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捏泥巴的快樂

2021-01-08 寧波晚報

  經城事幫辦牽線,上周一,市青少年宮流動少年宮開進鄞州區殘聯星星樂園,在市青少年宮俞志定老師的指導下,20多名孤獨症兒童感受到了陶藝的別樣魅力。

  孤獨症兒童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在感知和社會交流能力上存在先天缺陷,難以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迅速地接受知識,因而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小朋友們,看你們誰能最先把陶泥搓出五條長長的線狀。」俞老師在介紹陶泥的特點之後,通過「搓泥條比賽」讓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起來。這個在一般的小朋友眼中再簡單不過的事,對於這些特殊的孩子們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上課期間,孩子們偶爾會有些坐不住,時而發出一些怪叫,不願意照著老師的要求來,陪著孩子一起的家長都很耐心的跟他們講話,把他們引回來。一位叫濤濤的男孩不願意繼續捏陶泥的時候,奶奶便會伸出自己的大拇指,對他說,濤濤,棒一個。濤濤把自己的拇指伸出來跟奶奶的拇指按再一起。

  濤濤是最先做成筆筒的,俞老師看了後誇了他一番,濤濤主動舉起自己的雙手要跟老師擊掌,顯得特別高興。

  最後的作品有高有矮、花紋各異。雖然相對粗糙,但足以讓他們引以為豪。

  俞老師說,這些孩子都很可愛,就這樣看,會覺得他們跟正常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跟他們在眼神的交流時就會發現他們的異常,陶藝課對他們的觸感,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星星樂園練老師談到孤獨症兒童時說,家長如果做到提早發現,正確對待,採取科學的訓練方式,還是可以治癒的。如果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則很難治好,而且家長會很累,需要付出比一般家長多十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課堂接近尾聲時,教室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不但是對老師的感謝,也是對今天孩子們優異表現的由衷讚揚,更是對日日夜夜陪伴他們、不離不棄、大愛無疆的家長們致以的崇高敬意。這不僅僅是一堂陶藝課,這還是老師家長們築起的愛心城堡,呵護著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快樂地成長。

  (何方晴 易 鶴 文/攝) 

