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情人節,以現代的愛情概念去評判古人,往往會產生很多奇妙的誤會。
比如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位詩人但丁,以現代的愛情觀來評價,這人就特別奇葩。
你可以說他是個「暖男」——他一輩子所有的愛情詩,都獻給了一個名叫貝特麗絲的女孩,在他最為著名的《神曲》當中,這位夢中情人更是接替羅馬大詩人維吉爾,帶領他遨遊天堂的嚮導。詩人往往是多情的,像但丁這麼專一,一輩中只愛一個女孩,並把所有愛情詩都獻給她的詩人實在少之又少,跟別說但丁在詩作中表達的對貝特麗絲的愛情濃烈、純潔而真摯。
但你又可以說但丁是個「舔狗」甚至偏執狂,因為這位讓他一輩子愛的死去活來的貝特麗絲,其實既非他的妻子,又非他的情人。
確切的說,但丁和這位姑娘只見過三面,一次是但丁9歲時的一面之緣,一次是他18歲時的橋上偶遇,還有一次是二十來歲時,人家貝特麗絲即將嫁人時。
總之,兩個人的對話,一輩子加在一塊,應該也不超過十句。
但丁與貝特麗絲的邂逅
以今人的眼光看,但丁對貝特麗絲的愛情是很匪夷所思的。他在這份愛中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但如果你去讀讀但丁的那些詩,你會發現但丁確實得到了很多——確切的說,但丁愛的不是現實中的那個貝特麗絲,而是他精神世界裡的那一個。對這個貝特麗絲的迷戀與神往,成為了他進取與升華的動力,讓這位詩人成其偉大。
但丁對貝特麗絲的愛,其實更接近於中世紀的那種「騎士之愛」,整場戀情當中,只有邂逅與對方真正有關。其餘的全部,都只在他的精神世界裡發生。
可是,毋庸諱言,你的生命當中,肯定也遇到過屬於你的「貝特麗絲」。
幾次回眸一笑,幾個眼波流轉,那姑娘就「點化」了少年的你。為了與夢中的她相匹配,你開始瘋狂的完善自己、汲取知識。愛情讓你將少年時代的每一分鐘投入到了這場追逐當中。
終於,你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正是那場追逐,塑造了今天的你。
而相比於但丁,你也許是幸運的。對於魂牽夢縈的貝特麗絲,但丁一輩子沒有與其親近的機會。但你卻可能有幸獲得那夢中情人的垂青,與她談上一場戀愛。
可是,即便有幸得到這樣的垂青,也並不意味著,你最終一定比但丁更幸福。
德國大詩人歌德,一輩子到底談過多少場戀愛,算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哥德巴赫猜想。反正作家周國平曾毒舌的評價說歌德這輩子只忙活過三件事:寫作、做官和戀愛。這個評價其實並不中肯,歌德一輩子129部作品,大多以自己的愛情生活為原型的,他還親筆寫了的15卷日記可供索引。翻看這些作品,你會發現做官和寫作都只是這位大文豪的副業,他的主要工作,是也只是:戀愛、戀愛、戀愛…… 然而,有一場戀愛卻是歌德後來一直羞於提及的,因為談的實在過於糟糕而笨拙——那就是他的初戀。16歲時,歌德去萊比錫求學,在那裡偶遇一位餐館老闆的女兒安娜,歌德迅速被美麗的安娜迷住了,寫了無數優美的情詩對其展開追求。這些情詩迅速俘獲了姑娘的芳心,兩人成功的墜入愛河。這是歌德人生的初戀。一個是苗條可親、聰明伶俐的懷春少女;一個是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名校才子,真可謂天合之緣。歌德在這場愛情中也愛的真誠而熾烈,他對朋友莫爾斯說:「現在,我第一次享受到真正的愛……」然而奇怪的是,這場看似美好的愛情很快陷入了無休無止的爭吵的泥潭,最終很快以難堪的爭吵結束。幾個月後,歌德再次給他的朋友莫爾斯寫信,傷心欲絕的說:「與她的分別讓我心碎……但如果她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幸福,我會非常高興。」事實證明,這一次,歌德這嘴就跟開過光一樣靈:兩人分手後不久,安娜就嫁做人婦。得知消息的歌德非但沒有如他所言「非常高興」,反而大病一場,差一點提前終結了他的作家生涯。若干年以後,當我讀到歌德的傳記時,經常很不厚道的笑出了聲。因為他在初戀中的一些行為,實在蠢的太有典範性了:歌德在與其初戀安娜的戀愛中,表現出的是那種最讓女性懼怕而反感的控制欲,他武斷的嫉妒一切與安娜有交往的男性,粗暴的闖入和打斷他們的交際。安娜抗議多次,但歌德置若罔聞。最終,兩人的戀情結束於這樣一場在萊比錫當地引為笑談的事件。某天,安娜在母親的陪同下與一位相熟的男士前去劇院看戲,得知此事後的歌德嫉妒的發狂。感覺自己顏面盡失的安娜當即提出分手。而高傲的歌德立刻爽快的答應了。對比歌德後來「萬花叢中過,片草不沾身」的戀愛技巧,你很難想像這竟然是他當初能幹出來的事。但我想,初戀的粗拙與後來戀愛中的炫技,在歌德這個人身上其實是統一的。 而男士們私下裡則傳說,老實人在戀愛場上難免吃虧,唯有熟悉PUA技巧的渣男,方能情場得意。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老實人的特點,是愛的專一卻笨拙;渣男的特點,是愛的濫情而炫技。事實是,一場美好的愛情,需要男性合理的調配「老實人」與「渣男」的配比:他當然不能當百分之百的渣男,惡意玩弄女性。但也不能當一個完全的「老實人」,把一顆心完全的交給戀人,那樣會讓愛情喪失最重要的要素:不確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