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背後:張豐毅變卦,唐國強救場,杜志國嫌片酬低

2020-11-18 騰訊網

談及作家二月河的作品,讀者和觀眾最為熟悉的可能就是被搬上熒幕的落霞三部曲了。

有關清宮史的這三部曲中,由小說《雍正皇帝》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被譽為是帝王戲中嚴肅一派的翹楚。

政治詭譎、險象環生、劍拔弩張……這部44集家族血緣兄弟鬥爭電視劇,1999年一經開播就引起了一波收視浪潮。主演雍正唐國強、康熙大帝焦晃,還有王爺專業戶王繪春、王輝等就不用多介紹了。

要說的是,這部電視劇在觀眾的心目中是清宮歷史劇的代表作之一,經典中的經典,也被很多二月河的讀者奉為神仙作品改編的神仙劇。

而從小說到電視劇,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觀眾不知道的小故事。

1.導演胡玫:只有我能拍好這部戲

當初看到這部片子時,導演胡玫下定了決心要拍,所以她找到了總製片人劉文武。那時的胡玫還有現在這麼大的腕兒,比起陳凱歌、張藝謀等人的名氣那就是名不見經傳。

她找到製片人,誠懇的表示一定要找個全心付出的好導演拍這部作品,不然就不要拍,別把這部這麼好的戲給毀掉了。

劉文武等人覺得她這話有些奇怪,為什麼別人拍就是毀掉這部作品呢,胡玫當場說了句在那時看來大言不慚的一句話:因為只有我能拍好這部戲。

那時製片人方面也確實在找導演,和張藝謀、陳凱歌等人都有接洽,但後來這些名導演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錯過了。

於是製片方又找到了胡玫想讓她來拍,胡玫自然一口答應了。

後來胡玫透露了製片人找到她的其他原因,除了投入就是勞務費。她當時說了,不用談導演價錢,看著給就行,反正這個片子她是拍定了。

製片方一看胡玫「又便宜又投入」,那就找她拍吧。

胡玫能當上導演,並不順利,終於等被確定下來之後,她又開始為演員發愁了,尤其誰來演貫穿全劇的雍正是個最大的問題。

那個時候還沒有唐國強的事兒,胡玫找來的是張豐毅。

2.演員臨時變卦,唐國強百折不撓

然而,就在和張豐毅籤合同的那天,八點鐘籤合同,七點鐘張豐毅給胡玫去了個電話,說他和某導演見了面,那邊電影需要救場,不能來她這個戲了。

胡玫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所云的答應了,還說了幾句寬慰對方的話。但這個「滅頂之災」降落在她的頭上。已經到那個份上了,在去哪裡找個合適的雍正來呢?

巧的是,當時胡玫找到當時身上還有奶油小生標籤的唐國強,來出演英俊隨和又溫潤的八王爺。

不過唐國強看了劇本之後,表示不想演八王爺,想演雍正。因為他一心想要擺脫掉奶油小生的稱號,想多些戲路展示自己。

胡玫當時因為談好了張豐毅就一直推脫,而唐國強也不惱,一邊準備八王爺一邊準備雍正,看了很多雍正的書,時不時就在胡玫面前「顯擺」一下。

當張豐毅辭演之後,唐國強又立刻找到了胡玫,真誠的表示:你不要有壓力,我並不是非得演雍正,但你能不能給我一次造型的機會?

