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自臺灣的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代表大運河文化協作體,在這個重要論壇上作交流發言。
談起茶文化,我的底氣不是很足。前些年,我是一個習慣牛飲的人,這幾年卻誤打誤撞的進入了「茶圈」,不僅每年要以主辦方的名義參加兩、三次茶博會,還連續三年組織舉辦了澳大利亞•中華文化節暨茶博會;參加了兩次中蒙俄「萬裡茶道」市長峰會。本月初,我又參加了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期間,通州的劉總請我和參加茶博會的幾位朋友到運河岸邊的龍舫去品茗賞景。餘暉下的大運河金波蕩漾,深邃安詳。這位從春秋時代走來的老者, 2500年來養育蒼生,滋潤大地,演化成了一條精神的大河,流動在東方文明的血脈裡。在龍舫三層平臺上,來自福建的楊先生為我們衝泡了一杯武夷巖茶,茶湯金黃帶紅,香氣濃沉厚重。一會兒,來自臺灣的黃先生又沏了一壺凍頂烏龍茶,只見茶湯略深,花香散去,竟與武夷巖茶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時黃先生說,之所以剛喝完武夷巖茶,接著就喝凍頂烏龍,就是要品味這種同宗的厚重、同族的神韻。我這才知道,臺灣的凍頂烏龍和福建的武夷巖茶本是同宗同族,血脈相連。茶的傳承、茶文化的弘揚,在兩岸民眾心中有著沉甸甸的分量。也如今天這個論壇,我們品茗暢談,對中華茶文化的深情與摯愛,就在這茵茵的茶氣和淡淡的茶香中升騰飛揚……
談起茶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單就「文化」本身的含義也不容易說清楚。
中華文化促進會王石主席在一次演講中,談到文化與文明的區別,說文化所關心的是「你的」還是「我的。人、族群、文化都有地域性。這種向內認同的傾向,可以說是人、族群和文化的本性。雖然人類組織、人際交往以及文化的圈子越來越大,但大到今日,講文化仍然是有邊際、有認同的。文化往往是區域性的。
茶源自巴蜀,秦漢之後漸次傳到中原,傳到邊陲,傳到國外,雖然已經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但所謂「茶文化」,也還是有界限,有邊際,有認同問題的。還沒有充分的國際化,更談不到全球化。起碼還沒有像咖啡走得那麼遠,傳播的那樣廣。咖啡源自衣索比亞的牧羊人,但現在已經是世界文化,男女老少都能接受。所以,我們努力的空間還很大,任重而道遠。
許嘉璐先生曾經講過,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有兩個重要載體,一個是中醫,一個是茶葉。回望過去,這兩個載體確實起到了鷹之兩翼的作用,可現狀是:日本的漢方佔全世界中藥市場份額的90%;不生產一片茶葉的英國,其「立頓」茶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是我國最大茶企年銷售額的10倍以上。中華文化走出去了,茶文化走出去了,同時也留下來諸多思考。
漫步在大運河邊的龍舫平臺上,聽著舷邊輕輕拍打的濤聲,我在想,總書記為什麼提出要弘揚大運河文化?我覺得不僅僅是因為她記錄了中國歷史文化寫不盡的厚重、壯美和輝煌,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更重要是,大運河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執著信念;承載著勇於進取、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承載著創新協同、百折不撓的文化靈魂;承載著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態度;承載著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思想智慧,為中華民族偉大振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那麼,在茶文化中是否應該注入大運河文化的精髓和時代元素呢?
大運河文化協作體,特別想和您一起把大運河精神融入中華茶文化的血脈。
「大運河文化協作體」的成立,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重要指示,以中辦、國辦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為依據,以「運河文化連結世界,協作平臺助力發展」為願景,按照「中央政策引領、政府需求導向、項目建設落地、產業集群導入、主體市場運作、金融手段孵化」的思路,探索《綱要》落地路徑,搭建協作共贏平臺,推動運河文化帶建設,致力於成為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踐行者、推進者、引領者。
協作體在張繼鋼導演領銜下,創作演出了《孔子》等「運河魂」系列劇目,拍攝了《往戲新聲》、《紅色的弗拉基米爾號》等影視片;創建了「1+5」模式,即在中辦、國辦《綱要》和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統領下,以項目規劃、央企合作、產業導入、智庫跟進、金融統籌「五位一體」為主要支撐,竭誠為運河城鄉發展提供「縱向全過程、橫向一體化」服務;注重整合資源,打通地域壁壘,促進文旅產業的協調發展。我們真誠希望與海峽兩岸各界人士及運河節點城市通力協作,為大運河再現輝煌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在草木之間」,一個茶字,就是一個典型的文化符號。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說過:「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開」,人在草木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代表人應該根植於大地,回到自然的懷抱之中去,就能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作家的話,融合了儒、釋、道諸家精華,很好地闡釋了中國的茶道思想。
有一種情懷,叫清香如茶;有一種思念,叫情如茶香。我們深信,淺淺的海峽,割不斷茶香飄逸。一片茶葉就是一瓣心香,茶香必然會把兩岸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大運河精神和茶文化的融合,一定讓兩岸的民族精神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
微信號:ccps1992
郵箱:wencuhui199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