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選擇不生孩子的人,現在後悔了嗎?

2020-09-23 國民養生館

說起康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年48歲的康輝,在外界眼中是貼著「新聞聯播的少帥「、」播神」、「國臉」、「字正腔圓」等標籤的央視主播。

一路帶著「別人家的孩子」豔羨走來,大學畢業後進入CCTV新聞中心,成為央視出色的主持人之一。他和妻子之間純真的愛情也被傳為佳話,無不令人羨慕。只是各種鋪天蓋地的美好中,總讓人有種困惑和遺憾——沒有孩子。

「那時候年輕,希望我們的生活永遠是我們的,不希望有太多其他的牽扯和負累」,年輕時候的康輝和妻子選擇了不要孩子,令很多人都惋惜不已,如今慢慢步入中老年的康輝,會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後悔曾經的決定呢?

在康輝的自傳中這樣寫道,「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母親)的心願,讓她膝前多一個冰雪可愛的孫子,那也是她生命基因的復刻,會在未來她在或不在的日子裡、在這個世界裡留著她的或深或淺的印跡。」

在《魯豫有約》前些年的採訪中,康輝母親就在信裡提到:「你爸爸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見到孫子,所以希望你們儘快要個孩子,完成我們的心願。」其實不光康輝的母親,中國的父母對生兒育女這件事是有別樣的期望和情感的執念的,生兒育女仿佛承載了人類文明傳承的責任和特殊的社會紐帶聯繫。

儘管在中國丁克家庭的數字已經超過60萬了,觀念的進步和生活巨大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生孩子,尤其是8090後一代。不過,更多的所謂「丁克群體」卻像當初堅持丁克的康輝坦言有悔意一樣,很多人最後還是選擇了生孩子,變成「真香」現場。

「十幾年了,媽媽已越來越少提及想抱孫子、孫女的事情,仿佛心有不甘,可又無力回天,就這樣接受著我選擇丁克的事實。可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的心願。」希望康輝的這段話,能點醒因為一點挫折苦難就隨意選擇不生孩子的年輕人。青春易逝,年華易老,人生永遠不可能重來,也不是所有年齡都能生孩子,更不是所有人都能生孩子。不生孩子的快樂或許很多,但生孩子當父母的快樂也是無與倫比、無可替代的。

身邊有個朋友,1993年結婚,妻子一直不能受孕,醫院也束手無策。夫妻雙方又非常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多年來跑遍大江南北大大小小的醫院,倍感絕望之時,了解到代孕這個行業,跟呂進峰見過一面之後就把協議籤了,一年多之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從基因角度講,這個孩子跟代孕者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在別人看來卻總顯得「不那麼光彩」。

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說過的一段話,「打個比方說,一個鄉下的人,去到杭州上海這些大城市逛街,到處是禁止你隨地大小便的,但是萬一這個人小便很急很急,周圍20公裡就是找不到公共廁所的時候,你這個花園我能不能小便?小便了可能遭到罰款,但不小便我可能就憋死了。那怎麼辦?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呂進峰確確實實解決了我的問題,我是真心感謝他的!」

話說回來,人的身體的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五花八門的問題或疾病,有些能夠治癒,有些卻不能治癒。這個時候,雙方又特別喜歡並且極力地想要孩子,能怎麼辦呢?這時候,一個合適的志願者非常願意接受「代孕」,達成協議,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就像文中的張先生和我接下來要提到的沈女士一樣,我們沒有被逼到那個份上,無法理解他們一直飽受的痛苦和折磨,更無法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去評價和批判「代孕」這件事。

《東方直播間》欄目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沈傑和劉曦是一對年輕夫妻,因為不能受孕,倆人去南京鼓樓醫院做了生殖輔助技術,培育出了「胚胎」,可惜在趕往醫院的途中不幸車禍雙雙去世。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在巨大的悲痛中都成了失獨群體,都想擁有這唯一的「生命的延續」,通過代孕的方式讓這個「唯一的血脈」給餘生帶來生的希望。

兩個家庭的痛苦和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個「胚胎」身上,令人心酸又無奈。誰都沒有辦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降臨,留一個情感的念想和生命的延續,對活著的人來說,該是多麼重要的支撐啊。

現今社會,不孕不育,子宮切除,想生二胎年齡過大的,失獨,單身卻想要孩子等等有代孕需求的群體不在少數,且大多是很急迫的。而代孕確確實實能幫助到很多特殊家庭解決生育問題,用夫妻雙方的受精卵子,植入到合適的志願者子宮,由孕母代為完成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這並不是一件不能提上檯面的事,反而更應該加快立法,規範這個行業,糾正大家對這個行業存在的主觀的、世俗的、固執的誤解和偏見。

「4-6年的時間,我和太太一直想要有個自己的孩子,這種急切的深深的期望,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了。沒有孩子的人生對我來說不是完整的,現在我們有了孩子,由衷的珍惜和感恩,這種喜悅是任何事都無法替代的。」張先生如是說。

