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心要復仇,但卻忽略了一件事,最終......

2021-02-22 魚羊史記


(圖)張良刺秦皇

嬴政在他的一生中至少遇到過三次行刺:一次是兇險異常的荊軻匕刺,一次是有驚無險的高漸離築擊,一次便是張良與大力士的錐砸。荊軻刺秦動靜很大,在刺秦之前就有為了保密田光自殺、為了接近秦始皇樊於期獻頭的壯烈事件,又有易水送別的慷慨悲歌,再加上圖窮匕見的秦庭搏殺,都很有看點,很有戲份,所以當然地被大肆宣揚。後世的文人騷客又不斷湊著熱鬧。相對來說,之後的高漸離與張良的刺殺行動,就簡單得多,也冷清得多。既沒有那麼複雜的情節,也沒有那麼悲壯的氣氛或激烈的場面,讓人覺得「小巫見大巫」。

我之所以將張良刺秦煞有介事,用意不只在刺殺行為本身。單刺秦這件事而言,我也覺得張良比荊軻要智性與高明一些。近身刺殺秦始皇的可能性是沒有了,就是歷史給他提供這樣的機會,張良也不會依樣畫葫蘆,亦步亦趨,也百分之百達不到目的。在前有多人行刺的情況下,還要雞蛋碰石頭一樣地去刺殺已經擁有天下的最高統*治者,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張良還是給秦始皇實施了極其危險的致命一擊。

這一擊自然費盡了張良的心機,也傾盡了張良很大的財力。當從韓國被滅亡的血泊中死裡逃生之後,他心裡最大的願望就是復仇。在遇到圯上老人之前,他還屬於血氣旺盛的憤青。他散盡家財,目的就是去尋訪能夠報仇雪恨的刺客。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踏破鐵鞋」地物色到了「大鐵錘」這個大力士。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去為之報仇,無疑要付出無法想像的相應的代價。至於用什麼手段刺秦,也絕不是心血來潮就能夠妙手偶得的,定然也想死過他不少的腦細胞,然後才對症下藥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這一擊當然也花費了張良很大的精力。大力士固能將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舞動得虎虎生風,可一擊便命中副車這樣的準頭卻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不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專門的強化訓練是絕對辦不到的。張良毫無疑問會全力陪練,而且很可能就是現場指導。

他的指導主要著眼於兩個方面:一是大鐵錐要能夠運用得得心應手。大力士雖有膂力這個基礎,卻也難有收放自如的功夫,二是命中率要相當高。因為要達到目的只能一擊而中,而這一擊靠的當然是千錘百鍊後的百發百中。他指導的方法也可能著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多角度全方位訓練。因為場地的不確定性,所以會選擇多個方位,越是險峻的地方練越好,也會選擇多個角度,由高而低或由低而高。二是全天候高強度高難度訓練。夜以繼日,晴天雨天。不斷提高難度係數,就像紀昌學射箭一樣,練「視」力,最後把蝨子看得像車輪那麼大,射起來自然能成竹在胸。另外,因為此時天下之大,莫非秦土,所以他們的訓練是絕密的。張良終於以他的堅韌與頑強,將大力士訓練成一個神投手。

由此可知,張良不僅智力非同小可,而且還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他出眾的智慧和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而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品質,正是圯上老人願意授以兵書的重要原因。

另外,張良應該還是一個消息靈通人士,秦始皇喜歡出遊以及駕臨到什麼地方這樣一些信息,他是了解得很快而且一清二楚的。因為如果秦始皇身居秦宮,「大鐵錘」再厲害也無用武之地。這除了說明他能謀劃周全之外,也說明他的錢財還有用於刺探情報這方面的可能性。


(圖)荊軻刺秦王

我這裡將張良刺秦皇與荊軻刺秦王作以下幾個方面的比較:

一、荊軻刺秦是被動的,他是受僱於人,實在出於無奈的。他一開始並沒答應,是田光用自殺的方法堅定其心,他始終就表現得很不情願,他缺乏內在動力。而張良是身懷國讎家恨而發自內心去刺秦的,他是主動的,可也顯得太過急切。在刺秦這一行動中,他們都有各自的弱點。