胡玫一想也是,不能剝奪人家造型試鏡的機會。沒想到唐國強雍正造型一出來非常合適,於是胡玫就決定讓他來頂替張豐毅。

不過,胡玫在採訪中也曾提到過,張豐毅也可能後悔了,他電話辭演後在別的劇組拍攝過程中,還不斷的打電話給她。

後來張豐毅在採訪節目中也表示,後悔沒有參與到《雍正王朝》的創作中。

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劇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另一方面他當時選擇的那部國際性的電影,並沒有獲得觀眾的認可,上映後效果不是很好。

所以他有點兒後悔。

3.不火你可以每年三十打電話罵我

杜志國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飾演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年羹堯。

為了找到他出演,劇組可是煞費苦心。第一次聯繫上時,把杜志國嚇了一跳,因為當時他在草原拍戲,劇組副導演電話打到他賓館裡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副導演只知道他是河北話劇團的,但不知道是哪個話劇團,就把河北省所有話劇團的電話,都給打了一遍,問有沒有杜志國這個人。後來終於打聽到了,但又有個市和地區的分別,於是又費了老大的勁兒,才找到了杜志國所在的話劇團,了解到他的行蹤。

得知杜志國還有二十天左右才殺青,副導演表示等他殺青後再聯繫。20天過去,杜志國殺青了剛從草原回家坐下,沏了壺茶剛喝一口,一個電話就來了,說現在就要進組去大興,導演攝製組等人都在那裡等著。

沒辦法,杜志國馬不停蹄的上了車趕去大興。只是去了之後他得知這部40多集的電視劇他只有20集,還要拍6個多月,心下打鼓能能不能火。最重要的薪酬也低,按集給錢。他算了算成本,不從家裡往外拿錢就算好的了,於是他就有點不想演了。

還是製片羅皓留住了他,打包票的說:年羹堯很好,要是不火你可以每年大年三十打電話罵我。

杜志國想了想,行吧,就這樣籤了合同。

4.「我們吃的豬都不吃」

等進了組,杜志國才知道整個拍攝環境有多艱難。據他透露,當時拍攝《雍正王朝》的環境艱苦非常,堪稱史無前例。

住宿方面根本沒有酒店單人房、雙人房一說,大傢伙住的都是學生鋪,上下床的鐵架子床,而且全都是連在一起,整個房間相當於是上下兩層的大通鋪,一個人動彈全部動彈。

吃的方面更差,玉米面餅子、米飯,還有土豆白菜,零星可見的兩塊小拇指甲蓋這麼大的肉星子。素點就素點吧,但主要問題是賣相和味道都不是很好。

說到這裡還有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劇組裡面養了一隻豬,這隻豬是給杜志國做道具的。熟悉年羹堯,或者看過《雍正王朝》的人應該對年羹堯的膳食有所了解,吃肉只吃豬背上的一塊肉,而且是活活把豬打死,不能放血再取肉。

因此這豬就一直養在劇組裡,到時候給杜志國這個年大將軍用。都知道豬是最不挑食的動物,但當劇中飾演康熙帝的焦晃端著碗,把飯放到豬面前時,豬都不吃。

回過頭,焦晃和杜志國開玩笑的說:我們吃的豬都不吃。

5.焦晃的康熙讓人越看越害怕

我們吃的豬都不吃,雖然只是句玩笑話,但也能看出當時拍攝環境和待遇上的艱苦。在這樣的條件下演員們依然沒有任何怨言的付出投入,完美投入到表演中,尤其是形神具備、將康熙帝飾演的經典傳神的焦晃。

後來有人將他和唐國強的雍正,以及陳道明的康熙大帝放在一起比較,認為焦晃版本的康熙,形象上和畫像裡臉型瘦長的康熙幾乎一模一樣;舉手投足間也更像是善於帝王心術的皇帝,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和眼神,但是讓人越看越害怕。

從導演到演員,從選角到拍攝,將《雍正王朝》從小說搬到熒幕的這個過程可見曲折和艱難。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導演和演員對這部劇的態度,那就是認真堅持。

也正是有這些人的堅持和努力,加上傳神的演技給觀眾呈現了一部優秀經典、讓人看的盪氣迴腸的清宮大劇《雍正王朝》。

關於雍正、康熙等角色,很多人都演過,你喜歡看誰演的皇帝呢?張豐毅沒有演雍正,你覺得可惜嗎?