不由想到,其實代孕行業就跟其他普通行業一樣,有正規的,也有不正規的。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鄙視和偏見,就盲目的否定這件事。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爭論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人倫性和責任性,尋找到一個平衡點,讓每個人都能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讓所有環節和人都能得到應有的保障和維護,就是正規代孕行業所追求的

不管你能不能生孩子,既然上天賦予了女性這項特殊使命,我們就要慎重對之。在能生育的年齡,好好珍惜;不能生育,也會有辦法解決。當你明白生命有時候真的很脆弱,也許傳承和延續,就承載了別樣的意義吧。

相關焦點

  •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孩子」,當初堅持丁克,康輝現在後悔了
    康輝在自傳中寫道「如果能夠重來,我一定會早早遂了母親的心願,讓她膝前多個冰雪聰明的孫子」,但不管康輝怎樣後悔,時光都不能倒流。現在選擇丁克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在將來可能會後悔,有些人也許不會後悔。其實丁克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誰也沒法判斷對不對,畢竟生活是自己在過的。
  • 男人可以選擇不生孩子,那么女人可以選擇不生孩子嗎?
    小西和她老公離婚以後,大家沒事就拿小西的這件事情說長說短,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小西的錯。小西身為一個女人,不願意生孩子,就是錯誤,有的人還說出這樣的觀點,人類就是一種動物,繁衍後代就是本能,誰都不生孩子,那麼人類就滅絕了。甚至有的人詛咒小西,現在不生孩子,以後老了就孤獨終老吧。
  • 20年前不生孩子的「丁克族」,現在後悔了嗎?過來人的回答很真實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生活中逐漸出現一些人會選擇結婚不育,甚至是不婚不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丁克族」。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丁克族逐漸出現在我們國家,具體就是指那些有生育能力但選擇不生育,或者沒有生育能力而被動選擇不生育的人。雖然對於一些不喜歡孩子的人來說,丁克族的出現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能幫自己解決不想生育的問題。
  •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他們後悔了嗎?
    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首批丁克族步入老年,他們後悔了嗎?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為一直為孩子操心,從孩子的衣食住行,到畢業找工作、找對象,父母都非常關心。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丁克",劉嘉玲和劉曉慶便是最早的一批"女丁克"。劉嘉玲和梁朝偉也是娛樂圈的一對模範夫妻,兩個人現在已經50多歲了,但是他們依舊沒有選擇要孩子,很多網友對於他們不要孩子這件事情也進行了很多猜測。在早年間劉嘉玲和梁朝偉是想過要生孩子的,但是因為兩個人自身的一些原因,最終就放棄了要孩子的想法。
  • 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丁克族的現狀,不生孩子老了後悔嗎?
    但是進入工業時代之後,以前農業社會推崇的多子多福的思想已經慢慢的發生了轉變,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家庭都不願意多生孩子,很多最多只生一個,甚至出現了很多的丁克族,他們不生養孩子,專注享受兩人世界。如今,中國第一批丁克族已經進入老年,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下他們的現狀吧。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丁克家庭,丁克家庭一般是指城市裡,夫妻兩個專注於事業,高收入不生養的家庭。
  • 米雪不後悔沒生孩子,女人如果因「怕後悔」而生娃,最後是坑自己
    我們所看到,很多特別優秀的女性,如米雪,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比如楊麗萍,儘管有人去譏諷她說,沒孩子的女人不完整,是人生遺憾,但她仍自得其得,享受著自己的人生,不為所動。是啊,看這些女人其實活得蠻好,並沒有非結婚不可,非生孩子不可啊。說是這樣說。但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就不怕將來後悔嗎?你敢說,你心底不會為之一顫?
  • 米雪不後悔沒生孩子,女人如果因「怕後悔」而生娃,最後是坑自己
    在這次訪談中,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她說的那句,我遺憾沒有生孩子,但不後悔。她沒有因為想要生孩子,而盲目地走進一段自己都沒有把握的婚姻,更沒有想要去用孩子去定義一段關係。雖說她沒有孩子,但我覺得她是個特別負責任的女人,也特別有魄力。因為太多女人,可能包括你我,之所以生孩子,大多都逃不開「怕後悔」三個字。
  • 婚後不生孩子,老了會後悔嗎?
    幾乎沒有父母認可子女選擇當「丁克」,而他們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現在不生孩子,你老了怎麼辦?」且不說老了怎麼辦,私以為年輕人更想知道的是,若要結婚生子,怎麼才能不讓當下的生活質量下降。那麼那些選擇生孩子的家庭,是不是從來沒有後悔過,是不是晚年十分安穩,我想也不盡然吧。
  • 鹿晗成功逆襲一線演技讓人驚豔,當初說用錯鹿晗的導演現在後悔嗎
