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酒:讓人又愛又恨的綠色精靈

2021-02-07 收藏拍賣雜誌

苦艾酒作為一個神秘、令人上癮、充滿爭議和改變思想的角色,一直持續至今。公元1世紀的羅馬博物學家、作者老普林尼,曾在《博物志》裡記錄當年羅馬的一種風尚:戰車比賽冠軍通常要飲上一杯浸著苦艾的酒作為儀式象徵。


這種飲品之後逐步發展為苦艾酒。現在,苦艾酒指含有綠茴芹和甜茴香的蒸餾烈酒。據說這種酒最早起源於瑞士。1792年,法國Pierre Ordinaire博士蒸餾出了一種高酒精度(68%或更高/標準酒精度136度)烈性酒,含有苦艾、茴芹、海索草和不同量的其它常用藥草。這種酒最初被用作醫治百病。之後,它迅速流行,其他人也開始蒸餾,並很快有了一個暱稱「la fée verte」(綠仙子)。


苦艾酒發展史


1870年,葡萄園內出現被稱為葡萄根瘤蚜的小蟲沿迂迴的路徑啃食葡萄根莖,此後法國葡萄酒業受到長達三十年的摧殘。在這期間,葡萄酒變得稀少並且非常昂貴。在葡萄酒緊缺的這一時期,苦艾酒迅速成為酒吧文化中的寵兒,而且銷售巨增。



19世紀苦艾酒工廠的景象


苦艾酒中罕有微量化合物側柏酮(thujone),被指含有毒副作用。苦艾酒也經常被描繪成一個危險的容易上癮的精神藥物。1910年苦艾酒在瑞士遭查禁,同時有3600萬多升苦艾酒銷往法國。1912年,美國頒布苦艾酒禁令,有2.2億多升苦艾酒銷往法國。1915年,在其流行的最旺盛時期,苦艾酒在法國也遭到查禁。在向軍隊配給苦艾酒作為預防瘧疾的防範措施的幾年後,法國政府決定禁止飲用苦艾酒,歸咎的原因是一戰期間配給的酒普遍丟棄在戰壕中。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法國葡萄酒業的壓力,他們認為苦艾酒會侵佔他們的市場(雖然30年的災害讓法國葡萄酒業大受影響,但是此時已經在逐步恢復)。


水,不可或缺的元素


儘管人們通常喜歡喝純酒,苦艾酒的調製卻離不開水——苦艾酒必須以水誘發其香氣和味道,在稀釋的過程中,讓植物精油中的醇香有充分的時間慢慢揮發並最終綻放。不同品牌的苦艾酒,通過適當而充分的調製會煥發出相異的香氣,從而在特徵上有所區別。值得注意的是,稀釋的過程做得越到位,每種植物的香氣越容易分離和識辨出來。



19世紀苦艾酒廣告海報


濃度太高的苦艾酒,則完全被茴香的氣味所統領,其它微妙的味道就被掩蓋了。苦艾酒的顏色變化,也通過水的調製而生成。鵝黃、草綠、綠黃、慄黃、深黃以及所有居中的色調,都取決於苦艾酒內含植物成分的配比,而這些美麗柔和的色澤,如果沒有水的調和,就不可能呈現出來。加了水,即使是白色的苦艾酒也會產生變幻無窮的虹色。


另外,苦艾酒屬於開胃酒,一般冰喝,有別於溫著喝的金雞納酒。在現存的許多圖像資料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苦艾酒專用的長頸大肚瓶裡裝著冰塊。19世紀末20世紀初,飲用泉水成為風尚,「苦艾酒專用冰泉」頻繁出現。1911年的《塞納河商業黃頁》中,就有「專售苦艾酒用的長頸瓶、冰塊、冰泉;定製苦艾酒漏勺」的廣告。


長頸瓶


在苦艾酒專用的滴水器和漏勺誕生以前,冰水是以不同的「技術」滴入苦艾酒中的。1878年,呂西安·裡彀在他所著的《現代俚語》中,對這些變化多端的動作做出了不同的定義。例如,「拍打式」苦艾酒:讓冰水自高處澆下,輕柔而確定不移地,時而滴入中間,時而沿著杯沿。另外,還有「滴落式」苦艾酒、「攪混式」苦艾酒,甚至是「震動式」苦艾酒(讓水一滴一滴地緩緩滴落,從而震動酒液)等。


