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的第五周,《1917》依然躋身全球周末票房榜前五,累積票房狂轟22億,成為戰爭片中少有的高票房作品。
《1917》這部電影,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陣地裡的一件「小事」:
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這個任務將兩個士兵送上了「死亡之旅」。
即使是這樣一件「小事」,過程依然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力量,這是因為導演薩姆門德斯在電影中絕大部分時間裡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觀眾隨著鏡頭的無窮遞進,恍如親自體驗了這一場戰爭。
導演兵行險著,極其大膽的實驗,效果毀譽參半,但至少讓這部電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風格,被譽為史詩級戰爭片。
拿下去年的金球獎最佳影片,並成為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門,就是對《1917》最大的肯定。
可惜,今年是奧斯卡的大年,《愛爾蘭人》、《小丑》、《寄生蟲》也都是競爭力極強的對手,最後《1917》輸給《寄生蟲》,也談不上爆冷。
輸給韓國電影,有人替《1917》喊冤,但在贏家只有一位的奧斯卡之爭,成王敗寇不可避免。換個角度,就算《寄生蟲》輸了,也會很多人替它喊冤的吧?
只是,真的有點可惜。如果是放在前年(《水形物語》獲獎那年),拿獎十拿九穩。
錯過奧斯卡,不僅是薩姆門德斯的遺憾,也是全球戰爭片影迷的遺憾。
對中國影迷來說,最大的遺憾是至今還沒法在國內看到這部電影。加上這場該死的疫情,成了整個中國電影院線的浩劫,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誰也沒法給出答案。
如果你能找到網絡資源,就先自己解解癮吧,這部離奧斯卡獲獎一步之遙的戰爭片,真的值得一看。
最後,對《1917》兵敗奧斯卡,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