相關焦點

  • 胡玫「上香」求導演,張豐毅錯失四爺,成就唐國強《雍正王朝》
    四爺的人選為什麼從張豐毅變成了唐國強呢?接下來Q姐帶大家走近《雍正王朝》背後的創作故事。唐國強自薦雍正在《雍正王朝》中人物群像是一大亮點,比如康熙的深謀遠慮,太子的志大才疏,大阿哥的魯莽,八阿哥的心機深沉,十三阿哥的勇武,張廷玉的通透,佟國維的老謀深算等等,當然了這其中最出彩的還是唐國強飾演的四阿哥胤禛。
  • 張豐毅當年辭演「雍正」,讓唐國強撿漏,但實際他一直在爭取
    1997年《雍正王朝》開機前,導演胡玫安排一個飯局,她想做唐國強的思想工作,勸說他安心演好「八賢王」,別再鑽牛角尖要演「雍正皇帝」了。這頓飯局的背景是,當時已經定好張豐毅演雍正,其外形俊朗、有威嚴感,是胡玫心中第一人選。雖然唐國強被定下演八賢王,但他最鍾意演雍正。
  • 演皇帝的男主角去拍電影了,演王爺的配角救場,哪想到成了經典
    有關清宮史的這三部曲中,由小說《雍正皇帝》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被譽為是帝王戲中嚴肅一派的翹楚。政治詭譎、險象環生、劍拔弩張……這部44集家族血緣兄弟鬥爭電視劇,1999年一經開播就引起了一波收視浪潮。主演雍正唐國強、康熙大帝焦晃,還有王爺專業戶王繪春、王輝等就不用多介紹了。
  • 張豐毅拒演,唐國強自薦,胡玫爭取,《雍正王朝》背後故事更精彩
    當時鮮為人知的胡玫被很多製作人拒絕,但她還是聯繫了《雍正王朝》的製作人,自信地告訴製作人,她能把劇拍好,國內沒有更好的人選。也許是她運氣好,也許是她的自信打動了製作人,她終於拿到了電視劇的拍攝權。經過漫長的確定導演的過程,《雍正王朝》在選角上也經歷了很多障礙。比如主人公被放鴿子。起初,劇中的主人公是張豐毅,他在劇中扮演雍正的角色。
  • 《雍正王朝》的幕後故事:3位一級演員離世,張豐毅後悔錯過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歷史劇,自開播以來就深受觀眾的喜愛,評分更是高達9.1分,不僅劇情讓人慾罷不能,其中的演員將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揭秘一下《雍正王朝》的幕後故事。雍正一角應該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了,所以對於這一角色的選擇,劇組團隊可以說是相當謹慎了,胡玫導演認為張豐毅是一個硬氣的男演員,想讓他來出演「雍正」,由唐國強來出演八爺胤禩,而唐國強在讀完劇本之後,堅持要出演雍正一角。張豐毅因為陳凱歌找他臨時救場《荊軻刺秦王》,所以也演不了雍正一角,之後張豐毅多次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自己最後悔的就是錯過了《雍正王朝》。
  • 原定的主演拒演,配角救場,卻成就了經典《雍正王朝》
    原定的主演拒演,配角救場,卻成就了經典《雍正王朝》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史深厚,所以中國歷史劇非常多,優秀的國產劇中歷史正劇就佔了十之八九。與這麼多大導演競爭,她並沒有信心,甚至還跑到雍和宮燒香,最終胡玫的激情和「便宜」打動了製片方,胡玫成為《雍正王朝》的總導演。導演確定後就是尋找演員,劇組團隊選擇雍正這個角色的時候非常慎重,畢竟雍正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劇組的首選是張豐毅,胡玫導演和製片人都很滿意,但在籤合同的前一個小時,出現了意外。
  • 《雍正王朝》幕後故事:張豐毅後悔錯過雍正,3位一級演員去世