二、荊軻刺秦前的計劃是周密的,但不管他能不能完成使命,都要「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地捨生取義。張良則既在刺秦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又考慮了自己與大力士的全身而退之計,既要達到目的又要保全自己。荊軻是悲壯的,卻是亡命之徒一樣地孤注一擲,張良則還能「留得青山在」地可以進一步有所作為。

三、荊軻近距離刺秦,張良不能故伎重施,得另闢蹊徑,需要創新。在當時那樣的條件下,用大鐵錘的方法錘擊秦始皇,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而這種用大鐵錘遠距離拋擲的刺殺方式看起來顯得有些荒唐,卻也讓對方始料未及而疏於防範,能更建奇功。事實上,要不是誤中副車,還真讓他們成功了。這正是張良非同尋常的地方。

四、荊軻刺秦是一次有組織的行動,他本人只是實施組織計劃的一個工具或棋子,連要等那個武功高強的幫手助他行刺的自主性都沒有,而且他意氣用事的成分也比較大。張良就兩個人,可更有信心,不慌不忙,進退有據。

荊軻刺秦沒有成功,張良也失敗了。他們的行為都是壯舉,但是一死一生。「在秦張良錐」,文天祥在他的《正氣歌》裡把張良列為「時窮節乃見」的十二個人物之一,從節操方面歌頌張良不畏強暴的精神。

儘管張良把刺殺前後的事情都考慮得相當周密,可謂天衣無縫,但是百密一疏,他沒有考慮到的是,如果秦始皇命不該絕,以秦始皇的殘暴與豺狼之性,沒抓到兇手之後必然會遷怒於他人,一定不會亞於某些人「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殘酷,全國大搜捕所殃及的無辜一定不在少數,至少絕不會放過他們實施刺殺之地博浪沙的周邊的百姓,這樣就累及了無辜。即使刺殺成功,秦始皇身邊那些殺人不眨眼的悍臣們,也不會放過這些「黔首」。這便是張良之誤。

細心的張良沒能想到這一層,是因為此時的張良被強烈的復仇情緒衝昏了頭腦,他一門心思全用在怎麼復仇上去了。從他為了復仇連親弟弟的喪葬都不理會就可以看出,他的復仇之心是何等急切!他此時的忍耐性是很差的,衝動欲是很強的,思想也是不夠成熟的,這也是圯上老人黃石公反覆考驗他的原因。蘇東坡在他的《留侯論》裡就此進行過深入的分析。但是刺秦行動的冒失,因為後來他能夠反思,而又變成了他的巨大財富。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刺秦行動帶來的危害和暴露出來的弱點,並進行了深刻的反省,所以在下邳見到圯上老人的時候,才能忍受屈辱,為之撿鞋穿鞋,並屢次赴約。也許正因為他有過這樣沉痛的教訓與經歷,所以他真正成長起來。

這次刺殺行為,是張良從一個不成熟的憤青到一個冷靜理智、胸有韜略的軍師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也是他以後成為「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裡之外」的人傑的一次重要生命歷程。

