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較長,建議收藏後閱讀
前言:很多朋友,他們有著出色的文採,有著對生活獨到的見解,又或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然而要想寫一首內容好、好唱又好聽的流行歌詞卻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遺憾的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要麼是語言表達的功力還不夠,要麼雖然寫得不錯卻很難譜上曲子來唱。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這些朋友沒有掌握創作歌詞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華,卻難以充分發揮。
首先,我們要明白,歌詞不等於詩歌。
現代詩歌與流行歌詞確實有許多相通之處,二者都從很多方面突破了傳統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內容都更自由。從本質上講,歌詞也具有詩所具有的藝術特質、表現技法和情感特徵,但它和詩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歌詞為了能夠配上曲子唱,在結構、語言、韻律等方面要受到音樂旋律的影響和制約,同時它又反過來制約和影響著旋律。
所以,流行歌詞相對於現代詩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隨心所欲地寫。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幾乎像寫散文詩一樣自由,儘管能傳神地表現內在的情感,但語言拖沓重複,甚至節奏和音韻都不整齊,這樣的歌詞作品即使內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難變成一首歌
可以說,歌詞創作有五大忌:第一忌,語言不精練、不優美;第二忌,節奏和音韻不合;第三忌,語言深奧晦澀或單純說教;第四忌,結構混亂;第五忌,平平淡淡沒有高潮。
有的人雖然也有著動人的經歷,文筆也過得去,可寫出來的東西卻怎麼也找不到那種「感覺」。這是因為在寫的時候,很多人忽略了對故事的講述,人物的細緻刻畫,以及巧妙地表達內在的情感。他們沒有很好地刻畫細節。
所以,儘管語氣熱烈澎湃,但離感動總差一點點。比如,有很多朋友寫他們初戀的歌,有的是沒頭沒腦的一段抒情,有的是評書一樣的愛情故事。
舉例(你的背包)
其實,林夕作為大師,選擇了「背包」這麼一個物件立意,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整個歌詞沒有寫愛情的句子,卻處處充滿著暗喻。
「背包」是對背包原主的那份感情,美好回憶的象徵。
歌詞第一句就提到車站,也就象徵著分開。
「你借我而我不想歸還」是我對你的思戀無法放下的隱喻。
「遺憾是它已與你無關」這一句則就愛那個貫穿整個歌詞的那絲孤單的意味漫散開來,使人能聞到那揮之不去的孤零零的感覺。
「背到現在還沒爛」則隱喻了對背包主人的感情和懷念直至現在仍然存於心中。之後的三句表現了這份懷念在他心 中不僅僅是一份普普通通的感情或懷念,是種時時刻刻陪伴著他,與他成為了一體一種情緒,是從一份對他人的情感化作了自己內心的情緒。
「借了東西為什麼不還」東西可以還給你,也就是背包可以還給你,但情感要怎麼還呢?這就是背包(感情)對我沉重的審判。不僅為全歌詞收尾,同時也將全歌詞的意境深深地表現了出來,餘音不止,使人回味。
(總結)
要立意好,剛開始的時候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
● 儘可能描寫自己有著強烈感觸的故事和情感;
● 對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較深刻的體悟和見解;
● 要注重細節的刻畫,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類似經歷的那些細節;
● 不要說評書,要發揮詩歌跳躍性強的特點,「鏡頭」對準最有代表性的畫面;
● 不要只有抒情沒有故事,哪怕講得再含糊也要有一點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有了立意之後,我們應該精心構思整首歌詞的結構。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覺或詞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來寫作,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
我們要養成先規劃好歌詞段式的習慣,一個詞人的思維邏輯常常表現在他們結構布局上。
結構原則:
1;歌詞結構必須服從所表現的主題思想感情,人物活動,情節發展,環境描寫,感情延伸的需要。
2;歌詞的結構安排,必須符合事物,故事,情節內在聯繫,要合情合理,合邏輯。
3;結構安排要層次清楚,連貫,簡潔。
4;歌詞結構應充分考慮歌曲載體,演出形式等因素,因形式不同而結構不同。
一般流行歌曲的結構是以主歌(A),副歌(B),過度句(插句)(C),流行句(記憶點)(D),橋段(間奏等),(E)等組成,一般來說,單二部曲式最為多見。
主歌:
主歌是流行歌曲中的主體,就是主要段落,也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落。在許多歌中,就是四句左右的分節歌,不段重複A1A2A3A4.中間有些小變化。
主歌往往在A1,A2中描述有關人,事,時間,地點,特定情緒的重要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將有血有肉的細緻描寫,具像描繪,情節敘述都放在主歌內完成。
