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平型關大捷老照片:沒有俘虜1名日軍,圖7是繳獲的重要戰利品

2020-12-24 騰訊網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抗戰史上一個較為特別的戰役,1937年9月底,由時任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所指揮的八路軍,在平型關為配合由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成功阻擋了號稱「鋼軍」的板垣徵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的攻勢。

【實地勘察】平型關位於山西省靈丘縣同繁峙縣的分界線的平型嶺上,明朝正德年間,在關嶺上就修建有城堡,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為了打好這場仗,林彪曾三次到平型關橋溝一帶進行實地勘察,從而指定了埋伏地點,以及師、旅、團指揮所的位置。

【115師主力奔赴平型關前線】9月23日上午,第115師在靈丘以南的上寨村召開了會議,擬定了初步計劃,第二天,友軍第2集團、第6集團軍送來了「平型關出擊計劃」。

午夜24點,第343旅通過崎嶇小路進入白崖臺一線埋伏陣地,344旅隨後跟進,當時偏偏趕上大雨,途中遇上山洪,八路軍只好把槍和子彈掛在脖子上,手拉手或者是拽著馬尾巴從齊胸深的洪水中走過。

9月25日拂曉前,第685、第686和第687團還是按照預定的時間全部進入了預伏陣地,戰士們又迅速調整了狀態,進入待命階段,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

同日,日軍的一個聯隊向靈丘方向移動,而當日軍接近腰站陣地時,115師獨立團1營營長曾保堂舉起了舉起駁殼槍,打響了平型關戰鬥的第一槍,這並不是一場輕鬆的戰役,有的班排甚至全部陣亡,但我軍從不曾退縮,腰站也留下了300多具日軍屍體。

【被打死的日軍騾馬】板垣徵四郎曾參加過日俄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狂熱分子,從陸軍大學畢業後,曾任駐華武官助理,長期在我國昆明、武漢等地從事間諜活動,1937年3月擔任了日軍第5師師長。

【繳獲的日軍汽車】

【繳獲的日軍軍旗】

日軍第5師團又名廣島師團,這一師團曾創下在中國戰場和70餘個師先後對陣的記錄,故而有「鋼軍」之稱。

9月25日早上7點,平型關大捷的主戰場橋溝伏擊戰打響,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後續部隊乘汽車100餘輛,附輜重大車200餘輛,進入到關溝與辛莊之間的岔路口時,我軍第685、第686和第687團同時開火,突發猛烈攻擊。

後來我軍佔據上風,日本士兵紛紛藏在汽車底下,我軍戰士就向敵軍喊:「繳槍不殺!優待俘虜!」但這些日本士兵聽不懂中國話,又接受過日本帝國主義的洗腦,還是與我軍的傷員扭打在一起,直至拼死,這也是平型關大捷沒有俘虜1名日軍的原因。

【繳獲的日軍電臺】這屬於重要戰利品,了解抗戰歷史的朋友清楚,當時我軍各方物資匱乏,就靠著打勝仗繳獲戰利品,從而填補不足,而平型關大捷繳獲了20多挺、1000餘支步槍、50多匹軍馬,就算軍馬被打死了,也可當餘糧。

