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句名言:真作假時真亦假,假作真時假亦真。
我們從小到大,聽過無數的話,有真有假,有的真假難辨。
這就要看交談者的話術如何。
話術差的,一下就被人看穿真實目的,顏面掃地。
話術高的,三言兩語間便將所思所需盡收囊中。
因此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也要留心,不能傻傻地著了對方的道還不自知,誤將假意當真心。
心理學家:一個人對你說這3句話,別以為是禮貌,實際上是看輕你。
現將三句平時我們常見的「語言陷阱」告知大家,一起擦亮眼睛來看看吧。
01、
你這麼善良,一定可以理解我的難處
這句話就像是一顆「糖衣炮彈」。
如果有人同你說了這句話,你千萬別被前半句的讚揚給迷惑,要小心「難處」裡的陷阱。
於婷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廣州打工,因為勤勞肯幹,也慢慢有了點積蓄。
同租室友小曼是於婷的同鄉,比於婷小兩歲。小曼人美嘴甜,經常一口一個「婷姐」叫著,於婷也把小曼當作妹妹照顧著。
沒過多久,小曼談了男朋友,花銷漸漸大了起來,無奈之下她向於婷開口借錢。
於婷心善,二話不說就借了錢。一兩次後,小曼的態度從原來的不好意思,變為了理所當然,借錢的藉口也越來越多。但同樣是打工人,於婷漸漸也承擔不起了。
「姐,你這麼善良,一定能理解我的吧,就再幫幫我吧。」
深夜,小曼又發來了信息。於婷凝視著這句話一兩秒,突然不停地往上刷著手機屏幕。
半年多來,小曼和於婷的來往消息,打字的、語音的,幾乎都跟這句話差不離。
於婷懊悔自己的後知後覺,原來自己所謂的「善良」,早就被人視為「提款機」,予取予求,
於婷當即要回之前借款,並拉黑了小曼。
人和人的相處,不外乎是真心換真心。
如果將他人的善良視為愚蠢,將他人的寬容視為軟弱,用自以為高超的「語言騙術」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那麼也不必怪那些善良和寬容帶著鋒芒。
02、
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別介意
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這句話,並且對其難以招架。
說這話的人提前給自己穿了件金鐘罩、鐵布衫,如果他有哪句話說的讓你感覺不舒服,那也絕不是他的本意,只是性格使然,你也不能怪他。
這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
盧紅前天相親,不到半小時就拎包走人,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男方剛起話題,就和盧紅打了個預防針,說他性格直爽,說話從不藏著掖著,如果有什麼冒犯的地方,希望盧紅見諒。
接下去的聊天內容自然是令盧紅感到不快,她草草結束話題,找了個藉口就離開了。
「他所謂的直率,說白了就是情商低,沒素質。也不知道是他太看得起自己,還是太不把我當外人了。」盧紅一針見血地指出。
這些人似乎把自己當作古代那些正直的「言官」、「諫官」,覺得不經思考、隨心所欲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是一種特別高尚的事情,而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
這種行為,實在是謬之大矣。
如果我們今後聽到這樣的話語,心裡一定要明白,這不是對你貼心的照顧,而是對方的一種自負及對你的慢待。
真正為你著想的人,如果說話直,那他就會選擇少開口、慢講話,生怕令你尷尬。而不是打著「說話直」的幌子,對你肆意褒貶。
03、
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句話就像是個陷阱,用一句禮貌的發問,幾乎阻斷了你回答的退路。
這只是一句「禮貌性」的過場式開頭,它看似在徵詢你的意見,可實際上對方早已經做好要對你「長篇大論」的準備。
這樣的人用假意的客套來撇清自己的責任,暗爽於自認為在某件事上強過你的優越感,算不得真朋友。
林麗和吳梅是大學同學,畢業後第一次在同學聚會上見面。
吳梅就職外企,穿衣、妝容上盡顯職場麗人的風範。她和林麗寒暄了幾句後,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林麗,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說呀,都是同學,有啥不能說的」林麗痛快的回答。
吳梅像是拿到了「特許」,將林麗「品頭論足」了一番,告訴她既然已經步入社會,就要注意打理自己,T恤牛仔沒有品位、素顏出門有損形象、運動鞋太學生氣……建議林麗趕緊換個形象。
「要不然你很難獲得領導青睞的。」吳梅最終下了個結論。
一場聚會下來,林麗鬱悶不已,因為礙於同學的情面,她不能對吳梅說「你覺得該說就說,不該說就不說。」白白給自己添了頓堵。
作為成年人,說什麼話,怎麼說,其實心裡都有數。
所以碰到這種「禮貌的鐵拳」,一定要洞悉對方的這種偽善的心理,從而將他們隔絕在我們的心牆之外。
俗語有云:畫虎不成反類犬,刻鵠不成尚類鶩。
很多人以為這樣說話可以顯得自己諳於世道,殊不知在他人的眼中卻是像個跳梁小丑一般滑稽可笑。
用這樣的「鋪墊」來牽出話頭,十有八九跟著令人難堪的內容,這樣的話術只顯低劣。
我們在看穿這些把戲的同時,也要謹防自己踏上同樣的道路。
待人以誠、做人以真,方能活得自在,活得開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