19世紀末,出現了專為調製苦艾酒而定製的水壺。為了保持壺內冰水的溫度,這種上了釉的粗陶水壺通常帶有一個動物腦袋造型的壺嘴,壺嘴處只開一個小洞,冰水順著小洞形成一股細流,慢慢澆注到糖塊上。小小的長頸瓶,物美而價廉,有效解決調製苦艾酒時水花四濺的煩惱,調和出酒更醇更香。


關於糖

糖是「吸味劑」,可以保存並豐富食物的味道。糖溶於水,卻幾乎不溶於酒精。因此,調製苦艾酒的時候,往往是以水而非苦艾酒來澆淋並溶解糖塊。很難考證人們最初飲用苦艾酒的時候是否加了糖。然而,可以證實的是,自19世紀上半葉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含糖飲料。保留下來的這一時期的開胃酒、甜燒酒和果子露的品牌多達成千上萬種,可見當時對含糖飲料的消費量頗為可觀。


有了加糖的苦艾酒,慢慢地出現了便捷而且誘人的調和型苦艾酒,並且擁有了大批的女性消費群體。1860年,亨利·巴列斯塔(Henri Balesta)曾撰文描述到:「在拉丁區,女士們對酒精飲料來者不拒,唯恐錯過任何一種。過了橋,你會看到馬路旁排成梯級的桌子邊上,喝苦艾酒的女人和男人幾乎一樣多,甚至女人的數量還多於男人。」(《苦艾酒和喝苦艾酒的人》,瑪爾蓬出版社)(Absinthe et absintheurs,éd Marpon)


漏勺


要將糖水或果子露調和到水或苦艾酒裡面,就一定要用到長柄勺子,比如調製蘇打水或淡咖啡用的。



精緻的苦艾酒漏勺


蘇打水用長柄勺有兩種功能:一是用來調和攪拌,如調和上文所述的阿拉伯樹膠糖漿;二是用來充當漏勺,讓糖塊通過水的澆注融化在勺子上,然後才流入酒裡面。後者則屬於1894年的「新發明」:「那些愛喝加糖苦艾酒的人們普遍有了一種新風尚,剛開始他們將用來調味的糖塊放在一把簡單的咖啡勺上融化,再往後,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平板鏤空的勺子。」正因如此,1900年的《法國手工業圖錄》上,專門刊登了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苦艾酒調酒勺。


第一把苦艾酒漏勺什麼時候出現?


提及苦艾酒漏勺,我們無法繞過阿爾馮思·阿萊(Alphonse Allais)的小說《苦艾酒》。在書裡,他詳細描繪了糖塊在「網格」上逐漸溶解的過程。而當這樣一種器皿出現在1885年的咖啡館裡時,距離它的誕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同樣的,當路易·勒格朗(LouisLegrand)在1888年畫出《士兵的涕淚》時,苦艾酒漏勺已經成為風尚。在一個通訊遠遠不及今天發達的時代,新事物要普及、滲透到民眾之中,並發展甚至固定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禮儀,往往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可以肯定的是,1889年5月15日到10月31日的巴黎世博會是苦艾酒漏勺風尚推廣的一個重大契機。從此,它真正地進入到人們生活之中,進入了出版物的圖畫裡,出現在桌子上,並且一年比一年流行。



