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城事幫辦牽線,上周一,市青少年宮流動少年宮開進鄞州區殘聯星星樂園,在市青少年宮俞志定老師的指導下,20多名孤獨症兒童感受到了陶藝的別樣魅力。
孤獨症兒童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在感知和社會交流能力上存在先天缺陷,難以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迅速地接受知識,因而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小朋友們,看你們誰能最先把陶泥搓出五條長長的線狀。」俞老師在介紹陶泥的特點之後,通過「搓泥條比賽」讓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起來。這個在一般的小朋友眼中再簡單不過的事,對於這些特殊的孩子們來說卻是困難重重。
上課期間,孩子們偶爾會有些坐不住,時而發出一些怪叫,不願意照著老師的要求來,陪著孩子一起的家長都很耐心的跟他們講話,把他們引回來。一位叫濤濤的男孩不願意繼續捏陶泥的時候,奶奶便會伸出自己的大拇指,對他說,濤濤,棒一個。濤濤把自己的拇指伸出來跟奶奶的拇指按再一起。
濤濤是最先做成筆筒的,俞老師看了後誇了他一番,濤濤主動舉起自己的雙手要跟老師擊掌,顯得特別高興。
最後的作品有高有矮、花紋各異。雖然相對粗糙,但足以讓他們引以為豪。
俞老師說,這些孩子都很可愛,就這樣看,會覺得他們跟正常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跟他們在眼神的交流時就會發現他們的異常,陶藝課對他們的觸感,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星星樂園練老師談到孤獨症兒童時說,家長如果做到提早發現,正確對待,採取科學的訓練方式,還是可以治癒的。如果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則很難治好,而且家長會很累,需要付出比一般家長多十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課堂接近尾聲時,教室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不但是對老師的感謝,也是對今天孩子們優異表現的由衷讚揚,更是對日日夜夜陪伴他們、不離不棄、大愛無疆的家長們致以的崇高敬意。這不僅僅是一堂陶藝課,這還是老師家長們築起的愛心城堡,呵護著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快樂地成長。
(何方晴 易 鶴 文/攝)