    每一個角色恰如其分的完美詮釋,讓這部《雍正王朝》經久不衰。,胡玫導演團隊覺得張豐毅有「硬氣」,決定讓他出演雍正,另外由唐國強出演八爺胤禩。據說臨近開機前,胡玫特地請唐國強吃飯,想讓他接受八爺這一角色。原本胡玫是去勸說的,沒有想到反被唐國強「套路」,他說出自己對雍正這個角色的理解,並詮釋自己如何表演,如何展現角色性格。雖然唐國強做足了準備,打動了不少人,不過導演組的意見依然不統一,最終還是決定不換人。也許是命中注定,第二天就要開機了,張豐毅打來電話,自己演不了雍正了,陳凱歌找他臨時救場《荊軻刺秦王》,因為那邊姜文不幹了。
  • 《雍正王朝》幕後故事:張豐毅後悔錯過雍正,3位一級演員去世
    ,每一個角色恰如其分的完美詮釋,讓這部《雍正王朝》經久不衰。正是在他們合理的改編下,《雍正王朝》一經播出,改變了當時大家對雍正的看法,也算是一個現象級文化事件。「硬氣」,決定讓他出演雍正,另外由唐國強出演八爺胤禩。
  • 由於唐國強嫌片酬太低拒絕出演(亮劍),卻成就了他的輝煌
    回憶當年,唐國強因嫌片酬太少,拒絕出演《亮劍》,最後劇組找到了李幼斌。最令人驚訝的是,剛開始李幼斌並不是導演的第一人選,只是自己心中的最佳男主唐國強因為片酬太低沒有接受,才找到了李幼斌。那會唐國強,因為出演《三國演義》、《雍正王朝》等多部經典的影視作品,成為了當紅一線演員,在當初國內的影視圈,也是佼佼者。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銷聲匿跡,「張廷玉」和「鄔思道」離世
    《雍正王朝》則主要是聚焦在雍正「守業」上,從「九子奪嫡」接過康熙權利交接棒講起,再到後來的推新政、抑黨爭等穩固朝政的事件,盡述雍正勤勉的一生。《雍正王朝》為什麼更受一些觀眾青睞?因為「正」,作為歷史正劇,它藏起了那些細枝末節,將重點直指朝堂上的波雲詭譎,看似沒有波瀾壯闊,實則步步驚心。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退圈,「張廷玉」和「鄔思道」已離世
    康熙雖然輩分比雍正大,但是其實《雍正王朝》在1999年播出,出品時間比《康熙王朝》早兩年,一定程度上為後者做了鋪墊。《雍正王朝》則主要是聚焦在雍正「守業」上,從「九子奪嫡」接過康熙權利交接棒講起,再到後來的推新政、抑黨爭等穩固朝政的事件,盡述雍正勤勉的一生。《雍正王朝》為什麼更受一些觀眾青睞?因為「正」,作為歷史正劇,它藏起了那些細枝末節,將重點直指朝堂上的波雲詭譎,看似沒有波瀾壯闊,實則步步驚心。
  • 《雍正王朝》幕後冷知識,唐國強差點被換掉,導演胡玫毛遂自薦
    同樣,演員的選擇也頗有曲折,當時劇組一致認為,硬漢張豐毅更適合演雍正這個角色,最初導演胡玫找到唐國強時,決定讓他飾演賢王,但當他拿到劇本仔細研讀之後,堅持要出演雍正,為了爭取到這個角色,他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仔細鑽研,並且認真揣摩了雍正的人物性格,後來導演胡玫去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轉變這個想法。
  • 經典影視劇《雍正王朝》的那些幕後故事
    前幾天發文《康熙王朝》,卻收到很多網友留言評論說,《康熙王朝》不如《雍正王朝》,焦晃老師的康熙,真的是無人能夠超越。」,由唐國強來出演八爺胤禩,可是演員唐國強在讀完劇本之後,卻堅持要出演雍正一角。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張豐毅因為陳凱歌找他臨時救場《荊軻刺秦王》,所以演不了雍正一角,加上唐國強的軟磨硬泡,才拿到了這個角色。
  • 同演雍正王朝走紅,康熙老了,雍正老了,54歲的她滿臉的膠原蛋白