相關焦點

  • 綠色妖嬈的苦艾酒——三分鐘認識苦艾酒
    藝術家好酒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酒精確實能讓人超越理智,以至不凡。然而,沒有一種酒精飲料能像Absinthe那樣引爆如此多文人和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甚至於沉淪。魯道夫是一款價格比較便宜的苦艾酒,同等檔次的還有綠閃電,這一類苦艾酒一般為綠色,屬於低端的捷克式苦艾酒,價格在300以下,度數70。有時在國外的機場免稅買到的所謂苦艾酒也是這類貨色。
  • 不知苦艾酒,如何賞梵谷?
    誰將「綠色精靈」釘上十字架?那麼苦艾酒為什麼曾經被禁止?▲維克多·奧利瓦筆下的《喝苦艾酒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酒精度高、與側柏酮脫不開干係的苦艾酒首當其衝就不足為奇了。苦艾酒的命運可以說是時代潮流和行業競爭的合謀。
  • 如果沒把握 不要輕易靠近苦艾酒
    ↓↓↓正文↓↓↓不要輕易靠近苦艾酒海明威毫無顧忌地表達著對苦艾酒的愛,每當他故事中的主角失落時,都會用苦艾酒來忘卻憂愁;王爾德曾經為苦艾酒在寒夜裡醉臥街頭,並大膽表白著:「它是世界上最富詩意的東西,一杯苦艾酒和一輪落日又有什麼區別呢?
  • 苦艾酒——喝了愛做夢的「禁酒」
    是兩百多年前一名瑞士醫生發明的一種加香加味型烈酒,最早是在醫療上使用,後來卻成為不少人迷戀的杯中物。該酒的主要原料是草本植物苦艾葉子的提取物,苦艾的拉丁文為「Artemisia absinthium」,這也是Absinthe酒名字的來源了。它賦予了苦艾酒靈魂,此外,該酒在製作中還加入了茴香、蜜蜂花、肉豆蔻等多種藥草和香料。
  • 藝術中的苦艾酒
    這種有輕度致幻作用的綠色烈酒,很快便流行起來,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尤其受到歐洲藝術和知識界人士的喜愛,在法國更成為流行時尚,被稱為「綠色小精靈」。很多大名鼎鼎的畫家都與苦艾酒有各種瓜葛。高更在巴黎初見凡高,就向他推薦苦艾酒,還說,這是唯一適於藝術家喝的東西。而後,苦艾酒則成了凡高的至愛。馬奈畫了《喝苦艾酒的人》,德加畫了《苦艾酒》。
  • 「不朽的梵谷」在上海展出之際,解密畫家背後的苦艾酒
    此外,苦艾酒的另一種合法生產方式是將事先提取的草本精華,比如茴香精、苦艾精等直接與蒸餾酒精混合。精靈還是魔鬼關於苦艾酒是否致幻的爭論和研究從它二十世紀初被禁止之前到九十年代鬆綁期間一直存在。爭議的焦點在於苦艾中所含的側柏酮(thujone)。
  • 苦艾酒是什麼酒 苦艾酒喝法是什麼 苦艾酒怎么喝
    苦艾酒是一種具有「魔幻」氣質的酒,主要原料是茴芹,茴香及苦艾藥草,最開始作為藥酒出現,酒精度普遍在50度以上。苦艾酒喝法是什麼?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苦艾酒是什麼酒 苦艾酒是一種用苦艾及其它草藥製成的酒精飲料,之前曾經被禁。別名「綠色精靈」。在19世紀,苦艾酒曾一度風行中歐,儘管最後被禁止。
  • 苦艾酒,潛入靈魂深處
    在 18 世紀,苦艾酒被人們暱稱為「綠仙子」。在幾百年的進程中,它曾受人追捧,也曾被多國封為禁酒,而後又重新面世。它是不少創作者的靈感源泉,王爾德曾說,苦艾酒會讓人看到另一個世界。如今,雖然苦艾酒的風光不敵當年,但其神秘的氣質依然吸引著各路酒客。
  • 苦艾-酒中的精靈
    1908年某日,一個瑞士農夫在自己的農莊裡殘忍地殺死了全家人,然後把屠刀一扔,瘋了一樣地跑了出去,那把沾滿鮮血的屠刀旁邊,是一瓶只剩下一半的Absinthe 苦艾酒... ...Absinthe的歷史充滿了爭議論,喜歡它的人奉它為
  • 酒中綠仙子——苦艾酒的掃盲向大百科
