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芬蘭已經寒風瑟瑟了。
但是赫爾辛基海邊浴場是帶桑拿房的,帥哥美女還很多,我也就想藉機體驗一把芬蘭浴。
結果跑到門口天台上一看人家小鮮肉的腹肌,按學生們的話來說,心裡還有沒有一點B數了?
放棄。
後來我在聖彼得堡問阿列克謝教授,你們俄羅斯的桑拿和芬蘭的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個明顯的斯拉夫主義者斬釘截鐵地回答:
「差不多,但我們的更爺們兒,我們洗的時候,會拿樹枝條從頭到腳,好好抽打自己。狠吧?「
我說這不叫狠,這叫」二虎「,two tigers。
其實以聖彼得堡為中心,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芬蘭的共享歷史太豐富了,建築風格都接近,當然俄羅斯給芬蘭的烙印很深。
比如,景致乏善可陳的赫爾辛基老城,出彩的歷史景點也就是兩個大教堂。
一個是議會廣場的白色大教堂,門口唯一的大雕塑,居然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騎馬像,紀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權。
第二個教堂,是烏斯別斯基大教堂,聽聽名字都曉得了,徹頭徹尾的俄式東正教堂。
白色教堂與亞歷山大二世雕塑(圖片非原創)
但我很快就發現,芬蘭人並不太願意談論俄國,尤其是與俄國的過往。
到赫爾辛基的碼頭集市上看看,到處是象徵本國的動物公仔——馴鹿。
但地球人一看到俄國,就想到熊瞎子。
都是老鐵,怎麼一個蔫了吧唧,另一個就破馬張飛?
我一直說,中國的東北人是有內部差別的,歐洲的東北人,你們也要分清楚。
赫爾辛基景觀的精華,不在城裡,而在海上,那就是芬蘭堡。
再也沒有比芬蘭堡更反映波羅的海東岸強國興衰的景點了。
今天來看,這個海上要塞本身是一種超越修建者自身實力的產物,是一座充滿想像力的海上軍事景觀。
1991年它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之無愧。
芬蘭堡全景(圖非原創)
從歷史上看,修建這個堡壘的決議,其實跟芬蘭人關係不大,因為這是1748年波羅的海老牌霸主瑞典人開始修建的,芬蘭當時是瑞典領土。
但是,近代芬蘭的地緣處境,簡直就是朝鮮半島的翻版。
它始終夾在瑞典和俄羅斯這兩個大國之間,時不時的,德國和英國還來攪局,強行鹹豬手。
1703年,在彼得大帝搶佔出海口後,修建新首都聖彼得堡,起點就是一個巨大的海上要塞,彼得保羅要塞。
地位很高,彼得大帝以降,歷代沙皇的遺體都要在這裡的教堂下葬。
彼得大帝是一個海軍迷,聖彼得堡就是海軍的天下,彼得保羅要塞也是海上門戶之一。
面對咄咄逼人的俄羅斯,瑞典人試圖把扼守赫爾辛基海灣的六個小島串聯起來,修成一個鏈鎖狀的反制防禦工事。
這是要跟俄國人大戰的準備。
彼得保羅要塞(圖非原創)
瑞典這個國家,我們關注得也不夠。
你只曉得北歐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殊不知瑞典也曾經是很有脾氣的。
你去看看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尖頂,當年修,就一定要比丹麥哥本哈根的高一米,丹麥人不服,就反超一米,結果斯德哥爾摩追加反超,最後兩個市政廳頂都成了避雷針。
都是維京人的種,體格彪,海戰強。
事實上,瑞典在17世紀早期確實出了幾位戰神級的君主,尤其是喜歡做前鋒、慣於身先士卒,幾次打得俄國人毫無招架力的古斯塔夫二世。
但是這個國王自己說的,瑞典的興起,第一靠上帝,第二靠海軍。
1628年,本用來傲視波羅的海的主力戰艦「瓦薩號」首航就沉沒了。
1632年,古斯塔夫二世在對抗天主教聯軍的作戰中獲勝,但他本人從馬上摔下來意外身亡,年僅38歲。
什麼叫譁啦啦大廈將傾的徵兆。
然後瑞典跟俄國就越打越吃力。
有些讖緯的感覺。
其實,這裡的關鍵,恐怕還在於俄羅斯有遼闊的溫帶腹地,瑞典沒有!
所以俄羅斯耗得起。
但瑞典咽不下這口氣。
用差不多50年,芬蘭堡總算修好了,瑞典國力也耗得差不多了。
芬蘭堡立刻成為俄國圍攻的對象,俄國人說看你修了這麼一個又有倉庫又有訓練場還有複雜工事的地方,正好拿過來做自家的基地。
1808年,芬蘭堡向俄國人投降了。
空有大要塞,但擠不出人和物資了。
真正為他人作嫁衣裳。
芬蘭堡的大型岸炮遺存
關芬蘭人什麼事?
我以為目睹了這一切,芬蘭人就想明白了,人也好,國家也罷,貴在有自知之明。
沒有哪個大佬是可以罩你一輩子的,也總有新的大佬會起來,與其反抗,不如躺下來好好享受。
準備修芬蘭堡的瑞典人,肯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淪喪,是不可避免的,做人一定要爭一口氣。
是,俄國人技戰術水平不高,但就是靠人多、又二虎,你怎麼辦吧。
來來回回在家門口過,芬蘭太清楚了。
所以俄國人來接手芬蘭的時候,芬蘭根本沒有二話。
然後熬到1917年十月革命,芬蘭乘機獨立,但是它心裡明白,俄國人是惹不起的。
說了半天,芬蘭人簡直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還有沒有節操了?
也不全是。
芬蘭人是誰家請吃飯都吃,誰調侃都淡然一笑,但是底線是死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面對德國可能的東侵,蘇聯為了自身安全,強迫芬蘭和自己置換領土,然後要越境防禦。
芬蘭人居然拒絕了。
蘇聯人立刻就打芬蘭,結果雖然搶到了一些土地,但是付出的傷亡是芬蘭人的四倍。
這一場,芬蘭還湧現了人類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戰績最高的狙擊手。
而且這一打,暴露了蘇聯軍隊的弱點,德國人就更不怕跟蘇聯交手了。
為了奪回被蘇聯搶走的底盤,芬蘭人不惜加入了納粹的同盟,但是詭異的事又發生了。
芬蘭軍隊始終在打醬油,比如列寧格勒就幾百公裡開外,德國人圍得水洩不通,芬蘭軍隊就是不摻和,德國人追問援軍怎麼還不到?
回答永遠在路上。
抓住了蘇聯俘虜,好吃好喝好招待。
我就是要回自己的東西,並不指望滅掉蘇聯。
秋後算帳,芬蘭居然逃脫了制裁。
芬蘭狙擊手西蒙·海耶,蘇芬戰爭中一人擊斃700+蘇軍,被子彈貫穿過頭部,居然也沒死。
跟古斯塔夫二世比,他命比天大。
你儘管飛黃騰達,我樂觀其成,但不要影響我蒸桑拿。
看著這地球上,來來回回起起落落的,有的像瑞典,有的像俄國。
既不是二代,也沒有乾爹,沒有追求,也是一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