副歌:
因為副歌有重複,對比兩大功能,副歌就成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採用的曲式結構。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結構,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記憶點都設置在副歌部分。
寫好副歌,甚至先寫出副歌部分,是許多流行歌曲作家常常採用的寫作步驟,並獲得成功。
副歌的功能:
1,對比性:在節奏上,情感上一定要與主歌形成對比,為曲調提供較大的對比變化。
2,重複性:在流行句式上獲得重複或變化重複,是流行歌曲傳播最重要因素,不可不在意,但也不能對情緒不加以克制。
3,發展與概括性:歌曲的高潮往往設計在副歌內出現,而高潮的內容往往要求概括性。
流行句或記憶點
歌詞中流行句或記憶點的設置方法:
1;以歌名為核心的流行句,是設置流行句或記憶點的第一種方法。
2;在主歌中設置流行句或記憶點。
3;在副歌中設置流行句或記憶點。
過度句,可以稱為副歌前的導句,也可稱為A,B間的插句。過度句,一般二句到四句組成,最好不要超過主歌或副歌,否則會喧賓奪主。
舉個例子:《十年》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
也不過是分手 (主歌)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像旅遊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主歌)一般也4句,,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過渡句)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副歌)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副歌) 注意:建議副歌直接寫4句,這裡看上去是5句,曲子還是按4句作出來的,不要受影響。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
也為別人而流 (結尾)
從學術上講,語言的音韻是由其平仄和轍韻構成的。
所謂平仄,指的是字的聲調,在普通話中漢字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基本上前二種為平聲,後二種為仄聲。一些方言的聲調就更複雜了,比如粵語(廣東話)就有九種聲調,說起話來都像唱歌一樣。
不過流行歌詞的平仄並不是很講究的,相信大多數詞作者在創作時不會從聲調的角度去考慮平仄的問題,而是憑自己的語感,自然而然地調整歌詞的平仄關係。
所謂轍韻,就是我們常說的押韻。中國的傳統詩歌對轍韻(以及平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規定,比如一個四句的段落中,二、四句一定是押韻的,第一句也常押韻。轍韻有「十三轍」和「十八韻」之分,前者又是後者的基礎。下表列出了十三轍的類別,供大家參考:
十三轍韻母用此韻的歌詞
發花 a ia ua 《雨一直下》
梭波 o e uo 《我》——張國榮
乜斜 ie üe 《發如雪》
姑蘇 u 《我的未來式》——愛情公寓主題曲
一七 i ü er《同桌的你》
懷來 ai uai《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灰堆 ei uei《愛不後悔》
遙條 ao iao 《我是一隻小小鳥》
油求 ou iu 《十年》
言前 an ian uan üan 《被風吹過的夏天》
人辰 en in un ün 《醉赤壁》
江陽 ang iang uang 《廬州月》
中東 eng ing weng ong iong 《當愛已成往事》
在很多流行歌曲中,用了不只一個韻,為了讓歌詞的音律有更多的變化,往往會用二個以上的韻,但一般不超過三個。比如:李宗盛的《山丘》分別用了「梭波」、「油求」、「言前」、「江陽」四種韻,由於這四個韻母的發音變化很自然,所以韻雖用的多,依然有很好的樂感。
巧妙的換韻,會賦予歌詞以多樣的色彩和情緒,用得好的話會有很好的藝術效果。過多的換韻會使這首歌沒有明顯的韻腳,處理不好的話,歌詞就會顯得很難唱。初學寫作的人不要輕易嘗試。
在歌詞轉韻中,常常會用「通韻」的手法,即利用韻母中主要元音相近、相似的字,如音和英、安和昂、優和烏、衣和誒等韻,這樣會自然很多。
只有在偶然的機會下,一些頂尖的詞作家才會用自由韻(即不押韻),初學者千萬不要模仿,那只會浪費你的靈感。這樣的作品並不多,而且往往是在一些原創的經典作品。
自由韻的代表做有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順子的《回家》等。其實換一個角度去看,這些歌詞是用了很自然而又巧妙的轉韻,只不過韻腳太多,且轉換之間也沒有什麼規律可言,所以被歸入自由韻之列。
以上分別從立意、結構、韻律三個方面介紹了流行歌詞的寫作要點。但千萬別把這些當成條條框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寫作時應靈活處理。
這裡介紹一種速成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的作品,進行填詞。找一二首旋律非常熟悉的歌曲,不要看原詞,純粹從旋律的角度考慮來填詞。這樣能很快明白詩歌與歌詞的不同,而且也能從中領悟到很多語言無法準確講述的技巧和要訣。
其實拿別人的曲子來填詞也是流行樂壇常見的做法,不少港臺的流行歌曲都是拿歐美或日本的流行歌曲來重新填詞的,如《檸檬樹》。
加油吧!小編希望通過我們的課程講解,每個人都能離自己的音樂夢更進一步!
轉載自零基礎如何寫歌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