相關焦點

  • 捏泥巴的「老頑童」
    手模大師馬樂山的「泥巴」人生:捏泥巴的「老頑童」早年顯現手模天分 打造史努比造型一舉成名 自稱老頑童愛問「喜不喜歡」數十年前,在自家門口捏泥巴的馬樂山,恐怕連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將會成為世界級的手模大師,捏泥巴是他一生要做的事
  • 雙胞胎兄弟捏泥巴捏出大名堂
    長壽區鄧家兄弟的故事就是從玩泥巴開始的。他們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家裡人沒有一個人是搞藝術的,但捏泥巴卻讓他們一個成為了著名的雕塑家,一個獨闢蹊徑創新了——拋沙畫。這對雙胞胎是怎麼把泥巴玩出名堂的?兄弟兩人的藝術之門又是如何被開啟的?
  • 鶴壁80後用泥巴捏「亮劍」
    朱付軍將手中的泥巴玩出了新高度,他的泥巴人物在定格動畫中「活」了起來,能說會動,還翻拍出《亮劍》等影視劇,另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也讓他看到了家鄉1000多名老手藝人的困窘,他開啟了網絡直播帶貨新路徑,已經幫助當地100多位老手藝人銷售產品10萬多件,銷售額達120萬元,他不僅被網友親切稱為「泥巴哥」,還是當地的「幸福鄉村帶頭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捏泥巴的萬寧姑娘
    文\ 海南日報記者 蘇慶明  「我不算藝術家,我只是喜歡捏泥巴,捏出點小名堂而已。」面對外界的疑問,在廣東佛山市陶藝界做出了「小名堂」的萬寧姑娘任夢香總是如此回答。
  • 盤點被遺忘的童年記憶:捏泥巴、吹肥皂泡
    盤點被遺忘的童年記憶:捏泥巴、吹肥皂泡 2014-05-30 13:04:46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吳濤 捏泥巴、吹肥皂泡、捉昆蟲、摺紙飛機……」網絡上對童年的回憶帖總能勾起忙碌的人們許多被遺忘的童年記憶。  最全鐵皮發條玩具組合、童年經典懷舊零食大禮包、懷舊玩具大禮包……六一兒童節到了,一些網店推出了送給伴侶、同事、朋友的兒時記憶套餐,價錢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
  • 工匠精神∣長安地道老農劉來田用泥巴捏出浪漫關中情
    在黃土高原,最不缺的就是泥巴,早個十幾二十年,小孩子玩具少的時候就拿個泥巴揉捏揉捏,一會兒捏成了圓球,一會兒又壓成了橢圓,就這樣可以樂一整天。孩子們打發時間的遊戲,在心靈手巧的大人手中,平淡無奇的泥巴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工藝品,讓人嘆為觀止。 在西安的長安區就有這樣一位被稱作「泥人劉」的老農劉來田,愣是把土裡土氣的泥巴和關中民俗文化還有「陝西八大怪」拉在了一起,把捏泥人從生活奇趣提升到了傳承民俗文化的高度。
  • 捏捏 | 快樂養捏指南
    關於育兒的具體操作有各種書和經驗分享可以借鑑,我就厚著臉皮以一個經驗十分有限的五個月新手媽媽的身份來總結分享一下心態成功轉變的關鍵吧哈哈哈。- 永遠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放首位有了小朋友,生活安排上是肯定有變化的,但是心態上不要自我束縛,還是要好好享受生活啊。比如你還是可以自如地吃自己想吃的喜歡的東西。
  • 用模型車買菜,捏泥巴做動畫……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少出門,宅在家」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態,那麼足不出戶如何做快樂「肥宅」?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到兩位在短視頻平臺上非常火的網友,一位用自己改裝的模型車出門買菜,避免了與人接觸的風險;一位在家裡專心致志捏泥人,還把它們做成泥塑動畫來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疫情,提高自我防範意識。「改裝模型車一直是我的愛好,我也希望通過我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分享,能夠給宅在家的人帶來更多的快樂!」製作模型的陳小姐說。而捏泥人的大哥告訴記者:「我的願望,就是想大家快點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天津美女最愛「捏泥巴」 還原葛沽「娘娘廟」
    在黏土中摻入少許棉花以增加柔韌性,用篩淨、混合好的泥土捏塑出各種形態,作品完成後放置陰涼處陰乾,最後用調好的顏料施以彩繪,這是完成泥塑作品的常規步驟,然而,實施起來往往更難。尤其在彩塑藝術發達的天津,要想通過這項工藝謀生,實現傳承和創新,對白潔來說並非易事。
  • 270餘名重慶新生家長們陶藝室裡捏泥巴
    玩泥巴是很多人兒時的美好記憶,今天(8月30日),兩江新區童心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學校不僅有學生的立規課,同時還有家校的共育課。開學第一天,家長也上課,到底學什麼呢?原來是邀請家長們走進陶藝室玩泥巴,希望家長們回到童年,回歸童心。
  • 鶴壁80後用泥巴捏「亮劍」 曾網絡直播幫老手藝人帶貨10萬餘件