    這個「碧」字很傳神得表現了苦艾酒的顏色。而西方人讚頌苦艾酒為「綠仙子 la fée verte」。▲綠仙子的經典形象時至今日依然出現在苦艾酒的廣告當中苦艾酒中的草綠色主要是來自於茴香的提取液。而優質的瑞士苦艾酒濁化後猶如牛奶,入口順滑,香氣美妙難以形容,很多即使不喜歡茴香味的人也能迅速接受苦艾酒。苦艾酒的浮沉100年
  • 苦艾酒專題(一):關鍵成分
  • 沒喝過苦艾酒,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苦艾酒作為一個神秘的,令人上癮的,充滿爭議的、改變思想的角色一直持續至今,是因為它那與生俱來的非法而神秘的光環。於是,街頭酒吧、小酒館、咖啡館以及歌舞場所,喝苦艾酒似乎一夜之間成了約定的習俗,以至於到了19世紀60年代,下午5時被稱作「綠色一小時」的苦艾酒時間。1910年,法國人每年消費36萬升苦艾酒,堪比他們近5億升葡萄酒的年消費量。那個時候,即使是盛極一時的紅磨坊波希米亞飲酒狂歡會,男歡女愛絕少不了苦艾酒的挑逗。有人
  • 約會大作戰:這四位精靈最令人同情,而最後一位卻讓人又愛又恨!
    《約會大作戰》中這四位精靈最令人同情,你知道是哪四位嗎?今天就讓小編來為你一一解答。萬由裡萬由裡在動漫中沒有出場過,不過在劇場版《約會大作戰:萬由裡裁決》中出現了。作為這部劇場版的女主角,她的出現並非偶然。
  • 〖美食〗Absinthe Bistro品苦艾酒,邂逅舞動的綠色精靈
    而更讓它錦上添花的,是店內有難得一見的曾被很多歐洲人稱為「綠色惡魔」的苦艾酒,高度數的酒精在特殊的喝法下,讓你淺啜即陶醉,思緒飄渺間,體驗一段妖嬈的夢幻之旅..文/小鹿套上「法式料理」招牌的餐廳,似乎身價一下就大漲,東西大都價格不菲。原本以為Absinthe Bistro也是這樣,沒想到卻驚喜連連。
  • 一杯苦艾酒和一輪日落又有什麼區別呢
    ,還有女巫,唔,還有德普跟瑪麗蓮曼森,後者還有自己牌子的苦艾酒,而德普,則買下了一個法國葡萄莊園。她在這些文藝大拿口中有個可愛的暱稱,叫做green tale 。自從莫奈攜著他的《苦艾酒徒》震撼了所有的巴黎畫廊後,紛紛拜倒在這位綠仙子裙下的文人畫客數不勝數,他們留下的作品隨便拿出一個都是世界的瑰寶:畢卡索《苦艾酒的玻璃》,德加《苦艾酒》,等等。苦艾酒甚至被認為是梵谷熱愛使用黃色的原因。
  • 在星夜裡扎入綠色繆斯的懷抱:梵谷死於苦艾酒?
    而被道德社會極度批評;德加由於一件作品以它命名,遭到普遍抵制;王爾德將它詩意地稱作落日;海明威則視其為生命中的繆斯;世界上有無數人愛著這個綠色小仙子,卻有更多的人痛恨這個毒藥惡魔。」能使人興奮的是其中的苦艾腦,這種化合物類似於大麻中的有效化學成分,是苦艾酒致幻作用的來源。
  • 咖啡、苦艾酒和大麻——Originiums國際禁毒日特輯
    堅持鍛鍊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菸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中小學生守則》苦艾酒接下來,讓我們隆重介紹一下——苦艾酒。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春節聚餐,長輩們會為了博人一笑給你餵酒喝,反正這是筆者的心理陰影,之所以寫苦艾酒就是因為某位長輩總是給我餵苦艾酒,更致命的是有一次我發高燒,吃了頭孢才去的他們家……[生無可戀.jpg]看完了我的悲慘世界,我們再看看酒是怎樣煉成的。
  • Vermouth­-苦艾酒之歌,梁靜茹X《名偵探柯南》
    這句英語念白印象深刻,尤其是【suspicious】這個單詞,大多數日本人估計都會念得舌頭打結。貝姐不老,聲優會老,小山茉美如今已經63歲了,《名偵探柯南》再拖下去……都是要70歲的人,縱然聲優都是怪物,但聲音也終究抗不過自然生理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