    鹿晗一夜翻紅成年度最「怕」人物,和baby憑實力引領流量逆襲;鹿晗成功逆襲一線演技讓人驚豔,當初說用錯鹿晗的《上海堡壘》導演現在後悔嗎?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今天,全網有一個人火了,那就是鹿晗,要說到鹿晗的演技,曾經你有多質疑他,曾經的他有多麼不堪,現在的他就有多驚豔,現在的他就有多少的掌聲!
  • 山口百惠不後悔現在的生活,一旦作出選擇,就要義無反顧!
    山口百惠不後悔現在的生活,一旦作出選擇,就要義無反顧!山口百惠在21歲這一年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嫁給三浦友和,婚後山口百惠引退作起了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這樣的山口百惠令許多人都感到特別的惋惜,又覺的山口百惠十分的傻。
  • 李星奎: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沒人能想到,他會回到村裡當起「村官」。  「村集體背負著160多萬元外債。我回來,是想盡一份力,回報生我養我的故土。」李星奎說,「1997年,我當時在濰坊的事業如日中天,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時候,村裡的6名老黨員代表來找我。此時的南郚村,班子軟弱渙散,幹群關係不和,全村的發展陷入了極度的困境。」
  • 30歲時不想生孩子,50歲時後悔了?不想生孩子,有沒有錯?
    他今年已經快70歲了,但他的小孩現在才差不多20歲。他曾經開玩笑的說,每次去學校參加家長會,他兒子都會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因為別的同學會以為來的是自己的爺爺。老師說,他老婆年輕的時候不想生孩子,兩個人都是從事藝術領域,師娘是個女強人,他們決定婚後採取丁克模式,不生小孩。
  • 黃磊後悔晚生孩子:他青春期我都60了,都打不動他了
    在一次節目中,他很擔憂地說,等兒子青春期的時候,我都60歲了,我都打不動他了,多可怕。本來我也不覺得自己生孩子晚,可是這麼一對比,比我大幾歲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我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小班,瞬間覺得差距好大。早生和晚生,有什麼區別呢?一,早生孩子身體恢復很多20歲的小姑娘生完孩子沒多久身材就恢復了,像沒生過一樣,年輕就是好啊!
  • 「一輩子沒有生孩子會後悔嗎」周潤髮妻子的回答,值得成年人深思
    能夠為了另一半放棄生孩子的想法,這樣的感情,令人淚目。人生是一輛從來不肯停歇的列車,失去的無法挽回,既然選擇了生活,就要繼續向前走,這一點,周潤發和發嫂都很通透。當魯豫問發嫂:「到了現在還沒有孩子,你後悔嗎?」
  • 當初決定養柯基犬的你,現在後悔了嗎?
    不知道養了柯基之後的你是否後悔過?我相信是有的。每當下面這些時刻都會有一種抽當初的自己一巴掌的衝動。像瘋子一樣亂撞。膽子大的柯基,對什麼都感到有興趣,一旦放出來,就在家中四處亂撞,不是心疼它痛不痛,而是心疼家裡的物品,所以養柯基犬的人,家裡的客廳一般較空,易碎品少之又少。
  • 離開德雲社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他們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李菁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位大眼板子李,是德雲社元李級人物,雖然在德雲社風雨飄搖時期離開,但離開後一直沒有說過德雲社和郭德綱半個不字,也算是個有風度的人。何雲偉不太想論人是非,但對這個人卻真的喜歡不起來,單論水平來說,郭德綱也是讚賞有徍,但從婚內出軌到背叛師門,使他整個人風評很差。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愛生孩子了?第三個原因看了很心酸
    國家的生育政策從當初要求一家一戶只能生一個到現在開始允許生兩個孩子,可以說發生了很大的一個改變。在一開始計劃生育只能生一個的時候很多人即使是面臨著被罰款、孩子以後沒法正常上公立學校的風險都要偷偷的生第二個孩子、甚至是第三個孩子,但是到了現在,全面開放二胎了,想生再多生一個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甚至是連一個孩子都不想生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之前的計劃生育導致了現在的人思想徹底變了嗎?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1、現在的人們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
  • 我生不生孩子關你屁事?
    更讓人不解的是這條評論竟然獲贊一萬多。沒想到如今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認為女人的義務是生兒育女,並且存在這種思想的還有不少女性。就這條評論而言,就是出自一個女人之口,以這種口吻去評論一個人,等於是對於她人生活狀態的抨擊。你有選擇生孩子的自由,別人也有選擇不生孩子的權利。
  • 劉小光不是原版「趙四」,當初辭演《鄉愛2》的他,現在後悔嗎?
    劉小光不是原版「趙四」,當初辭演《鄉愛2》的他,現在後悔嗎?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想要在演藝圈混,就得給自己找一個好的靠山。在遼寧,最有名的當屬遼寧民間藝術團,也就是本山傳媒了,由趙本山主事,這些年培養出了不少民間藝術家。
  • 劉小光不是原版「趙四」,當初辭演《鄉愛2》的他,現在後悔嗎?
    劉小光不是原版「趙四」,當初辭演《鄉愛2》的他,現在後悔嗎?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想要在演藝圈混,就得給自己找一個好的靠山。要說《鄉村愛情》這個系列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幾個角色,必然會有趙四。關小平是個直來直往的人,他當下就選擇直接離開藝術團,到別的地方另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