    近日,在網絡上爆紅的鶴壁濬縣80後小夥兒朱付軍將手中的泥巴玩兒出新高度,他的泥巴人物在定格動畫中「活」了起來,能說會動,還翻拍出《亮劍》等影視劇,另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也讓他看到了家鄉1000多名老手藝人的困窘,他開啟了網絡直播帶貨新路徑,已經幫助當地100多位老手藝人銷售產品10萬多件,銷售額達120萬元,
  • 「泥娃娃」成長更快樂?孩子愛玩泥巴益處多,父母多給予自然教育
    還別說玲玲還真的是很喜歡泥巴,到了農村奶奶家,玲玲自己帶著水桶鏟子,到地裡用水和泥巴玩得不亦樂乎。玲玲媽很是無奈,小姑娘家家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看玲玲這麼喜歡泥巴,玲玲媽直接給孩子買了一大堆橡皮泥玩。孩子愛玩泥巴益處多1)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有的時候小朋友玩泥巴是一種本能,看見地上的泥土就自然開始進行探索了。
  • 易烊千璽三天內更新ins兩次,捏泥巴的大佬,請保持這個頻率
    簡簡單單一句文案「捏一捏笑一笑」,配上自己的泥塑和自拍,沒有露骨的表白、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可以感受到少年的溫柔和用心。21號呀,他比其他人多愛千紙鶴一天;告訴你要笑啊,是希望你開心;發ins不發微博,是因為ins是只有我們知道的地方。按照千璽發微博和ins的頻率,千紙鶴本以為下次ins不知道什麼時候見了。畢竟大佬自己都曾後知後覺自己有幾個月不發ins的記錄。
  • 鄭州「陶飯」玩泥巴 玩的是創意與快樂
    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捏塑、拉坯到製成,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做完後,喆喆端詳著自己和媽媽聯手打造的傑作,卻還嫌設計不夠豐滿,於是又在煙缸內刻上一行「喆喆和媽媽送給爺爺的禮物」的字。字雖寫得歪歪扭扭,卻充滿了童趣,十分可愛。
  • 80後小夥玩泥巴捏出新花樣,眾人直呼高手在民間!
    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很多人對於童年的印象想必就是玩泥巴,儘管玩玩之後總是會被家裡人罵一頓,自己身上也髒兮兮的,但是第二天還是會樂此不疲的跑去繼續玩兒。不過在長大後,已經很少人再去捏泥巴了,不過在河南南陽,有一位80後男生將泥巴玩出了新花樣得到了眾人的稱讚。
  • 回村捏泥巴火了!他們為何從「跳農門」轉向回農村?
    農村小夥玩泥巴玩成了網紅 2017年,27歲的朱付軍在南京的建築工地上摔斷了腿,不得已結束了多年的打工生涯,心灰意冷地回到了老家——河南鶴壁市濬縣寺下頭村。 濬縣泥咕咕(泥塑),是中國政府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一項民間傳統手藝,朱付軍所在的寺下頭村,更是幾乎人人都會捏泥塑。小時候,朱付軍常常跟著村裡的老人捏泥塑,經他手捏出來的拖拉機,幾乎可以精準還原每一個細節。 朱付軍決定重拾童年的愛好。這一次,他給拖拉機編排了小故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拍成短視頻發在了快手上。
  • 泥巴魚 劉喜明
    我快樂的得意著,像跨在一匹寶馬良駒上的英雄,做著衝鋒的姿勢。值得一提的是,我父親是當時村子裡沿河一帶坡塬上下數的著的心性靈巧之人。比如說他刻制的木製各類手槍、長槍、大刀、寶劍、長矛,還有木雕的騎在馬上的、揮著方天畫戟的呂布……所有這些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直到我長大後,看過幾個縣劇團的美工師傅的製作,他們與父親相比,父親的製作也更有靈性,更精緻些。
  • 王源抽菸形象瞬間崩塌,易烊千璽深夜捏泥巴還賣萌
    就在王源形象崩塌之前不久,易烊千璽更新了ins,內容非常讓人意外,因為他在深夜不睡覺,反而去捏泥巴。大家都知道易烊千璽很喜歡雕塑,並且還專門請了老師去學,他在這方面也很有天賦,時不時就會捏個小玩意兒。這次他捏的是三張臉,兩大一小,能看的出來,都是他很隨意的作品,並且配文是捏一捏笑一笑,這應該就是他工作之餘的消遣方式了。此外,還配上了一組自拍照。
  • 一對玩泥巴的夫妻,捏出一個淺草初春的世界
    「我們就是一對一起挖泥巴、玩泥巴、感受泥巴的兩口子。」娜亞笑了,「山的創作需要泥性有力度,我們就一連幾天在山間尋找那種泥巴。」晨昏一日,兩人連手上的泥巴都來不及擦淨,就互相串門——「你這個,燒不成的。」「還講我,我看你那個,才燒不成呢。」 說笑歸說笑,燒製成功的那一刻,兩人都是感恩的。當然,分享這份快樂還有他們的師者和親人,青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人徐朝興。 開幕現場,陪著兒子兒媳的徐朝興,爆了一個料。
  • 用泥巴搭建一個烏託邦走紅西瓜視頻,手工世界裡的另一種「世外桃源」
    最近的網絡紅人手工耿,因一系列「無用」的手工創作登上快樂大本營而被更多人熟知。而在西瓜視頻上的泥巴哥騰哥則和手工耿有異曲同工之妙,騰哥用30秒左右的視頻展示直升機,戰艦,跑車,大炮,航母,戰艦可以放炮,跑車可以水洗。則讓我看到了原來人可以靠自己兩隻手硬生生創造出一個魔幻的泥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