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埃裡克·侯麥
編劇: 埃裡克·侯麥
主演: 艾曼紐·肖萊 / 索菲·雷諾瓦 / 安妮-勞蕾默裡 / 艾瑞克·維耶拉爾 / 弗朗索瓦-埃裡克·金德倫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87-08-26(法國)
片長: 103分鐘
又名: 女朋友的男朋友 / 男朋友女朋友 / My Girlfriend's Boyfriend / Boyfriends and Girlfriends
看完候麥的《女友的男朋友》已經有些日子了。上海的夏天一直遲遲未來,陰陰的天氣令人心情低落。影片中是法國美麗的夏天,舒展、慵懶、樸素、細膩。總想要點令人開懷的陽光,腦子裡都是電影裡面斑斕簡潔的色彩和甜蜜的愛戀。
故事發生在巴黎近郊的一所小城,年輕的社區中兩對年輕人發生的錯綜複雜的關係。
一次偶然之中,布萊莎結識了名為莉亞的女子,志趣相投的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布萊莎多少有些自憐自哀社交面不廣;莉亞不自覺地反覆無常,戲弄著她可憐的男友;費賓總是嫉妒著其他男性的成功;亞歷山大是社區中的社交明星,但從不主動出手追人。莉亞年輕開朗,嚮往炙熱燃燒的愛情,她木訥的男友費賓並不能夠使她滿意。而布萊莎苦苦暗戀著風流倜儻的亞歷山大,可亞歷山大已經有了一個個性古怪的女友。莉亞看出了布萊莎的心思,製造了種種的機會讓布萊莎和亞歷山大獨處,可布萊莎總是在重要關頭膽怯退縮,但當她和費賓在一起相處時,兩人卻又有著說不完的話,彼此之間感到十分自在。終於,布萊莎和費賓有了肉體關係,當布萊莎被愧疚困擾之時,卻發現莉亞對她隱瞞了一個秘密。
戲中人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卻時刻散發著可信與真實。觀眾一步步觀看劇中人的走向,雖然也就是那些小情小愛,不斷遊走,甚至在崩潰邊緣。故事的敘述中,無不透露著侯麥對愛情的理解,他的幽默與坦誠。
《女友的男朋友》這一部片子真的是很精巧了。影片中的服裝色彩,空間調度,環境設計都實在出彩。姑娘們互相的猜測,男人們的調侃,愛情裡的嫉妒和成全,真是精彩。
閨蜜的前任變成自己的現任,自己暗戀的對象變成閨蜜的現任,中間兜兜轉轉的小心思放在我國簡直可以連載天涯被吃瓜群眾痛罵一個月。而侯麥把男女關係關係看的透徹又有趣,如此可愛的表達和對話,真令人愛不釋手!
侯麥是新浪潮裡的愛情哲學大師,他的所有原創角色使喚著靈與肉毫無顧忌地談著或長或短的戀愛,他們忽地陷入激情,而後又開始冷靜、退縮、理性、反覆……但侯麥賦予他的每個角色以靈魂,他不僅能讓我們看到角色的行為,還讓我們看到角色們對於自己行為的想法。真是親切的角色們。兩位女主的顏色互換消解了兩對情侶之間的道德感與羞恥感,真愛隱藏在假與假的邊界之中。
對布萊莎特別能夠感同身受。她溫柔大方卻怯弱優柔,渴望愛情卻總是懷疑自己的魅力。可以給好朋友分析愛情中出現的點滴問題,到了自己身上卻只會在回到獨居的房間裡對著鏡子崩潰大哭。這樣的角色真的親切真實,映照到每一個渴望愛情的姑娘身上,都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她內心的糾結,敏感依舊是不可多得的一種品質!
四角關係是大概率事件,在四角中發生真愛是極小概率事件,有且只有一對,侯麥用幕德家的一夜講述了一對孽緣,又用女朋友的男朋友清新敘述了一對良緣,愛情裡如果一定有背叛,最好的復仇就是:找到理想型。
一直以為追逐到理想中的Mr.Rright才會開啟屬於自己的幸福,但最終在生活中遇到那個真正讓自己陷進去的人。這是一件特別讓人感恩的事。幸福會遲來,但是它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人。
縱然時時刻刻嘴上談著道德,縱然會用道德為自己圍起條條框框,侯麥電影裡的人物,總會因為愛情力量的牽引而跳出道德的框框,拜服在愛情的石榴裙下。侯麥通過這樣一個四個人的愛情友情的錯綜複雜的故事,講述了愛情的萌動超越一切的力量。顏色的搭配,極簡的未來主義風格的建築裝飾,幽默有趣的對話,尤其是結尾處的顏色與人物關係的對應,讓這樣一個狗血的故事顯得妙趣橫生、充滿活力。
侯麥的故事都在講衣服配色、房間裝飾,林間陽光的樹影有溫暖的小確幸。舒展慵懶,看過莞爾一笑也不擔心很快忘掉。看這樣的電影真好,會想要過溫暖的生活。想要裡面的每一套衣服。
(圖片採自網絡)
愛我就要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