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2020年即將過去,回首過去一年的資本市場,可謂好戲連臺,一臺戲創業板唱響上半年,一臺戲則由主板市場唱響下半年。截至12月25日,滬指年漲幅11.36%,創業板指數則大漲57.98%。
從各路資金的表現來看,公募基金又是收穫的一年,買對基金,一年無憂。而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把握好節奏,2020年也定是個豐收年。不過,在這樣的行情下,2020年投資收益的分化應該是最大的!
2021年即將到來,不以成敗論英雄,再戰新一年。如何去把握、看待新年新行情,這裡,道達號先拋磚引玉,暢聊牛年的四大話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狂想一
滬指年線三連陽「魔咒」VS逢「牛」必漲
若不出現極端情況,2020年滬指基本收紅上漲,雖然指數絕對漲幅低於去年,但依舊實現年線兩連陽。不過翻開滬指歷史K線圖,自1994年以來滬指從未實現年線三連陽。
90年代,A股處於混沌時期,迎來第一次科技小牛市是在1999年前後,而在1996年、1997年,滬指連續上漲兩年後,1998年還是出現了震蕩調整,收陰下跌。
1999年和千禧之年滬指再度兩連陽,這也是歷史上A股最接近指數5連陽的時刻。隨後,無論是2006年、2007年的股改牛市,還是2014年、2015年的流動性牛市,都未能讓滬指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保持強勁走勢。
經過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引發的市場大跌後,2019年和2020年資本市場闊步改革,迎來新的「小陽春」行情,白馬股、龍頭股受到資本追捧,指數穩步上行,2021年,市場能否打破「魔咒」,繼續保持上漲趨勢呢?
目前,A股已完整走完兩個生肖年周期,每逢牛年的時候,市場總會出現較大的驚喜。1997年牛年滬指漲幅達到30.22%,2009年牛年滬指漲幅更是達到79.98%。2021年,資本市場迎來第三個牛年,市場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期待吧!
狂想二
全面註冊制下,重演「股改牛」?
註冊制,是近兩年資本市場的核心關鍵詞,從2019年科創板註冊制橫空出世,再到2020年下半年創業板開始試點註冊制,A股全面實行註冊制有可能在2021年到來。
借鑑海外資本市場,從美國、英國、韓國的多層次市場發展中可以看到,國家戰略離不開資本市場助力。中國經濟從過去的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而資本市場是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創業板、科創板註冊制下,存量資金在重新洗牌,白馬股雖然依舊是機構關注的重點,但是新的優質、處於成長期的新上市公司,也受到資金關注,如科創板的泰坦科技、綠的諧波,創業板的愛美客、穩健醫療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註冊制下,A股市場個股兩極分化越發嚴重,整體走勢港股化趨勢顯現,這一現象在11月、12月尤為突出,若投資方向錯誤,其實比以往更容易出現投資損失。
註冊制,就是讓好的公司得到資本溢價,「垃圾」公司逐漸退出舞臺。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度過改革「陣痛期」的市場,2021年是否會重演2005年「股改牛」的起點,成為資本市場又一次重要變革節點?時間會給出答案。
狂想三
牛年A股主戰場在哪裡?
2020年即將過去,雖然全球疫情陰霾籠罩一整年,但是A股表現還算堅挺,三大股指全線飄紅,但是若想賺錢,跑贏市場,2020年的主戰場一定是在創業板,在集合科技、醫藥兩大板塊的創業板市場,2020年漲幅達到57.98%之多,遠遠好於滬指的11.36%和深成指的34.38%。
2021年,資本市場可能會有兩大事件,第一是中小板與主板市場可能合併,如此一來,可以看做是對全面註冊制實施的一個步驟。如果主板實施註冊制,是否會吸引到資金的關注,從而激活主板市場投資激情,而不再是白酒唱獨角戲呢?
其實,科創板註冊制以來,科創板整體交易趨於低迷,特別是創業板註冊制實施以來,科創板有所冷落,這主要還是與兩個市場的投資「門檻」有關,科創板的「最低50萬」門檻攔住了太多活躍資金,還未到全面限售股解禁,但是活水不足,科創板市場流動性始終缺失。2021年,若科創板放寬投資門檻,這個同樣聚集諸多優秀公司的板塊,或許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狂想四
下一個10倍股在何處?
10倍股,是每一位投資者追求的目標,以往在談及10倍股的捕獲時,往往持股周期都是在3-5年。而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一年10倍股竟然出現了,這便是英科醫療(300677,股吧),年漲幅達到1400%左右。沒錯,不僅是10倍股,還是14倍漲幅!同樣受益於疫情影響,振德醫療(603301,股吧)年漲幅也有300%之多。
除了這兩隻抗疫概念股外,2020年以來,還有不少個股漲幅在300%以上,比如光伏概念的上機數控(603185,股吧)、陽光電源(300274,股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比亞迪(002594,股吧)、天賜材料(002709,股吧)等。
不難看出,2020年市場三大主線,抗疫概念、新能源汽車以及光伏板塊,是牛股產生的聚集地,而白酒行業則是強在整體表現不俗,個股絕對漲幅基本都在100%左右,但論爆發力還是略弱於這三大板塊。
2021年,下一個10倍股會在何處?道達號2021年度投資特刊《牛年狂想曲》將於今天收盤後正式發布上線。
這裡面不僅有達哥、庖哥以及神棍局局長的市場把脈,還有四大行業投資前瞻以及道達十大價值公司分享等。諸多精彩內容,就一一解讀上述幾大暢想!
坐上2021年投資早班車,盡在道達號2021年度投資特刊——《牛年狂想曲》!
與此同時,我們也於上周四推出了最新一期的《私募寶典·優中選優》(即私募寶典第十季)。購買「2021年度投資特刊+私募寶典第十季」的合集套餐,最高可享受7.3折優惠!
購買步驟:1、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進入購買頁面。
2、點擊「2021年度特刊+私募寶典第十季」,勾選「我同意以上聲明條款」,選擇支付方式,然後點擊「確認支付」。(如選擇微信支付,輸入支付密碼後即完成購買)流程如下圖所示:
特別說明:購買套餐,請按上圖所示操作,請勿點擊「立即參加」。「立即參加」,僅支持單獨購買年度投資特刊,不支持購買合集。
另外,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特別開啟了道達號寵粉活動第三波。
活動1:購買「2021年度投資特刊+私募寶典第十季」的合集套餐,既享特惠價(最高可享受7.3折),購買成功還可獲得抽獎機會一次,獎品有道達牛指權限、夜報權限、情緒寶權限,而且抽獎是100%中獎哦。想看牛指、夜報、情緒寶的朋友,請不要錯過機會。
活動2:「2021年度投資特刊」專享優惠券20元,道達號粉絲人人有份,僅限單獨購買年度特刊時使用。(購買時自動扣除20元)
上述兩個活動的時間為:2020年12月24日-2021年1月15日
特別提示:購買完成後,請點擊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菜單欄「投資」裡的「道達號」,分別點擊2021年度投資特刊、私募寶典第十季,即可閱讀特刊、寶典。上述步驟如下圖所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