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雖然中國每天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比起前段時間,呈顯著下降趨勢,出院患者數量也大幅上升,但從全球的情況來看,情況並不樂觀。巧的是,這段時間剛好遇上季節性流感,流感和新冠肺炎混合在一起,無形中給此次疫情的防治增加了難度係數。
1
流感vs新冠病毒
症狀高度相似
2月23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出席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時透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已新批了兩個試劑盒,將有助於鑑別流感和新冠肺炎病毒。
鍾南山院士指出:現在美國的流感大流行,而且流感病例遠遠高過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也有這個(流感)情況,把兩者(流感和新冠肺炎)鑑別開來是當務之急。
有一位特殊的病例,從夏威夷回到名古屋的日本人,在夏威夷就醫被診斷為流感,回到日本後被確診是新冠,自述沒有去過中國,在夏威夷也沒有遇見中國人。因此,日本媒體高度懷疑美國流感裡面有很多是新冠病毒患者。
26日下午6時30分,美國總統川普和CDC(疾控中心)官員等一同出席白宮新聞發布會,談論流感與新冠病毒擴散問題。
川普在發布會上敦促美國人採取與正常流感季節相同的預防措施,來應對新冠肺炎:「洗手,保持乾淨。你不一定要抓住每一個扶手,除非迫不得已。」
川普還提到了美國流感死亡率:「這是醫生剛剛告訴我的數字,每年(美國)有69000人因為流感死亡,這一數字可能是25000到69000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在美國今年流感季相比往年長了很多,情況也相對糟糕。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本季度迄今為止,至少有2600萬美國人感染流感,25萬人住院,1.4萬人死於流感。
值得關注的是,對部分疑似流感患者的體檢結果調查發現,部分人並非患有流感。
在2月14日,CDC稱:對於這些被判定為不屬於流感的病毒,將進行新冠病毒的檢測。
因為流感症狀和新冠病毒的症狀是非常類似的,美國的季節性流感病毒(包括A型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樣,都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病毒。
典型的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頭痛、流鼻涕或鼻塞、疲勞,有時還會嘔吐和腹瀉。
而新冠病毒,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咳嗽和氣短。
據CDC的數據顯示,美國流感的死亡率一般在0.05%-0.1%左右。
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因地點(是否在武漢)和個體年齡(從大到小,死亡率依次降低)等因素而產生很大的差異,死亡率在 2%-3% 之間。
我們再來看看新冠病毒和流感的傳染能力。
據《紐約時報》報導,流感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為 1.3。
基本傳染數(R0)是一個用來評估病毒傳播難易程度的值,代表的是平均每個感染者能把流感病毒傳染給多少人。
在1月2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估計,新冠病毒的R0值約為2.2,還有其他研究認為高達3.77。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比流感更強。
對比完我們可以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流行季重疊的情況下,兩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的現象,很多患者最初誤認為自己患的只是普通流感,因此沒有去醫院及時就醫。
2
如何判斷冠狀病毒
還是感冒、流感
新冠肺炎疫情遇上流感暴發的高峰期,正如鍾南山所說,把流感和新冠肺炎鑑別開來是當務之急。
雖然感冒、流感和病毒性肺炎在症狀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們在細節上有所差異:
感冒:主要症狀為喉嚨痛、咳嗽、打噴嚏和流鼻涕,兒童和部分成年患者會有發熱的情況,總體來說症狀不會很嚴重,病情會慢慢自愈。
流感:喉嚨痛的情況較普通感冒更重,伴有高熱(體溫>38.5℃),全身乏力,頭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狀。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病毒性肺炎:首發症狀為發熱、咳嗽,隨病程進展,可出現持續高熱、胸悶、呼吸困難,肺部可聽見「呼嚕呼嚕」的溼囉音。
通過一些早期症狀,可初步判斷孩子是感冒、流感還是肺炎,具體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3
如何讓寶寶遠離
反覆呼吸道感染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兒童呼吸道感染易發,年幼兒童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頻頻中招,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出現反覆發生的過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氣管炎,甚至肺炎,哮喘兒童也容易出現急性發作。
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體炎)和下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炎、肺炎)。
下面父母堂給大家幾個預防小貼士:
做好個人衛生清潔:第一步兒童要養成勤洗手,勤更衣的良好習慣。外出回家後應首先換掉外套和褲子,洗臉洗手,將室外的病毒隔離掉。關於洗手的相關內容,可參考文章:《一定要給孩子看的硬核實驗,從此孩子學會了乖乖洗手,攔都攔不住》。
點擊播放 GIF 1.7M
積極預防工作:為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避免帶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公眾場所,比如超市、商場、劇院等,特別在流感季節,公園、早教機構最好也不去。及時保暖,根據天氣溫度的變化來增減衣物。多喝水,保持氣道溼潤。當家中有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時,不要或減少與孩子接觸。
營養均衡:合理飲食,高脂、高熱卡的食物避免給孩子吃。對於食物的搭配強調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追求高營養的補品,如果並無缺乏,過量補充,反而會增加腸道和肝腎負擔。
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對維護免疫系統至關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淋巴細胞數量明顯的上升,在安靜休息時,免疫系統會開始工作。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身體抵禦體外病毒的能力變差。
多鍛鍊增強抵抗力:久居家中的孩子,由於活動受限,很容易在身體活動量下降的同時,帶來食慾欠佳、睡眠差和情緒低落、焦慮煩躁等健康問題。
多運動提高免疫力,在疫情面前積極防護和強身健體同等重要。疫情防控期間,合理進行居家運動,對保障孩子健康,抵禦傳染病的侵襲,加強疫情防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非常時期,寶寶的身體素質格外重要,提高抵抗力,遠離感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