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北京誰不來一次故宮呢?但我9年裡卻只去了3次。讀初中的時候,作為遊客,第一站打卡的就是故宮呀!那時候年紀小,覺得故宮不過就是電視裡的樣子,寬寬廣廣冷冷清清,還沒有北大的未名湖來得生動。
景山公園—拍故宮全景的好地方
來北京住了大概五六個年頭,才決定在下雪天,再去一次。那時候故宮還不像現在這麼網紅,當天還是能買到門票的,早上5點起床,顛顛先跑去了景山公園——景山公園位於京城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點上,這裡是拍故宮大全景的好地方。雖然在景山公園閒逛的時候,沒有見到什麼人,但是亭子上的攝影師們可是烏泱泱,找個合適的機位都要插縫。
大家都知道景山公園,大都會想到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樹,其實是景山公園裡還供奉著歷代皇帝的財神爺——龍的兒子貔貅,可惜能緣得見的人很少。景山公園春天是賞花的好去處,牡丹尤其好看,品類多樣雍容華貴。
下雪天的故宮——白茫茫猶如紫禁城
8點的時候換乘公交,到了故宮門口。本來以為自己來晚了,尤其是買票的時候還排了一會兒隊,正擔心拍不到無人的雪景,沒想到那一天運氣非常好:正好有外國來賓參觀,很多殿落延遲開放,因此能夠拍到很多「看似無人」的場景。
落了雪的故宮,就成了紫禁城。在故宮裡為了拍雪景,走啊走的,卻也是不感到累。一發朋友圈,炸出好多回覆:我也在故宮!我也在拍雪景!我們後花園見!
故宮珍寶館——九龍壁和獅子們
另一次來故宮,是因為報名了一日暴走團,跟著小姐姐,發現故宮很多有趣的故事。珍寶館是需要二次買票進入的,之前來了很多次故宮,都沒注意到這個地方。嚮導小姐姐第一個重點介紹的,就是珍寶館的九龍壁;全國這樣樣式的不多,北海公園有個雙面的,這個上面趴著九條龍,顏色豐富豔麗。建造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風水安寧。
關於九龍壁有個故事,仔細尋找,會發現有隻龍的肚子是黑色的——傳說當年燒制的時候,有個小師傅不小心打碎了琉璃瓦,老師傅擔心被殺頭,急中生智,用木頭塗上了白色,頂替上去,而且幸運地沒被發現。現在年代久遠,「假的琉璃瓦」這才變了顏色。
珍寶館裡有各種華麗的頭飾的,有皇后的有嬪妃的,還有各種簪子器具,顏色豐富奢華,感覺帶上去也是個體力活。順便看了看金銀器具展,看到很多雕刻精緻的器具。全程人比較多,也很擁擠,需要注意安全。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珍寶館的獅子是耷拉著耳朵,眼睛無神。和故宮太和殿的獅子風格大為不同,傳言這裡是後宮的屬地,用此告誡皇帝後宮:女人不得幹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門票:故宮珍寶館門票需要另外加10元,需要帶身份證
開放時間:8:00-17:00
地鐵: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站下
貼士:整個珍寶館並不大,半小時就能溜達完。
故宮斑駁的大金缸——難忘的歷史
如果不是有講解,不會注意到那些斑駁的大金缸,上面有著斑駁的花紋,看一眼,乍以為是歲月的痕跡。跟著同行的小姐姐,才知道,這些缸原來都是金光閃閃的。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看到金子,想要搬回去,無奈扛不動;就準備用刀刮下來,誰知道一刮發現是鍍金的,貪心的士兵,一個個拿著金具,把金子颳了下來。
故宮最大的爛尾樓——延禧宮
因為延禧攻略的大火,延禧宮也熱鬧起來。可跟著小姐姐一路走過來,進來卻看到廢墟一片。原來這邊位於故宮的「火位」,每重建一次就要著火一次,是讓故宮頭疼的魔咒。
後來有妃嬪提出要建撐「水晶宮」——下面魚塘環繞,上面是西式玻璃裝修,這樣就不怕火了。可誰知沒建成,溥儀就退位了——延禧宮卻也成了故宮最大的爛尾樓,而且聽小姐姐說,這裡還是整個故宮wifi信號最差的地方。一路沿著延禧宮出去,就到了儲秀宮,這裡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其實並不是第一次來這邊,卻是第一次知道背後有這麼多故事,聽嚮導小姐姐講慈禧宮殿的故事日常起居,也很是有趣。
故宮角樓咖啡廳——康熙最愛巧克力
另一次來故宮,沒有進門,直接從神武門拐了個彎,跑去了角樓咖啡廳。故宮的同款咖啡在北京火爆了一年了,卻依舊那麼有人氣。11點去的時候,萬裡江山卷蛋糕已經賣光了。好在也不是很餓,點了一杯康熙最愛巧克力。很多收集控為了這個杯子而來,喝完後倒也確實是個顏值超高的道具。
旅行貼士:神武門門口,不需要進故宮可去
故宮文創淘寶店——故宮的貓貓們
咖啡廳旁邊就是故宮文創店,裡面的東西倒是沒有網絡上齊全,大家都是衝著牆根的貓咪來的。各個姿態各異,無敵可愛,都想要去拍它們的貓屁股。旁邊還有兩個威嚴的貓咪侍衛,趕緊拿出我的八抓魚三腳架拍拍拍,趕巧的是,這邊的店有很多故宮風的窗臺,放上小三腳架,高度正合適。
這些地方你都去了幾個?關於故宮,你還知道哪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