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貓展卉旗艦店上的青皮陶山甘蔗銷售正旺,「原本一捆15元的甘蔗,提升了20多元。」一位陶山甘蔗種植戶告訴記者。電商銷售渠道的主導者是展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小周,近日,他入選陶山鎮新鄉賢資源庫,成為當地522位參與鄉村建設,輔助家鄉發展的新鄉賢之一。
鄉村振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人才、資金、土地,尤其是人才,鄉村的設施、文化、產業建設都急缺人才助力。陶山鎮黨委書記陳阿朋說,陶山鎮10萬多戶籍人口,就有2萬多人在外,其中有20多位商會會長,還有活躍在政界、教育界等領域的能人,他們正是陶山鎮探索「鄉賢治理」模式的「基本盤」。「鄉賢治理,就是讓鄉賢能人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把陶山人經濟變為陶山經濟。新鄉賢都是經過村裡推薦、鄉鎮審查,並是村裡有威望、有貢獻的人士。」陳阿朋說。
從鎮南村走出去的周小周,有著「廣州水果大王」的美稱。「把陶山甘蔗賣到全國各地,將歐洲的蔗糖訂單落在陶山。」這是水果大王為家鄉送來的「致富經」。
「今年10月舉行的新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上,三百位鄉賢當場就捐贈了574萬元。」在新鄉賢聯誼會首屆會長鄭超豪看來,真金白銀,代表著鄉賢積極投身家鄉建設的奉獻精神。
鄉賢的助力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如鄭宅村打造產學研遊甌窯古鎮,非遺傳承人婁林峰鄉賢攜技術、資金回鄉參與項目;由鄉賢牽頭建立的互助基金等,以鄉賢們的言傳身教垂範鄉裡、引領社會崇德向善。
「得益於『新鄉賢』見多識廣、名聲威望,相對政府在治理中側重於法,鄉賢則側重於情和理,某些方面他們更能把準矛盾『脈搏』,開好『藥方』。」陳阿朋說。陶山鎮正將鄉賢納入到正式的基層治理中,在新鄉賢資源庫的基礎上,鎮級成立鄉賢聯誼會,村級實行「村兩委+鄉賢參事會」,組織新鄉賢參與到糾紛調解、助危扶弱等基層治理中。
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新鄉賢,也紛紛加入到鄉村振興領頭人的隊伍中。曾擔任吉林省榆樹市溫州商會會長的狄其成,回到陶山岱西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對村莊實行網格化管理,將環境整治責任落實到每一名村幹部。一段時間後,村民們發現破舊房屋經過粉刷煥然一新,亂堆放現象少了,村子變得明亮開闊。周邊村桐利村、前降村、三聯村村民看在眼裡,都請來新鄉賢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與鄉賢奉獻相對的,是陶山鎮做好鄉賢的後勤保障工作。制訂鄉賢回鄉優惠政策,建立鄉賢事務代辦領辦服務機制等,讓鄉賢們放心回歸、安心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