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份,根據J.K.羅琳小說改編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中國上映,為國內影迷打開了一扇「魔法世界」的大門。
這部影片,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評分最高的一部。「豆瓣Top250」位列第43位,70餘萬網友參與打分,四星、五星好評比例高達92.5%。
如此的高人氣與9分的口碑,足以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成為影迷心中經典。
時隔18年後的今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4K修復版登陸影院。
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實時票房已達1850萬,堪稱一騎絕塵、遙遙領先,以碾壓之勢將同檔期影片甩在身後。
這其中,雖然因排片優勢佔了「便宜」,但影院肯給一部舊作如此優待,不正是看中了它的號召力嗎?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開篇之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了個極漂亮的頭兒。在將作者筆下的人物高度還原在銀幕上時,影片還以出色的特效技術,呈現了書中那個神秘又迷人的魔法世界。
哈利的身世以及他額頭上的閃電型疤痕、魔法學校的師生、會說話會動的奇異魔法書、白色的貓頭鷹、神奇的魔法棒、變幻莫測的魔法技能……
影片中的這一切,使得銀幕前無數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而且,「哈利.波特」系列打破了「續集必爛」的定律,其後的6部影片堪稱俱皆精彩、部部經典。
在這個J.K.羅琳構建,藉助電影技術打造的神奇世界中,觀眾們看著哈利、赫敏、羅恩他們遭遇各種狀況,遇險又轉危為安,從懵懂不諳世事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個的小鬥士。
這個過程,不再是純粹的看一部、幾部電影,早已讓觀眾與片中人物建立起了某種情感關聯。
這,才是「哈利.波特」系列擁躉無數、情感不移的重要原因。
時隔18年之後再通過大銀幕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即便早已對影片講述的故事熟諳於心,因「情懷」而生的滿心感慨,想必會讓觀影體驗不遜當年。
18年前,扮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不過13歲,「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12歲。最大的「羅恩」,當年也不過14歲。
18年後,不僅他們都已經成了「30+」,「哈利.波特」系列也已經有超過10位演員離開了人世。
這其中,便有「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鄧布利多教授」理察.哈裡斯。
當「哈迷」們坐在影院裡,從修復版中再見到他們留在銀幕上的經典形象時,懷念、遺憾、惋惜……想必都會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