原標題:張良刺秦皇

*作者:張獻黨,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順嬪為什麼要殺害明玉?如果不是瓔珞一心想著復仇,就被她給坑了
    順嬪為啥要害死明玉?
  • 別總說做人難,不能忽略的一件事,季羨林說了真心話
    很多時候,看一個人從他的五官相貌上,就能看出這個人可靠不可靠。眾所周知,晚清曾國藩不僅做人方面有一套成功經驗,所著《曾國藩家書》更是記錄和整理出曾國藩在治理家庭的優秀智慧。大多數人熟悉《曾國藩家書》,其實曾國藩還有一本優秀的著作,叫《冰鑑》。
  • 小說推薦:反套路重生文,不想復仇虐渣,一心只想談戀愛!
    小說推薦:反套路重生文,不想復仇虐渣,一心只想談戀愛!《汙名[重生]》作者:一叢音文案:歲晏一生機關算盡,殫精竭慮多年,終為效忠的主上平反。不料到最後卻被那人賜下一杯毒酒,落了個慘死荒園的下場。一朝大夢初醒,重回年少時,復仇虐渣……啊?什麼?不復仇不虐渣啊?歲晏:我覺得混吃等死挺好的。屬性:溫潤如玉太子攻X病弱多戲一心求死淡定受重生架空,年下,權謀詭計,小虐1V1,HE避雷:傻白甜文無邏輯。
  • 海綿寶寶成為星之彩一部分,派大星忽略一件事,海綿寶寶或許逆襲
    不過這位大師創作的這部同人作品,卻取材獨特,觀點新穎,以派大星作為反派,圍繞著蟹黃堡的配方作為題材,派大星畫風一變,成為了復仇的黑化boss。大家都以為海綿寶寶會成為這部作品的主角的時候,海綿寶寶卻在第一話中就領了「飯盒」。
  •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記得七八年前,我們曾經一起去看周雲蓬的演出,聽到《買房子》那首俏皮的歌時,別人都在笑,他卻一臉表情凝重。散場時,他十分認真地對我說,他一定要在北京買房,把他媽媽接過來住,然後再買輛SUV帶著媽媽到處去玩兒。
  • 王嶽倫三天,兩次「醜聞」:為人父母,做的每一件事莫要忽略子女
    比如,王嶽倫發出道歉之後,女兒就給他點讚,這彰顯著女兒對他的信任。既然女兒信任自己的父親,身為人父,就應該起到應有的責任和榜樣,不要讓自己的個人行為,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二十年前的農村,一家有事,全村通曉。雖然同學的父親是普通人,但,那件事在村裡就像颳大風一樣,家喻戶曉,左鄰右舍把此事當作了茶餘飯後的談資。我那個同學本來是一個挺開朗,陽光的少年,但因為他父親的事情,去學校都抬不起頭。我記得他和同桌鬧彆扭的時候,對方拿他父親的事情諷刺他。當時,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紅著眼睛,趴在桌子上,肩膀一聳一聳哭著。
  • 《亮劍》中的平田一郎原本不用死,只因他疏忽了一件事,最終被殺
    《亮劍》中的平田一郎原本不用死,只因他疏忽了一件事,最終被殺《亮劍》作為一部家喻戶曉的抗戰劇,其中劇中更多講述了抗戰時期的艱辛與不易,而劇中的李雲龍與楚雲飛更是讓人覺得惋惜,在原著中楚雲飛和李雲龍在抗戰時期二人惺惺相惜。
  • 薛蟠搶了香菱之後,做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很多讀者都忽略了
    他做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很多讀者都忽略了——他將英蓮送給了自己的母親薛姨媽。這一點,是在夏金桂進了薛家門之後,英蓮——此時早已成了香菱——提起來的:「奶奶有所不知,當先買了我來,原是給奶奶使喚的,故此姑娘起的名字,後來自我服侍了爺,就與姑娘無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亦發不與姑娘相干……」第一個「奶奶」,指的是夏金桂,第二個「奶奶」,指的是薛姨媽。
  • 一心多用,不是才能
    作家喬納森·弗蘭岑在寫暢銷書《自由》時非常正視一心多用的誘惑,於是把自己關在簡陋的工作室。他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表示自己把筆記本電腦的無線網卡拔掉,並以精巧手法用強力膠和鋸子破環它,帶上耳塞以及消噪耳機,打造了一個如蟲繭般的環境。法蘭岑的做法或許有些極端,不過也展示了他的敏銳洞見。創意人非常容易分心,而人與人之間嶄新的聯繫方式,對所有人來說都是讓人分心的強大誘惑。
  • 《我要復仇》:當復仇成為邊緣人的唯一選擇,社會警鐘將被敲響
    因為一心撲在事業上,妻子也離開了他,所以相依為命的女兒是他的精神寄託。當女兒枉死之後,這個光明磊落行事的好男兒徹底崩潰了,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復仇之路——查找真兇,為女報仇。《我要復仇》劇照3 、雙線並行交織Ryu在樸老闆女兒溺亡後,內心陷入深深的自責,一度只能靠瘋狂的擊球和性愛來緩解壓力。
