫拼到了一起,添加了各種鬼畜效果,於是劉皇叔蹦迪就這麼火了。視頻裡劉備摔杯子大聲責罵下屬:「放肆,你在教訓我嗎?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然後無縫切換到于和偉梳著大背頭,手拿雪茄,搖頭晃腦,在酒吧跳舞的場景,簡直不要太歡樂。
  • 于和偉:曹操之後我有很多擔憂,演員不應該被束縛
    從弘毅寬厚的劉備,到專制霸道的秦始皇,再到陰詭多疑的曹操,令人很難想像,遊刃有餘於不同性格、不同時代歷史人物的于和偉,會選擇《下一站,別離》裡看起來沒什麼表演難度的「秋陽」。尤其在被滿屏彈幕爭相pick的曹操之後,因遭遇事業危機而被長輩用8億元投資逼婚,進而選擇與女醫生盛夏開始一段契約婚姻——于和偉飾演的總裁秋陽,怎麼看都好像有點「中二」。
  • 于和偉演過曹操,也演過劉備,到底哪個角色更經典?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叛漢當了曹操,今天下三分,于和偉獨得其二。」于和偉老師先後在《新三國》與《軍師聯盟》中,飾演了劉備、曹操兩名迥然不同的角色,並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但若在「於家劉備」和「於家曹操」中,擇優而選其一,個人認為于和偉老師飾演的「曹操」略勝「劉備」一籌。都說孫彥軍版的劉備經典,但于和偉老師的劉備其實也不錯。
  • 「于和偉蹦迪」火了!劉備跳舞太魔性,但他最經典的角色卻是曹操
    歷史上的劉備武功高強,是用劍高手,于和偉版劉備非常直觀的展現出了這一點。個人感覺新版《三國》真的很有可取之處,不說超越經典,反正不差。 說起來,劉備算不上是于和偉最經典的角色,因為他還演過曹操,曹操演的才最絕。
  • 他是《軍師聯盟》曹操,《三國》劉備,靠演技徵服女人的于和偉
    劉備的隱忍寬厚,曹操的霸氣不羈。其實,細數于和偉老師的銀屏佳作,不止是是《三國》裡的劉備,《軍師聯盟》裡的曹操,他還是《封神演義》裡的姜子牙,《沙海》的吳三省,《老炮兒》裡的龔叔,也是現在熱播劇《決勝法庭》的高劍。于和偉也被人說是這些年娛樂圈最被低估的實力派男演員。
  • 于和偉:一人承包了整個三國,網友說他演的曹操讓人忘了劉備
    沒錯,最近正是在追《軍師聯盟》,當初是衝著吳秀波去的,沒想到半路卻被于和偉出演的曹操狠狠圈了一波粉。于和偉,演曹操,沒錯,就是那個在高希希、陳建斌版《三國》中飾演劉備的于和偉,這回又演了曹操。其實也怨不得網友吐槽,于和偉在飾演曹操之前,不但曾經出演過劉備,還曾經飾演過曹操麾下謀士荀彧,以及吳國的魯肅……
  • 影帝于和偉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曹操劉備:接著奏樂
    1971年,于和偉出生於遼寧撫順的一個小家庭。他的出生不僅沒給家裡帶來快樂反而成為了家裡的負擔。3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因為年紀大了奶水不足。于和偉就喝年長的大姐的奶水生活。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于和偉的大學夢也差點破碎。在大姐的幫助下,這個家裡最小的弟弟最終成為了這個家庭中最幸運的孩子。
  • 鮑國安、陳建斌、于和偉飾演的曹操,誰更符合你心中的形象?
    已經有三個版本的曹操形象,94版《三國演義》鮑國安飾演的曹操,2010版《三國演義》陳建斌飾演的曹操,2017年《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于和偉飾演的曹操!經過比較,他們三人對曹操形象塑造,各有千秋!鮑國安飾演的曹操偏向原著:奸賊亂臣,老謀深算,陰鷙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