    說到《雍正王朝》,大家都知道這是二月河三部大氣磅礴歷史劇中的一部。這部劇講述的是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穩定朝政、抑制宮廷爭鬥的鐵血一生。劇中的雍正皇帝是由唐國強扮演,唐國強出生於1952年的山東青島,《小花》中英俊的哥哥趙永生和《孔雀公主》中的王子,唐國強不俗的氣質和外表就被觀眾們熟知,古月去世後,唐國強扮演的毛主席更是得到觀眾們的認可,現年66歲的唐國強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儒雅小生,雍正老了。
  • 他才是「雍正」第一人選,為演電影拒接,意外成就配角唐國強
    就拿《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來說,這兩部電視劇可以說是刷新了大家對於歷史劇的認知,改變了原本歷史劇在大家心目當中枯燥難懂的印象。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讓唐國強成為了一線演員,在這部電視劇中,唐國強老師像我們奉上了頗為精彩的演技,但其實這部電視劇原定的雍正角色並不是唐國強,而是另一位老戲骨張豐毅。
  • 他演了《雍正王朝》配角火了,當初不想演,製片人向他保證能紅
    1999年一部歷史正劇《雍正王朝》捧紅了唐國強、焦晃、杜志國等人,如今他們三位都是影視劇響噹噹的老戲骨。杜志國相比唐國強和焦晃等主角來說,他當初是很看不上這個角色的。在拍攝《雍正王朝》之前,他出演了數量不多的幾部影視作品,在劇組的角色相對來說重一些。他是怎麼與《雍正王朝》結下不解之緣的?這其實不是杜志國自己去找的,而是這部劇的製片人找上門來的。當時《雍正王朝》準備籌拍,導演及製片人為該劇物色演員,劇中年羹堯一角,製片人心中找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那就是杜志國。
  • ​《雍正王朝》唐國強說這是他幾十年演藝生涯中最難的一個角色
    1997年10月《雍正王朝》開拍,唐國強說這是他幾十年演藝生涯中最難的一個角色。為了演好雍正冷酷的一面,唐國強整天在劇組板著臉,連日常說話也是清代白話。為了達到雍正晚年為國操勞體形消瘦的狀態,他大量節食。
  • 還有一小時籤約男主跑了,只好從配角裡找來個救場,意外成就經典
    相信有很多朋友對經典電視劇《雍正王朝》並不陌生,畢竟這可是清史劇之最,連唐國強老師當初也是因為這部劇而出名的。雖然在豆瓣評分還不及陳道明的《康熙王朝》,但是劇中各位演員的精湛演技讓許多觀眾都印象深刻。
  • 解析《雍正王朝》的一點體會
    一些曾經深藏在其中的情節逐步被大家所發現,進而大家也恍然明白,原來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在創作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曾經給大家預留了這麼多可供解讀的空間,想必是費了很大的心思,甚至可以聯想到,演員、導演、編劇在一起如同打磨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般,反覆雕琢其中的某個場景、某句臺詞甚至某個表情,再加上焦晃、唐國強、杜雨露、王繪春、趙毅、杜志國等表演藝術家的經典演繹,從而造就了這樣一部堪稱完美的歷史劇。
  • 從《雍正王朝》到《長徵》,唐國強成了「承包上下五千年」的男人
    唐國強扮演的毛澤東成了很多人都無法超越的一個角色,他因此也成為了「毛澤東特型演員」。這對於他來說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現在的他也不再僅僅是一個演員,而是一個有著文化底蘊和文化修養的藝術家。他的形象本該是偉岸的,但是在他的身上卻有著一個梗,那就是「他承包了上下五千年,只因雍正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