【繳獲的九二式步兵炮】

【各種戰利品】

平型關戰役是板垣徵四郎參戰以來一大敗筆,同年10月中旬,板垣徵四郎幹出一件非常瘋狂的事,那就是率領著第5師團,正面衝擊20萬我國軍隊堅固防守的忻口陣地。

相關焦點

  • 平型關大捷全殲1000多日軍,中國傷亡多少人?說出來都是血和淚!
    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很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抗日戰場,期間湧現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當提到抗日戰爭,我們教科書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平型關大捷,它是指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15師於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軍隊並取得抗日首勝的戰鬥。
  • 平型關大捷,我軍浴血奮戰,一舉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一旦日軍得手,他們不僅可以居高臨下進行攻擊,更重要的是,老爺廟的東部有一條溝,通往大小寒水嶺,日軍完全可以由這裡突圍。 於是林彪與聶榮臻當即下令,686團團長李天佑要不惜一切代價搶佔老爺廟制高點。
  • 1939年,同日軍戰鬥後的八路軍,俘獲的日本兵和戰利品
    1939年,戰士記者沙飛拍攝了一組珍貴的八路軍與日軍戰鬥後的照片,真實的記錄了八路軍與當地民眾共同抗日的畫面。照片有繳獲日寇的槍枝彈藥和軍需物資,並俘獲了一批日軍俘虜。陳莊戰鬥繳獲了日軍的戰利品,八路軍120師359旅五臺戰鬥俘敵若干名。
  • 「老照片」抓獲日本兵,繳獲戰利品!八路軍士兵,開心的像過年!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那些大快人心的老照片!勝利歸來的八路戰士1944年,八路戰士打下一個日軍碉堡。這名戰士自豪地展示他的戰利品,其中包括珍貴的日本步槍,頭盔,和幾個酒瓶。可是,他才多大啊!其中的戰利品有:日本士兵的頭盔,步槍,服裝,酒,甚至連日本兵的眼鏡也留著了!滿臉的喜悅,老子發財了!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此戰,紅軍戰士擊潰了19團向寧夏固原運送物資的兩個連,繳獲了大量武器,最重要的是,紅軍得到了這兩個連的100匹軍馬。這些馬匹都是訓練有素的軍馬,紅軍指揮部決定,用這100匹馬為基礎,組建自己的騎兵偵察連。在連長的人選上,中央選擇了紅一軍團的老兵——時任偵察連長的劉雲彪。這位老紅軍曾參加過五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徵,戰鬥經驗豐富。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其實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的武裝力量早就被日軍甩了幾條大街。而我軍如果俘虜一個日軍士兵,可以繳獲多少子彈?從數量當中大家就可以得知我軍當時有多慘了。1931年到1940年,這10年的時間裡面,中國軍隊在反抗日軍的侵略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吃過多少甜頭。在1940年,尤其是1942年之後,中國才打出了反擊戰的概念。
  • 日軍:寧願自殺,也不能淪為俘虜
    日軍很難俘虜,這是大家的共識。日俘有多難抓?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抗戰之初的首次大捷,八路軍消滅了1000多名日軍,結果一個俘虜也沒抓到。長沙會戰是國軍和日軍進行了大規模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在軍事會議上大發雷霆,因為國軍俘虜日軍不到10人。
  • 還原真實的平型關大捷,遠比影片《太行山上》更震撼人心
    其實,真實的平型關大捷遠比影片更精彩,更慘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一段歷史,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們為了反抗外敵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而敢為天下先,勇於犧牲甘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第二天凌晨,淶源城又開來了日軍的一個連隊。獨立團面對的是兵力超過自己數倍的敵人。危急時刻,楊成武命1營營長曾保堂負責阻擊援敵。駐淶源的日軍板垣師團第9旅團的1個聯隊正向靈丘方向疾進,其先頭部隊已經佔領驛馬嶺隘口,一部向腰站方向搜索前行。
