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為何最青睞鼻子?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對於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主要有兩個:一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二是密切接觸傳播。在這一過程中,新冠病毒往往會通過口鼻侵入人體,首當其中的受傷者就是口鼻。近期的多項研究也證明,新冠病毒與鼻子的關係較為密切。
01
鼻腔最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
近期《細胞》雜誌一項研究證實,肺臟、腸道和鼻腔中的細胞最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家亞歷克斯·沙萊克介紹,當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刺突S蛋白可以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結合進入細胞感染,而宿主蛋白酶TMPRSS2可起到協同作用,促進病毒進入細胞。但是,新冠病毒最容易靶向哪些細胞群,有哪些因素可以影響結合的過程,還處於未知階段。
研究人員發現,鼻腔內產生黏液的「杯狀分泌細胞」含有病毒侵入細胞所需的兩種蛋白受體。與此同時,肺部小氣囊中的「二型肺泡細胞」,以及在腸道內負責吸收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性腸細胞」,面對病毒感染是最脆弱的。
02
鼻子或是新冠病毒存儲庫
新冠病毒傳染能力為什麼如此強悍?4月23日,著名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了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沃拉頓·桑納克領導的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讓我們離真相又近了一步。
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有症狀的患者中,鼻拭子產生的病毒載量高於咽拭子;在無症狀患者中也觀察到相同的分布,提示鼻上皮是初始感染和傳播的門戶。這讓桑納克和他的同事認為,鼻上皮細胞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初次感染和傳播的門戶所在。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存在包膜,所以釋放病毒的時候不需要裂解細胞。而鼻腔的杯狀細胞是一種分泌細胞,新冠病毒有可能利用杯狀細胞持續的分泌作用,在症狀出現之前就開啟傳播之旅。
這一發現暗示鼻子裡面的這兩種細胞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場所,且這兩類細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實現高效人傳人的病毒存儲庫。另外,研究還提示確實存在糞口傳播和鼻淚管傳播的風險。
03
鼻子不適莫緊張,做好判斷再就醫
「鼻癢、打噴嚏,難道是被傳染了?」由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不少人稍有不適便會十分緊張,總是存在這樣的擔憂甚至恐慌。
其實大家不必慌張,出現鼻部不適以及頭痛發熱,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春季是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的高發季節,這些症狀的出現很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或感冒在作祟。如果出現鼻部不適,如何做到居家自我初步判斷呢?
過敏性鼻炎:通常反覆出現鼻癢、噴嚏、清涕和鼻塞,可伴有眼癢、咽癢,不會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部分與季節有關,春秋季好發,季節過去症狀逐漸消退,鼻用糖皮質激素和口服抗過敏藥物可預防和緩解症狀。
感冒:常常發生在季節交替之時,高發於冬春季,表現為鼻塞、噴嚏、清涕等,可伴有發燒、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狀,但全身症狀較輕,通常具有自限性,一到兩周症狀自行逐漸緩解。
新冠肺炎:通常有明確接觸史,主要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少數可出現流涕、咽痛、肌痛、腹瀉等,重症患者可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等。新冠肺炎的鼻部症狀通常較輕,而普通感冒的鼻塞、清涕等更重。若無法進行自我觀察和判斷,可以就近至醫院耳鼻咽喉科專科就診。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