  • 經典韓國電影回顧,樸贊鬱復仇三部曲之《我要復仇》!
    對於喜歡韓國犯罪電影的小夥伴來說,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樸贊鬱看過希區柯克的電影《眩暈》之後,便瘋狂地迷戀上這位導演,並下定決心要成為希區柯克那樣的導演。他做到了,被人們稱為「韓國的希區柯克」,但是,他是樸贊鬱。韓國著名的影評人樸評錫曾這樣評價樸贊鬱——「他知道得太多了,這是他的優點也是缺點。」
  • 專欄基督山的復仇宴
    但是大仲馬最讓我們惦記的卻是他的復仇男神——《基督山伯爵》,這本書是大仲馬最富盛名的代表作,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還有多個電影版本。當我們充分了解大仲馬的好食本色,期待在他的復仇故事中找到更多美食的香氣時,你一定會失望。他對美食惜字如金,全書中真正有食物出現的餐點不超過5次。但是屈指可數的美食繪卻個個深藏含義,其中就有三場特別設計的復仇宴。
  • 女媧娘娘承諾給妲己封神,為何最終反悔?只因妲己做錯一件事
    女媧娘娘承諾給妲己封神,為何最終反悔?只因妲己做錯一件事色字頭上一把刀。
  • 夜讀 只有一件事不能低調
    「十年來,我們堅持了三個約定:1.按時回家吃晚飯,如果不能,要向對方道歉;2.每年出門旅行一次,享受兩人世界;3.每天說一句『我愛你』。」  最後一句話讓大家炸了,她特意在下面補充了一段:如果覺得說「我愛你」都那麼難,就別結婚了。婚姻就像求學,「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需要有儀式感,不斷激勵你堅持走下去。
  • 送他「上天」啊——復仇女王踏血歸來《在我們相遇之後》
    美劇《復仇》根據大仲馬的著名小說《基督山伯爵》改編,故事發生在現代,主人公也由男性改為女性。該劇描述一個名叫Emily Thorne的神秘女人來到富人云集的漢普頓,租下一棟靠海的房子,對外宣稱自己是來度夏的。她很快贏得了鄰居的信任。但他們都不知道,這個女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她要讓多年前使其家破人亡的Grayson家族血債血償。
  • 《琉璃》之羅喉計都:憑什麼要他放棄執念?
    禹司鳳(成毅飾演)在電視劇《琉璃》裡面,是個不折不扣的痴情男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喜愛,但娛評君認為,他也做錯過一件事情,那就是勸說羅喉計都(李欣澤飾演)放棄執念,不要在復仇得路上越走越遠。事實上,禹司鳳的目的,是希望褚璇璣(袁冰妍飾演)不要再生戾氣,好好地做回自己,然後和禹司鳳相伴終生。
  • 影評 | 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
    正是因為他這種學科基礎做鋪墊,一直在作品當中用一種獨特的個人化的角度審視社會,使樸贊鬱成為了如今韓國最具風格化的優秀導演之一。在我看來《復仇三部曲》就是樸贊鬱對於悲劇的三個典型的創作。樸贊鬱在他的電影創作當中就相當於那隻懸於人物頭頂的手,在他的創作當中體現出了他作為創作者霸道專斷不容反抗的權利。讓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充滿了壓抑感。在《我要復仇》當中講了很多故事,聾啞青年遭遇詐騙損失腎臟,姐姐不堪拖累弟弟自殺,工廠老闆痛失愛女,反政府的女友慘死家中。
  • 《琉璃》羅喉結局這麼慘真的一件事沒做錯?得知他的錯,柏麟真冤
    《琉璃》羅喉結局這麼慘真的一件事沒做錯
  • 樸贊鬱和他的復仇
    「陰暗大師」,韓國影壇,人們叫他「最黑暗的傢伙」,樸贊鬱之所以會得到這樣的稱號,完全是他的「復仇三部曲」的功勞我要復仇只不過,同時作為復仇者和被復仇者的他最終死在為女兒復仇的東勁的刀下。而作為復仇者的東勁又死在了為英美報仇的復仇者們的刀下。
  • 《熔爐》民秀最終完成了復仇
    如果法律沒有用,如果家人放棄保護,如果正義不能到達,復仇該是孩子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民秀最終在火車軌道上完成了復仇。他該有多絕望。片頭片尾的火車透露著悲壯,那是孩子自我犧牲式的吶喊。幸好終於有人聽到了。警察局前的示威、衝突,是無聲與有聲的對白,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較量。影片的敘述是完整的,情感是飽滿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直到最後是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