  • 被俘虜的侵華日軍老照片:圖1眼神裡露著不服氣,圖8準備剖腹自盡
    在抗日戰爭時期,受日本帝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洗腦,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寧願自殺也不願意被俘。1945年7月,百十個日本戰俘被關押在臨時的小俘虜營裡,我軍一個排的士兵看守3倍的戰俘,很是費力。物資供應不足,日本戰俘連連抱怨,最後被排長鎮壓。照片中是被我軍俘虜的日本士兵,從這名日軍眼神裡透露著不服氣。
  • 八路軍中的「鐵帽子」部隊:繳獲了日軍鋼盔,憑什麼不用?
    對於大眾來說,本來了解抗戰的渠道就不多,因此沒有見過真實的八路軍戴鋼盔的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八路軍戴鋼盔的照片也是有一些的,因為當時繳獲了日軍鋼盔後,本來自己就會使用的。因為即便是日軍,也不是人人戴鋼盔的,想要繳獲鋼盔,必須是打死日軍,而且還得是我方控制了戰場,這樣才能從容繳獲鋼盔。比如一場阻擊戰,日軍的死傷可能在百人以上,但是戰場不是我們控制,阻擊戰打完後就轉移了,即便是殲敵較多,這也無法繳獲鋼盔。
  • 資料顯示他參加了平型關大捷,本人卻極力否認:照片是「擺拍」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在佔領平津以後,謀求佔領整個華北,並派遣兵力向山西進發,與此同時在陝北的紅軍也接受了改編,成為八路軍。在八路軍所屬的部隊中,115師是最先開赴抗日戰場的,並在9月25日開赴平型關,取得了抗戰史上首次勝利而這一戰也讓八路軍115師名震大江南北,成為抗日的一支鐵血力量。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平型關,雁門關戰役真相:國軍真脊梁
    電影《太行山上》平型關大捷指揮者林彪   長期以來,國內主旋律影視劇嚴重誇大了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更將平型關大捷吹成打響「抗戰後第一次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造成國人只知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完全埋沒了平型關,雁門關戰役。
  • 鏡頭下真實的八路軍:全身掛滿手榴彈的戰士,圖9女八路英姿颯爽!
    圖為我八路軍戰士正在看管吃飯中的日寇俘虜。不得不說,當時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絕不是空口白談。當時我國陝北紅軍部隊基本上建立了較為完整體系的炮兵後勤編制,所用山炮火炮多為日寇所繳獲的物資,我軍炮兵部隊的建立有效拖延日寇的對華侵略戰爭。
  • 殲滅日軍視察團,繳獲天皇御賜山炮,《亮劍》原型之白莊伏擊戰!
    《亮劍》中李雲龍殲滅日軍戰場觀察團一戰,可以說是整部電視劇中最為經典,也最為大快人心的一戰。而此戰的原型之一就是開國中將王近山將軍殲滅日軍觀察團的韓略村伏擊戰,此戰中王近山殲滅日軍包括一名少將旅團長、一名聯隊長在內的120餘名軍官和60多名士兵,戰果極為輝煌。
  • 老照片直擊淪陷後的廣州:日軍行為殘暴惡劣,圖8女漢奸無恥至極
    老照片直擊淪陷後的廣州:日軍行為殘暴惡劣,圖8女漢奸無恥至極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夜裡,日寇七萬餘人開始對廣東大亞灣進行大規模入侵。當時國民黨情報員將截獲的信息中的「大亞灣」譯為「大鵬灣」,使得國民黨軍隊將重心放到了對大鵬灣的防守上去。此圖為一個日本士兵在珠江岸眺望對面的海珠橋。
  • 陳賡抽著繳獲的日本煙,果然不問其罪
    為了阻擋日軍前進的步伐,時任129師師長的劉伯承讓386旅771團在平定縣的桃家嶺、七亙村修築陣地,採取運動防禦態勢,爭取時間。而772團則調回馬山村,準備側擊西進日軍。初來乍到的771團,由於警備疏忽,加之內部出了漢奸,最終於10月22日在七亙村遭日軍第20師團1個步兵聯隊、1個騎兵中隊的聯合圍剿,傷亡慘重。
  • 從《亮劍3》的被下架,再看真實的八路軍老照片
    ,他身為115師的師長在山西指揮平型關大捷,次年初因為穿了一件日軍大衣騎馬,而被駐守在隰縣千客莊的國民黨十九軍當作日軍騎兵擊傷,此後去蘇聯治病,直到1942年返回延安。6、1944年在延安的聶榮臻,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一年他四十五歲,平型關大捷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