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罕、萊吉和蘭喬是同寢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在印度的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就讀,在大學的歲月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法罕其實並不想學工業設計,他想成為一名野外攝影師;萊吉的家庭十分貧困,他的家人希望萊吉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而蘭喬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這個謎要到他們畢業十年之後才能揭曉。
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裡,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公然頂撞院長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卻惹來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看誰會更成功。然而等到畢業時,蘭喬選擇了不告而別。於是為了當年的約定,「消音器」帶著萊吉和法罕一起踏上了尋找蘭喬的旅程。
創作過程
當導演拉吉庫瑪·希拉尼跟監製韋度·維諾·作華說起這個故事時不約而同地笑起來,情不自禁的懷緬自己的大學校園軼事,那些趣聞、惡作劇,種種喜怒哀樂。於是決定把小說故事改編成電影,就有了如今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創作的的過程,主創們彷佛就一直在夢遊著,又回到自己的舊時光。要將一些校園的瑣碎事串連起來,敘述成一個既成熟又帶點漫畫式的戲劇故事,劇本寫作歷時三年零兩個月。
演員選擇
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飾演男主角蘭徹的寶萊塢巨星阿米爾·汗,女主角嘉雲娜·卡布這次在戲中飾演印度知名理工學院院長的女兒,而波曼·伊拉尼則飾演皮婭的父親暨院長,人稱「病毒」院長。戲中對院長訶諛奉承,視蘭徹為假想敵,為人急功近利的查爾圖則由奧米·維加飾演。原來奧米·維加是劇組特地去面試了1000個人後才找到他來演的,而他本身是印度裔美國人,住在洛杉磯,所以他英語非常了得,發音很標準。不過奧米·維加卻被導演要求在片中以印度腔講英文,兩者的落差很大,連他自己也表示很不習慣。
舞蹈設計
在以往的印度歌舞片中,歌舞總是游離於劇情之外,而且舞蹈動作和音樂都非常民族化,限制了這種電影的受眾範圍。印度年輕人不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拍攝時找到了一些年輕的舞蹈設計師,按照流行的街舞風格設計了影片中的舞蹈,音樂也是按照流行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創作的。在攝影機的移動上,儘可能地強調『運動』而不是『位置』。在電影中能看到很多運動的鏡頭,而不是剪輯而成的鏡頭。而且在其他很多地方,影片也都模仿著好萊塢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